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藍顏禍水?
謝令鳶頓覺不妙。
果不其然——
“請您感化皇帝陛下,促使其發自肺腑、一訴衷腸,道出類似以下三句話意的金口聖言。每得一句聖言,便可得一度聲望。”
眼前出現了星盤,天道的隐藏任務浮現出來,看了那三句話,謝令鳶臉色愈發蒼白了。
第一句:女人也有不輸于士子的抱負和才華啊!
第二句:這天地浩大,而我中原女子之胸襟,亦不曾渺小于它。
第三句:家國天下,女子與男子可共擔之!
“……”
這話別說擱古代,即便是幾千年後人權進步的社會,很多自卑男人也不會承認的。更何況在這大男子主義、直男癌重災區的時代,讓一國之君、種馬之首的皇帝,說出這種驚世駭俗、颠覆士大夫三觀的話?
這位皇帝陛下,剛剛還說出了極度輕視女子的心聲,可見有着不淺的偏見與恨意。若說出這三句話,他得是經過了怎樣一番三觀洗練啊……某些士大夫的棺材蓋大概都要壓不住了吧。
德妃搖搖欲墜,就快要暈過去了。
見德妃面色慘白,方才還出口傷人的蕭懷瑾以為自己的訓斥說重了。
其實他更多的不過是遷怒舊恨罷了。雖然不喜歡謝令鳶,但她畢竟為自己重陽擋駕,差點殒命。
他從來不信這宮中,能有什麽真情。除了白昭容,其他人都是赤裸裸的算計而已。
但德妃肯為他而死,他便也會對德妃多一些容忍和憐惜。
他心生恻隐,便不欲再與二人置氣,正要讓她們離開,卻見德妃又仰起頭,柔婉道:“陛下,臣妾愚鈍不明,小人與女子難養,是否小人皆是男子?”
蕭懷瑾睇她一眼,漫聲道:“男兒亦有真君子,可經天緯地。”
謝令鳶心想,皇帝是個雙标呀!
這都是什麽渾然一體自成邏輯的神偏見!
她于是又問道:“臣妾不明,那君子之母,譬如孟母之流,有生恩養德,該如何處?”
蕭懷瑾一時竟不能言。
“臣妾鬥膽想,既然男子中有真君子和小人,那麽女子中有熱衷陰私殘害的惡婦,亦會有德才兼備的女中豪傑。臣妾在極樂世界中,曾見心懷家國的女将軍血戰沙場,也見執筆揮墨的女文豪青史流芳,更見過締造了日不落盛世帝國的女王……侯。”
“所以臣妾鬥膽想,興許有一日,陛下所說的經天緯地之才,亦能有女子在列。若如陛下所言,女子也未必都是心胸仄短、争風吃醋之流啊……”
韋無默不由捂住嘴,聽得如遭雷劈,德妃居然會有這些驚世駭俗的想法,西方極樂淨土把人禍害不輕?不過此言雖驚人,卻并不至于叫她反感,只覺得可笑荒誕罷了。
她本應該見縫插針,拆臺以洩憤的,但如今卻按捺住。就算敬德妃好膽識,當着皇帝也敢吐抒己見吧。
不止是韋無默,一旁白昭容也受了不淺的驚吓。唯蕭懷瑾流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意——未必都是心胸仄短?
然而他疲于口舌之争,又終究是要留德妃一個面子,便揮了揮手,示意不想再聽。
謝令鳶也很識趣,忙行了禮告退,拉了韋無默一把。
方才她用言語一番試探,“藍顏禍水”的任務果然極為艱難,她一番論述,皇帝也未有絲毫觸動,心中一絲漣漪都未起,可見舊恨不淺。
待離了蕭懷瑾的視線,韋無默仍記挂着方才之恨,冷聲道:“德妃娘娘。”
謝令鳶從愁緒中回神,見她神色不睦,歉然道:“是本宮方才思慮不周,差點給你惹了麻煩,還望見諒。這次便欠你一個人情,以後但若有什麽事,盡來找我。至于這雙鞋就……賜給韋女官……吧?”
好歹上面鑲嵌南海珍珠呢。
韋無默:“……”德妃穿了自己的鞋竟然就不想脫了,還把她的鞋賜給自己?!
她憤怒不已,摸了摸尖俏下巴,好疼,竟被氣得方才瞬間爆了個痘。礙于這裏是仙居殿的附近,礙于對方是德妃,她不好發作,冷笑道:“如此,謝娘娘擡舉。”說完邁着貓步絕塵而去,不留下一片雲彩。
謝令鳶目送她铿锵離去,愁腸百結。她滿腹惆悵地往麗正殿走,語帶哭腔:“天道給我的,都是些什麽稀奇古怪的地獄副本啊……”
星使眼睛亮晶晶的,一片赤誠地望着她:“本星使一定陪伴星主,協助您、開導您,達成使命。現在星主不妨想,陛下為何會對女子有短仄吃醋一類的偏見?”
