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海上歸來記》的完結意味着兩個事情,一個是新的小說即将登上連載,另一個是經過蘇州的書商,單行本即将發售。前者還要等一等,因為需要空出版面來...就算要腰斬掉別人的作品,也得提前留出幾天時間讓完結啊。
至于後者倒是很快,連翹手上提前到手了一本樣書,是專門送來的。不僅如此,那邊還說明,等到正式發書的時候還會贈送十來套,讓連翹可以用來送人。一般作者發書之後總有些親朋要索書的,這也是榮耀時刻嘛!
不過連翹可能是個例外,她真正親密的家人只有母親吳美娘。其他的親戚根本不知道她就是《海上歸來記》的作者喬琏,而她也不打算讓自己的身份人盡皆知。這麽多書,知道她是喬琏的人人手一套也不能完了。
這種事想也無用,甜蜜的負擔而已,連翹幹脆不再多想,只等着幾天後收書——其實這時候書都已經印出來了,正在運輸往各地投放而已。
連翹很期待,單行本當然不如連載能積累人氣,但是大書商的平臺很大,能夠将小說投送到更廣闊的區域。喬琏這個名字影響的地區還是太小,對于連翹的事業來說只能說邁出了第一步。
“連翹!貴子她們來了!”吳美娘溫和的聲音從屋外傳來,與此同時來的還有一班女孩子的說話聲。
喬琏先生什麽的,名揚天下什麽的...算了吧,活在生活圈子裏,那些都沒有用。在她母親吳美娘眼裏,她就是一個社交面窄的可憐,沒朋友的小可憐蟲——還好連翹年紀小,不然她還要擔憂連翹接觸不到幾個異性,将來的婚事沒有着落。
家長就是這樣的生物,孩子整天在外面瘋,他們會責備不着家。但是相反,整天呆在家裏,他們又恨不得把人給踢出去。
現在連翹就是這樣,因為連翹表現的和朋友一起出去一點興趣都沒有。整天就是上班下班,有休息日也在家裏奮書疾筆。吳美娘表面上不說什麽,暗地裏常常鼓動她出去耍子。
“這就出來!”應了一聲,連翹整理了一下衣裳,撩開了厚紗做的門簾子,這就出來了。
外頭有四五個女孩子,分別是連翹的表姐妹張貴子、吳夢春、吳麗春,另外兩個則是吳夢春的同事,都在龍氏紅貨行裏做事。
這一班人是怎麽折騰在一起的連翹不知道,她只知道有一天下班後晚飯,從外婆家回來的吳美娘就笑意盈盈地向她宣布:她的旬休不用想着趕稿了,和姑娘們出去玩兒吧!
這時節已經漸漸入夏,姑娘們都可以穿比較輕薄的衫子了。連翹上身就是一件淺藍色薄羅半臂對襟衫子,下半身一條銀紅細紗湘水裙子,腰上系着一條嫩黃色汗巾,既年輕嬌俏,又很清爽。
看其他女孩子也多是這樣裝扮。
這些女孩子年紀都在十幾歲,最大的也不上十八歲,這般樣子當然合适。
一班五六個女孩子站在一起,吳美娘看了就捂嘴笑道:“哎喲,不服老不成了,你們年輕小姑娘就是不一樣。站在一起就像是整整齊齊一把小水蔥,真好看诶!”
幾個女孩子真的走出去了,也确實引人注目。張貴子爽朗英氣,吳麗春嬌憨可愛,連翹精致秀美,吳夢春那兩個同事中也有一個生的十分清秀可人。算起來六個姑娘有四個顏值都遠在平均水平之上,至于另外兩個,年輕就是加分項,打扮起來也不差呢!
有人說美人靠襯托,一個好看的人在不好看的人中會顯得格外好看...這個想法其實是錯誤。恰恰相反,好看的人和好看的人在一起才會顯得格外好看!
這就好比一位美女出現在到處都是普通長相的地方,也就讓人覺得是一個美女而已。而很多個美女湊在一起,那場面立刻就不一樣了,大概就是天堂的感覺吧。
現在幾個女孩子聚在一起就有相同的效果,幾輛人力車拉着一起在石板路上走,笑笑鬧鬧可有不少年輕男子張望。若是放在連翹原本世界的古代,這叫做傷風敗俗,而放在這個世界的古代,這是江南新女性的風貌,叫時髦呢!
