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因商議船稅一事,顧曙已被喚至成府多時,建康兩處方津具體事宜正是顧曙負責。
商人們已多有不滿,抱怨船稅過高,顧曙早有耳聞,并未理睬,事情如何傳到成府的也不得而知,眼下成若敖親自找來自己,他已掂量出輕重,面上正恭敬聽着。
“船稅不能不收,各處水路關津的情形不同,不好一概而論,阿灰還是要好好考量一番再重新定價。”成若敖手底劃着茶蓋,“商旅負擔過重,自然就要擡高商價,到時百姓買不起東西,民心有怨,便要生亂。”
這其中利害,一語點破,尚書令能領袖江左也不是沒來由的。顧曙點頭稱是,笑道:“大人想的遠,晚輩受教。船稅的定奪,并不是随意而出,晚輩曾細算了一筆賬,才報的稅。只是,紙上算計和現實總有偏差,想必問題就在這偏差上,待晚輩回去,再斟酌,晚些時候來回話。”
成若敖默許,顧曙在度支方面天分頗高,年輕一代子弟中,确為出類拔萃者,值得信賴,他的族兄顧玄與之相差甚遠,正考慮度支尚書一位要不要易人,忽想起前一陣的傳聞,問道:
“上回從方山津運往浙西的一批貨物,聽聞多虧有人及時查出船有問題,才避了一場禍端,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此人叫徐靖,一直都擔着巡查漕運的職,很幹練,晚輩正打算舉薦此人,”顧曙正思量如何插入此事,不想尚書令主動提及,便起身作揖行禮,“大人,徐靖乃勘驗造船的奇才,又有多年漕運歷練,晚輩想薦其為京都監運禦史。”
前一陣,前京都監運禦史因抱病請辭,一直無合适人選,難得阿灰有心,不過這個位子掌着重權,徐靖門戶太低,上來就擔此職,多有不妥。
成若敖遂打了個手勢:“阿灰在這裏不必多禮,既是你看中的,沒有不允的道理。不過,日前先擔着津關勘驗官一職吧。”
“大人愛惜人才,晚輩先代他謝過。”
顧曙清楚成若敖所慮,不再強求,忽想起柳心坊那邊不知情況如何,便起身告辭,成若敖也不留他,命人挑燈相送。
剛出了成府大門,石板路上有急促的馬蹄聲傳來,顧曙着意候了片刻,等瞧清來人,便立在階上,只見丁壺一個利落下身,直朝自己奔來。
“那江彜,被錢荻扔河裏去了!”
顧曙毫不意外,只低笑:“荊州的人可淹不死。”
“不,公子,那幾人是被綁在一起沉了河!”
顧曙垂着眼睫,似笑非笑:“确定?”
Advertisement
“确定,小人一直有盯着,到現在那幾人都還沒個蹤影!”
“你再去,不要走開,我晚些時候到。”顧曙心裏有了數,斂了衣襟,正欲提步進成府,身後有馬車緩緩停住,只見成去非打簾而出,顧曙知道他這是從虞歸塵聽濤小築那裏來,便先折身行禮:
“大公子。”
“阿灰來了,”成去非淡淡應一聲,“一起進去吧。”
顧曙笑道:“本是該走了,突發急事,既然大公子在,我就不進去了。”
成去非收了步子,這才回想方才那過去的身影像是丁壺。
“柳心坊出了事,聽說錢荻把江彜等人沉了河,子昭恰巧在那附近夜游,遂遣人來知會。雖不是大事,還是要告訴大人一聲。”
這些人是怎麽碰到一起的?成去非心中存疑,擡眸看向顧曙:“何故?”
縱然是燈光昏暗,顧曙也能察覺到那目光中的壓力。
那多是江左子弟酷愛游樂之地,許侃怎麽會由着手下去那裏?許侃絕非喜愛浮華之人,這一點整個江左都清楚。
顧曙也從容得很:“尚不清楚,不過既是在柳心坊,想必和官妓脫不了幹系,那幾人是捆了扔下去的,怕是上不來了。”
見成去非似在細思量,顧曙接了小厮的燈,讓了禮:“天晚了,曙告辭。”
“人還在水裏?”
