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海上
朔州的田埂上, 衆人都各自去忙碌的時候, 趙揚的臉色漸漸暗淡下來, 他依着旁邊一棵高大的槐樹, 低聲道:“他們此時,應該到了潞梁了罷!”
趙揚的身邊站着的, 是他的難兄難弟——陸洵。
陸洵心裏比趙揚還郁悶啊, 趙揚的老婆走了,那是身負使命, 無可推辭,然而自己的老婆也跟着跑了,這算是怎麽回事呢?
他的膽量并不是很大,因此他也沒有找趙揚算賬, 他只能和趙揚一起,默默的站在樹下,兩人你看我,我看你,陸洵最後還得開口安慰趙揚:“公主她吉人自有天相,大将軍不必憂慮。”
又委婉的提示道:“大将軍若是能派人沿途多加防護,更能确保萬無一失。”
趙揚點點頭,道:“陸先生盡管放心, 他們到了齊地邊界, 自有人接應他們。”
只可惜,這句話說罷,兩個本來就不善言辭的人又各懷心事的站在那裏, 默哀起來。
*****
此時此刻,吳攸和賀雪齡肩并肩坐着,無奈的往腳下看去。
平常最活躍的吳懷之、還有趙揚的兩個侍衛:陳勝、吳廣正半昏半醒的躺在商船的甲板上,吹着海風。
對了,陳勝不叫陳勝,吳廣也不叫吳廣,他們分別叫做李成和梁毅。
吳攸完全相信他們兩個武功高強,忠肝義膽,這是趙揚挑中他們來保護自己的原因。為了避人耳目,他們并沒有随吳攸出發,而是等在和潞梁接壤的榮州,吳攸一到,他們就現了身,告訴吳攸,他們會跟在吳攸身邊,寸步不離。
吳攸做出了一個決定,在她看來,這個決定是正确的。
從榮州到江沅,自然要經過潞梁,薛家把持着潞梁十五州,這位薛節度使明顯很懂得生活的樂趣,他的府衙設在最潞梁諸州之中,最繁華,最歷史悠久的的建州。
經過了建州之後,再到許地,就容易多了。
從榮州到建州,最好的辦法不是從陸地上走,而是走海路。好在,大晉朝的水運也很發達,況且,只不過是沿着海岸線走,吳攸覺得,應該比走陸路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然而,有一件事她沒有考慮。
首先倒下的是吳懷之,他畢竟歲數不大,體質也不如李成和梁毅那麽健壯,剛上船兩個時辰之後,他就吐了滿地。
這回,吳攸公費出游,銀子是不用擔心了,她找的是一艘最好的商船,食物也都是精挑細選的。吳攸有些奇怪,覺得吳懷之不應該吃壞了肚子。
但是,随着李成和梁毅接連倒下,她終于明白,這三個生長在內陸,大概從來沒見過海,沒上過船的人……暈船了!
正當趙揚信誓旦旦向陸洵保證,李成和梁毅會好好保護吳攸和賀雪齡的時候,吳攸和賀雪齡正在連拉帶拽的把地上躺着的三個人扶起來,把他們從甲板上弄回了艙內。
然後,她找到了船主,想詢問一下,有沒有能緩解暈船所帶來的不适的辦法——畢竟,這坐船不像騎馬,自己可以掌控,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這一開了船,不到船港,就只能一直往前開。
就算停下,在海面上,也不會停止颠簸。
船主并不很在意,道:“頭一次坐船的人嘛,總會這樣,到了建州,就沒事啦。”
吳攸無奈的往回走去,經過隔壁的船艙的時候,聽見裏面傳來一陣陣吳侬軟語,伴随着清婉悠揚的低低的歌聲。
這畢竟是艘商船,沒有太多客人,正因如此,吳攸才挑中了它。不過看起來,隔壁的房間裏似乎住了另外一位願意出大價錢的人。
吳攸略略有些好奇,到底是誰和自己一樣要躲在這商船裏前往建州呢?
