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福晉
第九章 福晉
作者:傅粉何郎
敏瑜趕緊讓翠兒接了,又請文杏屋裏坐去,文杏推辭不去,只笑說:“奶奶何必同奴婢多禮。”
她比不得苁蓉是施府根生家養的,不過因她嬸娘是施府裏的廚娘,念她家貧苦,就央了人去求府裏的采辦,将她采買進來做個小婢。可喜她容貌秀麗,為人又持重沉穩,侯夫人一見面就把她要到了自己房裏,同苁蓉作伴。她深知自己的本分,從不與苁蓉做攀比,對待侯夫人房裏的其他大丫頭,亦是一味忍讓。
故此敏瑜這般客氣,她多少有些惶恐,低了頭就欲告辭。
偏偏璎珞拉住她笑道:“姑娘好腼腆的人兒,這些東西你使喚別人送來也一樣,何苦自己親來?既是來了,好歹喝杯茶再走。”
文杏直擺手連說不敢,敏瑜便道:“既是留不住姑娘,那就多謝姑娘了。”便讓翠兒拿了一錠碎銀子來。
文杏照舊不敢收,推辭了幾句,趁她們主仆一不留神,就從璎珞懷中奪了胳膊扭身跑開了。
急得璎珞跺腳道:“格格,你看這人……”
“讓她去吧。”敏瑜掩口笑道,“倒是個實心眼的丫頭。”
轉身将文杏送來的包袱打開看了,還真是收獲頗豐。如意金锞子,狀元及第金銀鎖,璎珞圈,銀手镯,銅錢編獅子,還有一只小巧的青玉回首鴨,零零散散少說不下二三十樣。
這是要發的節奏啊。
饒是敏瑜見慣了金銀,這會子也被她閨女的所得吓了一跳。
璎珞笑着一件件都收起來道:“咱們小格格就是讨人喜歡,瞧,這出去一趟快趕得上咱府裏小半年的支出了。”
敏瑜燦然道:“只怕咱們小半年的支出還比不過這些呢,收起來吧,趕明兒都留給她做嫁妝。”翠兒和璎珞便都笑了,齊說格格還小呢,就一個抱了施清遙,一個拿了包袱,進西次間去了。
敏瑜略收拾一番,等着施世範回房,說了兩句話,方并肩歇下。
Advertisement
有了這兩日的經驗,敏瑜再伺候起公婆就順手多了。
是日陽光正好,敏瑜照舊帶着施清遙去給侯爺和侯夫人請安。施清遙連着兩日跟随侯夫人外出游玩,早已同侯夫人親昵起來,一進門就張着兩只小臂膀撲到侯夫人懷裏膩住不放。
侯夫人對敏瑜面上雖是淡淡的,對這個小孫女倒是憐愛非常,早早就在屋子裏備下了小丫頭愛吃的糕點,見她來忙抱在懷裏把糕點拿給她。
桂嬷嬷也從前門過來,給侯夫人問了安,方道:“我瞧見大門外遞了兩張拜帖來,不知是誰家的?”
敏瑜一怔:“何時遞進來的?”
才說完,施世範身邊的大丫鬟白蘭就進門磕頭說:“夫人,奶奶,三福晉和五福晉過府來了,八爺讓奴婢趕緊知會夫人奶奶一聲。”
三福晉和五福晉?
敏瑜柳眉輕挑,什麽風兒把這兩位吹來了?
她尚還怔忡着,那裏侯夫人已然站起來急急吩咐道:“快,快,都随我出門迎接去。”雖是兩位福晉,那也是皇子之妃,終不能怠慢。
比之侯夫人的匆忙,敏瑜卻有些淡定多了。橫豎都是故人,別說做了皇子妃,就是做了皇妃,見面該敘什麽舊還得敘什麽舊,于是她忙攙扶了侯夫人一把,笑道:“額娘別急,說是到了,照兒媳看來,不過是先行派了人知會罷了,只怕兩位福晉的車馬還遠着呢。我瞧八爺只使喚了白蘭過來,想必福晉們也沒有動大陣仗,咱們就去儀門那裏等着便是了。”說着,又對翠兒璎珞等人道,“去告訴前院,今日有貴客來,男丁都避讓開,留些女眷便可。”
“是。”翠兒璎珞忙答應着去了。
侯夫人忙也對苁蓉說道:“前兒老爺才說三阿哥和五阿哥要登門拜訪的話,今日不知兩位阿哥來了沒有,你先去告訴老爺一聲,不管來不來,好歹有個準備。”
苁蓉應了一聲,忙就帶了一個小丫鬟往書房去。
這裏敏瑜攙着侯夫人,領了桂嬷嬷夏媽媽文杏瑞竹一行人,行至儀門內候着福晉們的車駕。
施世範也到了大門處,先使了一個德貴前去打探,不多時德貴回來說:“沒見着肅靜的牌子,也沒瞧見淨街,想是私訪,兩位福晉沒用儀仗。”
施世範點了頭,進門告訴了侯夫人和敏瑜。
侯夫人因問:“可說了三阿哥和五阿哥來了沒有?”
