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阿嬷的消息
第44章 阿嬷的消息
陶家人在見到皇城來人, 稱自家外孫女封轶讓皇上派他們來請他們前往皇城之時,還以為對方說的是玩笑話。
結果對方不僅出示了玉符,甚至驚動了淄梵縣的縣令等人。
馮轶外公與舅舅終于明白問題的重要性, 當天就去通知了封老爺子和封父封母。
第二日,封老爺子帶着封父封母和馮轶的大哥二哥趕到縣城。
其實在馮轶被太傅接往皇城時,便給萬垣忡和封老爺子搭來了信件, 不過怕信息洩露,只是說機緣巧合與當朝太傅大人相遇,去往皇城一趟。
封老爺子等人提心吊膽許久, 結果沒想到未等到馮轶回來,反而等來了接陶家人的人。
确定了對方是接陶家人, 而不是封家人後, 封老爺子便有了猜測, 恐怕是馮轶自己造出來的槍被太傅大人發現了,封家倒是沒有暴露。
他心中有些緊迫,害怕皇上發現馮轶的特殊後,直接将她禁锢在皇城。
但是皇城來人卻對着他們畢恭畢敬, 然後道出了真相:“其實皇上命奴才帶人前來, 除了接人外, 還有一件重要之事, 那便是感謝當年救下郡主殿下的諸位。”
“郡主殿下?!”
封家和陶家人全都一驚。
前者倒是很快反應過來, 封老爺子當年早就預測過馮轶的真實身世不俗, 只是沒想到竟然會這麽快暴露。
但後者卻迷茫了。
馮轶不是他們的親生外孫(甥)女嗎?什麽時候成了郡主殿下?!
陶翠只好無奈地将當年的真相說了出來。
皇城來人也道出了馮轶真實身份。
“原來轶兒竟是鎮國大将軍之外孫女?!那為何會被追殺、流落到我們村中?”陶翠害怕當年追殺她的人還會暗中害她。
不過對方的解釋很快讓他們松了口氣。
原來馮轶是被親生的禽獸父親調換追殺, 現在一切真相大白, 追殺馮轶的人已經全部被斬草除根。
而對方也順勢邀請封家人一同前往皇城。
封老爺子想了想, 還是不放心馮轶的處境,于是決定跟着陶家人一起前往。
在馮轶他們滅掉魏漣回轉的時候, 陶家人與封家人也在路上。
就在封馮轶為超一品鎮國郡主而大赦天下的皇榜下來這天,陶家人和封家人正好來到了皇城。
兩家人也是第一次來到皇城,有些稀奇地打開馬車車簾觀望,正好路過皇榜,見到人頭攢動、擋住去路,不由相問:“這是發生了什麽?”
帶他們回來的內侍想要派人去打聽,卻沒想到馮轶兩個哥哥已經從後面的馬車下去擠進人群中圍觀了。
然而,當他們看到皇榜之後,又是震驚,又是疑惑。
“封鎮國大将軍之外孫女馮轶為超一品鎮國郡主?!大赦天下、免賦三年?!”
周圍的百姓們根本不知道誰是鎮國大将軍外孫女馮轶,他們最為關注的是大赦天下和免賦三年。
“大赦天下!免賦三年吶!皇上萬萬歲!郡主殿下千千歲!!”
“太好了!!”
“皇上真乃明君!!”
不時有人直接朝着皇榜跪下謝恩。
內侍派來的人也看清了皇榜,同馮轶兩個哥哥回到馬車旁,向其他人禀明了皇榜內容。
封老爺子和陶老爺子聽完,同時瞳孔一震。
看這樣子,他們這(外)孫女恐怕不是簡單的得了聖寵。
陶翠和封居錦兩夫妻更是有些不知所措。
馮轶舅舅舅母和兩個表哥欲言又止。這還是他們寵愛的外甥女(表妹)嗎?
