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江州起風雲
然而時間一晃,便到了八月下旬。
我在潇遙山莊,突然收到了易中行傳來的急信。便即同秋霜喬裝蒙面趕往淮州,天機閣總閣。
于是便來到,一座高挂“威遠镖局”匾額,大門兩邊立着兩墩威武雄壯石獅子的高門闊府。遂執令通過護衛嚴密的外防,進入內堂。然後仔細掩門,開啓了立櫃後的暗門,再沿着青崗石砌成的地下通道,進入到上刻着“天機閣”石匾的用石建成的地下城堡。
而燭火通明的堡內議事廳內,年過四旬卻仍舊如二十五歲男子的易中行,早在廳中靜候。
我看着易中行道:“究竟是有何事如此緊急?”
易中行即恭敬地道:“回姑娘,是關于楚國太子的”。
我心生疑窦,道:“楚太子?那是有何事?”
易中行回思道:“是昨晚上江州分堂堂主,接到要刺殺楚國太子的活,在下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所以請姑娘前來指示”。
我思了一下,坐到廳中第一把交椅上,道:“那你可知,是誰要你們刺殺楚國太子?”
易中行道:“回姑娘,是齊王”。
我心中遂冷笑一聲,這齊王看來是行刺殺玩上瘾了!便言道:“可齊王的人,怎麽聯系到的江州分堂堂主?”
易中行回道:“回姑娘,是因江湖中一熟人牽得線”。
我心冷哼:江湖熟人?看來這齊王在江湖上認識的人不少嘛!
于是,便颔首,問道:“那江州分堂堂主接了?”
暗夜遂回道:“是,姑娘。雖然按照規矩,天機閣是不能接這樣不符合規矩的活,但是江州分堂堂主考慮到此事非同小可,便只好先應了,以便權宜行事,好請姑娘指示”。
我遂颔首,以示默同。這江州分堂堂主考慮的不錯,現在權宜行事,主動權可在我。就便問道:“那既然如此,齊王的意思,是打算在江州就下手嗎?”
Advertisement
易中行颔首道:“是,在江州·梁城”。
我轉念,又便問道:“那并州那邊查的怎麽樣?”
易中行胸有成竹的道:“回姑娘,以現在所掌握的證據來看,所牽涉官員之廣,行事之荒唐,令在下都感到震驚。”
我道:“那就繼續查,查完後飛鴿傳書于我”。
易中行道:“是”。又便從袖中拿出十張十萬兩白銀銀票呈于我。
我接過,看了一眼。沒吭聲。
易中行道:“姑娘,這是齊王的人給的定金”。
我道:“那齊王還有買通其他人去刺殺太子嗎?”
易中行即頗帶幾分不屑的冷道:“青衣閣”。
我心嘆:青衣閣!好嘛,都聚到一塊來了!
于是便言道:“既是如此,此事天機閣就不必插手了,我自有主意。你現将在江州接此活的分堂給撤掉,再将這部分人調到南疆去辦事。這段時間天機閣只可接镖,全部低調行事,等我的下一步指示”。
易中行心中有思,道:“是,姑娘。只是,自從楚太子行過清剿一事,各分堂早已非常謹慎行事,外人并不知镖局與天機閣有所關聯”。
我看着易中行,嘆聲道:“我知道江州分堂堂主跟随你多年,但是此事涉及楚國皇室內争,事關重大,不得不慎行,這也是為他好”。
易中行遂含幾分無奈,恭敬道:“在下明白了”。
我便看了易中行一眼,道:“那你等且小心行事”。
于是,即同秋霜謹慎離去。
而在行船回潇遙山莊的途中。
我坐在船內看着:齊王買通天機閣刺殺太子李承碩,的那一百萬兩白銀銀票。
心思着:一百萬兩白銀銀票,可是夠二十萬普通老百姓一年的花銷了。而且這還只是齊王給天機閣,刺殺太子的定金。看來我平時還真小瞧了這齊王。
秋霜劃着船,看見我,道:“姑娘是打算插手此事嗎?”
我漠然道:“是他自己送上門來的。就他,齊王?以他的能力,對內壓制不了群臣,對外更應付不了八方之敵。這皇位要是落到他手裏,這大楚就算是玩完了。”
然而大楚一亂,這“十分天下,三分制衡”的制衡之局必失。介那時,天下戰禍四起,才會将是真正的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望眼千裏無人煙。
秋霜思道:“那姑娘,是要去提醒楚太子嗎?”
