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章
說起來,原怪不得段公子誤會到如今。
顏白本是個一等一的矜持寡言的性兒,成婚數年,孩子都半大了,仍然不在人前對琴幽有什麽親密的言語舉動,且對幼年的段暄嚴格要求,一心要把這孩子培養成下一代的棟梁之才。
段暄生下來就是個小世子不假,但毫無機會沾染纨绔習氣,別家兒郎走馬鬥狗的時候,安陵王家的小公子卻夜夜苦讀到三更,次日不待雞鳴,又需起來習練武功,大約正是這樣的高壓政策,才造成了段公子如今萬事不萦于懷的淡定脾氣。
在此期間,蘇雲異曾幾次三番地悄悄來到王府,想知道琴幽對自己是否還有半分舊情,卻每每見到她悉心為顏白準備衣食的情景,禁不住愁腸百結,終于萬念俱灰,返回昆侖,娶了姝羽之母。
姝羽見父親滿臉追憶之色,絮絮叨叨地還欲再傾訴自己對琴幽的深情,心下大不耐煩,笑道:“爹,我知道你對琴幽的感情忒深,不過他們怎麽死得這麽早?”
雲鶴子略一遲疑,嘆道:“那一年暄兒才十六歲,段顏白收到邊疆傳來的消息,說是夷人糾集大軍,再度肆虐邊關,他便重返沙場,花了半年時光,将那些蠻夷之人一一擊潰。
憑他的武功戰術,做到此事本是輕而易舉,但那蠻人的首領再次輸在他手裏,怒發欲狂,派人劫了他身邊小厮的親眷,以此威脅。
那小厮在段顏白的飲食裏下了毒,此毒激發了當年折損他陽壽的體內劇毒,再無解救之法,即便是萬藥谷主趕到,也終于沒有回天之力。
我聽說這個消息後,立刻趕到王府,卻見琴幽沒事人一般操辦着顏白的葬禮,好像并不為他的逝世而悲傷。
我見到她這樣平靜的神色,心裏燃起了一絲希望,顫抖着聲音問她,願不願意跟我回昆侖。
她卻只是淡淡笑了笑,指着一個少年說:‘你瞧,他是我和顏白的孩子。’
順着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少年時候的暄兒,不過十五六歲年紀,筆直地立在父親的棺前,眼底隐約閃爍着淚光,既不說話,也不向我們望上一眼。
半月之後,我見琴幽仍是和尋常一樣,漸漸放下了心,常常寬解她,她也含笑答言,似乎心情也不錯,但在一個落雪的深夜,她卻靜悄悄地去了。
消息傳來的時候,我發瘋似的奔到她的房裏,看到她靜靜地躺在床上,臉上的神色分外柔和,仿佛只是沉醉夢境,不願醒來。大夫說她不是服毒自盡,也不是受了傷,只是傷心過度,心脈就此斷絕……”
晚聽得驚怔,剎那間連手腕上、臉龐上的劇痛都忘了,忖道:“原來段大哥的媽媽,這麽愛他爹爹,他卻不曾知道。”
雲鶴子臉上缭繞着悲苦之色,徐徐撫摸着角落裏的冰棺,凄然道:“琴幽離去的時候,還那麽年輕,我将她帶回昆侖,封存在冰棺裏,這麽多年過去了,她的容顏沒有半分變化,可是卻再也不會睜開眼來,對我笑上一笑……”
Advertisement
晚借着昏黃的燭光,向那冰棺一望,只見一團迫人的寒氣之中,無聲無息地躺着一個月白紗裳的女子,雖然隐隐綽綽的看不分明,但肌膚凝雪,當是佳人無疑。
忽聽一個人的聲音傳來:“師父,師父!”頗為熟悉,飄飄蕩蕩地傳入鬥室之中。
晚精神一振,想道:“既然有人來,我便有逃出去的機會。”
進入人間以來,她始終處于段暄的保護之下,被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此刻遇到這生平未逢的險境,反而勇氣倍增,強忍着手足上的疼痛,思忖逃離之法。
雲鶴子眉頭一皺,向姝羽道:“在這兒待着。”在門後一個吐着涎舌的獸頭上一按,鐵門緩緩開啓,走了出去,随即重新掩上了門。
晚見這機關設在書架之後,心頭一跳,正欲脫口呼喚,姝羽看破她的心思,冷笑道:“晚妹妹,我勸你省點力氣,這裏雖能聽見外面說話,外面卻聽不見咱們的聲音。”
晚悻悻然地住口不言,眼珠一轉,側耳傾聽,只聽前來之人的語氣裏充滿了猶疑苦惱的意味:“師父,我按照您的吩咐,告訴段師弟,我親眼看到那位晚姑娘被一個蒙面的黑衣男子推下懸崖。他這兩日不眠不休地在懸崖下尋找那小姑娘的屍骨,我瞧他失魂落魄,若是找不到,只怕……只怕也不想活了……”
雲鶴子緩慢而嚴厲的語聲随後響起:“涉兒,難道你要告訴暄兒真相?”
