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
第43章 第 43 章 ……
康熙二十七年, 夏。
野心勃勃的噶爾丹勾結沙俄,率領三萬精騎襲擊了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
這一切來的太過突然, 土謝圖汗倉促應戰,終究不敵噶爾丹,吃了敗仗。
其後,噶爾丹又率叛軍乘勢擊潰車臣汗和紮薩克圖汗兩部,并大肆搶掠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營帳。
喀爾喀蒙古諸部遭受重大損失,舉部內遷。
蒙古諸王請求大清給予幫助,康熙早就想找機會穩定邊疆,但安內必先攘外,需得先解決沙俄這個大麻煩。
***
索額圖從乾清宮出來,步伐急促地朝着太子的毓慶宮去了。
此時胤礽正俯首在案前寫字, 何玉柱來報說索相來了, 胤礽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連忙起身迎了出去。
“叔姥爺, 你怎麽得空過來了?”胤礽問。
索額圖望着太子,眼中滿是慈愛與不舍, 緩緩開口道:“殿下,明日奴才便要啓程前往沙俄談判, 此去不知前路如何,亦不知歸期幾何, 奴才心中實在放心不下殿下, 特來見您一面, 向您辭行。”
說罷跪了下去。
胤礽雖然知道索額圖此行定會平安歸來,但想到接下來數月不能相見,心有亦有不舍。
他眼眶微紅,連忙扶住索額圖:“此去沙俄路途遙遠, 叔姥爺務必多加小心,照顧好自己。”
索額圖重重點頭,不放心道:“殿下也要多加保重啊,雖然明珠已倒,但難保沒有東山再起的一日,奴才不在的這段日子裏,您千萬要小心提防。”
索額圖說的不錯,明珠的确會有東山再起的那一日,可即便汗阿瑪重新啓用明珠,對明珠的信任也将大不如前。
“你放心,孤心中有數。”胤礽道:“你此去談判,關乎國家榮辱,責任重大,一切還需謹慎行事。”
索額圖挺直腰杆,堅定道:“殿下放心,奴才定當不辱使命,為我大清争取最大的利益。”
“好。”
索額圖凝視着太子,目光中飽含深情,實在沒忍住,一把将太子擁入懷中。
“殿下啊,奴才舍不得您啊……”說着嗚嗚哭了起來。
胤礽哭笑不得,安撫似的拍拍他:“叔姥爺快別哭了,否則明日百官送行,你還怎麽見人啊。”
索額圖又哭了一會,道:“奴才不在,您若有什麽事盡管吩咐格爾芬和阿爾吉善去做,他倆自會為殿下辦妥。”
“知道了。孤能有什麽事啊,再如何還有汗阿瑪在呢,你就放心吧。”
索額圖又徐徐說了許多,實在不能再久留了,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他邁着沉重的步伐離開毓慶宮,沒忍住又哭了起來,肩膀一聳一聳的,看的胤礽莫名心酸,不禁想起前世,索額圖也是一心一意為他,最後卻落得個活活餓死的下場。
胤礽望着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暗道:此生,孤定會護你周全。
“叔姥爺,保重。”
***
索額圖前腳剛走,康熙後腳就來了。
胤礽衣裳還沒來得及換,康熙瞅着他道:“舍不得你叔姥爺?”