也不是偏見了,畢竟是最靠近權力中心的地方,怎麽可能風平浪靜。宮鬥必然要有一夫多妾的條件,但根本原因還是争儲争權,也是晉國立儲制度不明晰導致的一種零和博弈。就像漢唐宮鬥的慘烈程度遠超宋明,便是這個緣故了。
這還是要怪本朝開國初,沒立好規矩。
昔年太祖蕭昶,在攻打下邳時久攻不下,開國創業未半而中途崩殂。原配嫡長子蕭析和繼室嫡次子蕭權争奪皇位,一場政變後,蕭權在廣平宋氏的扶持下繼位。
開國太祖起了這麽個好頭兒,後面幾代君主幾乎就都有亂子,譬如蕭權的兒子,惠帝蕭廣孝,廢了宋皇後所出太子,改立韋貴妃之子為儲君,便是景帝蕭嗣豐了;而蕭嗣豐繼位後,韋太後攬大權,韋氏勢大,蕭嗣豐立了庶長子蕭道軒為儲君,此為先帝。
先帝繼位後,又在大皇子和二皇子中猶豫不決,結果沒等他猶豫完,大皇子被毒死、二皇子被逼死,白讓三皇子蕭懷瑾撿了個便宜。
既然争儲成了傳統,太後又可以幹政,背後的外戚可得權勢,誰又能抵得了權勢誘惑呢。人對權力的本能與生俱來,哪怕平時與人争辯的好勝心,深究起來,都是來源于對權力的潛意識。
争榮寵,只是為生子嗣,現在的後宮尚算風平浪靜,等到蕭懷瑾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平靜日子也就到頭了,衆妃才會祭出真招。
如果蕭懷瑾再下限一點,效仿某些君王,對宮鬥刻意放縱一下,自己跟看猴兒戲似的,那後宮就更将精彩紛呈。
所以,無論是藍顏禍水還是收攏嫔妃,都難啊,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得了太後免死金牌,謝令鳶才敢放開手腳行事。剛回到麗正殿,她立刻吩咐道:“去給宮裏的……寶林、禦女、采女們都知會一聲,本宮明日想邀她們到麗天園賞菊,人多熱鬧,叫她們都來,不得推诿告假。”
傳事公公領命告退後,謝令鳶磨刀霍霍,不,摩拳擦掌——八妃九嫔脾氣大,寶林禦女總不至于敢跟德妃叫板。
晉國自開國起,便形成了定數,三宮六院必是要充盈的,按規制,六品寶林二十七人,七品禦女二十七人,八品采女二十七人。
但當今天子十分年輕,他幼年登基,朝政由太後一手把持,後宮也多是太後主持選充的,如今阖宮上下,寶林禦女采女加起來,不過十數人。
謝令鳶真是慶幸,否則這茫茫人海,她得找到猴年馬月去。
。
那些低位分的宮嫔們,都是住在各處宮殿的偏院,聞說德妃有召,後天去麗天園賞菊,登時惶惑不已。
一貫眼高于頂的德妃娘娘,忽然召她們賞菊,這是要幹什麽?
德妃還是修媛的時候,似乎也沒有正眼看過她們這些位份低的,連上四妃都不太放在眼裏,怎麽現在高升了,反倒想起她們了?
她們摸不準的德妃的心思,宮裏稱病又是做不得假的,德妃口碑再如何不好,上下尊卑卻是鐵律。她們敬畏的不是謝令鳶,而是她之上的法禮。
只得向自己宮中的主位報備一聲,也算留個心眼。
翌日。
在德妃的妃令傳下,十七個寶林、禦女、采女不明所以地來到了麗正殿。她們品階太低,除了被臨幸第二日的請安外,平時連給中宮晨昏定省的資格都沒有,活動範圍更是框了小小的地方,這麗正殿,也是頭一次踏進來。
謝令鳶沒有穿着上四妃品級的紫紅色織錦正裝,而是在八夫人專屬的日常七色——炎、丹、彤、緋、赤、殷、胭脂裏,随意挑了一件緋紅色繡翠葉金蘭的大袖外衫。八夫人才能梳的望仙九鬟髻上,雙鬓處戴了仙鶴祥雲四色玉石珠步搖,其餘金冠、簪釵、華勝、璎珞等一律未佩戴,看起來華貴卻又素淨。
謝令鳶是不想給低位宮嫔們造成等級森嚴的壓力,然而,宮嫔們卻更加惶惑——謝氏不是一向自恃身份嗎?還是修媛的時候,出殿門必服正裝,見到低位宮嫔必是要端着姿态訓示……如今貴為德妃,第一次召見低位宮嫔,怎的連正裝都不穿?