我道:“那也不必。我已按下了天機閣,而這江州基本上都是太子的勢力,而且此次護行太子與熙王到江州水師、通州水師巡視的禦林軍有七成都是太子的人。若這樣都能刺殺太子成功,那這太子也就确實沒有當皇帝的必要了”。
然而想到此處,我瞬間警醒:不,不對!這麽淺顯的事情別說寧淑妃,就他那兒子齊王都看得出來。然而以寧淑妃之聰謀,她還是讓齊王去買通天機閣、青衣閣在江州去刺殺太子,那麽這裏面最多存的也只是僥幸心理,更多的是,天機閣和青衣閣去刺殺太子只是□□。而她寧淑妃真正要殺的人是熙王。
而若熙王這次真在江州出了事,正康皇帝定會懷疑這次事件就是太子一手策劃的,那麽太子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而且就算刺殺都失敗了,反正也有這麽幾個江湖組織去擔責。同樣也不會怪到齊王頭上。因為朝廷會擔心殺手會被人收買,胡亂指人,是不會相信殺手說的話的。
這遂讓我不禁心嘆:這寧淑妃夠聰明!
然而我遂想着:我要不要去提醒熙王呢?不,以熙王之聰,此次巡視江州水師、通州水師并未瞞人,他應該也會去預防有人行刺殺之事。
而回到潇遙山莊後,我還是有些放不下心,于是到了次日,我遂暗令秋霜,道:“你現去往江州·梁城一趟,先看看情況,若萬一情況不對,你便想個辦法以熙王之名義找上官世家求助,務必保熙王平安度過此劫,但也切記千萬不可洩露了自己的身份”。
秋霜即應聲道:“是,姑娘。只是,以熙王之名義找上官世家求助,上官世家會出手嗎?”
我胸有成竹的道:“放心,熙王素有賢德之名,上官世家會出手相幫他的。更何況上官伯父很明白,若熙王真在江州出了事,江州也不可能會安寧”。
秋霜聽了此言,即領命而去。
幾日後,我在茶室中,坐在茶榻上研棋。
秋霜亦風塵仆仆的趕了回來複命。
我見秋霜平安歸來,心即安了下來。道:“情況如何,還順利嗎?”
秋霜道:“回姑娘,那日我趕到江州·梁城時,楚太子已被禦林軍保護離開,而熙王正在被追殺。我見刺客人數太多,就蒙面救下了一個熙王護衛,又讓他找上官世家相救熙王,只是熙王還是受了刀傷”。
我即懸起了心,道:“那傷的嚴重嗎?”
秋霜道:“傷在左臂處,雖有點深,但也并非要害”。
我心下稍安,道:“那現在熙王可有安全?”
秋霜道:“回姑娘,在熙王被上官世家的人救進了上官世家後,當晚,太子便派了重兵到了上官世家,将熙王接到江州水師軍營。”
我心下即安了心,思着:看來這太子反應也夠快,見刺客沒有再追上來後,便即明白了,這些刺客的主要目标是熙王,而指使之人的目的除了是為除掉熙王,也是為了嫁禍他。
于是我遂問道:“那你可看的出來,刺殺熙王的是什麽人?”
秋霜思了一下道:“應該是風雲堂的人。但不過這裏面除了有風雲堂的殺手,還有大量的精兵在充當風雲堂的人,行刺殺熙王之事”。
我道:“精兵?你确定?”
秋霜肯定的道:“是,那些人的打扮雖是與風雲堂的刺客一樣,但從他們出手的招式一看就知,是從軍營裏出來的。更何況就算是風雲堂和青衣閣加在一起,也派不出那麽多刺客來刺殺熙王”。
我心中暗嘆:齊王,你這次可是下足了功夫要致熙王于死地啊!
然後又想了想,既便齊王安排了親兵參與其中,但現在刺殺已經失敗,齊王也還不會笨到留下證據等人來查。所以既便太子和熙王追查下去,也只動的了青衣閣和風雲堂。于是,就便言道:“既然這樣,你去傳信給易中行,叫他不要驚動任何人,悄悄的取了青衣閣所聚的不義之財。但你也記得提醒他,讓他給官府留一點,不可全部取走”。
秋霜聽令,即領命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