胤礽“昂”了聲,問:“阿瑪怎麽忽然過來了。”
“怎麽,太子爺不歡迎朕?”康熙捏了胤礽一把,續道:“朕聽說索額圖抱着你哭了一通,你這衣裳……”
胤礽低頭瞧了瞧,前襟被索額圖的眼淚打濕了一片,貼在身上有些難受。
“阿瑪您先坐着,兒子先去裏面換身衣裳。”
待胤礽換好衣裳出來時,就見康熙坐在椅上朝他招手。
“過來朕身邊。”
胤礽走過去,笑道:“不知阿瑪有何吩咐。”
康熙一把将人扯進自己懷裏道:“只有朕能抱你。”
胤礽了然:“原來阿瑪是吃叔姥爺的醋了。”
康熙大大方方承認:“沒錯。”
胤礽啧了啧,暗道康熙小心眼。
為着這點小事,康熙一下午心裏都不大痛快,晚上胤礽陪他用了晚膳,又答應在乾清宮宿一晚,這才把人哄好。
***
索額圖帶領使團與沙俄僵持數月,通過多次交涉和談判,終于在康熙二十八年的七月就中俄東段邊界事宜達成共識,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
噶爾丹率兵兩萬,再次進犯喀爾喀,甚至一度逼近京城。
康熙怒極,動了親征的念頭。
為此朝臣們吵個沒完,有贊成的有反對的。
大阿哥胤禔便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皇上天子之尊,怎可身涉險境?戰場上刀劍無眼,若有半點閃失,臣等萬死也難辭其咎,還請皇上三思!”
康熙欣慰于胤禔的孝順,但看胤礽一直沒有說話,心裏不免多琢磨幾分。
保成到底何意?朕說要禦駕親征,他為何會如此淡定?
康熙忍不住點了他的名:“朕要親征噶爾丹,太子以為如何?”
胤礽一頓,前世康熙自己就做主了,可從未尋問過他的意見。
他知道康熙心意已決,不會輕易改變主意,便道:“臣以為,此戰若有皇上親自坐鎮,必定更能鼓舞士氣,揚我大清國威。只是……”
聽他如此說,康熙有些失落和傷心。
難道保成,就一點也不擔心朕的安危嗎?
康熙沉聲問:“只是什麽?”
胤礽道:“只是這領兵之人,不知皇上可有人選?”
話音落下,大阿哥胤禔率先出聲請戰:“臣願領兵出征,必讓那噶爾丹有來無回!”
此話一出,明珠留下的一些舊部紛紛出言附和。
這些年胤禔一直在兵部歷練,成長了不少,他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鬥志,摩拳擦掌的等着上戰場幹一番大事業。
若真讓胤禔上了戰場,必會掙到軍功,這是索額圖不願看到的,他急得不行,一個勁的朝胤礽使眼色,胤礽面上從容,只當沒看到。
胤礽已與前世不同,不怕胤禔會因為軍功而蓋過自己的風頭,搶走康熙的寵愛。
更何況,康熙不會讓胤禔作為主帥領兵。
思及此,果然就聽康熙對胤禔道:“你雖有此心,但資歷尚淺,朕可任你作為副将出征。”
接着便又有幾位武将請戰,康熙都不是很滿意。
康熙問朝臣:“你們心中可還有其他人選?”
朝臣們又開始争論不休,半天也說不出個人來。
康熙有意讓自己的兄長福全帶兵随他出征,以福全的身份資歷,是最合适不過。
胤礽明白康熙的心思,适時道:“啓禀皇上,臣以為,裕親王可擔此重任。”
康熙這才露出點笑模樣。
心道他的保成果然與他心有靈犀。
下了朝,康熙把人帶回乾清宮。
“說吧,你為何會贊成朕親征噶爾丹,朕以為你會和保清一樣反對。”
胤礽知道康熙多心了,上前鑽進康熙懷裏道:“兒子和大哥一樣擔憂阿瑪的安危,是想反對來着,但這些年噶爾丹虎視眈眈,屢屢進犯我大清邊疆部族,兒子知道您早就做好了親征的打算,便只好順應阿瑪的心意。”
胤礽回想前世,康熙在戰場上病重,召見他前去探望,他因表現不佳被康熙罵了一頓趕回京城,自此與康熙父子離心,以至于後來落得那般下場,就忍不住想哭。
重來一世,康熙又要親征了。
胤礽牢牢抱着康熙的腰身:“阿瑪還是不要去了。兒子身為皇太子,理應為阿瑪分憂,若兒子親征想來也能鼓舞士氣,不如就讓兒子代您……”
“那怎麽行。”
康熙心中感動,低聲道:“朕可舍不得你受風沙之苦,你便坐鎮京中,替朕好好守住後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