衆人心間猜測紛纭,目光互有對視。卻見謝令鳶坐在上席,絲毫未拿捏姿态,只淡淡微笑着賜座,舉手投足好似練過千百遍那樣娴熟,大氣端莊,世家風範盡顯——
謝令鳶心裏正感恩不已,幸虧她演過呂雉、王政君、陰麗華、武則天、楊貴妃、劉娥、朱棣徐皇後、天啓張皇後……
不管什麽樣的姿态,信手拈來。
随後,謝令鳶又一一問及諸嫔的姓名閨字、家世郡望、入宮幾何,末了噓寒問暖,賜給這個宮寒的人紅棗,賜給那個氣虛的人黃芪,更讓衆人受寵若驚之際,心存困惑。
謝令鳶一一拂及衆人,才意識到一個問題——蕭懷瑾,從來沒有寵幸過她們中的任何人?!
也就是說,這群十八、九歲的妙齡女子,如今都還是處子身,困于這方寸之地。
說不上是惋惜還是什麽別的,她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開門見山道:“我知道諸位妹妹都多有不易,你們中年齡最大的,入宮已經三載,卻從未得窺天顏,天天在後宮裏熬日子,盼着哪一日能得陛下垂憐。你們的苦楚,我是明白的,我以前做修媛時,也是如此。”
她這話一出,不少人眼眶都泛紅了。一入後宮深似海,多少寂寞無人知。她們在閨閣時,也是被千嬌萬寵的少女,為了家族榮耀,活在暗藏荊棘的後宮裏,步步為營,人心叵測,稍有不慎,自己死了便罷,倘若帶累家族,變是罪人了。
苦,是最容易拉近人心之間距離的。人在面對春風得意時心态不一,也難生親近之意;可是世人面對苦,卻都是一樣的煎熬。
謝令鳶道出的一腔心酸共鳴,雖不至于令人放下戒備猜忌,卻至少覺得,德妃也不是那麽端着架子的讨厭,好歹大家都是熬苦日子,若沒了男人寵愛,誰也不比誰好。
。
也有那心思深的,見德妃竟然毫不避諱自己未被寵幸的事實,便隐約坐實了自己的猜測——
德妃救駕有功,還有上天祥瑞之象,她父兄又在大理寺、中書省、吏部為官,家世根基穩固……如今興許是存了心思,拉攏她們,以圖中宮易主,執掌鳳印。
上面神仙鬥法,她們下面的小喽啰們,上趕着投主也好,避之唯恐波及也好,沒有實打實的利益,總不至于真心實意信了她的甜言蜜語。
且看德妃場面話說足了,接下來要使什麽詭計,抛什麽籌碼——
便見謝令鳶話鋒一轉,聲調上揚:“我從前受這些寂寞苦楚時,就想着,能有人陪我說說話,玩點游戲,排遣一下寂寞,也是極好的。如今升了德妃,當年的渴盼還猶在心間,念及你們不易,恐怕更是寂寞,便召你們來,禦花園裏,栽了不少品種的菊花,堪比那魏紫姚黃,我帶你們逛逛園子,人多熱鬧的一起玩玩。”
“……啊?”
驚叫出聲的人趕緊捂住嘴,衆人面面相觑。
——德妃的訴苦,不是為了神仙鬥法麽?
怎麽話鋒一轉,變成了帶她們逛禦花園?
宮中自有規矩,禦花園亦不是妃嫔們想去就去,景帝時韋太子妃手閑,把隔多少時日、每次賞園時限,都做了定數,以免位分低的沖撞了貴人。
後宮争寵還來不及,除了皇後召集妃妾們,誰願意帶一群妙齡美女逛禦花園呢,都巴不得陛下面前沒有別的女人,只有自己才好。
大抵德妃也是想做足姿态吧?
且看德妃究竟是存了何等心思……畢竟禦花園她們平時也只是一旬才能逛兩個時辰,上午巳時和下午申時,如今很想去瞧瞧呢。且看德妃究竟是存了何等心思……
後宮每一處宮殿,都建有園林,各園子相連,而禦花園有數條小徑,直通這些園林之所。麗天園則是麗正殿附近的花園,如今秋日時節,菊花飄香,淺碧深朱,開得争奇鬥豔。
而十七個正值妙齡的芳華女子,氣質迥異,如各色水仙牡丹臘梅百合幽蘭芍藥……各有韻味,只比秋菊更絢爛。
謝令鳶見她們賞花興致正濃,氣氛已不再局促,便在鵝卵石鋪就的空地上頓住腳步,定了定心神,微微一笑,準備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