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拜帖
第五章 拜帖
作者:傅粉何郎
大抵是怕靖海侯體力不支,施世範瞧他抱也抱過了,一伸手邊把施清遙抱過來邊同靖海侯說道:“父親這一路來,可見到什麽新鮮不曾?聽母親說,松江府那裏發了大水,不知情形如何?”
靖海侯見問,搖搖頭憐憫道:“我們從水路過來的時候,就接了消息,說是松江府不能通行,所以中間繞了一點遠路,并不知那裏情形如何。若說什麽新鮮事,我同你母親兩個一把年紀的人,哪裏有那等心情去打聽新鮮事。倒是你們在京城裏可有什麽新鮮事沒有?”
施世範嘆道:“京城乃天子所在,若有新鮮事也不過是天家的事而已。二月裏,聖上親自帶兵親征噶爾丹,現今還未回來呢。”
“哦?”
施琅笑了一笑,聖駕親征的事兒如今已是舉國皆知,倒也稱不上什麽新鮮。不過,從二月到現在,少說也有四個月了,聖駕想是快回來了。
他這副朽木殘軀,勢必要拖到聖駕回宮才好啊。
日色已然上頭來了,施清遙在她阿瑪懷裏呆了一會兒,忍不住就蹬着小腳嚷嚷:“阿瑪,阿瑪,我餓了,我餓了。”
敏瑜心裏輕聲哎呀,光顧着出門請安,倒忘了一行人都還沒吃早飯。幸而跟着的璎珞機靈,忙伸了手說:“早膳已經備下了,單等侯爺夫人發話便可開飯。清格格既是餓了,奴婢先抱她下去,讓奶母喂些飯吧。”
敏瑜輕一點頭,她原先在府裏自在慣了,猛地來了人還有些伺候不周到,難得璎珞考慮周全。侯夫人也是微笑的點頭:“格格既是餓了,就別抱着亂跑了,跟我們一道吃點子吧。”說着,又回頭看向敏瑜和施世範,“你們也一起來,自家人,沒那麽多規矩。”
敏瑜和施世範忙都答應下,立時便領了靖海侯和侯夫人一起往正房卷棚走去。
飯畢,丫鬟們抱了施清遙出去玩,施世範又讓靖海侯叫去了書房說話,屋子裏就只剩下侯夫人和敏瑜等人。
因見屋裏屋外伺候的人少,侯夫人便趁着飯後茶的功夫問道:“咱們這府裏上下多少人呢?”
敏瑜屈指一數:“少說也有三十多人。”
侯夫人果然皺眉:“三十多人不算多,福建靖海侯府光是三房聽候的就差不多三十人了。世範雖說沒有官職,但這府第卻是朝廷賞給老爺的,他是靖海侯,你們就是多用些人也不會亂了規矩。”
Advertisement
敏瑜淺淺的笑,早先桂嬷嬷因為她大肆裁員的事就已經發過了一通火。不說這宅子是靖海侯的,便是她本人住着,也當得起百人伺候,偏她嫌人多嘴雜,愣是把那些用不着的都一一打發了。
而今婆婆發話,這回可不比桂嬷嬷,由得她三言兩語便可以打發,敏瑜就道:“額娘說的是,不過兒媳也有兒媳的打算。您瞧瞧這個府,統共伺候的也就我和八爺兩個人,清遙年紀小,有兩個奶母丫鬟照看就足夠了。所以兒媳就擅自做主,将大小書房并為一處,只需一撥人照應;花園暖窖兩人,廚房四人,茶房兩人,更房分兩組輪流值班,還得巡更,清晨灑掃內、外院落,就多添了兩人,共是六人。馬圈分東西兩處,娘兒們出門的少,所以東馬圈就只兩人伺候,倒是八爺偶爾出去,就在西馬圈那裏添了四個人飼育馬匹。再有司房兩人,兒媳和八爺身邊男女随侍各四人,祠堂最是重要,兒媳就分了四個辦事的日夜灑掃上香,務必使各處都有人管理。再則,人多了也還是這幾件事,何必多花那些銀子,不若裁去一些,便是有人做活做的辛苦,在月例上多添幾個銅板也就夠了。額娘是知道的,八爺沒差事,自然沒有俸祿,每年都是福建各家把銀子送進京裏,縱使我們不缺用度,也不能大手大腳的花去,讓人看了笑話。不過,如今阿瑪和額娘來,要是不方便,兒媳就讓人再采買幾個人來伺候就是了。”
她盡量說得清楚,好以此讓侯夫人明白,不是她吝啬,也不是她小氣,着實府裏需要不了那麽多人。
侯夫人端着茶只啜了兩口,也不知在想些什麽,片刻才回了一聲:“知道了。”
敏瑜呼了口氣,老太太說知道了,那就是沒異議了。
可惜不待她緩過神,侯夫人又說道:“如今我和你們老爺進京一趟也不容易,少說也得住上一兩個月。你們兩口兒過得慣了,我們這些不中用的一來,只怕你要費不少心思吧?”
“哈?”
敏瑜不由愕然,還沒懂她弄明白侯夫人幾個意思,那裏桂嬷嬷已經開口,笑着回了話:“夫人說笑了,您和侯爺還有大好的日子享福呢。咱們八奶奶年紀輕,不懂規矩,您來這一趟,倒是要您費費心,多教教八奶奶。”
桂嬷嬷是宮裏的老人精了,什麽人打什麽樣的算盤她心裏門清,方才敏瑜回話倒也全面,可在老夫人看來,能省用度自然是好的,可是省了靖海侯的臉面卻大為不妥。高門大戶,注重的可不就是金玉其外的面子?
