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趙铮并不能總往逍遙侯府行賞,同一招用多了,孟小侯爺就不會再上當了。趙铮也很煩惱小侯爺對他的若即若離,王總管便拉着夏林春、蕭炎,給皇上出點馊主意。
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王公公與小夏子兩個當內侍的瞎着急,志不在此的蕭統領只是聽聽而已。
“皇上既中意小侯爺,何不直接下旨召小侯爺入宮為妃,不是連住處都備好了嗎?”
夏林春一直有點想不通,能侍奉皇上可是天大的福氣。
“硬是強迫他,得不到他的心。朕想讓他對朕生情,像朕喜歡他一樣喜歡朕,而不是愁眉苦臉做朕的枕邊人。”
趙铮于欲.望上一直都很寡淡,直到陰差陽錯與小侯爺共度良宵,才開始食髓知味,但他一直都分得很清楚,肉體之歡,非是他想要得到這個人的目的,他是因為喜歡這個人,才會想要占有他。若是中秋夜提前得知小侯爺是喝了春酒,他也未必就會……
趙铮驀然回想起那天夜裏躺在他身底下眼角緋紅,像條蛇一樣纏着他索要的人,忽然間呼吸一滞,沒了底氣。
不論如何,孟玄雲都是他的,他絕不會把這個樣子的小侯爺拱手讓人!
“皇上,老奴尋思着,皇上在宮裏,小侯爺在府裏,平日見一面都難,要如何生情?若不能直接為後妃,倒是可以想個別的法子,令小侯爺長久留在宮中,朝夕相處。記得蕭大人曾對老奴說過,皇上身邊缺幾名侍衛,皇上不妨讓小侯爺做侍衛,離得近了,便于相見,小侯爺也就能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了。”
王總管一門心思就想着如何才能把小侯爺放到皇上身邊,絞盡腦汁出了個主意,意外地不太馊。
趙铮琢磨了一下,內心已有幾分贊同,征詢地看向蕭炎,蕭統領斟酌着道:“确是如此。簡親王與皇上屢有争執,臣的确有意再為皇上添幾個侍衛防身,逍遙侯世子臣曾見過,步履穩健,反應敏捷,應是會武之人。”
蕭統領滿臉正經,趙铮倒是想起了小侯爺攬着他的腰高高躍起,笑着道:“玄雲身手确實不錯……那就這樣定了。”
趙铮随即下旨,令逍遙侯世子入宮為禦前侍衛。
“什麽,皇上要我入宮當侍衛?”
小侯爺窘得不行,皇上這又是唱哪出,戲怎麽比他還多啊?
此次前來逍遙侯府宣旨的是王永順本人,王總管很喜歡孟玄雲,故而熱情地道:“小侯爺不必有所顧慮,這正是皇上對小侯爺的看重,別看侍衛一職品階不高,能在皇上身邊當差,前途無量,有的人想當還當不了呢。”
Advertisement
小侯爺心裏哀嚎,爺一點也不想在皇上身邊當差,一點也不想前途無量,爺只想乖乖當個纨绔!
他稍一露出為難之意,王永順便笑盈盈道:“小侯爺莫非忘了答應皇上之事?”
“這……”
皇上陰晴不定,心思難測,入宮等同于活受罪。小侯爺實在不想再入宮,可王總管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孟玄雲後路被堵死,拒絕不能,這才發現當初一口應承下來絕不推托就是個無底洞,只得硬着頭皮道:“我沒什麽本事,怕差使當得不好,有負聖恩。”
王總管寬慰他道:“小侯爺不必太過憂慮,侍衛都歸蕭大人管,有何不懂,蕭大人都會教小侯爺,老奴也會幫忙照應。此外侍衛都住在侍衛處,不當值便可回府,也挺輕松的。”
原來不是時時都要留在皇上身邊……
孟玄雲不覺松了口氣,他也不知怎麽了,一想到皇上,就有些平靜不下來。
“玄雲,究竟怎麽一回事?”
孟侯很擔心兒子,皇上一再對孟玄雲做出奇怪之舉,莫非是對逍遙侯府起疑了?
