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村人加入
頭幾日糕點總多少會有些剩,因為有損失在裏面,唐壽就給熊家兄弟二人每日每人五文錢。過了幾日,熊家兄弟懂得營生手段,也吃出了口碑,唐壽便正式和熊家兄弟平分盈利,每日下來熊家兄弟可以得到二十文,唐壽同樣可以分到二十文,這把熊家兄弟樂得合不攏嘴。
“大哥,誰能想到二哥這次撿到個生財夫郎,哥夫有這手藝可不是吃一天兩天的飯,都是越做越精,以後在玉林鎮有了口碑,咱也跟着沾光。”
熊鐵憨厚地笑道:“可不是,羅五家裏就因為會做豆腐的手藝,從小就比咱們吃的好。”
熊柱撇撇嘴:“他家有什麽錢,還不如大嫂娘家,就是比咱家好點罷了。”
在熊鐵眼裏,羅五家條件就很不錯了,而他娘子的娘家趙家則算得上大戶了,可是隔三差五就能吃頓肉的人家,他是不敢想的。
很快熊鐵笑起來:“大哥,現在咱們兩個一天就能賺二十文,這是個長久買賣,長此以往下去家裏總不會差的。”
熊柱也開心的點頭,兄弟二人挑着擔子高高興興從熊壯山家裏出來。
為了能多賣些,他二人最近走得很早,天剛擦亮就起來,要不是唐壽起的晚,他兄弟兩個還能再早些。漆黑中,一個模糊的人影站在前頭,焦灼不安,來回走着。
“這是誰啊,大冷天起這麽早?”
“熊鐵熊柱是我,蔡學。”
走到近前,熊鐵熊柱才看清是他,熊柱激靈,轉轉眼珠子就知道蔡學有事,不然這大冷天誰家也不會起這麽大個早,刻意等在外面。
熊柱老實,沒有他三弟那些心眼,就直直問道:“這大冷天的,你怎麽起這麽早?家裏有事,等在外面?”
蔡學臉上呈現一種難言的尴尬,欲語還羞吞吞吐吐。
“我……那個……我看你們兄弟最近生意挺好,擔出去的糕點都賣光了。”
熊鐵點點頭,很願意分享這份喜悅,高高興興道:“可不是,你不知道一開始我還擔心這麽貴的吃食怎會有人舍得買,一文錢就那麽一小點,都不夠我一口吃的,也不頂餓,又不是鹽巴和糖。起先也确實不怎麽好賣,沒想到那些鎮上人吃了幾次就喜歡得不得了,有一次一個小娘子自己就賣了十七塊,我還搭了她一塊,可那也有得賺呢!”
熊柱對着他大哥不停使眼色,可是天太黑,熊鐵說得又興奮,根本沒注意到,後來熊柱不得不偷偷捅了捅熊鐵,熊鐵才意識到說多了,閉嘴不說了。
Advertisement
這下蔡學更尴尬了,可想到家裏的經濟情況,不得不硬着頭皮開口。
“那個,你看你們兄弟兩個每天起這麽早賣也很辛苦,要不要找個人分擔下,能輕省不少。”
熊鐵只是實誠可不傻,他此刻已經聽出蔡學的意思,這是來搶他和他弟的生意來了。總共就這些利潤,他和他弟兩個幹,一共可以得二十文,加上他,二十文不就得三人分了嗎,這簡直就是在從他們兄弟兩個兜裏搶錢。無親無故的憑什麽分他一半!