由是她這麽一出面,侯夫人卻也笑了:“桂媽媽是太後宮中的舊人,我們八奶奶由桂媽媽教誨,我正放心得很。”頓了一頓,瞧見敏瑜低眉垂眼,很是溫順的樣子,便又攜了她的手笑道,“話又說回來,我們這個八奶奶心思靈透,無需我教她,有些事她比我看得都清楚。世範沒有俸祿,府裏再養許多閑人,的确不合情理,可巧這一番我和侯爺上京,已把慣常伺候的幾個人都帶着了,無需外頭再買。況且,買來的還不如家生的知根知底,我們一走,你還得打發出去,何必操那樣的心呢。”
敏瑜連聲稱是。
忽而想起侯爺和夫人進京,以往那些官場舊識,務必是要下帖子拜會的,她不知侯夫人怎樣打算,就道:“額娘這兩日還需下帖子去誰家嗎?要是需要,我即刻就讓回事處的人寫帖子去。”
她不提便罷,提起來侯夫人倒還真想起幾戶人家,不覺笑道:“虧得你有心,我和侯爺遠居福建多年,京裏頭來往的人家已經越來越少。若說還有交情的,頭一個,是你們曹李兩家,再者就是李光地李大人府上了。當年正是因為他和我大哥極力保薦,你們侯爺才能夠領兵禦敵,結束明鄭。多年不見,回來了總要去人家府上問個好的。”
“是。”敏瑜點了點頭。
關于施家的一些舊事,她在宮裏都已聽了個遍。不僅李光地對施家有恩,就是侯夫人的娘家,晉江黃相國對施家都是有恩的。做人不忘恩,這也算是施家的家訓了。
有了一個李大人,自然還得有其他人,要不然別人聽見還只當他們靖海侯一味攀高,于是侯夫人又撿着幾個武将世家說了一些,敏瑜一一都記下了。
因已臨近傍午,敏瑜想着侯夫人說了這麽會子話也該累了,就留了兩個人在正房這裏聽候使喚,自己先帶着璎珞翠兒去安排拜帖事宜。
桂嬷嬷跟着她一道出來,行至沒人處,才說出體己話:“我瞧你們夫人倒是很欣賞你。”
敏瑜哦了一聲:“媽媽這話從何說起?”她與侯夫人婆媳見面次數少,又交淺言深,倒不知哪裏會讓她欣賞。
桂嬷嬷笑道:“格格看人和老奴看人可不是一樣的看法,格格當夫人是婆婆,是自家人,老奴看夫人卻是主子,是這府裏的持家人。方才夫人問格格的話,分明是有心要試探格格。格格答的周全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格格您是自個兒把自個兒當這家的主人了。便是這一點,侯夫人就很欣賞你。”
“這……這可不是我自己個兒的家麽?”敏瑜好笑起來,“結婚的時候皇上都說了,蓋這宅子就我和八爺住,我不當家誰當家?”
“話是這麽說呀。”
桂嬷嬷哧的一笑:“可你的婆婆來了,真正地靖海侯夫人來了,就由不得你當家不當家了。不過說句實在的,侯夫人欣賞你,這是好事。你們這一家啊,就屬你和八爺過得最寒碜,頭頂的那六位爺,在八爺這年紀哪個不是功名在身?現如今眼瞅着靖海侯都到了古來稀的時候,身子骨又是一日不如一日,你們心裏好歹得有個打算,那靖海侯的爵位……”
“媽媽!”
敏瑜神色微變,不等桂嬷嬷說完,當即就打斷了她:“還是少說些罷,這些身外的東西,自然有它的定數,豈由我們打算得來的?侯爺和夫人現在就在府裏住着,我瞧侯爺的身子骨多少還能再活幾年,什麽爵位不爵位的話,以後切莫提了。”
她是由衷從心裏避諱這些事,若要當真貪圖富貴,那年她就不會嫁給一無所有的施世範。
桂嬷嬷豈不知這些話觸動了她的傷心事,可不提不行的呀,她急急忙忙從宮中趕回來,可不就是因為聽到了風聲?
靖海侯确是沒有多少時候了,遞送到宮裏的觐見折子都寫着呢,偏她這位小姑奶奶固執,左一聲不提右一聲不提。
暗嘆了口氣,桂嬷嬷只好搖搖頭:“你呀,都是讓兩宮太後給慣出來的毛病,自己認準的事兒就不許旁人争辯,這脾氣多早晚改改呢。”
改?敏瑜偷偷撇嘴,好不容易活了兩世,而今才堪稱自在,她幹嘛要改。
主仆幾人且行且言,既然提到了太後,敏瑜不免要多問兩句:“太後她老人家身子還好嗎?榮妃娘娘如何了?大公主和二公主可有來信?”
她盡管一禿嚕的問着,桂嬷嬷聽罷頻頻颔首笑道:“都好,都好。這幾日天氣不錯,太後她老人家也願意到園子裏多走動走動了,榮妃娘娘每日晨昏定省,瞧着氣色也不錯。大公主二公主那裏雖是沒有來信,但沒有來信也是好信兒,說明她們都過得舒坦。倒是你,要是想太後和娘娘,何不自己往宮裏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