第26章 封賞
承平三十三年八月十日,大治軍殲滅鞑靼軍主力二十萬,鞑靼王庭北撤八百餘力,願意議和納貢。大治舉國歡慶,多年不朝的承平帝攜太子、孝義王親自出城迎接。
锃亮的铠甲在陽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雄壯的王師讓人心情激蕩。
“太子哥哥,将來臣弟也要做将軍保家衛國!”十六歲的孝義王,帶着少年沒有褪盡的青澀,向往的對旁邊的太子說道。
“好”太子眼含寵溺的看着自己最小的弟弟。其他的皇子皇女都規矩的喊一聲太子殿下,或者大皇兄,只有這個從小被寵大的小皇子,任性的喊他太子哥哥,無形中多了親近之意。
帝駕步行來到軍前,俞總兵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手捧兵符,朗聲道:“末将幸不辱命。”
“好!”承平帝摸着胡子神情愉悅。
大殿裏論功行賞,俞總兵進封從一品建威将軍,領京師左營都指揮使,另賜金千兩,銀萬兩,錦緞三百匹。從一品建威将軍實際只是官階,并無實權。都指揮使雖然是二品卻手握實權,更何況是京師的左營都指揮使,可見承平帝的信重。
岳紹輝屢立奇功進封正三品昭毅将軍,領京師右營都指揮佥事,另賜金八百兩,銀三千兩,錦緞兩百匹。
岳紹輝出列謝恩:“啓禀陛下,末将能有寸功,皆是兵士們拼卻性命所得,微臣願将所賜金銀轉贈征北兵士,讓陛下之兵士皆沐皇恩。”
太子站在龍椅下,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兒子,滿腹驕傲。龍座上的承平帝更是笑眯了眼。
“準奏!”承平帝笑眯眯的說完,見孫子并不退下問道“岳将軍可還有奏?”這聲‘岳将軍’就可聽出承平帝對自己的孫子有多滿意。
岳紹輝猶豫了一下啓奏:“啓禀陛下,末将領兵誘敵……”
“什麽!”承平帝怒喝“你竟然以身做餌。”到底是自己喜歡的大孫子,聽到他以身犯險,承平帝沒忍住擔心的怒火。
原本單膝着地的岳紹輝雙膝跪地,俞善德出列跪地領罪,太子轉身揖手:“陛下息怒,兵無常勢,身為将軍自當應勢而為。”
承平帝冷悌太子一眼,當初就是他讓自己的乖孫去北境。去就去吧轉一轉看一看也好,誰知道竟然真的上戰場,還是先鋒!
得虧承平帝不知道自己的乖孫,還做過沖鋒的小卒,否則能當朝和太子翻臉。不過回過神承平帝也知道自已應對有誤,難免會寒了其他将士的心。
Advertisement
承平帝苦笑一聲:“果然兒孫都是債,朕也難免凡人情。”
朝中大臣馬上一片勸慰,承平帝擡手制止:“朕的孫兒是孫兒,天下人的孫兒亦是孫兒。即便萬千不舍,外敵來時岳家男兒自當身先士卒。”
“大治有陛下乃大治之福!”朝臣一起跪倒稱頌。
“岳将軍繼續禀來。”承平帝開口說道。
岳紹輝再次揖手:“末将誘敵卻被敵軍知道皇孫身份緊追不舍,三千精兵最後僅剩二十餘騎,成功之時敵軍羞惱,欲亂箭置末将死地。”
太子并不知道此事,此時不由雙拳握緊,座上的承平帝更是雙眼微眯,這是他緊張動怒的表現。
“幸虧有總旗牛大壯,舍身相護末将才能毫發無損。末将想要把自己的戰功分一半給他。”
“胡鬧!論功行賞自有軍法,戰功豈是你說讓就讓的。”太子拂袖。
承平帝瞥了太子一眼,和顏悅色的說道“軍中有如此忠勇之将士,自當賞賜,那個牛什麽……”
“牛大壯”岳紹輝禀道:“他為末将身中十七箭,若不是他命大……”
說牛大壯命大,不如說他謹慎。他在自己的盔甲護心鏡下,又多戴了一面護心鏡,才僥幸沒有射穿心肺。
“此人現在如何?”承平帝關切的問道。
“在城外的大軍中待命。”
“宣。”
身邊太監得命,立刻揚高聲調:“宣,征北軍前軍總旗牛大壯觐見~”
“宣,征北軍前軍總旗牛大壯觐見~”
“宣,征北軍前軍總旗牛大壯觐見~”
一道道聲音從殿裏到殿外,悠揚遠去,大殿裏依然在論功行賞。文武群臣都面有喜色,勝利總是讓人高興。只有那些得勝歸來的将軍面色平靜,人們只道他們寵辱不驚,哪知道他們心裏還記着,那些把性命留在北境的戰友。
“征北軍前軍總旗牛大壯前來觐見~”
“宣”承平帝目力向外運去,這個救了自己孫子的軍士,是何等樣貌?
