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立秋
皇帝做什麽都極有章程, 他既然下了令要嘤鳴在內右門外候駕,就必須把這項诏命貫徹到底。
三慶撅着屁股, 拿一塊碎磚在乾清宮廣場上畫了個大大的圓。他當年是箭亭裏伺候宗室子弟練騎射的,對畫箭靶子極有經驗, 給他一張大紙, 他掄圓了胳膊就能畫出一個标準的圈來, 因此這回畫地為牢,他當仁不讓。
皇帝站在圈子前打量了兩眼,覺得這個圓堪稱無懈可擊,既容得下一個人, 又不至于讓她有過大的走動空間。他笑了笑, 這就是得罪他的下場。自從上回鞏華城之行後, 他就沒有真正難為過她, 就算她再出格,他至多開解自己一番, 也不和她認真計較。為什麽會這樣,無非是他心裏有她,不願意再欺負她。可她呢,麻木不仁,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一個過去專給她小鞋穿的人,為什麽忽然能那樣寬待她了。她不明白他的不忍心, 也許還以為是他認輸了……這麽一想, 皇帝覺得很不舒坦, 這回非要給她點厲害,一則撥亂反正,在她面前重立不可欺的威嚴形象;二則讓她再回味回味,受人擠兌的日子多難熬,別因為他的縱容,忘了天高地厚。
“站進去試試。”皇帝饒有興致地說,仿佛在讓她試一件新衣裳。
嘤鳴倒也沒說什麽,安然地立在圈子裏,低頭看了看,誇贊三慶:“這圈兒可畫得真圓。”
三慶笑得有點難堪,可別因自己動了手,叫姑娘記仇。他也不知道眼下境況該怎麽安慰她,便呵腰說:“姑娘試試吧,要是大小不合适,我再給您重畫一個。”
嘤鳴說不必,“就這麽的吧,挺好的。”說着向皇帝蹲了個安,平靜地接受了這項安排。
心裏必定不好受吧?皇帝撇了撇嘴,誰讓她不懂得順杆兒爬。人要是會服軟,就少吃好些虧,也不會鬧得有天棚不能受用,站在外頭喂蚊子。
最後一縷日光從宮牆頂上沉下去了,但老爺兒的餘威還在。宮裏到處是墁磚鋪就的地面,磚頭吸收了熱量,人要一動不動站在上頭,能感覺到一蓬蓬的熱氣圍着小腿肚打轉。但即便是熱,中暑應當是不至于的,皇帝就算捉弄她,也不會沒輕沒重,畢竟這人過不了多久要成為他的皇後,因此罰她也得選在太陽落山,宮門下鑰之後。這麽着既不傷了她的身子,也不讓後宮其他嫔妃有機會看她的笑話。
一切準備妥當了,皇帝着重又吩咐了一句:“不許有人陪,誰敢多管閑事,朕誅她九族。”說罷瞥了松格一眼,吓得松格眼前金花亂竄,差點背過氣去。
嘤鳴說是,放眼瞧了瞧,天光一寸寸暗下去了,不遠處的乾清門上了燈籠,一列太監舉着撐杆走過,侍衛們也換了班兒。這些乾清門侍衛是禦前一等侍衛,裏頭大多數見過她在黃幔城裏生火炖粥的樣子,所以這回她又挨罰了,他們應該也見怪不怪。
她自己安慰了自己一回,十分随遇而安。皇帝沒見過這種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的人,想起上回讓她頂硯臺,她也是寧願跪死也不肯求饒,那時候就知道她不好揉搓。這回呢?見了一只蟲子就喊斷了嗓子,要是引來十只八只,那模樣大概都沒法看了吧!
皇帝牽着一邊唇角哼笑了聲,轉身便往乾清宮去了。德祿在後頭跟着,邊走邊回頭看,小聲道:“萬歲爺,嘤姑娘膽兒小,回頭吓出病來可怎麽辦?”