熊鐵臉色難堪起來,蔡學臉色也不好看,兄弟兩個一時間都不說話了。氣氛尴尬地沉悶起來。
蔡學更加手足不安,口不擇言地解釋道:“我,我就是看你們兄弟兩個太累了,想幫幫你們,我也不多要,給個二三文的就行。”說完,蔡學自己也能感覺到空氣中似乎繃緊了一根弦,稍一用力就會繃斷。最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過分了,農家人賺錢不易,誰家怕辛苦,明明人家兄弟兩個能賺得更多也能幹過來,為什麽要多加他一個,把錢分給他一分。
最後蔡學沮喪地不報希望道:“算了,我就是問問,本來也不敢報希望。實在是家裏的糧食不足了,你們也知道我娘子又懷孕了,眼看着家裏又要添丁加口,糧食卻快要沒了,咱們杏花村的地本就比旁的村收糧少。”
蔡家的情況他們知道,家裏七個小子,小子們三個成了親,又生了六個小的,蔡學娘子肚子裏的是蔡家第七個孫子輩了。可以說,并不受蔡家人期盼,因為蔡家人口實在太多了,又都是小子,到了成年後胃口大得很,那麽點地養這麽一大家人家真是養不起了。
可這年月誰家也不寬敞,他家同樣省吃儉用,熊鐵熊柱兩兄弟長這麽大也不敢放開吃到撐過。
熊柱雖然不會讓蔡學進來摻和一腳,可也不願意将人得罪很了。
“對不起了,不是我們不願意幫你,你也知道我家裏情況也不好,因着大哥成親還欠了羅家不欠銀子,這都兩年了,再不還怕是不行了。我們兄弟兩個累不累的不敢想,能還上銀子就行。”
這麽一說,蔡學沒那麽大臉敢說什麽了,垂頭喪氣的回了家。
熊鐵和熊柱出了村子,走上大道,熊鐵才開口道:“蔡學也不知怎麽想的,怎就好意思說這話,說這不等于直接管咱們兄弟要錢嗎?”
熊柱道:“大哥,以後看見他繞道走,不管怎樣這事關咱們一家子糧食的大事,說什麽也不能因為抹不開面,給他白占了便宜。”
熊鐵道:“我省得的,羅家就是例子擺在那裏,你看他家豆腐生意做的好,不就是因為死死捏着方子,是咱們村裏獨一份別人家都沒有賣的,買的人才多。”
“是這麽回事。”
熊家兄弟說完又歡歡喜喜進城賣糕點了,因為最近賣出了口碑,生意非常不錯,天沒黑就挑着擔子回來了。
兄弟兩個除了第一次就沒在熊壯山家裏吃過飯,唐壽知道他們兄弟間有心結在,并不深留。
熊柱收了銅錢後正要走,熊鐵猶豫着,還是講了蔡學的事。
“弟夫,蔡學有這樣的心思以後你繞着他走路點,雖然我感覺有二弟在,他不敢直接來找你,也就纏纏我和三郎,但小心些總沒錯。”
唐壽卻不惱反笑:“這是好事,不用拒絕,別說一個他,就是整個杏花村村民都來給咱家賣貨才好呢!”
“啊?”熊鐵傻了。“怎麽會是好事,羅家的豆腐生意就因為是獨一份才會有那麽多人買,要是再有一家賣,就肯定賺不得那麽多錢了。”
“大哥,你這麽想就想左了,咱們和羅家豆腐生意不一樣,豆腐坊,玉林鎮上也有,比羅家做的只好不差,羅家做的豆腐也就只能賣給村鄰,再有一家,就是搶他營生。可咱家的買賣,并不指着村民,實際上大多村民也舍不得吃,主要還是鎮上百姓。玉林鎮那麽大,你們兄弟兩個總有走不到的地方,不可能占領全部市場。這時候其他人進貨去賣,不管去哪,都是開闊市場,賣的人多了,去的地方也就多了,不止玉林鎮甚至臨鎮或者旁的村,這都是生意。”
熊鐵還是想不大明白,也聽不懂市場不市場的話,固執抱着自己固有的思想,認為有手藝就要捂的嚴嚴實實的自己賣才能賺錢。而熊柱卻仿佛朦朦胧胧想明白了什麽,只是一時想不大清明。
“你看,現在你們兄弟兩個能賣五斤的糕點,那蔡學加入假如能多賣一斤也許是更多,這不就是多出來的盈利嗎?”
