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由大殿內官引至禦書房,宗政辰熙看到書房外多了很多侍人有些奇怪。待通傳後進入才知道,帝王把內侍全趕出去了。
宗政辰熙:“臣宗政辰熙見過陛下。”
宗政天堯:“熙兒,過來坐。”
宗政辰熙心說:我坐哪兒?
宗政天堯從禦座上下來,坐到臺階上,從禦案下拿出兩個杯子一壺酒還有一盤點兒心,對着仍在怔愣中的宗政辰熙招手。宗政辰熙依言過去,走到宗政天堯身邊坐下。
宗政天堯:“熙兒,咱們爺倆兒已經很久沒有坐在這兒吃點心了,朕還記得你小時候,每次生氣不開心就坐在朕的腳下,小手在胸前交叉,一言不發。等朕處理完政事一看,喲,小不點兒還生氣呢,沒辦法只能哄啊,可是你小子脾氣也是擰,怎麽哄都不行,水也不喝飯也不吃,也是巧了,禦廚送來一道新的點心,偏就入了你的眼,吃了以後就不生氣了。”
宗政辰熙:把我叫來回憶往事,這麽晚,O__O
宗政天堯:“熙兒,你嘗嘗,看看這個點心還是當年的味道麽?”
宗政辰熙:“是。”
宗政天堯:“自從你長大以後,就很少入宮看我了,我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兒大不由爹,我還記得當初你小小個,你爹回來抱你你都不理他,只要我一個人抱,還說只有我是你爹,你知道當初伯父有多高興。”
宗政辰熙:“伯父,您到底怎麽了?”
宗政天堯:“你總算不用陛下陛下、聖上聖上的叫我來,熙兒,再叫一聲爹爹可好?”
宗政辰熙:“陛下,您可別吓我,不會是龍體欠安吧,我這就叫太醫來。”
宗政天堯:“混小子,胡說什麽呢,難得溫情一刻,享受點兒天倫之樂,你就非得胡攪合。”
宗政辰熙:“陛下,您也要休息了,明日還要早朝,少喝點兒吧。”
宗政天堯:“一轉眼兒,自家兒子便長大了,有了心儀的人了,可是辰兒,那個孩子的出身和你太不相配了,伯父想把天下間最好的女子送給你伴你一生,你到底明不明白。”
宗政辰熙:“伯父,我知道您疼我,也知道您的心思,可是那個位置,我說什麽也不會要的。乾國不需要窩裏反,您一統天下的願望,我也會協助您和您的繼任者實現。正因為如此,我并不需要高門貴女,童憐兒的身份足夠了。”
宗政天堯:“你竟然是為了自污才這樣,辰兒,你知道在你小時候伯父就說過,江山、美人,伯父會讓你同時擁有。”
宗政辰熙:“我相信您,可是人不能太貪心,您知道我并沒有那麽大的野心,江山還是交給有志之士吧。”
宗政天堯:“你難道就不能圓我這個夢麽?”
宗政辰熙:“逝者已矣,爹爹,您放下吧,不要再為難自己了。”
宗政天堯:“今天別走了,還住在你小時候的屋子裏吧,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宗政辰熙:“好,可是不能再喝了,您的胃本來就不好。”
宗政天堯:“你就別操心我了,去休息吧。”
宗政辰熙:“是,侄兒告退。”
宗政辰熙離開禦書房,帝皇舉起酒杯靜靜地回憶着、回憶着當年自己一夜不睡所做的決定,喃喃自語:“果然是我太強求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瑤兒,果然你的兒子比之當年的我清醒太多了。罷了,我就成全他,讓他一世富貴,神仙眷侶。”
一切的騷動都因為帝皇的決心塵埃落定,當事人之一的童憐兒對此毫無所覺。
轉年五月,坤國大亂,翼國趁機橫掃兩國邊境,宗政辰熙同大将軍一起奔赴戰場,護百姓周全。戰争持續了一年半,死傷無數,最終以瑤光自立為帝聯合乾國共同抗敵将翼國趕出邊境,迫使翼國割城池以補償兩國的損失而告終。
宗政辰熙從戰場歸來便趕到童府拜訪,想看看逐漸長大的女孩現在是什麽模樣,過得是否開懷。
國家持續戰争,死傷慘重,對于權貴之家更是憂心忡忡,童老爺本就是憂國憂民之人,開戰這一年半,童府一直捐錢捐糧送往前線,童憐兒也出了不少的力,童府的風評更好。
戰事初定,流民扔大量湧進城內,在童老爺施粥的同時,童憐兒總會去城外朝廷臨時搭建的流民窩棚處招募夥計,讓這些人能夠靠自己的勞力吃飽飯。今日宗政辰熙來得十分不湊巧,童憐兒前腳離開,他後腳便來到童府。
聽說擎王從戰場上回來便登門拜訪,柳、裘二位老爺這兩個知道內情的人也不免有些驚訝。二人見過王爺後,便告退了。
宗政辰熙在二人走後,來到中堂,給童氏夫婦行晚輩禮,童氏夫婦忙側身躲避,上前攙扶。
宗政辰熙:“二老近來身體可好,小子一直在外,沒能時時關切,請勿怪罪。”
童老爺:“王爺,您不要一來就行晚輩禮,我們二人很為難。即便将來,您和我家小女親事能成,也斷沒有親王給我們行禮一說啊。”
宗政辰熙:“岳父大人不必擔心,我不是今上親子,沒人在意這些的,況且,這只是私下,沒人會多嘴的。”
童夫人:“王爺一路風塵,用飯了麽?”
宗政辰熙:“還是岳母大人關心我,尚為用飯。”
童夫人:“有什麽想吃的,我吩咐下人去做。”
宗政辰熙:“我什麽都行,沒有什麽忌諱的。”
童夫人:“好,那你們稍待。”
宗政辰熙:“煩勞您了。”
童老爺:“王爺,其實,我們還未告訴憐兒您和她的親事,因為不是指腹為婚,憐兒又小,所以……”
宗政辰熙:“什麽!她不知道!那為什麽我戰場上送來的書信,都是她親筆所回呢?“
童老爺:“關于這件事,其實是拙荊一直诓騙她才成功的。”
宗政辰熙:“岳父大人,您恐怕低估了您女兒的聰慧了,我相信,憐兒雖不能完全知道,但也猜到大概了。”
童老爺:“這,不會吧,畢竟我家閨女還這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