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王支書的積極幫忙,撿瓦片的手藝人來得比鄧大娘說的更快。
雲知接到王支書的電話,趕忙走到門口把人帶進來。
那些手藝人跟在她身後走進來時,神色緊張地左看看右看看。
可以看得出他們心裏其實還是挺害怕的。
只是王支書說話比較管用,他跟房子主人都在場,所以才硬着頭皮進門。
進來後發現裏面除了草長得太高,房子有點舊之外,跟自己以前見過的院子沒有太大區別。
他們慢慢也就放松了下來。
上房頂需要梯子,雲知在雜物房找到一個傳統的木梯,可惜沒法用了。
只好先借了鄧大娘家裏的梯子暫時用一下。
幾個手藝人先檢查了一下房子的頂梁柱,以及房頂支撐瓦片的木頭是否還安全。
頂梁柱跟房頂的木頭用的都是好木頭,領頭的那個檢查完對着王支書點了點頭說:“可以上去。”
“那老陳你領着他們先幹活吧,我帶小雲買瓦片去,争取今天把這活幹完,明天修整樓梯和窗戶。”
領頭的手藝人老陳說:“她家房子這窗戶尺寸跟現在新建的房子不一樣,可能得定做。”
雲知問:“陳師傅,我這房子的窗戶可以拓寬嗎?”
“可以,你願意把窗戶拓寬就好辦多了。”
王支書也說:“你想怎麽整直接跟老陳說就行,他們都會做。
Advertisement
等會兒去磚瓦廠的路上我順道帶你去賣窗戶的店,你看看要什麽樣的。
看過也好讓你心裏有數,樓梯那邊店裏也有的賣。”
關于門窗樣式這些雲知不太懂。
她跟王支書去磚瓦廠買好大致需要的磚瓦水泥沙子之類的後。
磚瓦廠的負責人說過兒就會把瓦片磚頭水泥沙子什麽的都一起送過去。
雲知回來就趁着這時候有空,先上網查了查別人家的窗戶跟樓梯是怎麽樣的。
雲知看到別人在網上用一些軟件自己設計裝修圖。
可她不會用,只好用笨辦法,找來紙筆,大概畫一下。
房子一樓的大概結構她逛過,二樓由于樓梯木板腐朽的緣故沒有看過。
這會兒房頂上有人撿瓦片,在下面站着會有危險,雲知也不好過去。
只能借助借來的樓梯,從外面看一看二樓是個什麽分布情況。
讓雲知沒想到的是,二樓竟然有衛生間。
聽王支書說,這房子在他小時候就存在了,鄧大娘也是這麽說。
那個年代的鄉下,房子二樓幾乎都沒有衛生間,大部分人家都用尿壺、尿桶、痰盂之類的東西。
這個房子的布局未免有點超前。
雲知把這個疑惑放在心底繼續看。
二樓有三個房間,其中一個是主卧,兩個是客卧。
主卧裏竟然也有衛生間!