熊鐵馬上道:“我和三弟明個多擔些,也能賣到六斤或者七斤。”
“那多了他就能賣到八斤或者九斤。”唐壽見解釋不通,不禁有些苦笑不得,“沒事,你兩一會出去給那蔡學捎話告訴他一聲,想賣糕點,随時歡迎來進貨,不過概不賒賬,三十塊糕點給二十五文錢,明碼标價,誰來都是這個價,有錢就用錢換,沒錢用糯米粉、糖和蜂蜜什麽的換也可以。”
熊鐵仍覺得不可行,轉頭去看熊壯山。
“這事是我夫郎想出來的,全由他做主,他說怎麽辦就怎麽辦,你們就按他說的做,明日叫那蔡學拿着錢或者東西來換,不給賒賬。”
熊壯山都發話了,熊家兩兄弟也不能再說旁的,路過蔡家告訴他,他哥夫同意他賣糕點,但是必須自己去拿東西換,他們不雇人。雖然和想的有出入,但是蔡學還是高興的和什麽一樣,連連道謝,那态度跟熊家是他恩人似得。
回去後,熊鐵沒憋住和熊母講了,熊母氣得一宿沒睡覺,直說唐壽胡鬧。可并不敢插手二兒子家裏的事,這事才算罷了。
蔡學家裏錢是肯定拿不出,就拿個三升糯米粉換了一斤糕點,這并不少了,雖說一升糯米粉可出三斤多糕點,但做糕點用的可不只是糯米粉,還有糖、蜂蜜和牛奶,這些才是大頭,貴的吓人。不過就這三升的糯米粉還是蔡學勸說了全家人一晚上的結果。
蔡學怕熊壯山怕的很明顯,眼神躲躲閃閃,那樣子如同做個虧心事般,實際上他也覺得這事是他做的不地道,占了熊家的便宜。唐壽口裏的經營理念他們還不大能理解,在他們眼裏有什麽好東西就應該死死抱着一輩子,不給別人偷窺了去,才能賺錢。農家人于種地上是把好手,做生意的彎彎繞繞就隔了層紗,總是看不分明了。
蔡學提着一個食盒,看着唐壽認真給擺進去,堆成一個漂亮的小山堆,心裏充滿了幹勁,只覺得全身都是力氣。
熊家兩兄弟雖然對蔡學的加入不滿,但還是認真的傳授他經驗,該怎麽叫賣,什麽樣的人會賣,什麽樣的人就是占小便宜來了。
他三人在玉林鎮分道揚镳後,沒用上半天時間蔡學就全部賣光了,回到家裏,掏出懷裏的三十文銅板,全家人眼睛都發熱。
“一天就賺了這麽多錢,郎君你快捏捏我,當真不是在做夢。”
蔡學喜道:“不是做夢,阿娘,這是真的。”
蔡老太二話不說,馬上去廚房取了六升糯米粉。
“快,快點給熊夫郎送去,定下明日的糕點,你要好好說,有點眼力價,有什麽活能幫着做,就做些,可不能得罪了熊夫郎和熊壯山,他家現在可是咱家的財神爺,今年這個冬能不能過去就指着他家呢。”
蔡學過來送糯米粉的時候,熊家兩個兄弟也賣光了糕點回來了。
“熊夫郎,明日我要六十塊糕點,你看行嗎?”蔡學小心翼翼地問着,那樣子生怕唐壽覺得他貪得無厭。
唐壽笑道:“自是可以,別說六十塊,就是再多些,也沒問題。如果你兄弟或者親戚家有願意做這個營生的,都可以過來。拿東西換也行,用銅板買也行。”
蔡學瞬間眼睛亮了,這麽賺錢的營生要是能介紹給親戚那可真是太好了,那些親戚因着他家賺到了錢,以後可不敢再瞧不起他家了。
可……可這不是等于把錢往外推嗎?他實在想不透唐壽,這東西要是他們自己賣,一文一個多賺錢,賣給他們就少了許多利潤,這不等于把自己錢分給他們嗎?
農家人沒做過買賣,一時間抹不開彎的并不少,唐壽也不打算詳細和他們解釋,反正只要兩邊都不吃虧就好了。
蔡學怕熊壯山有意見,畢竟熊壯山可是很精明的人,敢占他便宜的都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兩個腦袋。
然而熊壯山雖然面目仍舊不善,看着就很兇惡吓人。卻道:“這糕點是我夫郎做的,怎麽做都聽他的,既然他說可以,那麽你就放心介紹人過來,我不會攔着。”
蔡學眼睛亮的吓人,“謝謝熊二郎,我這就回去和家裏說。”跑到門口,才想起自己忘了什麽,又回頭補救道:“也謝謝熊夫郎。”
唐壽好笑的搖頭,“明日你兩個定多少糕點。”
熊柱道:“七升,我們要七升,桂花糕多些,那個特別好賣。”
“行。”
“哥夫,如果人多了加入咱們真不會對咱們生意有什麽影響嗎?”
“不會,只會把咱們生意帶的越來越好,你看,現在有了蔡學的加入,咱們的糕點賣得多了,你們兄弟也并沒有少賣。”
“這倒是。”熊家兄弟點頭。“那我就和四妹說說,因為咱家窮,她在婆娘家裏日子也不好過,要是能有了這門營生,無論怎樣都算依着咱家,日子也能好過些。”
“行,你讓她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
逍襍扔了一顆地雷
晉江催更協會會長扔了一顆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