施世範又讓人去問德貴,人回說:“只遠遠看見幾頂轎子,沒瞧仔細。”
侯夫人蹙了蹙眉,沒再說什麽,倒是苁蓉從書房過來,附耳對她嘀咕了兩句。
侯夫人面色又沉了幾分,轉頭卻對施世範說道:“你阿瑪說,那日在李府幾位阿哥就約好了擇今日去郊外打獵,是不會過來了,想是只有兩位福晉。你是男丁,暫且避避吧。”
“兒子知道了。”施世範拱拱手,果然帶着德福德貴走開了。
一時門裏門外只餘了一些女眷,約莫一盞茶的功夫,衆人便見街盡頭來了兩三頂小轎,皆是紅蓋紅帏,覆着金黃垂幨,蓋角青緣,左右各兩個随侍,前後四個轎夫,悠悠徐行。
敏瑜扶着侯夫人邁出儀門,等那兩頂轎子停的穩妥了,随侍們忙都掀了轎簾,扶着主子下來。
衆人只見兩位錦緞堆疊的麗人,各自搭了随侍的手,盈盈而立。
因侯夫人位超一品,不必行禮,故而只笑着說了聲“貴客遠來,老身迎得遲了”。
三福晉五福晉忙都着回禮,直說不必客氣,轉眼看見敏瑜等人都已蹲身行禮,便趕緊撇了随侍,一左一右上前扶住了敏瑜笑道:“姐姐幾乎折煞我們了,快別多禮。”又對底下的丫鬟婆子道,“都起了吧。”
敏瑜也笑道:“如今你們貴為福晉,該受我這一禮。”
“這可不敢。”
穿着妃色暈紅納繡纏枝芍藥氅衣的女子聞言掩口笑回了一句,她正是三福晉董鄂氏,閨名喚作雲秀,乃勇勤公鵬春之女,舊年入宮選秀的時候,與敏瑜有過幾面之緣。這會子敏瑜雖是無官無職,但她心底清楚,傳言中不入玉牒的公主昔年在宮中是何其的受寵,即便今時自己成了王子妃,到底不敢妄自拿大。
另一位着淡牙紅绉紗袍子是五福晉他塔喇氏.玉珠,員外郎張保之女,今年三月裏才同五阿哥成的親,圓潤的臉龐上還留着新婚後的幸福餘暈。她年歲小,進宮的時候敏瑜已經嫁了出來,故而不曾見過,只在家中聽夫婿說過幾句。此刻見面,就笑道:“三姐姐,妹妹這廂有禮了。”
敏瑜笑容清淺,扶住五福晉,不去受她一禮,只道:“民婦何德何能當得起五福晉一聲姐姐?福晉還是不要吓唬民婦了。”
“嗯?這……”
玉珠到底小了幾歲,不明白敏瑜因何這般說。雲秀卻隐約在宮裏聽人說起敏瑜有個小名叫吉祥格格,因與大公主二公主一道長大,父親又是皇上奶胞兄,舊時連太後太後都逗她,叫她“三公主”,所以那些年長些的阿哥格格,都随着太皇太後的心意,叫她三妹妹或是三姐姐。只是後來聞聽吉祥格格同太子的婚事出了差池,故而自嫁出宮後她竟再未回宮過。
想來她還是不願別人提起那些舊事的。
于是雲秀趕上前笑着打了圓場:“聽三阿哥和五阿哥說,侯爺和夫人都回京了,許了話要過府問候問候,因阿哥們有事耽擱,所以我就同五福晉一道過來看看夫人和格格。”
侯夫人便也笑道:“倒是有勞兩位福晉,快請屋裏坐。”就讓敏瑜等人在前頭領路,帶着兩位福晉往遂晴軒去。
落座畢,翠兒璎珞各捧了兩個青花間裝五色小蓋盅,給侯夫人敏瑜并兩位福晉奉了茶。
三福晉雲秀因見這軒室名字俊雅,就笑問道:“不知誰給起的名兒,有何出處?”
敏瑜道:“是當年建府的時候蓋這個軒室的師傅起下的,他說這地方臨水,又左右開窗,一推窗就能望見日光照水,所以叫它遂晴。”
“哦。”三福晉了然點頭,目光在軒內逡巡一回,看那裏間桌椅條案布置皆悉小巧別致,靠牆一排博古架,架子上盆景古瓷林立,與博古架相鄰的乃是一落地書架,架子上也擺滿了東西,藍紙線裝書一冊冊的整齊堆置着。臨窗又有一貴妃榻,上鋪着青緞靠枕,用作閑暇休憩。
倒是花了心思的,怪不得三阿哥說女子中若論風雅,幾乎無人能出吉祥格格其右。
她正看着,五福晉在旁說道:“我們府裏也有個亭子,亦是臨水建的,倒不如你們這裏涼快。”
敏瑜聞說,起身推了窗指着窗外道:“正是為了涼快,靠牆根兒的一帶,栽了些許蘆葦和青竹遮陰。”
“怨不得。”五福晉贊嘆一聲,“我們就想不到種些綠植。”
敏瑜半掩了窗坐下笑道:“不是福晉想不到,別看這東西涼快,夏夜裏卻又極愛生蟲子,用扇子趕沒得累死人,平時也只有白天到這裏坐坐罷了。”
侯夫人也道:“或者糊了窗屜子,點了熏香夜裏也能住得。”
敏瑜道:“額娘說的是,怪兒媳倦懶,以前額娘和阿瑪不來,就只西廂房有人住着,竟把這些個去處都忽略了。”
“我不過這麽一說,終究還得看你們是否便宜。”
侯夫人笑了笑,輕抿口茶,陪着兩位福晉又撿些有的沒的說了幾句,敏瑜在側作陪,含笑聆聽着。
才坐了半柱香的時間,忽又見香蘭急火火的跑來,跌撞着奔到敏瑜跟前兒道:“奶奶,快,又來貴客了。”
敏瑜一愣,放下了蓋盅問她:“誰來了?你別慌,說清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