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豬肉粉條
給好友的信中衛若懷更想問, 他父親抽風呢還是抽風呢?算著時間母親該發現镯子少一個,非但沒責問,還讓他找三鈕要食譜?
如此不同尋常,衛若懷只得小心翼翼旁敲側擊。而給他父親的回信衛若懷也很謹慎,只寫栗子糕、糖炒栗子和板栗燒雞三種吃法,送四箱栗子托驿站的差役送往京城。
衛炳文收到栗子,立刻把其中三箱送到禦膳房、太子東宮和大皇子府中。
這個時候衛若懷也收到好友的信, 京中多出一座酒樓, 酒樓上下三層,自開業那日起, 每天人滿為患,日進鬥金也不為過。可怕的是酒樓背後的主人居然是實心眼的大皇子,既衛若懷的姑父。
衛若懷很了解他, 大皇子若有那份能耐, 皇後三十多歲了也不會想著再生一個,皇帝也不會對大皇子放養。所以,酒樓真正的主人只有一個——太子。
翌日,衛若懷到三鈕家中, 直言:“有個親戚在我家吃過飯就打算在京城開家酒樓,他想向你讨幾個特別的食譜。”說到這裏, 衛若懷很不好意思的抿抿嘴, “不會白要你的食譜。”
“你家親戚?”杜三鈕很詫異,不禁眨了眨眼睛,“哪位大人?”
衛若懷笑了笑, “什麽都瞞不過你。我姑父。”
“姑父?”杜三鈕跟著重複一句,意識到對方是誰,猛地睜大眼,“皇,皇子?”見他點頭,又是一驚,“他開酒樓?!”說出口忙往四周看了看,見周圍沒人,“大皇子很窮?他不是太子的哥哥嗎?”
“皇子俸祿挺多,但是只夠維持日常開支。”衛若懷道:“我們家在京城也有很多土地和幾間鋪面,不過我家是把鋪面租出去,靠收租。不然憑我父親那點俸祿,果酒他也喝不起。”
“原來如此。”杜三鈕恍然大悟,“那我明天給你成麽?”
“不急。”衛若懷道:“之前給我父親的食譜足夠酒樓裏賣到年底。”
今天是十月二十五,蔬菜瓜果早已下市,京城已下過一場小雪,沒什麽蔬菜可吃,衛若懷怕三鈕為難,故意這樣講。
杜三鈕一心想和衛家交好,因和衛家關系密切,不但她家,就連在縣裏的兩個姐夫都受益。起碼衛老好生生活著的時候,縣令乃至知府都不會故意找兩個姐夫麻煩,更甭說縣裏的地皮無賴了。
當天晚上,三鈕就做了山藥餅和山藥糕送到衛家。
衛若懷吃到之後不再像之前那樣叫錢娘子跟她學,而是親自問三鈕如何做這兩種糕點,做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麽,糕點和什麽食物相克等等。
杜三鈕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個時節京城可以吃的蔬菜瓜果不多,蓮藕、花生、白菜、蘿蔔、荸荠、山藥這幾樣而已,蓮藕和花生的吃法,杜三鈕早已做過好多種,如今她只能把主意打到剛剛收上來的荸荠和山藥上面。
短短五天,杜三鈕用荸荠和山藥分別做出十來種吃食。然而她卻不知,衛若懷越過他父親,直接寫信給大皇子,信中提到這些吃食是杜三鈕和段家酒肆的廚子一起研究出來的。
大皇子收到信後,立馬去找太子。太子早已猜到衛家送來的食譜不是出自衛家廚師,畢竟衛炳文兄弟倆吃胖是在衛老回到老家之後。可食譜的原主人是個小丫頭,太子沒料到。
“小弟,我們把那個杜三鈕召來京城吧?”大皇子想到就說。
太子眼中閃過一絲古怪,“別想。父皇若是知道孤為了口腹之欲拆人家庭,父皇會對孤很失望。”
大皇子心中一緊,忙說:“不能讓父皇失望,這話當我沒講過。”
“嗯,我也沒聽見。”太子此話一出,大皇子使勁點點頭,可一聽太子吩咐東宮大總管,“酒樓每四天推出一樣新菜。”
大皇子的腦袋僵住,“為什麽?”