“宣~”随着太監悠長的語調,殿外走進一個魁梧的大漢,文武百官都愣了愣。
承平帝笑了:“這是猛張飛,還是尉遲公?”
官階小經常混跡于市井的官員們,則在心裏想:這不就是肉鋪的屠夫,穿了一身铠甲麽……
牛大壯身形高大魁梧,一臉炸蓬蓬的絡腮胡子,膚色是邊關特有的暗黃,唯有一雙眼睛還算明亮。
牛大壯走到朝堂當中,雙膝跪倒“啓禀萬歲爺,屬下……”他跪在地上遲疑了下,這自稱似乎不對,撓了撓後腦勺,試探着說“小人?……”他瞄了瞄一側的俞總兵。俞總兵面無表情。
“末将?……好像不夠格……”牛大壯一邊說着,一邊有些為難“要不微臣?……也不夠格啊……”牛大壯跪在地上為自稱糾結。
滿朝文武都忍俊不住,岳紹輝則像似嫌棄丢人的,白了一眼幹脆低頭。承平帝沒想到竟是個這樣的憨人,也是舉起袖子微微遮擋了下自己的笑意。
牛大壯為難了下,幹脆問承平帝:“萬歲爺,小人該怎麽自稱啊?
承平帝嘴角漾着一點淺笑說道:“此次論功,你該得什麽封賞?”
“百戶!正六品哩……嘿嘿”牛大壯笑着回答。
“無禮!奏對陛下……”
承平帝揚起一只手,打斷身邊太監的呵斥,笑着說:“第一次面聖,禮儀不周無妨。”他又轉向連忙叩首的牛大壯說道:
“既有品階自稱微臣就可。”
牛大壯擡起頭憨笑:“萬歲爺真跟岳将軍說的一樣。”
“岳将軍是如何說的?”承平帝笑眯眯的問道。
牛大壯笑出一口白牙:“岳将軍說,他爺爺是這世間最好的人。”
‘爺爺’?
“哈、哈、哈”承平帝笑的暢快不已,論起來他還沒聽人叫過他爺爺,要叫也是皇爺爺,“你們平常都怎麽聊的?”
牛大壯來了精神,他跪着擰了擰身子說:“那時候我不知道,不對!不對!”他又改口說:
“那時候微臣不知道他是皇孫,閑暇時聊天,他最愛跟微臣吹他家爺爺有多好。說是小時候他饞蝦肉包子,他爹不許他貪嘴,于是他爺爺就在自己屋裏備好些,每次都能放開肚子吃。”
想起孫子小時候的饞樣,承平帝滿臉笑意。
“說是小時候他做不完他爹布置的功課,只要找到他爺爺就不用挨罰……”
岳紹輝暗暗磨牙,俞總兵面色平靜,好像沒發現牛大壯假意的憨厚。
“還說他手頭緊了,每次找他爺爺準沒錯。”牛大壯一臉憋屈的說“這不誠心欺負微臣沒爺爺嗎?”
“他還說他爺爺儀表堂堂,不出門就知天下事!那時候微臣不服氣還和他打過架。不過現在微臣服氣了。”
儀表堂堂的承平帝笑着問:“打架贏了輸了?”
牛大壯蔫了的耷拉咕哝:“輸了”但是他又跪直身子辯解到“是他耍詐。”
太子聽不下去了,他揖手啓禀:“陛下,朝中還有封賞未完。”
承平帝被攪了興致,可是朝堂之上也不好發火,只說道:“牛大壯憨直忠勇,又護了朕的皇孫,進封正五品武德将軍。”
“陛下,論功行賞自有軍法,切不可因為他救了皇家血脈而格外……”太子還沒有說完,不高興的承平帝冷冷打斷他:
“怎麽,朕如今要封個五品将軍也不行?”
太子連忙跪下:“陛下,國有國法。”
“哼!”
承平帝的一聲冷哼,讓大殿上安靜下來,落針可聽。皇帝動怒,文武百官皆擯息不敢語。
俞将軍身後一個柳姓武将出列啓奏:
“陛下第一次見到牛大人,便問他像尉遲公。尉遲公乃是先唐太宗的大将,又被封為門神。牛大人既是俞大人手下,又能舍身護主自然忠勇可信。陛下何不仿效先賢,收做‘門神’讓他做個親衛?”
俞将軍聽了眉目不動,出列啓奏:“牛大壯卻是忠勇可信。”
承平帝哈哈哈大笑:“好,進封牛大壯為正五品武德将軍,在朕的親衛營中做個總旗。”
親衛是皇帝的親兵,不受朝廷約束,由承平帝自己執掌,因此太子也無話可說
牛大壯聽了拍着胸脯說:“陛下放心,只要微臣還有一口氣,就要保陛下毫發無損。”
退朝後,太子随着岳紹輝,到了他新建的将軍府。關上門太子臉色一變說道:“你兩好大的膽子,誰都敢算計!”
岳紹輝,牛大壯雙雙跪倒,牛大壯也不再是一幅憨直村俗的樣子。
人還是那個人,卻渾身氣勢一變,變得身形挺拔,沉穩內斂。
太子看得冷笑連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