也就是說,二樓有三個房間、兩個衛生間。
一樓有一個客廳、兩個房間、一個衛生間。
廚房是一個獨立的小瓦房,不過跟客廳共用一堵牆。
廚房有兩個門,一個門開向院子的方向,另一個門直接通向客廳。
舊的門是木門,雲知看過別人的裝修後,覺得可以拓寬一點,換成落地的推拉玻璃門。
二樓的房間都有陽臺,前往陽臺的門也都是木門。
可以撤掉門那一面的窗,把門拓寬也做成落地的推拉玻璃門。
這樣房子就敞亮多了。
還有廚房、衛生間、房子水電都需要翻新。
以前看着這房子,覺得簡單收拾一下,換換門窗、樓梯就能住。
現在認真去看才發現,想要住進來的話,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修整。
唯一讓雲知慶幸的事是,房子是空的,沒有各種陳舊破敗的家具需要雲知去處理。
要不然清理起來又是一項大工程。
老手藝人們下午一點多的時候撿完了瓦片,統計出需要補的瓦片數量。
還順便幫雲知全面檢查了一遍房頂,把該固定的地方固定好了。
雲知包了他們的午飯和晚飯。
他們吃完午飯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又開始重新擺放瓦片。
因為房頂被他們加固過,他們現在操作起來就比較放得開,速度比早上撿瓦片的時候快多了。
不到兩個小時就把瓦片重新擺好。
雖然重新擺放的瓦片裏是新舊參雜,但收拾過的看起來就是不一樣。
即使新舊參雜看起來也讓人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雲知在這段時間裏也把自己要拓寬的地方标注好了。
尺寸是根據她在賣窗戶的店裏現有的窗戶材料定下的。
由于陽城會下雪,定下的是裝雙層玻璃。
她把自己畫的簡圖拿給陳師傅看,同時在旁邊簡單解釋一下,陳師傅就懂了。
陳師傅聽完雲知的想法後,轉頭看一眼青磚房:“你做這樣的窗戶,可能跟這房子不搭,也不是說青磚瓦房不能做落地窗,只是青磚房搭配合金的窗框,看着估計會有點怪。”
雲知一聽,覺得陳師傅說的也對:“那還有別的方法嗎?換另一種跟房子比較搭的窗框?我看鎮上賣窗戶的店好像沒有。”
“是沒有,那個得去廠裏訂做,但是你要是着急的話可能來不及,而且價格也比較貴。”
雲知不是很着急,但貴是個問題。
“只能這樣嗎?”
陳師傅想了想說:“還可以自己給窗框塗色,這個便宜,買桶漆就行,塗窗框用不了多少漆,好漆也不貴,但治标不治本……”
雲知眼睛一亮:“這個可以,我能自己塗,把窗框畫成木頭的樣子都行。”
陳師傅意外道:“你還有這手藝?”
雲知:“沒做過,但是我會畫畫。”
“你是學畫畫的啊?那你會那種在牆上畫畫麽?”
陳師傅描述不清楚,就拿出手機給雲知看視頻。
雲知一看,原來是壁畫,在雲知看來都是作畫,作畫工具不一樣而已,她會呀!
陳師傅說:“有錢人都喜歡在別墅客廳畫這種畫,可掙錢。”
“我會是會,但沒正經在學校學過,也不是專業畫壁畫的人,畫別人的房子可不太敢上手。”
不過到時候可以在自己房子的圍牆上試試手。
沒準以後可以多一個掙錢的途徑?
不管以後會不會利用它賺錢,多一條路總歸是好的。
陳師傅挺希望雲知能畫的,因為不只有錢人喜歡在自家客廳裏畫壁畫。
他家裏房子剛裝修好,客廳牆壁空寥寥的,也想在自己客廳弄幅畫。
等親戚上門做客的時候,看着比挂畫什麽的體面多了。
雲知個人是不太喜歡這樣的客廳裝飾,她沒辦法理解這些中老年男士的審美,但那又不是她家。
別人的家,人家自己喜歡弄成什麽樣是別人的事。
陳師傅比雲知還期待她房子窗戶弄好後的樣子。
幫忙的時候比之前更積極,進出雲知的房子也不害怕了。
就是還不好意思跟雲知說自己想請她幫忙畫壁畫的想法,也是想找機會看看雲知畫畫的技術怎麽樣。
原本樓梯要明天裝的,他主動幫忙去催,結果就是樓梯當天就幫雲知裝上了。