“細水長流。”太子道:“大哥,酒樓的事你別管,我會安排好。”
大皇子實心眼但是不傻,他家小弟才十六歲,每天不但得跟在父皇身邊學習,還得應付那群沒事也能蹦跶幾下的兄弟,自然不想他還分心管酒樓的事,便大包大攬道:“你別管才對,酒樓交給我。”
“行啊,有不懂的地方問我。”等他出去,太子照樣吩咐下去,小事由著大皇子,大事必須先來禀告他。
自從七年前七皇子被立為太子,皇帝怕把大皇子的心養大,明知他對庶務不敢興趣,還把人往衛炳文身邊塞。衛炳文希望妹夫出息點,便逮著機會教他如何處理事情。
大皇子逍遙自在二十多年,哪是衛炳文一朝一夕能教好的。偏偏衛炳文在正事上極為較真,一個問題反複強調數十次也不嫌煩,生生逼得大皇子一狀告到皇帝跟前,說衛炳文故意刁難他。
皇帝裝作什麽為難的樣子,說:“那怎麽辦,你都成家了,總得立業。要不你每天學一點,慢慢來,朕告訴衛愛卿,不準為難你。”
“這個好。”大皇子根本不喜歡處理傷腦子的事。得了他皇帝老爹這番話,七年過去,吏部的事他只懂個皮毛。
衛炳文若是還不知道皇帝故意為之,那真是個棒槌。
太子手下的人一部分來來自皇後,一部分來自太皇太後,很清楚如今的大皇子對主子沒有一點威脅,而大皇子又是皇後的親兒子,酒樓裏管事的人見著大皇子當真把他成主子尊敬,遇到點小事就向他請教。
大皇子很開心,導致對酒樓格外用心,沒事就出去逛逛找找食材,然後寫信問大侄子他找到的那玩意該怎麽吃,這可忙壞了杜三鈕。
杜三鈕怕她爹娘擔心,便說:“姐夫的酒樓要擴建,我得多給他們準備幾個新鮮的吃食。”于是三天兩頭把她所知的菜做一遍,丁春花和杜發財也沒懷疑。
其實,杜三鈕直接寫食譜就可以,然而她怕哪天爹娘想起來問:“那些東西你都沒做過,怎麽知道可以吃?”就麻煩了。
春節來臨之際,正在抽條的衛小哥因此胖了一圈。
衛若愉那小孩,經常幫三鈕試吃,吃的太胖導致每天天剛蒙蒙亮就被衛若懷拉起來,和衛若懷一起跟著師傅學武。
“三鈕姐姐,大哥可煩人啦。”臘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衛老給兩個孫子放假到年初二,小孩叫上杜小麥躲到三鈕家裏。
杜三鈕拿著細篩篩綠豆面,聽到這話失笑搖頭,“小麥想學些強身健體的功夫都沒人教,你可別不知足了。”
村裏人沒膽請衛老給他們孩子當老師,倒是盯上衛家的武師傅。三鈕不教村裏人做桂花酒的事可沒過去多久,衛老不想變成下一個“杜三鈕”,于是在和杜發財聊天時,故意說武師傅是他兒子衛炳文高價請來的。
杜發財能藏住話,然而武師傅這事他不覺得有什麽好瞞。村裏人想通過和衛家關系極好的杜發財把孩子送到衛家學武時,杜發財非常實誠,把之前在衛老那兒聽到的和盤托出。
衛老都說高價了,村民根本不敢想象那個價格得有多高。便打消了念頭,就怕武師傅管他們要拜師禮。
杜三鈕不知的這事,衛若愉也不知道,便問:“小麥,你想學武啊?”
杜小麥的爺爺和杜發財聊過,在家也和他奶奶說過,小孩連連搖頭,“不,奶奶說你家的武師傅可貴了。”
三鈕一愣,想了想,“那不如讓若愉教你,就在我家,我們關上門,不讓武師傅看到?”
“這樣也行?”杜小麥瞪大眼。
衛若愉這段時間天天被他大哥訓,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正想著在三鈕家裏沒事幹,一聽這話,撸起袖子,“來,我現在就教你。”
“小麥沒學過,若愉,得從頭開始啊。”杜三鈕忙說。
衛若愉點點頭,“放心吧,三鈕姐,我知道。”說著就把門關上,想了想又不放心,幹脆推上門闩。
杜三鈕頓時滿頭黑線。
話說回來,杜三鈕把荸荠和山藥的吃法送給衛若懷,衛若懷替三鈕向大皇子要份謝禮,點名不要金銀,太俗。大皇子人實在,想到這段時間銀子像流水般往家進,幹脆去庫房裏翻出一塊上好的羊脂白玉石,叫皇宮裏的調雕刻師給她雕一對手镯。
杜三鈕受之有愧啊,總覺得拿別人的東西為自個謀暴利,這幾天一直在琢磨吃食。怎奈大冬天裏吃食有限,她倒是想到暖鍋子,然而她不知道那玩意該怎麽做啊。不得已,杜三鈕早幾天得空就往縣裏跑,瞧瞧有沒有什麽新食材。
食材沒找到,晌午在她大舅家吃飯時看到了青小豆,既,綠豆。
綠豆的吃食,杜三鈕只知道綠豆湯和綠豆粉絲。她做過很多次面皮,綠豆粉皮倒是難不倒她。于是三鈕把她舅家的綠豆都買下來,足足有百斤,吓得丁家兩兄弟去找杜大妮。
杜大妮喜歡拿針線活吓唬三鈕,丁家兄弟知道大妮能降住她,結果大妮沒找到,段守義來了。不但來了還幫三鈕付錢,後又讓跑堂小二送三鈕回來。這下可把丁家兄弟氣得不輕,跺著腳大吼,“使勁慣,早晚得慣出個祖宗來。”
段守義心想,不用等以後,杜三鈕現在就是他們家的活祖宗,還是會生錢的那種。可是這話段守義不敢講,怕兩個舅舅逮著他胖揍一頓。
丁春花得知綠豆是段守義付的錢,第二天就倒十斤綠豆去磨粉。她走後三鈕跟她爹小聲滴咕,“我娘這次可真舍得。”
“那當然,又不是我們家花錢買的。”冬天早上上凍,下午天黑的早,進了臘月杜家村的男人們就不再出去做事。杜發財說完就跟上去。
石磨磨出的面粉太粗,杜三鈕怕大皇子嫌棄,便用篩子篩出細粉用來做綠豆粉條。
不知內情的丁春花和杜發財兩個幫忙,等杜小麥和衛若愉倆玩一身汗,三鈕也做出一碟子粉絲,“若愉,去喊你祖父和你大哥,今天在我們家吃豬肉炖粉條。”
“好勒。”衛若愉披著他的小鬥篷,和杜小麥兩個搖搖晃晃往家跑。
小年啊,自家雞魚肉蛋都備了,衛老很好不好意思去別人家吃。沒等他開口拒絕,衛若懷道:“若愉,叫錢娘子割兩斤豬肉,剁半個小雞,你們先拿三鈕家裏去。”
“你還真不拿自個當外人。”衛老無語。
衛若懷聳聳肩,“早晚是一家人,您老可真矯情。”
作者有話要說: 衛老:因為我沒你臉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