“既是大将軍的人,別人不好插手,”顧曙停住,輕輕摩挲着燈杆,“更何況,柳心坊那邊多是少年子弟胡鬧,不一定有人認得他們,就是認得,也管不到上面去。”
“阿灰,你去撈人,再去趟大将軍府邸,該怎麽說,你清楚。”成去非自己便拿了主意,顧曙頗有意外,又聽他說:“這事是你家裏湊巧碰上的,我們不便出面,你去最妥當。”
“我明白。”
一路腳步輕快,顧曙帶人徑直去了柳心坊。
水面已複歸平靜,兩岸看熱鬧的人群早已散盡,就是柳心坊也依舊燈火璀璨,歡聲笑語不休。一個區區家奴,竟真敢動許侃的長史,顧曙冷冷看着粼粼水光,他唇峰分明,嘴角弧度生的好,勾起那麽一縷嘲弄的笑,也叫人看不出名頭。
大将軍家奴錢荻因官妓酷殺荊州刺史長史江彜及從仆一事事發突然,翌日便在朝野傳開。消息傳到西堂時,太後正潛心修佛,殿內紫檀香袅袅而起,太後默然半晌也不見起身,殿外長報的太監不敢出聲,直到黃裳低聲問道:“太後,您瞧着這件事怎麽處置好?”
“該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太後面容安詳柔和,緩緩撚着手中的佛珠,“大将軍和許大人是故交,總不至于因這點事就翻臉。他們二人商議着怎麽了結,就怎麽了結,你去告訴今上,讓他們自己拿主意。”
黃裳躬了身子低首笑言:“太後明鑒,這是好法子,老奴這就去找今上。”
此刻的英奴,早得了消息,待黃裳過來傳太後話,他暗暗長舒一口氣,母後果真同自己想到一處了。轉念又想,不這樣處置又能如何?他是能得罪許侃,還是可以招惹大将軍?大将軍鋒芒正盛,而許侃亦非省油的燈,荊州屯着重兵,到時許侃打着“清君側”的名號順江而來,自己能逃此劫?到時,烏衣巷坐收漁人之利,再立新君,朝中又一輪腥風血雨的清洗……想到這,英奴冷汗涔涔,不能再往下想去。
而常人不知的是,許侃和長史之間情誼并不尋常,少年時一起街頭賣苦力,戰場上同趟死人堆,生生死死幾回,一輩子夠他人活幾世用了。
打撈還真費了些功夫,泡了一夜,人變形得厲害,慘不忍睹,衆人見狀幾乎都要吐出來,丁壺提醒顧曙是不是找人修一修遺容,顧曙否決,親自來送屍體。
許侃驟然得知噩耗那一刻,險些暈厥,血氣翻湧頂得全身失了火一樣,直想拎刀砍人,憶及年少時和江彜所行殺人越貨舊事,悲從中來,自己頹然跌坐下去。即便如此,卻仍太清楚自己得按住這股仇火,眼底情緒翻江倒海,掀了白布只瞧了一眼,便一言不發坐回了原處。
“家弟夜游時偶得知此事,只可惜晚了些時候,具體事宜也不甚清楚,抱歉。”顧曙三言兩語說完,也不多做解釋,看了看許侃臉色,揖手行禮道:“大人節哀,曙不宜打擾,告辭。”
許侃這才回神起身送客:“多謝顧公子把人送過來。”
顧曙眉眼處浮上幾分悔色:“大人留步,彼時曙無心之語,竟出禍事。”
“顧公子言重,”許侃眉頭緊鎖,“公子肯出面,侃感激不盡。”
剛送走顧曙片刻,小厮忽來報:“大人外頭有人求見!”
許侃眉眼裏皆是暗火:“什麽人?”
“大将軍請大人去一趟!”小厮壓低了聲音,許侃不由冷笑,凝眸看了看地上那幾具未寒的屍骨,撩衣而出,果真,臺階下早有人滿臉帶笑恭恭敬敬迎了上來。
馬車載着許侃過去時,顧曙在轎中掀了一角簾子,已看得一清二楚,低聲吩咐了丁壺:“跟上,看往哪裏去。”
大将軍府邸規模遼闊,極具氣派,許侃下了轎,駐足打量幾分,才拾級而上。
家奴在前小心翼翼引路,九曲回廊縱深曲折,直到近了聽事,半叢鳳尾後閃出人影來。
“士衡兄!”大将軍朗聲而笑,連連拱手作揖信步而迎。許侃眉眼裏也爬滿了笑,借勢讓禮:“大将軍!”
大将軍見狀遂近身執手,許侃也不掙脫,順着他的力道,兩人倒像多年未曾謀面的老友攜手進了聽事。案幾上奉着好茶,兩人斂衣而坐,大将軍親自端了茶水遞與許侃:
“仔細算來,我和士衡兄已相識十多年,昔日宗皇帝在世,士衡兄為侍郎,常與君見,不知士衡兄可還記得舊事?”
“大将軍昔日風采,猶在眼前。”許侃颔首而笑,“只可惜侃如今遠在上游,不能常睹大将軍風姿,實為憾事。”
大将軍撫掌而笑,“士衡兄說笑了,”說着忽收了笑,拍了拍手掌,“冒昧請兄前來,其實是有要事,有個人,得交給士衡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