那人正是他的大弟子秦涉,聞言吓了一跳,嗫嚅道:“師父,您從小将我撫養大,對我恩重如山,弟子怎會不聽您的話?再說,段師弟雖然溫文和氣,但若得知此事,不知道會鬧出什麽亂子來。”
雲鶴子淡淡嗯了一聲,咳嗽道:“暄兒此刻在何處?”
秦涉答道:“他和顧掌門、鳳閻羅正在落雁崖下四處尋覓,幸而段師弟對師父好生敬重,半點也不曾懷疑到您。”
雲鶴子嘆道:“咱們瞧瞧他去,這孩子樣樣皆好,卻同他母親一般,性情太癡……”
跟着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響,似是二人一前一後地去了。
晚聽到他們的對話,隐隐覺得不妙,心想段大哥對師父這般尊重,倘若得知他竟是一個大壞蛋,豈非會十分難過?
卻見姝羽冷哼一聲,轉過頭來冷冰冰地瞧着她,臉上常常帶着的那抹親切笑容消失殆盡,眼底閃爍着殘酷的怒火,手一揚,重重地給了她一個耳光,斥道:“你這小賤人,憑什麽讓他這麽在意?”
晚被她打得眼前金星亂冒,咬了咬牙:“因為我不像你,是個臉上帶笑,心裏藏刀的壞人!”
姝羽眼中殺機橫溢,舉劍在她臉龐上比來比去,冰冷的鋒刃帶來森寒逼人的氣息,冷笑道:“你以為我不敢殺你?我爹做夢都想複活琴幽,我可不想讓她活過來,我娘一輩子也沒得到我爹的正眼相待,郁郁而終,憑什麽讓琴幽重生?”
晚聽她語氣裏怨毒極深,只覺這表面上端莊優雅的掌門之女,實在是惡毒殘忍到了極處,不由得毛骨悚然,一顆心撲通撲通狂跳,極力向後縮去。
姝羽見她害怕,更覺快意,咯咯直笑,厲聲道:“我看上的男子,一條魚憑什麽和我搶?”
劍光倏然一閃,如同電光劃過沉悶的鬥室,晚驚呼聲中,雙眸一陣難以忍受的劇痛猛然襲來,一雙顧盼生輝的湛藍妙目已然被毀,登時陷入無窮無盡的黑暗之中,摔倒在地,暈了過去。
姝羽見她昏暈過去,冷哼一聲,棄劍于地,快步走出鬥室。
沿途許多弟子往來匆匆,人人臉上均帶憂色,見到她款款出來,都叫道:“姝羽師姐。”
元澄蹿了上來,愁眉苦臉道:“師姐,段師兄還待在落雁崖下,我瞧情形不大樂觀……”
姝羽微微一笑,嘆道:“咱們已經找了兩日啦,卻找不到晚妹妹的蹤跡,真是讓人急死啦!”
說着快步而行,轉過曲曲折折的長廊,順着一條蜿蜒險峻的小路向落雁崖下奔去,只見漫天風雪之中,隐約現出三兩修長的人影,在冰雪中縱躍往來,尋覓不已,大雪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但被三人強沛無比的真氣一激,瞬息融化,四下飛散。
姝羽迎了上去,眉梢上輕籠一絲擔憂之色,婉聲喚道:“諸位,可有晚妹妹的消息?”
那三人正是段暄、陶瑕、顧楓荻,不顧迫人的嚴寒,正奮力分離冰雪,在大大小小的洞窟裏搜尋,聞言立起身來,頹然搖頭。
顧楓荻愧悔無已,顫聲道:“阿暄,若晚丫頭找不回來,我定賠她一條性命。”
段暄顏容蒼白如雪,嘴角微彎,勉強流瀉出一個清淡的笑來:“怎怪得你?原是我咎由自取,竟然如此大意地離開她。”
姝羽輕邁蓮步,和他并肩而立,婉聲勸道:“段師兄,你別太難過,晚妹妹那麽爛漫可愛,一定會吉人天相的。”
陶瑕緩緩抖落了一身的飛雪,望着她欲笑未笑,斜飛雙眉輕輕上挑,帶着說不出的玩味之意:“姝羽姑娘真是良善,但願能如姑娘所言。”
姝羽見段暄臉色憔悴,眉間清愁可挹,嘆道:“段師兄,咱們先回去歇息一會兒,好麽?”