內侍倒是連忙朝着他們賀喜。
一群人心情複雜地被帶往清漪園。
-
馮轶很快收到了外公他們到來的信息,立刻高興地帶着昱燕和萬葭從皇宮返回。
只是沒想到,不止外公舅舅他們來了,就連封老爺子和爹娘他們也跟了來。
在她出宮之前,封老爺子已經與兩個堂哥和小哥昱鷹說過話,從他們口中得知了整個過程。
在聽到馮轶是皇帝和太傅他們從天幕的仙境中求到谷國的神女之時,封家人和陶家人簡直瞠目結舌。
他們想到了馮轶的來頭大,但沒想到大到這種地步。
難怪皇上竟然會給馮轶這麽高的封號,還大赦天下。
封老爺子驚嘆:“這是天意啊!!”
難怪馮轶那麽小,便能知世事、研制他們聽都沒聽說過的武器。
當時若不是她到了封家,而是去了普通的農家,恐怕也活不下來。原來她不僅是封家的希望,還是整個谷國的希望!!
兩個堂哥又将皇上吩咐保密的事情叮囑了一遍。
兩家人當然知道厲害,連忙答應了。
後續又聽到他們與魏漣伯氏的交手,和馮轶打算讓封家出世的決定,封老爺子的呼吸加重了一些。
“好!不愧是我封家少族長!”
伯氏做下這麽多傷天害理之事,現在又滲透谷、季兩國,定是圖謀不小,他們也确實到了該出世反擊的時候!有馮轶這位神女作為封家領袖,他們定然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
等到馮轶來到他們面前,封老爺子帶頭朝着她跪了下去。
“參加殿下!”
“爺爺!外公!爹娘!你們這是做什麽?!”馮轶連忙也跪在他們面前。
見到她的行為,封老爺子徹底放下心來。
馮轶意識到他們一定是知道了所有,鄭重地朝他們道了謝,“是我需要感謝爺爺和爹娘當年的恩情……”
“這或許正是封家的使命。”封老爺子和馮轶互相将對方扶起。
衆人相處了這麽久,加上封家傳承的思想,自然不會跟馮轶産生隔閡,不過片刻便恢複成了往常的模式。
不過,封老爺子卻很快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轶兒,既然你還認我們這家人,老頭子決定,日後便将封家徹底交到你的手上……”
“從今日起,封家再無族長與少族長,唯附庸你一人!”
馮轶的眼睛微瞠。
而其他封家人互相看了看,便鄭重地點下頭。
能附庸神女殿下,何其榮幸?!
馮轶思索了片刻,便答應下來。
其實說什麽附不附庸,她與封家人的相處形式又不會發生變化,他們日後還是她的親人,僅僅是重大事情的話語權從封老爺子那裏移交到了她手上。
而馮轶也有自己的考量,封家傳承的墨家思想确實超前,但若不加以改變,還是很難在這個皇權社會保存下去,她要做的,是在封家的思想基礎上進行改革。
封老爺子恐怕也是看出了這個問題,所以不提将族長之位讓給她,而是将封家變成她的附庸家族。
在衆人說過話後,被馮轶從安懷侯府拯救出來許久的雪兒也從其他院子趕了過來求見。
“殿下,這是先前宗□□送過來的。”
雪兒遞給馮轶一個錦囊。
“好的。”馮轶接過,打開一看,才發現是一枚玉牌。
原來是屬于鎮國郡主的身份文牒。只是普通人用的是紙質文牒,而官員以上,便換成銅銀金玉,玉牌是皇家身份的象征。
魏冀之前答應為她保留封家女的身份,但同時還讓宗□□為她上了郡主玉碟。
只是令馮轶未想到的是,玉碟之上的名字并不是其他,而是前世跟了她多年的——馮轶。
看到這個熟悉的名字,馮轶忍不住眼睛一熱。
兜兜轉轉,原來這個名字還是她真正的歸屬。
親生的外家給了她馮的姓,而封家又給了她轶的名。
“恭喜轶兒。”
周圍人為她祝賀,馮轶含淚而笑。
-
馮轶的外公舅舅到來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去圍剿魏漣之時,她和昱燕三人的子彈都用得快見了底。
正好魏冀将皇城附近一處別苑贈給了她,說是別苑,實際上就是現代所說的大莊園,占地極大,正好可以用來建工廠。
馮轶見過了皇上送過來的鐵匠和煉丹道士。
鐵匠先不說,那些煉丹道士卻有些故弄玄虛,在清漪園的某個院子大搞玄學主義,什麽無火自燃的符咒法術、什麽在滾燙的熱油鍋打坐卻毫發無傷的‘真身’。
不過馮轶從現代而來,怎麽可能不懂其中的奧妙,毫不猶豫地揭穿了他們的老底,惹得本以為能借機诓騙這位年幼郡主、從而走上人生巅峰的道士有些恐慌,他們本來就是煉丹吃死了一些貴族的帶罪之身,相當于是皇上送給郡主的奴隸,生怕郡主直接将他們賜死。
好在馮轶就是找他們過來給她做事的。
“這些裝神弄鬼的東西有什麽意思?難道你們不想學點真正神奇的?”
