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考題洩密與簡親王府的管家有關,也便有了大致方向,暗衛與慎親王世子那邊一起使力,很快就查清了來龍去脈。
本屆科考的主考官顏文正,與簡親王趙廷彥乃姻親,趙廷彥有個三公子名叫趙錦,正是顏家的外甥。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趙錦從顏文正處拿到了三道考題,示意何管家打着估題的幌子暗中将考題售賣給意圖作弊的考生,以此謀財。
這些錢并不是小數目,趙錦處秘密造了冊,記下每一個買題人的姓名與住處,以免有人搗鬼,因某日何管家突然被打斷了手,不頂用了,趙錦不得不指了另一位管家介入,兩位管家交接時手忙腳亂間出了點岔子,被暗衛乘機查到了賬冊的存在。
但暗衛始終未能查到趙廷彥知情的證據,不過既是趙錦做下的,趙廷彥和顏文正都難辭其咎。
趙铮已回了宮,考慮起對此事的處置,以及對外公布的時機。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眼下洩密雖是事實,大部分考生并不知情,若他選在考前以手頭的證據處置涉案官員,更換考題,這一屆科考便能平穩度過,但若是等到科考之後,他便能輕松坐實顏文正、趙錦洩題舞弊之罪,到時光天下考生的憤怒,簡親王就難以應對,正是扳倒簡親王的天賜良機。
趙铮何嘗不知怎樣才對自己最有益處,只是将計就計,會毀了這一屆考生的心血,即便毀了科考結果,随後再開恩科,終究不能完全補救,考生對洩題人的憤恨,也會直接影響對朝廷的信任……
更何況,這是他登基之後的第一次科考。
趙铮揉了揉眉心,看向身邊的人道:“玄雲,若是你,你會如何?”
回宮之後,孟玄雲仍是一身侍衛裝扮,以求時刻追随,聞言笑回:“皇上,對不起,我并不懂朝政……”
小侯爺很有自知之明,按他的見識對政事指手畫腳,只怕會給皇上添麻煩,他也不該左右皇上的決定。
“……沒關系。”趙铮自嘲笑笑:“倘若先帝在世,恐怕不會像朕這般煩惱。”
“先帝是先帝,皇上是皇上。”
小侯爺斟酌再三,認真道:“不論皇上做何決斷,我都替學子們感激皇上這一刻的遲疑。”
逍遙侯孟家曾因祖訓對帝王敬而遠之,當他有機會與皇帝朝夕相處,在他漸漸發現原來帝王的心也會為了一些事柔軟下來的時候……
他早就因他改變了看法,只要有這份心意,皇上就一定會是個好皇上。
“其實不是不知道該怎麽辦,而是心裏已做好決定了,之所以猶豫,是因為皇上的決定與先帝不同,不是嗎?”
Advertisement
趙铮略感意外地拍拍他的手,沒想到自己的心思會被小侯爺一語戳破。
孟玄雲輕聲道:“我相信皇上,皇上能應對眼下的局面,以後也一定能應對簡親王。”
趙铮目光湧動,思量許久後終于下了決心,對王永順道:“去召慎親王世子來,朕有要事相商。”
距離科考只剩下十日,慎親王世子趙鈞以刑部的名義,在早朝時彈劾簡親王之子趙錦、科考主考官顏文正洩題舞弊,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趙廷彥與顏文正在朝上拒不承認,奈何趙鈞證據确鑿,一份寫有真正考題的紙,一張寫明了緣由的欠條,最重要的是,一本記載了賣題所得的賬冊,欠條上的人名赫然在列。
趙鈞道:“賬冊乃是從簡親王府何管家手中得來,欠條一式兩份,管家手中亦有另外一份一樣的。若非趙錦公子的手下貪財,恐怕也不會留下這樣一份滑稽的罪證,倘若只是尋常的估題,誰敢要價五百兩,還敢在欠條上誇下若不準便作廢的海口?
“這賬冊上還有許多人名,若是簡親王與顏大人不認,是否可以請皇上将那些人都召過來,問一問?”
顏文正心裏有鬼,不敢多言,趙廷彥恨不得把趙鈞咬死,當初皇帝把慎親王世子放入刑部任右侍郎,趙廷彥權大勢大,并沒把年紀輕輕的趙鈞放在心上,刑部在六部中的排行居于末位,平時多是負責破案,趙廷彥不認為皇帝與趙鈞能翻出什麽浪來,可是沒想到,皇帝安插趙鈞進刑部的目的就是為了查他,趙鈞連證據都有了!