正當此時,那艙內隐隐傳出了一個少年的聲音。他笑了兩聲,随後道:“唱的不錯。”
這話說的無甚特別,可那說話的聲音卻叫吳攸和賀雪齡兩人不約而同的愣了一愣——公平地說,吳攸覺得她在這裏聽過的最好聽的男子聲音是謝瑾時的聲音,謝瑾時說話時那真是如同春風朗月,三分溫柔,七分清洌,就好像流動的泉水擦過細碎的石頭,讓你聽着他的聲音,就不知不覺的沉醉其中了。
尤其是吳攸差點因此喪了命,所以她對謝瑾時的聲音印象格外深刻。
趙揚的聲音也很好聽,是那種沉厚中帶着磁性的富有男子魅力的聲音。
至于方才響起的那個聲音,那可是和謝瑾時,和趙揚的聲音都不一樣,聽見這聲音的第一感覺,就好像春天的第一縷陽光曬在剛剛度過了一個漫長而嚴酷的冬天的人們的身上,沐浴在這樣的陽光裏,整個人從裏到外,瞬間就變得溫暖起來。
不知不覺中,吳攸的嘴角已經微微上挑了。
當吳懷之掙紮着從另一間船艙裏走出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吳攸和賀雪齡在那裏發呆的場面。
吳攸的心裏極快的泛起一陣內疚,她差點把這三位給忘記了,她連忙上前問吳懷之道:“怎麽樣了,好些了麽?”
吳懷之點了點頭,但是吳攸覺得他其實并沒有任何好轉。
離到建州還有好幾天的路程,吳攸看着吳懷之的臉色,心裏忍不住開始盤算,要麽到了下一個港口,他們就下船走陸路算了。
随着賀雪齡“啊”的一聲叫,吳懷之又吐了。
這時候,似乎他們鬧出的動靜驚擾了對面船艙裏的客人,只見艙門緩緩打開,伸出了一柄瓷白的骨扇,将垂下的密密的珠簾一撩,方才那少年又出聲問道:“誰在外面?”
吳攸擡頭一看,那珠簾随着海風搖晃,發出了清脆的響聲,從珠簾後面,走出一個少年來。
賀雪齡拉着吳攸的衣角,緊緊一攥,吳攸雖然吓了一跳,但她很理解和賀雪齡的心情——這位少年長得實在很是賞心悅目啊!
吳攸和賀雪齡兩人都扮作了男子,一個是穿越來的,另一個還是小孩心性,因此都肆無忌憚地盯着對方看了起來。
只見這少年大約十六七歲年紀,身量不高不矮,略有些纖細,卻修長勻稱,挺拔優雅。他面色如玉,俊美的五官毫無一點瑕疵,唇紅齒白,眉目都像是有人精精細細,一筆筆描畫出來的一般,他秀眉斜飛入鬓,既不顯得太過剛強,又毫無陰柔之感。細長的桃花眼,顧盼間盡是笑意。
吳攸在心中暗暗贊道:“若是世間有三分春色,那兩分豈不都落在了這少年身上?!”
最後,還是十歲的吳懷之站了出來,道:“我……我暈船……了……”
那少年又是一笑,道:“這怕什麽?教你這兩個哥哥,去問船主人要些姜片,含在口中,或按在臍上,過不了多久,就會好了。”
吳攸這才緩過勁兒來,她壓根兒沒想到姜也可以防治暈船,況且,她也不知道這個時代,這個地方,有沒有姜啊!
那少年仿佛看出了她的疑慮,道:“別的船上未必有,我這船上,卻是有的。你們快去罷。”
吳攸見他年紀不大,言談舉止間卻很是從容優雅,顯然是個世家子弟,便上前拱手行了一禮,道:“原來這船是公子的,在下失敬了。”
那少年将扇子一展,邊搖邊笑道:“不必多禮。”
吳攸又問道:“不知公子貴姓?若是方便,可否告訴我等,改日我好略備薄禮,前去公子府上拜會。”
那少年似乎覺得有趣,打量着吳攸和賀雪齡,緩緩開口道:“我姓虛……”
他剛一開口,艙裏忽然走出兩個身材粗壯結實的漢子,一左一右圍住了他,道:“公子忘了老爺的囑咐了麽?!還是快快随我等回去,不要再生事端了。”
那少年秀眉微蹙,很不樂意的跺了跺腳,道:“你二人怎麽打斷我和這兩位小公子說話,好沒禮貌!”
說罷,他略一思索,對吳攸道:“我姓徐,叫徐……呃……徐文。”
吳攸見那兩個壯漢面色愈發不善,,吳懷之又在旁邊幹嘔,急忙拉上自己身邊兩人,對徐文道了幾聲謝,又奔着船主的艙房去了。
船主聽了,道:“是小公子告訴你的?也罷,我這船上不但有姜,還是上好的九山生姜,既然小公子開口,我叫人去給你們拿一些來吧。”
吳攸趁機問道:“這船可是那位公子的?他可是姓徐?”
船主一愣,含糊地答道:“啊,是啊,徐老爺生意做得很大,我們這些商船,都是替他運送貨物的。”
吳攸聽了,笑着謝過了船主,帶上姜,匆匆回自己船艙去了。
再次路過徐文的船艙的時候,賀雪齡忍不住放慢了腳步,小聲問吳攸道:“姐姐,這徐公子,到底是什麽來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