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胎
第五十一章 安胎
作者:傅粉何郎
不期然傳來一道人語,敏瑜和太後忙都看過去。
卻是宜妃、榮妃、惠妃三人相約帶了宮人前來給太後請安,宜妃一語未完,冷不丁瞧着敏瑜坐在太後身側,腳下一頓,卻是驚呼一聲:“吉祥?”
吉祥笑的站起身,給三位嫔妃請了安。
宜妃、榮妃、惠妃忙叫人扶她起來,榮妃此時也正十分意外,走前兩步,拉住敏瑜的手盯着她看了幾眼,不期然眼眶一熱,那淚珠兒順着眼角就流了下來。
敏瑜見狀心內一恸,于是端端正正又給榮妃請了雙腿安道:“榮額娘萬福,多年不見榮額娘,榮額娘如今可好?”
“本宮甚好,甚好。”
榮妃忙用帕子擦了擦淚痕,不肯松開敏瑜的手,卻含淚帶笑道:“好姑娘,倒是還同舊年裏一樣俊俏。你多年不來,本宮正想念得緊,你在外頭過得好嗎?”
敏瑜便屈一屈膝:“托榮額娘的福,吉祥過得也甚好。”
她幼時進宮,陪伴的正是和碩榮憲公主,公主之母便是當今延禧宮主位——榮妃娘娘。那時公主僅長她一歲,兩人加上外頭抱進宮的純禧公主每日在一處同宿同寝,情如姐妹。
大公主母家在宮外,不必時時請安,而榮妃的延禧宮與寧壽宮相去不遠,敏瑜便每日晨初及傍晚,都要陪着榮憲公主去給榮妃娘娘請安,一來二去,自然與榮妃相熟起來。
榮妃那會子幼子早夭,獨有榮憲公主平安長大,最是喜歡孩子的時候,見到敏瑜伶俐可愛,小小年紀就離開父母孤身一人在宮中,心裏對她着實憐愛不已。
敏瑜受她恩惠頗多,早已當她比同生母,兼之如今榮憲公主遠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衮,她憐恤榮妃思念之苦,這番請安就更加情真了。
榮妃見了她,仿佛見到了榮憲公主一般,萬般憐愛的摩挲着她的面頰,半晌又道:“本宮瞧着你結了婚生了孩子,倒比以前越發清瘦了。”
敏瑜道:“非此原因,蓋因公公新喪,哀痛難免,是以減了些許飲食。”
Advertisement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你自己還要保重身體才是。”
榮妃知道她心地純良,那時太皇太後駕崩她就哭了幾天幾夜,如今公公去了,還不知她要怎樣的難過,不由握住她的手勸慰幾句。
敏瑜謝了她的好意,扶她在太後下首玫瑰靠背扶手椅上坐了,自己才方告了坐。
一時惠妃和宜妃又問了她府裏的近況,又說起進門時她同太後說的玩笑話。敏瑜便道:“是前兒湄芳說的笑話,剛才讓蘇贊添補了兩句,她自謙不如湄芳,我才說她二人嘴皮子上的功夫簡直平分秋色。”
衆妃便都掩口笑了,惠妃于是打趣宜妃道:“這又是你兒媳婦做的好事,将來她過了門,可便宜了妹妹了,每天都有笑話兒聽。”
“快罷了,我寧願不要這福氣。”宜妃笑着擺擺手,便對太後等人道,“你們都瞧瞧,自那丫頭來了,我這額頭眼角多了多少細紋,都是她招惹笑出來的。”
噗嗤。
宮娥們禁不住都輕抖着肩笑個不停,太後也笑道:“待日後湄芳嫁過來,哀家看你們延禧宮簡直要魔障了,一個你鬧不夠,再加一個湄芳,殿裏的屋頂都要翻了天了。”
“瞧皇額娘說的,我哪有那麽不濟?”
宜妃笑出了聲,她性子坦率,平日就常愛說說笑笑,太後此言倒也不算冤枉她。
偏她還要辯駁,剛想開口,宮裏又進了一人來。
規規矩矩的旗頭,規規矩矩的旗裝,花盆底踩在寧壽宮的裁絨地毯上,幾乎連一絲兒動靜也無。一步一挪,步步生蓮一般地就走到諸宮妃嫔和太後面前,端正的一屈膝,朱唇貝齒,聲如碎玉道:“明嫣給皇祖母請安,願皇祖母鳳體康安。”
太後望着她微微一笑,颔首示意她平身。
因為她是太子妃,宮中無後,太子妃便如同副後,見了妃嫔不過是行颔首禮便可。
于是石明嫣又轉身給諸宮娘娘行了一禮,行至敏瑜處,敏瑜早已起身走下來,道了萬福:“臣婦見過太子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姐姐不必多禮。”
石明嫣忙伸手扶住敏瑜,笑了一笑,卻道:“我先時不知姐姐也在此,若然知道,必當備上薄禮一份,賀姐姐晉夫人之喜。”
她口口聲聲姐姐不停,語氣倒是真誠,只不過敏瑜實在聽不慣,微微躬身,便謝過她的好意道:“有勞太子妃費心了。”
石明嫣直說不必,寧壽宮中的宮娥早已眼明手快給她搬了一把交椅來,不便放于妃嫔位後,只得将就放在了太後長榻的一端,伺候她坐了。
宜妃、惠妃、榮妃等人暗裏相視一回,對于敏瑜和石明嫣的相逢都大感意外。
太後卻是面色如常,問太子妃道:“聽說你們宮裏的側福晉昨兒動了胎氣,今日如何了?”
石明嫣眼角不經意掃過敏瑜的面容,見她不過低眉順目,只是很安然的陪在榮妃身側,便道:“原是孫媳照顧不周,才致林妹妹夜裏受了驚,昨兒已請太醫看了,說是無大礙,服些安胎的方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