科考舞弊是大案,自然不可能直接便在朝上判了,禦史臺與幾位老臣當庭跪求,趙铮“不得不”按章程處置,命刑部與大理寺一起審理此案。顏文正與趙錦,還有相幹疑犯,都先關入刑部大牢。趙铮明面上一直都很敬重簡親王,此次沒能把簡親王一并投入牢中,而是好言勸說簡親王配合查案,在刑部休息幾日,朝臣都覺得皇上也是迫不得已,卻不知簡親王進了刑部,實際也是變相拘.禁了。
大理寺和刑部查案的結果尚且得等一段時日,迫在眉睫的科考卻等不得。顏文正有洩題之嫌,不論如何都不适合再做主考,趙铮便令他早就看好的張赫代替,群臣都被早朝這一連串的變故驚得說不出話,哪還有人想起來反對。張赫臨危受命,咬咬牙與皇帝還有幾位大學士一起,接下來的幾日,硬是把題目重新出過。
光是如此還不夠,為了防止再出意外,趙铮頗光棍地把這次出題的人都拘在宮中,不得與外頭任何人接觸,待科考最後一場開始之後,才準他們回家。
到了閱卷時,更将原來負責批閱的官員打亂了分成兩批,一份答卷由先後兩撥人匿名來批,若是意見相差太大,又給不出什麽像樣的理由,一律視為舞弊同夥,因趙铮并不知除了洩題,顏文正有沒有安排人手在批卷時動手腳,只得如此防備。
至于往屆科考的結果,細思恐極,但不宜在此時大張旗鼓去辦,只能待本次科考結束之後,交由刑部、大理寺慢慢地查了。
禦書房的燭火通宵燃了幾宿,對于外頭的考生來說,也就是臨陣發現主考換了人,買題的固然心虛,大部分考生都是寒窗苦讀,主考是誰,對他們影響并不大。
放榜之時,塵埃落定。
在一群歡呼雀躍的考生之中,有一位小婦人捧了張欠條哭得尤為傷心。有人詢問緣由,小婦人擦了擦腮幫子上的淚珠,後悔莫及地道,考試之前,簡親王府的何管家曾賣給她一份題,還哄她寫下了一大筆銀子的欠條,說是此題一定能中,可待她丈夫考時,卻完全不是這麽回事,小婦人深覺自己受了騙,當初被騙走的二十兩銀子也要不回來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考生中也有不少聽說過這份題,出于各種原因沒有買的,此時無比慶幸,也有幫着小婦人大罵簡親王府管家昧着良心斂財的,還有一本正經告訴小婦人,買題本就是投機之舉,被騙也是活該的,吵吵嚷嚷了一通之後,忽然有人發現,小婦人提到的管家是簡親王府的,而原來的主考顏文正也與簡親王有關系……
考生們找來消息靈通的人一問,顏文正已在考前下了獄,皇上為何換了主考,還把主考投入監牢,考生們都很聰明,一下子就聯想到,該不會小婦人拿到的題原本是真的,顏文正涉嫌舞弊吧?
繼群臣之後,考生們也很激動,不過他們是高興的。皇上火眼金睛,提前把顏文正這個無恥之徒逮住了,否則他們三年的心血就要白費,科考之所以能順利進行,都是皇上在佑護!
成千上萬的考生一個接一個自發跪下了,向着皇帝上朝時金銮殿的方向,高呼萬歲。
方才還在痛哭的小婦人抹了把臉,望着這一片黑壓壓的人影,無聲地尖叫了一下,一溜煙小跑着,沖進了宮門。
趙铮這幾日忙科考,幾乎腳不沾地,恨不得夜夜都宿在禦書房,小侯爺到時,王總管以手指抵唇,輕輕“噓”了一聲之後,便放他進去了。
小侯爺明白過來,悄無聲息地走過去,年輕的天子身上搭着龍袍,正伏案休息,即便睡着了,手中仍緊緊捏着一支筆,壓住了幾張考卷。
小侯爺原打算把筆收走,扶他去床上睡,又怕吵醒了他,起來又要奮筆疾書,想了想還是作罷。
他從後邊虛抱住他,左看右看,睡着的人只露了一雙耳朵出來,小侯爺趁人沒醒,湊上前輕輕舔了舔惦記了很久卻始終沒能嘗到的耳垂。
“……雲兒?”
趙铮動了動,睜開了眼睛。
小侯爺僵在原地,皇上怎麽這麽容易就醒了??
“你去何處了……”
趙铮笑着把他拖進懷裏,用身上搭着的龍袍一起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