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安利希望小學
圓滿完成任務,淩彥心情大好,回宮的路上還哼着小曲。
系統也不由嘆服:【雖說這說服別人的技巧有心學都能學到,但淩老師這番表演當真是爐火純青,令人贊嘆。不愧是金牌主持人。】
淩彥果然開心地笑了。【你都說了我是金牌主持人,我再不好好表現,豈不是讓你嘲笑?】
【我怎麽會嘲笑淩老師?】
系統這句話說得真情實感,倒是讓淩彥不知該怎麽回答了。
說服了許大人,就等于擺平了文人,朝臣就得靠皇帝的手腕了。
對此皇帝也表示心情平穩——
寧大人是朝臣之首,門生親戚盤根錯節,說話很有分量。所以接着坑寧大人就行了。
何況寧大人又在搞事了。淩彥該慶幸現在和皇帝好歹是睡過的交情了,要是放在剛穿過來那會,指不定就被認作同黨設下圈套了
寧大人也很不容易,上一次被同僚記恨,連帶他的弟子們也有不少離心的。為了挽回聲譽,少不得四處打點,請客做東,又花了不少銀子。
所以當又看到淩彥時,他差點瘋了。
探頭探腦,發現了這次并無公公相随,寧大人瞬間變換表情。“我警告你,上次只是給公公幾分薄面,你一個逆子,真想無法無天不成!”
淩彥看他的眼神幾乎要帶着點惋惜和同情了。
接着,飛揚跋扈的寧大人就發現,他那不成器的庶子身後一個侍衛突然上前腰間佩刀拔出一半,他猛然往後退了一大步,驚呼:“大膽!”
“寧大人,這是不把朕放在眼裏了?”皇帝一邊摩挲刀鞘,一邊向已經驚呆了的大臣看去。
對于寧大人這種舍己為人,主動給皇帝送把柄避免皇帝費心的行為,皇帝給予了高度的贊許和極大地稱贊,淩彥則充分地體察上意,對寧大人表現還不充分、不合格的地方提出了批評,希望寧大人能繼續努力。
寧大人知道,自己一旦上了這封奏折,他在朝中辛苦經營幾十年的勢力,就都毀了。但是,不上的話,一個藐視皇威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再得罪了大臣沒法混,得罪了皇帝就直接滾蛋了。寧大人還是老老實實上奏,請求派出商隊出使西域,重開絲綢之路。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書的寧大人,瞬間被罵成了篩子。
“他現在是徹底老實了,不然得罪了朕,他就徹底沒有容身之處了。”皇帝縮在淩彥的椅子裏,眯着眼睛舒服地搖頭晃腦。終于解決了一直以來的心腹大患,他得意地笑得像狐貍一樣。“說起來還是要多謝你啊寧卿。”
淩彥端起茶碗向他示意幹杯,臉上是如出一轍的笑容,“喜聞樂見。”
言官們紛紛上書不滿,然而許多人都看出寧大人并非一時昏了頭,皇帝遲遲沒有表态,他們便也不急着表态。再後來許大人上書支持開辟上路,引經據典力證通商的重要性,國子監群情激奮的學生一下子都老實了。
由于寧大人和許大人都是外戚,就有人彈劾後宮幹政。對此許妃和寧妃各上了一道沉痛哀婉的自辯奏折,皇帝則大發雷霆,将上書的官員痛罵一頓。寧大人又接連幾封奏折據理力争,生生要那上書的官員說個清楚,兩位後妃究竟是怎麽幹政的,皇帝又怎麽會讓他們幹政。
駁了皇帝的面子,得罪了兩位門生遍朝野的大人,彈劾的官員也只能将一腔委屈肚裏咽下。
這麽一打岔,原本的正題幾乎要被大家忘了。于是帶着淩彥的無限期待,商隊出發了。
“該回去了吧?”
城樓之上,年輕的帝王抱臂看着身邊還依依不舍盯着遠方的人。“現在可以回去了吧?”
“說來還要謝陛下,幫臣寫自辯的奏折。”
皇帝輕輕笑了一聲,“你連奏折都不會寫,朕若不幫你,你是打算照抄許妃的,還是什麽都不說等着被處置?”