皇帝心裏微微牽動了下,但也沒有放話就此饒了她。德祿還在聒噪,他扭頭看了他一眼,“你的舌頭要是不想要了,就割下來喂狗吧。”說罷挺起胸膛,昂首闊步邁進了乾清門。
松格腳下踯躅着,舍不得她主子一個人露天站着。怕蟲這毛病她是打娘胎裏帶來的,擎小兒見了蟲子就蝦得魂飛魄散。如今皇帝這麽懲治她,可比坑她吃羊肉燒麥惡劣多了。
“虧得是個爺們兒,心眼兒那麽壞!要是托身做了女人充後宮,那些小主兒哪個是他的對手,八成都被他整治死了!”松格嘀嘀咕咕說,原本她也謹言慎行,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可這回皇帝做得實在太過了,她替她主子抱屈,覺得這皇宮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嘤鳴還是一臉笑模樣,說不礙的,“咱們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松格哭喪着臉嘆氣,“您這會子是覺着沒什麽,天兒還沒黑下來呢。等回頭那些蟲子活泛起來了,您可怎麽辦!”想了想蹦出個主意來,“要不奴才給您上慈寧宮報信兒去吧,或者找太後也成啊,來個能制住皇上的,保了您的命要緊。”
嘤鳴卻搖頭,“眼看下鑰了,這時候勞師動衆的,叫老佛爺和太後受累不說,還讓皇上下不來臺。”
松格差點兒沒笑出來,“您還想着給皇上下臺呢?”先頭的幾次交鋒,她就一點兒沒手軟。要是當真夾着尾巴伺候皇帝,皇帝也不至于重又整治她。
嘤鳴瞥了她一眼,“今兒我也沒招惹他啊,是他自己說着說着就惱了,能怪我麽?”
橫豎不管事情是打哪兒起的,惡果不是就在眼巴前麽!松格急得團團轉,“快想轍吧,這麽大好的天兒,別像年下三舅老爺家似的,債主臨門,一來一大群。”
松格說的三舅老爺是福晉的三弟,哪家沒個窮親戚呢,自三舅老爺自立門戶後,就徹底淪為了窮親戚那一造兒。家裏鬧家務,老得吵小的叫,三舅老爺不願意着家,靠着典當祖産過日子。祁人大爺哪怕再窮,爺範兒不能丢,有一回三舅老爺當一塊古玉,走了一圈兒沒遇上合适的買主,那麽價值千金的東西,一氣之下送給了聽差的。後來實在過不得日子了,上姐姐這兒打秋風,福晉雖恨他不成材,又得顧念手足之情,每逢年末就給他府裏太太送銀子。打發奴才怕有失莊重,大姐姐在家時是大姐姐送,後來大姐姐出閣,這個差事就落在了嘤鳴身上。
天曉得三舅老爺在外頭賒了多少賬,那些酒館妓院戲園子的人,就像蝗蟲一樣來了一撥又一撥。今兒松格拿三舅老爺家盛況比喻回頭的飛蟲,可以想象,那是多麽宏大的陣仗了。
三慶去了又來,給她送了一盞燈籠,說:“姑娘,我也是受命,您可別怨我。這燈裏頭的蠟燭,我給您挑了最細的,只要不那麽亮,蝲蝲蛄也能少些。”
嘤鳴笑着點頭,“我知道谙達也是沒法子,不過一只燈籠不夠使,勞您駕,再給我拿一只來吧。”
松格瞠目結舌,“您該不是糊塗了吧,還怕蟲子招得不夠多嗎?”
她不說話,三慶只好又回養心殿,提了一盞燈籠過來。
松格還一頭霧水呢,不知道她究竟是什麽打算。她把其中一盞遞過來,讓她放到十丈開外,松格提着燈籠徘徊不前,“主子,您到底什麽想頭兒?”