馮轶一句話便吊住了這些道士。
随後,她便帶着外公他們和鐵匠道士來到別苑。
利用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建好實驗室和工廠雛形。
中途正巧紀羨來找馮轶,馮轶聽說他現在的職務是守衛皇城附近的安全,便拜托他費心看顧一下別苑周圍。
紀羨已經知道馮轶才是心上人留下的唯一血脈,不論是為了彌補還是聯絡感情,都将這件事情看得無比重要,當即答應下來。
加上魏冀得知她已經着手研究‘神器’,特意派遣了一支親兵來看守,別苑的保衛工作也便差不多了。
接下來,馮轶卻并未直接煉制□□,而是研究一種在現代習以為常,古代卻異常珍貴之物——玻璃。
她之前在封家做實驗用的是陶罐,但是陶罐其實還是會被酸堿腐蝕,所以不是長久之計。
既然有了條件,自然要制作玻璃器皿來提高效率。
玻璃的制作方式和材料也簡單,當她研制出第一塊玻璃之後,那些跟随她學習的道士看她的眼神便完全變了。
而萬葭卻從這塊玻璃上看到了商機。
“轶兒,我建議你将這個煉制方式獻給皇上,那些世家貴族不是各個喜好奢靡嗎?正好用這種玻璃從他們身上刮下幾塊肉來!”
馮轶眼睛一亮,她之前倒是沒想到,正好她的工廠需要‘經費’,撈那些世家貴族的錢,來補充她的彈藥庫存,簡直兩全其美!
于是,她便依照萬葭的話,利用外公打出的模具,制作了幾個精美的玻璃用品給皇上和皇後送了過去。
見到這幾件晶瑩剔透的玻璃,魏冀立刻便叫來工部尚書,然後實施馮轶的計劃。
谷國雖然也有琉璃,但琉璃的産量極低,而根據馮轶所說,這種玻璃的技術簡單許多,可大量生産,完全可作為琉璃的替代品,來收割這些世家貴族。
工部尚書還未從上次雜交技術的餡餅中回過神,現在又兜頭砸來玻璃技術,簡直樂得見牙不見眼,歡歡喜喜地從馮轶這裏取了經,便做準備去了。
又是半個月過後,馮轶已經教會了那些道士,批量煉制出了許多□□。
而外公那邊也将皇上送來的鐵匠摸了底,雖然技藝沒有他與馮轶舅舅強,但好歹還是聰明的。
兩人帶着這些鐵匠起早摸黑,同樣煉制出了一批槍支和子彈。
不過槍支這種東西比較危險,馮轶很早就提醒過,任何細節都要達到完美的程度才能進行下一步。
馮轶也時常盯着他們的制作,并且仔細檢查。
她不是不想将近現代的煉鋼技術傳授給外公他們,但是這并不是一時半會能學會的,且以現在的工藝水平,就算學會了也沒有條件制作,所以只能一步一步來。
不過她外公和舅舅不愧是曾在伯若先生手下做過的工匠後人,他們早在幾年前被馮轶提點過後,便熟練掌握了灌鋼法,所以現在生産出來的槍支彈藥已經相對穩定了許多,淘汰率下降了不少。
見到新的一批武器成型,馮轶終于松了口氣。
與此同時,魏冀那邊也傳來消息,玻璃物件果然在貴族圈子中引起了轟動效應。
這在馮轶的預料之中。
但是魏冀那邊再次傳來的一條消息,卻讓她神經緊繃了起來。
民間疑似有她阿嬷的線索。
聽到這一句,馮轶即刻帶着昱燕他們進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