淩彥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回答:“如果把許妃的那份拿給臣,臣應該能仿寫一份。”
皇帝的手指輕輕拂過他肩頭,帶下落葉。“算了吧,你有那時間,還是做些更有意義的事吧。”
皇帝很快便在京郊建起了第二座希望小學。
第一座小學已經步入正軌,淩彥依着從前總結的經驗一一實行。他不再全部親力親為,而是制定了标準規範,請工部、當地官衙的官員與投資的商戶一并實施,他則從旁監督。
因為皇帝對于希望小學的重視,朝中官員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淩彥便嘗試着邀請朝臣偶爾前去授課。第一個就是國子監祭酒許大人。
此舉最明顯的影響對象,就是小學的先生們。看到堂堂國子監祭酒都在認真備課,接受檢查,他們頓時就心服口服了。
“寧卿真是七巧玲珑心,這麽規定,倒是便于我們做先生的,不至于一時緊張不知道講什麽了。國子監雖然也有規定,終究不如你那麽細致。何況你們雖然打着蒙館的名義,實際高級班教的東西已經足以參加科舉了。”
淩彥表示那是自然,他已經在派人收集講官的講義做成課堂筆記了。
又陸陸續續有與許大人交好的官員受邀前來,漸漸成了不成文的規定。這下願意去希望小學做先生的人更多了:能和朝中大佬提前混個臉熟,傻子才不願!
越來越多才子充任先生,教學水平提高,名聲也越來越響,當地大戶紛紛心悅,也将孩子送來。淩彥同意歸同意,卻也約定,送來的孩子必須遵守希望小學規定,不與其他孩子發生沖突;家裏還要交一筆“擇校費”。
對這些家庭,這筆錢當然是小錢。有了他們開頭,陸續也有京城以外,其他地方的人上書希望本地建希望小學,他們願意自掏腰包。希望小學開成了連鎖。
由于參與的商戶太多,三年一輪也夠排上好幾年的,淩彥便宣布,後來再建的希望小學改原來的,将投資商戶納入皇商候選改為成為當地官府專用商戶。這一來雖然檔次降低了,卻是從候選人變成專用商戶,也足以讓一部分商戶動心。更多人則幹脆抱着把自己孩子送進去的目的砸錢。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好蒙館、好書院。
外地陸續有希望小學陸續建成。為了防止破壞口碑,淩彥提醒皇帝派出考察人員前往當地,宣布規章制度,監督建設。考察人員都是皇帝身邊的親信,或者重用前需要歷練一番的未來棟梁們。他們要記錄每家慈善堂的環境,孩子滿意程度,在當地的評價,師資力量情況等等,同時也要監督贊助商們捐款是否到位。
當年淩彥考察慈善堂時制作的表格被他重新拿出來改寫,親手交給這些考察人員,并未他們示範了如何打分:比如王家大戶注重環境衛生,房間寬敞明亮,夏天驅蚊冬天供暖,劉家大戶注重教學安排,課程設置的淺顯易懂,都是加分項。
待他們歸來後,淩彥命人評分時将優秀的那一部分制作成冊子,全國推廣,制作為統一标準。
而前往西域的商隊,也終于歸來。
此次赴西域,收獲頗豐。除了肉眼可見的大袋金銀珠寶外,還有大量的種子作物,土豆、紅薯、玉米、花生……淩彥光是看奏折,就已經兩眼閃光。更何況還有他心心念念的咖啡豆
“這玩意真的能喝?”皇帝撐着下巴,眼神盯着淩彥手下的杯子打轉。
“你都問了好幾遍了。”淩彥手裏的小勺一遍遍在灰褐色的液體中畫圈,在白沫上留下弧形痕跡。“當然可以喝,而且很好喝。”
他端起杯子,嘴角一翹,喝了一口,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這個,苦的有點過分了吧?
明明加了許多的糖,仍然被苦到的淩彥臉皺成一團。
系統及時為他解惑:【淩老師,您一個喝速溶咖啡都要額外加糖的人,就不要嘗試才加了那麽一點糖的純咖啡啦!】
淩彥勉強下咽,臉一直皺皺的,皇帝直接笑出了聲,“誰說能喝的?朕偷嘗了一點,就覺得滿口苦味,不像是能喝的東西。你這什麽都要吃的毛病可要好好改改。”
淩彥終于咽下,又喝了一大口加了蜂蜜的茶,決心下次趁皇帝不在,再往咖啡裏加點蜂蜜試試。他拿起旁邊整理好的冊子,翻開看了起來。
“才建了一年就被雨水侵蝕嚴重?開什麽玩笑!”淩彥脫口而出。
皇帝的笑容也收住了。“哪兒的?”
“雲南……”淩彥喃喃,“雲南倒确實潮濕多雨。”
“沒那麽簡單。”皇帝表情陰沉,“既然我們都知道潮濕多雨,當地人難道不知?為何沒做準備?屋舍怎麽建的?”
淩彥道:“沒什麽特別的,就是平地大院。”
“呵。”皇帝冷笑,“在雲南建平地大院,不就是找死!你跟朕來。”說着,他就輕車熟路地抓起淩彥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