嘤鳴算服了這笨丫頭,她吸口氣把自己手裏這盞吹滅了,“萬歲爺讓我挑燈接駕,可沒說挑點着的燈還是滅了的燈。我傻麽,自己招蟲子!把你那盞擱遠點兒,這麽着蟲子全沖那兒去了,我這裏不就沒事兒了!”
松格這才啊了聲,“奴才怎麽沒想到!”忙疾步把燈籠遠遠放置了,另給她塞了把扇子,笑嘻嘻說:“夜裏蚊子多,留着趕蚊子使吧!”
就這麽的,嘤鳴左手燈籠右手扇子,一個人站在那個圈兒裏,倒也自得其樂。
紫禁城的夜,和白天大不相同,靜谧的深藍覆蓋着朱紅,筆墨難以繪制出如此和諧的色彩對沖。嘤鳴站在這片浩大的深寂裏,心裏覺得安穩從容,似乎皇帝的有意刁難也沒有造成任何不愉快,因為越是無所挂礙,越是刀槍不入。
那廂南書房裏的皇帝正心不在焉,翰林掌院學士的滔滔不絕像風一樣從他耳邊劃過,沒有一句入了他的耳門。
手指在書頁上摩挲,視線卻茫然沒有焦點。最後連大學士都察覺了,納罕地瞧瞧德祿,德祿搖搖頭,表示今兒就是這麽回事了,主子爺心裏記挂別的呢,這回的講學還進不進,全憑您自己吧。
大學士把書合上了,他是當年上書房的總師傅,皇帝自開蒙時起就拜在他門下,做學問的老師,難免有自矜身份的驕傲。
皇帝呢,發現書房裏安靜下來才猛然回神,笑了笑道:“師傅怎麽停下了?”
大學士微呵了呵腰道:“皇上既然無心聽講,那今兒就休息一日吧。”
皇帝一向好學,通常稍加提醒就會收回心神,大學士等着他致歉,說請師傅繼續。結果等了半日,等來他颔首說也好,“今兒本來就是朕突發奇想,倒擾得師傅不能歇息了。既這麽,就叫免吧。”揚聲喚劉春柳,“點兩個人把師傅送回府,路上仔細着點兒。”
劉春柳領了命,上前來引大學士,大學士無奈,只得随他出宮去了。
德祿看看案上蓮花更漏,低聲向上回禀:“主子爺,快到亥時三刻了,嘤姑娘這會子還在廣場上站着呢。”
皇帝聽了沒什麽表示,手上的書倒合了起來。
德祿一看有緩,便垂袖道:“奴才替主子瞧瞧去吧,不知道姑娘眼下怎麽樣了。”
有心給她上眼藥,當然要親眼得見她的狼狽才痛快。皇帝說不必,站起身道:“朕自己去瞧,讓後頭不必掌燈。”想起馬上要看見她痛哭流涕的模樣了,心裏忍不住一陣激動。
帝王的端穩這會兒先靠邊放一放吧,萬歲爺着急要出去看笑話呢!德祿幾乎趕不上他的步子,邊走邊道:“主子爺您慢着點兒……”結果從內右門夾道出去,萬歲爺的步子忽然頓住了。德祿不明所以,探頭瞧了一眼,這一瞧有點慌,只見遠處杳杳一盞燈籠擱在地上,卻不見嘤姑娘身影。
“這……這……”德祿說話都磕巴了,“人呢?”
皇帝一面惱她抗旨不遵,一面心又提起來,擔心吓得太過,直接把她吓死了。他從內右門上匆匆出來,夜間一點涼風拂動他的袍角,左右沒有人拱衛,這紫禁城倒像和平常有些不一樣了。從輝煌闖進暗夜,眼睛必要經過一段時間适應,他走在一片漆黑裏,心頭不知怎麽空落落的,說好了讓她在那裏等着的,結果人不在了,難免有種被辜負的失望。
不過顯然是杞人憂天了,當眼睛适應了黑暗,終于發現有個人影在那裏站着。那一瞬湧起一種奇怪的感覺,仿佛只要人在,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嘤鳴的扇子搖得山響,見他過來叫了聲萬歲爺,“您忙完啦?”