段暄不答,不經意間在冰壁上瞥見姝羽映在其上的形影,心中猛然一跳,忽覺有些不安,略一沉吟,解下外袍,披在她的身上。
姝羽從未見他對自己如此關懷,不由得受寵若驚,笑色如花綻放:“多謝師兄,我不冷。”
段暄凝視她片刻,眼中閃過淡淡的笑意,語氣莫名地溫柔起來:“就算要尋阿晚,又怎能讓你受凍?咱們先回去吧。”
顧楓荻不明所以,奇道:“晚丫頭還沒找到,這就回去?”
陶瑕扯住他的衣袖,笑道:“死白毛,你愛在這裏受凍挨餓,本公子可不樂意。”
幾人聯袂回轉碧霞宮,一個黃衫小鬟捧上熱騰騰的姜茶來,清茶入口,衆人身上均是一暖。
姝羽見段暄低垂長睫,臉上神光離合,難辨喜怒,更是清俊難言,不禁心跳如雷,将那件白袍遞到他的手上,嫣然道:“師兄,謝謝你,你對我真好!”
段暄微笑道:“姝羽師妹,段某待你好是應該的,何必與我客氣?”緩緩轉着手中瑩潤的玉杯,略一沉吟:“楓荻,你說阿晚是因為去廚房裏取糖果,所以才不知蹤跡?”
此事顧楓荻早已對他說過,但當時他并未多加留意,此刻卻再度提及,怔了怔,急忙點頭:“是啊。”
段暄長身而起,淡淡道:“咱們再去廚房瞧瞧。”姝羽忙接口道:“師兄,我随你一起去!”
段暄不置可否,和衆人快步來到廚房,那廚房在碧霞宮的側殿之旁,一間大屋子占地極闊,淡黃琉璃瓦,雪白磚石牆,裏面香氣撲鼻,袅袅傳入衆人的鼻端,裏面七八個燒飯師傅正有條不紊地炒着菜,屋內熱氣蒸騰,将房外的寒意都沖散了大半。
段暄快步而入,來到擺放糖果的臺前,凝視不語,顧楓荻指着地下磚石,說道:“當時我找到這裏時,各色糖果灑落了一地,對啦,當時那個廚師長還提到說曾見到阿晚姑娘落入一個黑衣人之手。”
段暄微微颔首,向旁邊一招手,廚師長殷勤地湊了上來,臉上堆笑:“公子,您有什麽話說?”
段暄向他凝視半晌,淡淡道:“那日你如何見到阿晚被虜?”
廚師長向後面一指,賠笑道:“那一天小人本在這柱子後打盹兒,見到那位晚姑娘蹦蹦跳跳地走過來,在這兒拿糖果,突然不知從哪兒蹿出一個黑衣人,賊眉鼠眼地在她身後一拍,晚姑娘就暈了過去,被他一把抓着就走。天理良心,不是小人不沖出去救晚姑娘,只是那人出手太快,我還沒反應過來,他就不見蹤影了……”
段暄淡然道:“那人長什麽模樣?”
廚師長堆着笑道:“這個小人就不知道了,他臉上蒙着厚厚的面罩,我哪裏看得清?”
段暄“嗯”了一聲,眼底波光流轉,瞥了陶瑕一眼,後者撞見他的目光,報以若有若無的一笑。兩人目光交彙,頃刻間仿佛交談了千言萬語,面上卻均不動聲色。
當夜衆人草草用罷膳食,段暄見雲鶴子仍是一臉郁郁寡歡的神氣,當下辭了師父歸房,顧楓荻精美如瓷器的臉龐皺成一團,沒精打采地跟在他後面:“阿暄,我……”
段暄回過頭來,輕輕按在他的肩膀上:“楓荻,不要過于自責,我心中有一個疑惑難解,你可願與我去一個地方看一看?”
顧楓荻長眉一挑,澄澈美目中流露出一絲訝異之色:“去哪兒?”
夜色裏的段暄清寂如雪,眸光裏仿佛蕩着渺遠的雁影:“昆侖墟,碧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