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捉蟲
即便再不願意,出發的日子還是到了,因為是打着出使的名義,場面倒是十分熱鬧。這次出使以擎王宗政辰熙為正史,戶部侍郎李易安為副史,共有包括童憐兒在內的四位聖女一同前往,其中以護國寺聖女昭然郡主為尊,年齡上則是童憐兒最小,另外兩位聖女一位十二歲、一位十四歲,都是富有之家,陪同人選都是精挑細選之人,皆随侍花車兩旁。
童笙在母親的叮咛中,父親的信任中陪同妹妹出訪。裘紋青以照顧家族生意為由一同出發,但是不能算作随行之人,只能是遠遠跟随。柳闵熙則為了準備考試沒有一同前往,本人深以為憾。
在童笙的授意下,出了都城,昭然郡主便傳喚童憐兒到車上陪同,雖說童家大富,但因規制限制,童家的馬車畢竟不如皇家的舒适,童笙便沒有進行什麽反對,讓雁兒陪同童憐兒上了昭然郡主的馬車。
童憐兒覺得自己真是好運,畢竟沒有人願意整日颠簸,不知道皇室的馬車到底進行了怎樣的改組,車上竟幾乎感覺不到颠簸,雖然有行路之感,卻大大減輕了旅途的疲憊感。
見禮後,昭然郡主對這個小自己幾歲的女孩兒很有好感,之前擔心這麽小的孩子禮儀方面會讓自己着急,現在看來童府雖然是商家,卻家風嚴謹,稚童都能行止有度,自己這個學習宮廷禮儀長大的人幾乎挑不出什麽錯處。
其實,在接到傳喚後,童憐兒就在心中先演練了一下,畢竟是皇室之人,即便是小孩子,應該也是十分重規矩的,這個不是一句年齡小就能讓人容忍錯處的。好在,上一世的規矩自己還沒有遺忘太多,畢竟是小孩子,別人也不會過分挑剔,但是童府的臉面就看自己了,至少一定不能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顯然,她成功地取悅了年紀尚幼的郡主。郡主已經把解悶兒的點心拿出來給她吃了。
有吃食,旅途颠簸減輕,偶爾還有老嬷嬷講些故事,童憐兒忽然覺得這趟旅途似乎也不錯。
金嬷嬷:“郡主,擎王吩咐送來了食盒。”
昭然郡主:“難得表哥想着我,快拿進來。”
打開食盒後,一分三盒竟都是話梅。
楚嬷嬷:“話梅,怎麽會是這個,這個寒涼,雖能解悶,郡主還是少吃的好。”
昭然郡主奇怪地看了一眼童憐兒,答道:“嗯。憐兒愛吃話梅麽?”
童憐兒:“回郡主,民女在家有時會吃一點兒,不過話梅應該是可以緩解旅途疲憊的,郡主吃點兒應該也可以。”
昭然郡主:“我體質比較寒涼,一直用藥調理着,話梅不能吃太多。表哥送來的,必然是不錯的東西,你就替我多吃一些吧。”
童憐兒:“是,郡主。”
昭然郡主:“看來,你很喜歡楚嬷嬷的故事啊。”
童憐兒:“回郡主,民女覺得這位嬷嬷的故事很有趣,讓人不自覺想要聽下去。”
昭然郡主:“楚嬷嬷,那就多講幾個故事吧,畢竟有好一段路要走。”
楚嬷嬷:“是,郡主。”
童氏馬車旁。
青山:“少爺,應該沒有什麽事,好像是世子殿下給郡主送了一個食盒,小姐在郡主的馬車上似乎很開心,沒有什麽事情發生。”
童笙:“那就好,讓人随時關注着,但別靠太近。還有,在外人面前一定要稱呼世子殿下為擎王爺。”
青山:“是的,少爺。”
糧草由兵部派人押運,戶部侍郎帶領手下複雜清點,宗政辰熙和暗衛負責警戒,畢竟是在國境之內,倒是不用将弦崩的這麽緊。
宗政辰熙:“來人。”
侍衛:“王爺,有何吩咐。”
宗政辰熙:“前面驿站休息一程,找匹腳程穩重的馬讓童公子騎。”
侍衛:“是,王爺。”
戶部侍郎:“王爺,糧草都完好,看天氣應該不會下雨,不過也提前做好了準備。”
宗政辰熙:“李大人辛苦,您辦事我是十分放心的。之所以把這次的苦差事交給您,就是因為您不是庸碌之輩,等事情辦好了,回去我會向今上給您請功的。”
戶部侍郎:“王爺謬贊了,這都是下臣應該做的事情,只是有一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宗政辰熙:“但說無妨。”
戶部侍郎:“童府雖說此次出力不少,可畢竟身份在那兒擺着呢,王爺禮遇有家恐會招人非議。”
宗政辰熙:“來之前,李炜是不是囑咐您什麽了?”
戶部侍郎:“讓您見笑了。”
宗政辰熙:“無礙,他也是好意,這個你就不用管了。”
戶部侍郎:“下官僭越了。”
宗政辰熙:“将來都是一家人,對自己家人好點兒,誰還能說什麽不成。李大人稍候,有什麽不便盡可和兵部的人說,他們敢有什麽不恭敬,我必回軍法伺候。”
戶部侍郎:“不會、不會,王爺那下官再去前面看看糧草。”
宗政辰熙:“恩。”
待李侍郎離開,宗政辰熙便打馬來到昭陽郡主車架前,聽到裏面嬷嬷講故事的聲音,還有童憐兒偶爾發問的聲音,會心一笑,再次回到隊伍前。
童笙得了王爺賜馬,旅途疲勞減輕不少,心中的疑問卻越來越多,只能暗自思量,到時托裘紋青帶家書回去禀報父親。
而這一切,童憐兒渾然不覺。
夜幕降臨,隊伍終于抵達離京最近的縣城——邊梁縣,縣丞早就接到通知,在官驿等候。考慮這一日颠簸,行伍之人自是無礙,但小姐和公子哥們會感覺到疲憊,宗政辰熙減少寒暄的時間,命衆人按吩咐休息,此事自有随行侍衛安排。
因此次出行人數衆多,男人多擠在一起休息,官位相仿的李侍郎和兵部的蘇校尉則住在了一起。雖是一文一武,但蘇、李兩族均是為宗政天放效力,因此二人也多少說的上話。
蘇校尉:“李兄,這童家不過是商人之流,為何我覺得世子殿下對童家甚是禮遇呢?”
李侍郎:“說實話,老夫也有此疑問。不過離京前,舍侄李炜曾叮咛過老夫,少說多做,尤其涉及童氏,千萬不要多事,想來是王爺有深意吧。”
蘇校尉:“竟是如此,連令侄都如此說,那我就不打聽了,靜觀吧。”
李侍郎:“現在只能如此,賢弟要是有了答案,一定要告訴為兄啊,猜來猜去,不踏實啊。”
蘇校尉:“不猜就好了,左不過躲着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