樓梯有仿木頭的樣式,雲知沒有要有花樣、有镂空的,直接拿的最便宜最簡約的款。
木色的樓梯倒是省了她重新上漆的功夫。
雲知這天又沒能回城區,來的時候她只是想讓人清理清理院子,自己順便簡單收拾收拾房子,慢慢改造。
後來事情卻超出了她的預期,修房子這事,開始之後就停不下來了。
事情一下子變得多起來,進度也加快了。
樓梯裝好後,師傅們看時間還早,很實心眼地利用這點時間,幫她把就窗戶和門都拆下來了。
還把二樓窗戶按照雲知要求的尺寸拓寬。
雲知這天晚上又在中心街的旅館住了一晚。
在旅館住雖說要花錢,但好處也是有的,那就是可以洗澡有熱水用了。
忙碌了一天,洗個熱水澡是真舒服,只是原本打算今天回城區,雲知就沒帶換洗的衣服。
穿回昨天的衣服總感覺澡白洗了。
第二天,師傅們一大早來上工,把一樓的窗戶以及廚房通向客廳的門拓寬。
沒多久裝窗戶的老板送貨來了,又忙着裝窗戶。
雲知在旁邊幫不上什麽忙,就去給他們買水、買飲料、買飯。
一天下來,需要換的門窗全換成了新的。
其實這個時候,如果雲知想住進去也是可以住的。
只是洗手間、廚房這些地方沒翻新,住着可能不太舒服。
一通修整下來,雲知的存款縮水一大半。
人工費、材料費加上其他雜七雜八零零碎碎的錢,一萬多元就這麽畫出去了。
好在錢花出去能看到效果,而不是稀裏糊塗不知道花哪兒去了。
下午雲知檢查過一遍門窗,把配好的院子大門鑰匙交給鄧大娘後,打算先回城區掙錢去。
存款變少那麽多,她心裏不踏實。
剛走到關寧鎮汽車站,王支書騎着他那小電驢就來了:“要回城了?”
雲知說:“是啊,回城掙錢才能繼續翻修房子。”
王支書吸了一口煙,停頓幾秒,才說:“要是你那些地種起來了,我還能給你申請補貼,還有那林子,種果樹什麽的,國家也有補貼。”
“種地也得好好規劃才成,不能随便瞎種,不然得虧死。而且前期翻地整地也要雇人,不去城裏弄點啓動資金光靠我自己可種不了那麽多。”
王支書聽了雲知的話贊成地點頭:“你心裏有譜就成。”說完就走了。
留下雲知又是一頭霧水,總感覺王支書話裏有話。
難道是自己悟性不足沒辦法明白其中深意?
果然她是不适合混官場的,連村支書說話都那麽雲裏霧裏,其他更高級的領導的話得難理解成什麽樣啊?
雲知搖搖頭,要說她以前還做過等自己以後上了大學畢業出來,也試試考公的夢,這會兒已經完全不想了。
不合适,真的不合适。
還是老實種地吧。
耽擱一天沒擺攤,客人們又在徽信嗷嗷叫。
坐車回去時,雲知又吐了一路。
在回小區的路上,經過一個有中藥賣的藥房,她在藥房門口找地方把車停好。
帶着一張方子走進去遞給店員:“麻煩幫我配兩副這些藥。”
買好藥,順便買了熬藥的罐子。
“茯苓、生姜、紫蘇、廣藿香、薄荷、白芍、蒼術……”
雲知嚴格按照方子的入藥順序放藥。
熬到只剩大約一碗水的量,濾出藥汁,加入适量的熟面粉攪拌。
等攪拌物冷卻後,取出一小塊搓成丸子。
這就是她利用自己的能力看生姜時,看到的植物信息裏提到的暈車丸。
以前沒吃過,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晚上去擺攤賣草莓,一個晚上賣兩個晚上的量,好歹回了點血。
雲知回城區的第二天,也就是鄧大娘幫她收拾院子的第三天。
鄧大娘給雲知打電話,說她把院子收拾好了。
連院子裏的地都幫雲知翻了一遍,現在直接在院子裏種菜都行。
在幹活的間隙,鄧大娘還順便幫雲知跟人要了幾株葡萄苗。
她給雲知打電話主要是想問雲知,要不要把葡萄苗送到小區給她?
還是直接幫她把苗種在院子裏?種的話,要種在哪個地方?
雲知打算明天再去一次關寧鎮,順便試試自己這個暈車丸子到底有沒有用。
作者有話說:
過年期間屁事多,比較忙,更的有點少,年後會多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