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十一
第二日,便是大年三十,按習俗是要給逝去的親人們上墳的。提着大包小包上墳的必需品,喬惠惠卻正如一個城裏人,歪歪斜斜地走在田垅間,喬媽媽笑着說,“你看我這閨女,哪裏像是鄉下走出去的,分明就是城裏來的小姐!”
“媽!就你笑話我。”
說話間,已可見爺爺的墳頭,那袅袅青煙正縷縷擴散開,鞭炮聲也随之而來,喬惠惠興奮地喊:“小哥哥,小哥哥。”
興義回頭,見喬惠惠正奮力地爬着坡坎兒。他趔趄着身子,朝喬惠惠走來,伸出一只手,“來。抓緊了。”和小時候一樣,有了小哥哥的“庇護”,喬惠惠心裏瞬時多了幾分踏實,伸手抓住興義的手,一個使勁,正将腿往土坡上邁,卻見興義的腳下一滑,整個兒随喬惠惠一起,朝着小山坡滾了下去。
“啊——”一陣驚呼。再擡眼,兩人已狼狽不堪地倒在地頭,喬爸爸和喬媽媽兩人卻還在笑,“看你,把人興義也連累了。”只是說笑,卻也不管二人,繼續朝着墳頭走去。這邊,興義翻身而起,一只手撐在地上,一只手伸向喬惠惠,“和我在一起,總是意外連連,還敢牽不?”
喬惠惠再次伸手抓住興義的手,“敢,摔到那山底下去都敢!”說着倔強而可愛的話,喬惠惠也跟着站了起來。
一陣折騰過後,這寒冷的冬天,無端多了幾分燥熱,喬惠惠的手還在興義的手掌間,兩人牽着,也不害臊,也沒有不自在,繼續跟随喬爸爸喬媽媽的腳步,朝前走去….
墳前,一大家子正其樂融融地交談着,見牽手走來的二人,不覺有些識趣地笑了笑,久不相見的雪表姐,看起來成熟了不少,也時髦了不少,她開着玩笑,“你這二人是個什麽情況啊?要不要我替長輩們審問審問啊?!”
扔掉興義的手,喬惠惠朝着一大堆親啊戚的走去,一個一個地喊,“姑父,叔,嬸,…….”寒暄完,卻也沒有就雪表姐的“審問”解釋什麽,只是循着習俗,挨個的上起了墳。
上完墳,已近晌午。
按理,是各自回各自的家,興義一家子是客,當然得随姑母一家走。喬惠惠卻忍不住拉住他的衣袖,“去我家團年吧,我們一家三口可太冷清了點。”
“那…..我去跟我爸媽說一聲。”
“他們會同意嗎?”
“沒事。”
興義轉身走開,不一會兒,就折返了回來,随喬惠惠一家回了村西頭。
興義是客,席間,卻不拿自己當外人,又是拿筷,又是遞碗的,俨然是這家庭的一份子。喬爸爸喬媽媽看在眼裏,歡喜得不得了,想着惠惠也老大不小,沒準,将有一份姻緣在等着她呢!于是,覺得這年過得更有意思了,席間的氛圍也變得更加和美了…..
Advertisement
“興義,你愛吃豬蹄,來,端到你那方。”
“舅媽,不用,我夠得着。”
“她這一輩子,就恨自己沒生個兒子,眼前你在,瞧她這稀罕的樣兒。”喬惠惠說着醋溜溜的話,惹得喬爸爸喬媽媽都忍不住笑。
正是一家子其樂融融的幸福時刻,這時,門外有狗吠…..
“有人來院兒裏了?”喬惠惠聞聲往窗外瞅去。
“這正是吃團圓飯的點,哪有什麽人。”喬爸爸說。
再仔細一瞅,窗外确有一人。那人裹着厚實的大衣,正站在院門口的琵琶樹下,神情莫辨。喬惠惠迅而起身,朝着屋外跑去……
才不過分別幾日,再相見,卻仿佛陌生人。
喬惠惠禮貌地問道:“你怎麽來了?”
“我不可以來嗎?”
“快,進屋坐。”
兩人一前一後地進屋,帶來一陣沁人的寒,“爸,媽,我給介紹一下,這是我單位徐經理的侄兒,樂晖。”
“樂師兄!”興義率先起身,喜出望外地說道,“竟能在這裏和你相遇!”
“興義,你怎麽在這裏?”樂晖也很吃驚。
喬惠惠陡然想起《FL》,他倆原本就是舊識,她卻沒有第一時間告知二人,如今,以這樣的方式相見,倒也是冥冥中的安排了。
喬惠惠上前,大方地介紹道:“他是我小哥哥。”
樂晖恍然大悟,“那…..”
“那還真是巧了。”興義大笑,拉着樂晖入席,“你是從其州過來的嗎?”
“別只顧着聊天,菜都涼啦,你們趕緊吃。”喬媽媽熱情地招呼着——既然是女兒上司的侄兒,自然不該怠慢,至于這來者何意,那只能是後話了。
“是,舅媽,你也吃。”
因為多了小哥哥的緣故,席間,全然沒有喬惠惠所擔心的冷場,倒是其樂融融、和氣萬分。吃完飯,興義要走,喬惠惠起身相送,樂晖卻搶白道,“我一來,你就匆忙的要走,是不是不歡迎我啊?”
“你是惠惠的客人,哪有我不歡迎的道理,讓惠惠帶你四處走走,回頭我再過來陪你喝酒。”
說着,硬是頭也不回地走掉了。
樂晖遞給喬惠惠一個狡黠的眼神,“要不要帶我四處走走?”
“那好,走吧。”
沿着鄉村公路一路走,“吃飽了,剛好消消食。”喬惠惠說着無關緊要的話。
“張興義真是你表哥?”
“恩。”
“那你不早跟我說?”
“早說晚說不都一樣嘛,相逢的緣分總是恰到好處。”
“你可真會說。”
“今天是年三十,你都不在家過年?你祖祖輩輩都是城裏人嗎?過年不返鄉之類的嗎?”
“倒數三代,誰家不是農民。不過,老家的親戚少于來往,漸漸的,都忘了。”
“茍富貴,不可高攀也。”
“不是,不是。”樂晖連連否認,又問,“回家這幾天,想我了嗎?”
“額……”
“還用考慮嗎?”
“你怎麽也不先給我打個電話?”
“我打了,打了無數次了,就是打不通……”
兩人的談資從西到東,從南到北,看得出來,這一兩個月的接觸,倒是将默契培養得不錯。走到了村口。往前,是通往縣城的省道,往下,将通往喬家溝的溪澗…..
“要不要随我去溝裏看看?”
“河邊?”
“不算河,一條小溪罷了。”
說完,兩人順着羊腸小道朝溝裏走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