孟玄雲勉強道:“爹,請恕兒子還不能坦誠相告,這也是為了逍遙侯府好。聖旨已下,兒子不能不從,只是宮中非等閑之地,若兒子不慎犯了錯,做出不可挽回之事,還請爹屆時不要猶豫,直接逐兒子出府,保全孟家。”
孟侯何嘗不知宮中是非多,此去免不了要與皇上打交道,他信得過孟玄雲,微微一嘆,道:“你對逍遙侯府的心,我明白。皇上以前就向我提過,想讓你為他效力,你既推脫不了,那就放心地去,別東想西想,爹和逍遙侯府,永遠都是你的後盾。”
“爹……多謝。”
孟玄雲尚不能告知實情,孟侯對他的維護卻着實令他動容,做兒子的說不出別的話來,只能跪下,向父親叩首拜別。
孟侯拉他起來,低聲提點他道:“玄雲,爹不問朝政已久,也聽說簡親王與皇上不睦……皇上下旨召你,只怕身邊真的缺人,禦前侍衛與別的差使不同,你既決定去當侍衛,便要以皇上安危為重。切記,祖訓是一回事,咱們孟家可沒有悖主之徒。”
孟玄雲想起了在禦前咄咄逼人的簡親王,神色一凜,道:“兒子明白了,多謝爹提醒。”
孟玄雲與他爹還好,輪到他娘孟夫人,眼淚差點流成了一條河,孟玄雲一直養在逍遙侯府,從沒吃過什麽苦。眼下卻要入宮去當侍衛,孟夫人就怕兒子受苦受委屈,拉着兒子的手不放。話別之時,倒是孟玄雲反過來安慰了孟夫人一通。
孟夫人舍不得兒子,老太太也舍不得嫡孫,但是老太太明白聖命難違,再怎樣不能給孫子拖後腿,抹了一把眼淚之後,叮囑了孟玄雲幾句,便果斷扯着還在流淚的孟夫人默默走開了。
孟玄雲收拾好了幾件随身衣物,臨行前,王公公特意道:“皇上說了,若小侯爺願意入宮當差,有何需要都可和他說。”
趙铮這是故意留了個難題,孟家意圖遠離朝堂,他卻偏要讓孟玄雲當侍衛,陪在君側。
既做了侍衛,還如何獨善其身?
趙铮自有辦法,不過是想讓小侯爺主動來求一求他。
誰知孟玄雲根本不上套,沉下心來自己想辦法。皇上賞賜在先,下旨在後,小侯爺對外刻意營造的纨绔形象到底是被破壞了,必須找補回來,他沉思片刻就想到了應對之策,輕聲對王公公說了幾句話。
王總管為難地道:“這……老奴為您知會一聲便可,只是小侯爺您的名聲……”
孟玄雲無所謂笑了笑:“我無才無德,皇上召我入宮當侍衛,沒個恰當的理由,易惹朝臣非議,于皇上也不利,不如就讓我給他們一個理由吧。”
王公公見孟玄雲心意已決,一聲輕嘆便回了宮,如實禀告。
小侯爺又叫來孟安耳語幾句,孟安早就習慣主子各種亂七八糟的主意,面色如常地去了。
皇上召逍遙侯世子入宮做侍衛,本是一樁小事,但因皇上才登基沒多久,成日間盯着皇上一言一行的朝臣也不少,其中不乏嫉妒眼紅之人,禦前侍衛品階不高,卻能在皇上身邊當差露臉,皇上為何偏就對逍遙侯世子另眼相待,莫非這就叫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久之後,一股流言甚嚣塵上,逍遙侯府有一知情人士透露,小侯爺作天作地作慣了,竟想入宮當侍衛玩,到蕭統領面前名為自薦實為哭天喊地大鬧了一番,結果還真走了狗屎運成了。
這流言荒唐至極,可一來大燕的确準貴族子弟自薦,許多侍衛都出身高貴,二來這嚣張跋扈的舉動的确很像名聲堪比墨汁、劣跡斑斑的孟小侯爺所為,再加上蕭統領本人并未反駁(人家就不愛說話),朝臣們幾乎都要以為事實便是如此了。
誰知皇上緊接着便招另幾位比較有名的纨绔子弟,與孟小侯爺一同入宮,令流言不攻自破。朝臣們皆反應過來,看來非是逍遙侯世子貪玩搗鬼,而是皇上——鐵了心要收拾纨绔子弟,逍遙侯府自然就首當其沖了。
孟玄雲自我诋毀慣了,流言就是他讓孟安放出去的,王永順把小侯爺之意轉達給趙铮,趙铮不舍孟玄雲再度自污,愣是插了一杠子,如此一來倒也圓得過去。
至于小侯爺精心打造的流言,趙铮很不爽,明明他一出手就能擺平,孟玄雲卻寧可找蕭炎遮掩也不找他,等以後收到身邊了,他定要向小侯爺問個明白。
朕到底何處比不上蕭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