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開心自在
齊念便趁着父親繁忙之際,尋了個無人注意的時機再一次出了一趟齊府。
這次她的目的,是要去看看在齊府之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暗戰之中,最為不可能活下來的那個幸存者。
齊鳴與王氏的那個孩兒。
也因着當初齊念多長了個心眼兒,在為王氏縫合身體時在她的腹中塞了個枕頭,是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倒真像是孩子還留在腹中并為生出一般。
雖說此舉對死者甚為不敬,但時間緊迫,又是為了她孩兒的安全着想,想必王氏泉下有知也不會怪罪什麽吧。
周氏那時正為齊鳴的離世而傷心欲絕,自然不會再多去查看王氏的屍體,便也就依齊府的規矩,以姨娘的禮節草草将王氏給安葬了。
是而除了阿瑤和那已然死去的齊府二公子,這世間再無第三人知曉,那一夜齊念是以怎樣驚世駭俗的方法,力保了這個孩子的性命。
如今他的父母皆已去了,在這齊府之中除了他那心智不全的胞兄之外,齊君良未必會容得下他,周氏與齊姝母女更恨不得要他的小命以保無後患之憂。是而這個孩子現下能倚靠着的人,便也只有齊念了。
就在那夜,王氏的那兩個忠心耿耿的貼身丫頭柔兒與媚兒便以一只小竹籃,偷偷地将那個本該胎死腹中的孩子給運了出去。
齊念便将她們都安置在了城外那座慕容氏曾長住的莊院裏,也算是了了姨母生前曾那麽喜歡這個孩子的一段緣分吧。
待到了莊院,雖還是一如往昔那般超凡脫俗的景象,卻因着少了許多人而打理得稍稍荒廢了些,再不似當初那副精致絕妙的景色與布局,倒平添了幾分肆意與随和。
因着當初在慕容氏身邊服侍曾出了容姑這樣的人,是而齊念倒還真是心中後怕的緊,便施了一筆銀子将這裏原來的下人全都遣散了去,又精心重挑了幾個老實忠厚的,一則為了打理姨母的這座莊院,二則也是幫着那兩個不知該如何照顧孩子的小丫頭,好好的将那孩子給養大。
這是姨母的心願,也是對王氏的承諾。
再次看到那孩子時,倒一改當初剛出生時皺巴巴、紅通通的傻樣子,已然都五個多月大的他當真是長開了不少,眉目精致清秀肌膚水嫩白皙,一雙黑亮無比的大眼睛透着滿滿的天真無邪,當真是惹人憐愛的緊。
且不說這莊院中的一應仆婦們對他疼愛有加了,便是連齊念這般冷心冷情的人一眼瞧見了,都忍不住再多瞧幾眼。
柔兒抱着他走上前來,說來倒也怪的很,這孩子一見着齊念便笑得甚為開顏,本就格外明亮的雙眸頓時便彎成了一對小小的月牙,倒似是格外的高興。
Advertisement
齊念本想看一眼即可,此時卻忍不住又伸了雙手,想要抱他一抱。
柔兒忙将孩子讓了過去,這孩子當真是十分的乖覺,也伸出了一雙肉嘟嘟的小手,邊笑得口水四流,都沾濕了胸前的衣襟。
齊念驀地心中仿佛被什麽擊中了一般軟得一塌糊塗。
站在一旁的媚兒見她似乎神色不大對,這倆丫頭也是早就在王氏那裏聽得一言半語說這四小姐的心思最為詭谲莫測的,心中也甚是敬畏,便忙上去接過了那孩子,向柔兒嗔道:“瞧小公子這口水流的,該要弄髒四小姐的衣裳了,還是我們抱着吧。”
阿瑤見齊念的面上倏然閃過一絲失望,便不由得瞪了媚兒一眼。
這媚兒本不過就是個十幾歲的小丫頭,哪見過這般淩厲的眼神,當即便被吓唬的神色一變,只深埋着頭再不敢說話了。
孩子倒也似十分委屈的扁了扁嘴,只乖乖的趴在媚兒的懷裏,也不笑了。
柔兒伸手輕撫了撫他的頭,嘴角含笑道:“小公子當真是乖巧極了,不愛哭鬧就愛笑,便是連肚子餓了都只這般委委屈屈的看着我們,從來也不折騰人,就連給他喂奶的乳母都說從未見過這般貼心的好孩子。”
齊念不由得面上也攜了一絲笑意,颔首道:“如此,便甚好。”
媚兒低頭看了看孩子,又擡頭去看齊念,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柔兒便替她将話說出來了,輕聲提醒道:“四小姐,小公子他如今還未取名呢。”
媚兒也附和道:“是啊,四小姐,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不敢擅自為小公子取名,如今小公子身邊最為親近的人,便也只有四小姐你了。”
齊念一想也對,既然已下定了決心要好好的将這個孩子養大,為他取個名字,倒也是應該的。
且看着他那般愛笑憨态可掬的模樣,她便不假思索的道:“那便就叫做開心吧,簡簡單單開開心心的,希望他能無憂無慮的過完此生。”
柔兒媚兒不禁相視一眼,面上頓時喜不自勝,忙屈膝行禮道:“多謝四小姐!”
小公子命苦,剛出生便沒了爹娘也毫無倚靠,若不是這冷心冷情的四小姐關照,恐怕他都不能活着踏出那齊府半步。
雖說四小姐那時為小公子安排妥當了,但柔兒媚兒的心中依舊擔憂的很,畢竟四小姐當初與四姨娘并算不上如何深厚的交情,頂多算是因利而聚。且小公子的身份實在是尴尬至極,不論是于齊府還是于外界,撫養他都只是吃力不讨好,并沒有半分利益可言。
但如今四小姐既肯賜名與他,即是默認了與他的關系,定然是要承擔這份将他養育成人的責任。
如今她們心中的那一塊大石可算是落定了。
如此想來頓時便覺得本該高不可攀的四小姐也親近了許多,主仆幾人說說笑笑,倒也彼此都拉近了距離。
齊念心中對開心是有感情的,便也很願意聽那倆丫頭唠叨着許多他以往的趣事兒。聽着便入了迷,本想瞧一眼便回府,誰知卻留着在這兒用過了午膳,盤桓多時方才頗有些戀戀不舍的離去了。
午膳用的都是莊院裏自耕自種的糧食與蔬菜,宰殺的葷食也全是自養在後院的家禽,被廚藝精通的廚娘精心做了出來,這口味當真是好極了。
整座莊院也不過十幾餘人,午膳時裏院擺了一桌精致的招待了齊念與阿瑤,不過一牆之隔便是下人們的大桌菜,熱鬧之餘,竟自其中品出了一絲溫馨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