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二十二節男主綜述
赤子之心,堅剛之志,不戀名位,功成身退
1.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筆下的男主們一開始并不立志成為什麽大人物,但都懷有赤子之心。
在射雕三部曲及《天龍八部》裏面,尤為顯現。以宋元時期民族大分裂大混戰為背景,充斥的民族矛盾是推動衆故事情節發展的的主動脈,民族情結的烙印在男主身上體現淋漓盡致。郭靖、楊過均以護衛宋土、抗擊外侮為使命。讓原本在桃花島自由自在潇灑神仙的黃蓉及從不過問世事也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也共赴民族危難的戰場。
張無忌,第三十四代明教教主,從一開始便以驅逐蒙古鞑靼,反抗異族壓迫為使命。蕭峰的民族問題有些複雜。在他生命的前三十年,毫無疑問是高舉反抗契丹侵略的大旗,杏子林一役,知道自己身世實為契丹人後,卸下丐幫幫主的身份,後證實自己身世确實是契丹人,回到遼國,做回遼人。盡管身負契丹人的血統,但絕不影響他是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契丹不負漢。蕭峰他做到了。一曲慷慨,蕩氣回腸。
其餘的作品,如《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及《鹿鼎記》等小說,以紅花會、天地會為背景、穿插反清複明的的故事情節,主人公陳家洛、韋小寶也是被賦予較深的民族情結。民族正義始終貫穿整個小說的章節,并極深地影響主人公成長與抉擇的路線。
2.心地光明,愛情圓滿。金庸小說中的男主,大都心志單純,意念堅定,光明磊落,心機與世故的手段較少。不過女主,倒通常要機靈狡猾的多。因此,不通世故不懂腹黑的男主,遇上世故圓滑甚至有些腹黑的女主時,一曲曲好戲也随之開場。
與古龍小說中“男不壞,女不愛”的套路恰好相反,“女不壞,男不愛”成為金庸小說情感的主要套路。淑女與妖女,通常妖女更有吸引力。黃蓉、趙敏、任盈盈等都被貼上妖女的标簽,似乎比淑女派的苗若蘭、王語嫣、香香公主等更受歡迎。如果沒有黃蓉、趙敏這類既懂心機又會人情世故的女伴,無法想象像郭靖、張無忌這流的耿直心性、心善單純的直男,會走上怎樣的道路。韋小寶算是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周旋在滿清的康熙帝與漢家的天地會之間,數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自然也離不開他衆老婆的幫助。作者給這些心地光明的男主都配比了一位與之性格互補又是絕麗無雙的佳人,在男主人生成功的道路上,發揮了重要的賢內助作用。
3.不戀名位,功成身退。在完成肩負的一系列重任和使命,比如國家的興亡,武林的安危,天下的太平,已是威名卓著的領導者或是領袖人物,通常都主動地卸下光環,不戀名利,不圖富貴,攜手女主,隐退江湖。
蒼生為念,捍衛國家興亡者,如楊過與小龍女,以飛石擊斃蒙哥,換取襄陽數年的太平後,歸隐終南山;天龍三俠共抗契丹的入侵,蕭峰慷慨就義換取宋遼退兵後,段譽攜王語嫣、木婉清、鐘靈回歸大理,虛竹則攜銀川公主回靈鹫宮;張無忌領導明教衆人抗擊蒙古侵略,在明軍勝利在望之際,決然放棄帝位與江山,選擇與趙敏寄跡海外;郭靖則始終以民族重任擔負在肩,在黃蓉的協助下,守衛襄陽,即使後來襄陽城破,夫婦殉難,也使衆人動容,留下倚天劍和屠龍刀,寄望後世有識之土能複我中華,護我漢家河山,郭靖之為俠,在為國為民,始終一番赤子之忱;
懲惡揚善,守護武林安危者,如令狐沖,經歷正派與邪派幾輪争鬥,人性的狡詐與險惡盡顯,當萬惡之人得到報應後,将恒山派交于儀琳,攜手任盈盈歸隐,開啓笑傲江湖的逍遙人生;狄雲在目睹連城訣寶藏塌陷,貪婪的罪惡随之消逝,內心空茫,選擇沒有世俗紛争沒有心機鬥争的雪山為自己的遁世之所,幸運的是,一樣厭倦世俗紛争的水笙也在那裏等着他;石破天在參透“俠客島”上驚天動地的武功秘訣《太玄經》圖譜,識破揭露貝海石陰謀後,與他同樣徹頭徹尾的良善的阿繡歸隐;
亂世求道,匡扶天下太平者,如韋小寶,幫助康熙智擒熬拜、平定三蕃、收複臺灣,取得雅克薩之捷,簽訂《尼布楚條約》 後,帶着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回到揚州,隐姓埋名,擇地而居;袁承志協助闖王起義并幫助闖軍攻破北京城,眼見闖軍腐化,毅然與溫青青和其他朋友們收複一座位于渤泥國附近、荷蘭所殖民的大島嶼,從此隐居海外。
猿過留聲,雁過無痕。這些少年英雄們,玉汝于成後,更傾向于選擇歸隐,或中隐隐于市,如韋小寶,楊過,袁承志;或小隐隐于野,如令狐沖,胡斐,狄雲。他們歸隐又成為江湖普普通通的一劍客,一山人,或一耕農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