皇帝的眉眼浸入黑夜裏,有些模糊了,只看見長身玉立,輪廓磊落。他朝遠處的燈籠望了眼,聲音裏透着疲憊,“你又在耍花招了?”
嘤鳴提了提手裏的燈,支吾着:“奴才的燈籠才剛滅了。”
皇帝聽了哂笑,“滅了為什麽不重新點起來,要在那麽遠的地方另放一盞?你真拿朕當傻子,由得你玩弄于股掌之間?”
嘤鳴道不敢,“主子這麽說,可折得奴才不能活了……”
“你什麽時候能聽朕的話?”皇帝郁塞地說,忽然脖子上一陣刺癢,下意識擡手怕地打了一下,掌心鮮血四濺。
嘤鳴忙給他打扇子,真摯地表示:“奴才一向都很聽主子的話,只是主子對奴才有偏見,等閑瞧不上奴才罷了。”
皇帝說是嗎,“難道你對朕就沒有偏見?因為先皇後的死,你一直耿耿于懷,所以你想盡辦法和朕唱反調,你想氣死朕。”
這話就嚴重了,有些事心照不宣,大家尚可以糊塗着過,一旦拿到臺面上來就很傷感情,也很傷體面。
嘤鳴說沒有,“萬歲爺是常懷猜忌之心,才對奴才諸多提防。奴才畢竟只是個小丫頭,不管和先皇後的交情有多深,對萬歲爺哪裏敢有半點違逆呢。”
他聽了慢慢颔首,“你确實不該觸逆鱗,只要朕願意,就可以像今晚這樣罰你。”
嘤鳴道是,“奴才不敢。”
皇帝心情很複雜,他居高臨下打量她,夜裏還是很悶熱的,這麽傻站着,沒有冰碗子也沒有涼榻,想必日子不太好過吧!他正了正臉色問:“你知錯了嗎?”
嘤鳴心道您要找我的麻煩,幾時有過正經的理由?但想歸想,絕對不敢回嘴,只是唯唯諾諾應着:“既然主子不高興了,那奴才就一定有錯。奴才下回不敢了,您瞧……這回的事兒就這麽算了,好麽?”
皇帝琢磨了下,點了點頭,一場雷霆萬鈞的懲處,最後以幾滴零星小雨收場,連他自己也不明白究竟是怎麽了。
也許正因那一霎被遺棄的錯覺,事後發現虛驚一場,就打消了要狠狠收拾她的念頭。其實她要是真的那麽傻,直愣愣站在那裏招蟲子,吓得衣衫不整泗淚橫流,他反倒覺得她不夠聰明了。之前放了狠話,說敢耍花招就把她綁到箭亭裏頭去的,這會子也全忘了。皇帝負着手往回走,轉頭看天邊那道弦絲一樣的小月,順便又瞥了她一眼。
“齊嘤鳴,你想不想回家?”他忽然問。
嘤鳴心頭一蹦,雖然他以前也問過這樣的問題,并且洋洋自得告訴她,就算想也回不去,但這次總讓她覺得有些不同。她猶豫了下,小心翼翼問:“萬歲爺,您想讓奴才回去麽?”
皇帝說不想,那句不想是脫口而出的,幾乎沒有經過任何考慮。可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妥,搜腸刮肚找出了一堆道理來,“宮裏攆人是有定例的,除非這人犯了主子容不得的罪過。你要回去也成,不過得預備好了被人戳彎脊梁骨。那些人的嘴有多壞,你想都想不到,他們會說你早和皇上不清不楚了,你戴着這頂大帽子,往後別想嫁好人家。朕言盡于此,孰輕孰重,你自己掂量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