幾個姑娘聚在一起是因為連翹的外祖母在南北貨鋪子裏做類似抽獎的活動,抽中了一沓戲園子的戲票。她生性就不愛這些,于是全給了孫子孫女們拿去耍。吳夢春最要強,還多要了兩張,邀了兩個同事一起去,也算是做人情。
不過戲園子的演出都是閑人消遣處,有下午場和晚場,就是沒有上午場,這時候客人們大都在睡大覺呢!所以幾個女孩子先在一家造的好湯水的茶樓定了包廂,來應付中飯。
說是包廂,其實不是完全封閉的,有點像外國劇院的感覺,有一面牆壁沒有,正對着樓下當中。茶樓不同于飯莊,這當中的位置是留給表演者的。有說書的,有逗悶子的,有唱小曲兒的,讓茶客食客飽腹之餘也有消遣。
吳夢春那兩個同事是其他人原本不認識的,不過性格開朗,說說笑笑倒也沒什麽不适應的地方。
其中一個上下看了看茶樓的裝潢,笑着道:“我原先一直想來茗香樓,只不過我姐姐從來不帶我,我一個人來也沒什麽意思——今天總算可以現吃他家最有名開口酥了,之前都是我大姐給外帶,滋味不如現做。”
幾個女孩子點菜,旁邊有小厮記下,然後利落地去傳菜。
連翹看着這些女孩子,竟然覺得頗有現代職業女性的風采,不由得心領神會地笑了起來。
實際上也确實差不多,大家吃吃喝喝讨論些有的沒的。不外乎東家的首飾、西家的衣裳,還有那大前門的香粉。
“說起來還是蘇州好呢,聽說蘇州那邊流行一種租房,整整齊齊的小樓,單隔成一套一套的,一間卧室加一間小廳算一套。原本是為了那些外來人短暫居住用,可賺了不少錢,後來發現租給女子更有生意,于是就轉做女子租房。上上下下全都是女子,又方便又好。”
“這種事兒,咱們這種小地方可就輪不上喽!”吳夢春不知道為什麽,忽然有了這個感嘆。
在中國古代,絕大多數的時候租房業務都沒有什麽前途。
房價便宜,往往工作一段時間就能擁有自己的房子。再加上流動人口少等方面的原因,租房業的前景确實一般般。
不過事情有例外,就像宋朝時期的國都開封。人口密度達到古代封建社會能夠承受的極限,房價問題提前了千年上演。這種情況下,租房也變得尋常起來。
現在的情況是,蘇州人口密度足夠大,城內早就住不下,往城外擴展了。而且流動人口頗多,大量年輕人來蘇州尋求出路。這樣一來,蘇州的房價漸漸擡升、住房需求得不到滿足...總之,租房業務可以做起來了。
不過租房業主們很快發現,将房子租給女孩子是比較好的選擇。女孩子不容易像年輕男子一樣糟踐屋子是一個方面,聚集在一起也不會鬧事是另一個方面,這可給業主省了不少事。
然而最重要的是生意更好做!
外來男子來蘇州首先想到的就是盡快賺錢買房,不然就不算在蘇州站住了腳跟。女孩子就不同了,除非是大富大貴之家,一般不會考慮自己買房,只會想要嫁一個有房子的——這在古代是天經地義的想法。
所以,女孩子租房的比例更大,同時穩定性高于男性。
雖然,從絕對人口來說,男性依舊比女性租房人要多,但是專門做女性租房顯然成了一門好生意。所以有業主買下地皮,修了整整齊齊幾排小樓,外面還有高高的圍牆,然後說明只租給女孩子。
有點像後世專門的單身女性公寓。
女孩子當然都來了——古代的女孩子當然要矜持的多,和一大堆女孩子一起生活,方便又安全嘛!
這位業主的生意比同行好得多,成了一個十分好的榜樣,立刻讓不少同行改做女性租房業務。其中有不少服務項目還花樣翻新,譬如給每棟樓分配一個婆子或者媳婦子,整理房屋洗衣服之類的事情就歸她們做。
若是像張貴子、吳夢春這種職業女性,根本沒有時間處理這種雜事,或者在這種事上耗費時間不值得。而單獨雇一個人照顧自己顯然也很不劃算...這樣幾個人共用一個就是一個好主意了。
簡而言之,抛開頭腦中的觀念不談,蘇州單身職業女性生活方式已經無限接近于連翹來的那個時代了。不僅華夏大地上其他地方的人羨慕,就是離蘇州城并不遠,也屬于蘇州府的嘉定人都會心向往之。
吳夢春算是格外傲氣嘴硬的一個,這時候自說是‘鄉下人’那是相當不容易的,就可以從側面說明這一點。
連翹為什麽一直想要去蘇州,單單是因為蘇州有利于發展她的事業嗎?沒有那麽簡單的。目前而言她的事業只是寫小說而已,而她寫出名氣來了,和蘇州的報館用郵寄的方式送稿件不也可以!
至于和編輯的交流,呵呵,當紅小說的待遇是不同的。報館專門派編輯來嘉定和她交流又怎樣?
驅動她一定要去蘇州的原因之一就是她了解到了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蘇州是怎樣的,或許依舊沒有跳出封建時代的條條框框,可是這已經是她能夠找到的、最接近她曾經生活過時代的地方。
在這個時代她表面上适應的很好,迅速地投入家庭投入事業,然而事實上,她一直沒有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