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二十一節高手與高人
行文至此,我們來探讨一下“高手”與“高人”這兩個詞的區別。高手即有着某方面特長本領的人,即高出一般人。而高人的定義,除了是高手外,還必須是思想行為高尚,言論行動高明。通常所謂的高人逸士,不僅是有着高出尋常的能耐,還是人品清高脫俗,不貪慕虛名利祿之輩。
有這麽一則小故事,對“何為高人”進行定義。據說,左宗棠很喜歡下圍棋,而且,還是箇中高手,其屬僚皆非其對手。
有一次,左宗棠出征前微服出巡,看見有一茅舍,橫梁上挂着匾額〝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內與茅舍主人連弈三盤。
主人三盤皆輸,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将此匾額卸下了!〞。
随後,左宗棠自信滿滿,興高采烈的走了。
過沒多久,左宗棠班師回朝,又路過此處,左宗棠又好奇的找到這間茅舍,赫然仍見〝天下第一棋手〞之匾額仍未拆下,左宗棠又入內,與主人再下了三盤。
這次,左宗棠三盤皆輸。
左宗棠大感訝異,問茅舍主人何故?
主人答:〝上回,您有任務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銳氣,
現今,您已得勝歸來,我當然全力以赴,當仁不讓啦〞
世間真正的高手,是能勝,而不一定要勝,有謙讓別人的胸襟;能贏,而不一定要贏,有善解人意的意願。
如此人物,方能稱之為高人。因此,高人必定是高手,而高手不一定就是高人。在衆武俠小說中,從不乏高手,尤其《倚天屠龍記》與《天龍八部》兩部小說中,盡是高手。但能稱之為高人者則不多。綜觀之,存世的高人,也只《笑傲江湖》的風清揚、《天龍八部》的掃地僧。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高人有這些個特點。一是高人通常是隐士,一般不出場。風清揚常年隐居華山之巅,不問世事。可謂是小隐于野;而掃地僧,連個真實的姓名也沒有,足見在偌大個少林寺,知之者全無一人。可謂是大隐于朝。而高人通常都說是世外高人。世外,即是超脫塵世之外的意思。人往往先是入世,到一定境界後,追求出世。所以,那些高人們,通常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沒有一定的閱歷,沒有一定的經驗,是成不了高人。所以,盡管金庸衆小說的男主,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常常個人能力幾近巅峰,但都稱不上高人。
二是高人個個身懷絕技,但極少收弟子及傳人。風清揚是見令狐沖遇見難題,不得解,而這小子生性不羁,與自己有幾分相像,才出來指點一二。掃地僧則是見蕭遠山、慕容博、鸠摩智等人将少林挑釁的失去了下限而各人心懷異志,誤入歧途出來為衆人做徹底的拯救。風清揚書中未有言明他對戰時的真實戰鬥力,但掃地僧的戰鬥力卻是衆人目睹。當世的高手,均被他折服。
三是高人的指點,通常更多的是開悟。風清揚教導令狐沖劍術的最高境界是随心而走,物我兩忘。一個人不可不學,更不可讓學來的東西束縛,将任何言論奉為教條,是把這言論變為最大的束縛。掃地僧不是對某一個人進行開悟,而是對所有在場的人。這位掃地僧,精通佛教經典,一身絕世的武功,外加一顆濟世救人的慈悲之心,舉手投足間化解了蕭遠山和慕容博之間三十年的仇恨,讓衆人明白家國仇恨、生死離別都如夢境,讓有着血海深仇的蕭氏與慕容家大徹大悟,皈依三寶,不再過問世間恩怨。而《倚天屠龍記》的張三豐,世人皆稱之為高人,但他出場實在較少,一出場就中了暗算,便沒有出手的可能,只能說他的武學及道家學問修煉的很深,而高人的一面刻畫不詳。
經歷時光的沉澱及歲月的磨練,有的高手能夠轉化為高人,進入了高人的序列。如東邪黃藥師在《射雕英雄傳》是五絕中的高手,而到了《神雕俠侶》,他不落俗套,不為世俗思想所規限,極大地支持了楊過去努力追尋小龍女,可以列為半個高人,但與掃地僧的境界,仍是很有差距。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