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親殇 ……
第42章 親殇 ……
“玄烨, 保成,來……”
太皇太後握住康熙和胤礽的手, 眼眸溫柔又慈祥,坦然笑着道:“哀家活了七十七年,歷經三朝,除了福臨……這輩子也算了無遺憾了,現在唯一的牽挂便是你們父子二人。”
“烏庫媽媽。”胤礽幾度落淚,一聽這話更加難過。
“好孩子,莫哭。哀家本以為能親眼看到你大婚,如今看來怕是不能了。”
他摸摸胤礽的臉,又拉拉康熙的手,叮囑道:“玄烨, 保成自小養在你身邊, 是哀家看着長大的, 哀家知道你對保成寄予厚望, 保成是個好孩子,你一定要善待他。你阿瑪他……你該知道, 孩兒失了阿瑪的心有多苦,你與保成, 萬萬不可走到父子離心的那一步。”
胤礽聽着,心中悲痛不已。
前世之事已叫他錐心刺骨, 如今太皇太後不知是否心有所感, 彌留之際的叮囑字字句句都在為他着想。
他伏在太皇太後膝頭, 眼淚決堤一般簌簌落下。
康熙的淚水也盈了滿臉,向太皇太後保證:“皇瑪嬷放心,孫兒定當謹記您的教誨,必定會好好待保成, 不與他君臣有別,父子離心。”
“烏庫媽媽……”胤礽低聲嗚咽,凄然喚着。
“保成,你要記住,今後……烏庫媽媽不在了,便只有你阿瑪是你最親近的人了,你要孝敬你阿瑪,不要意氣用事。你們都要好好的,千萬千萬……記住哀家的話。”
“保成記下了,保成都記下了。”
蘇麻喇姑如今也七十幾歲高齡了,始終守在太皇太後身邊,太皇太後又拉起蘇麻喇姑手說:“你伺候了哀家一輩子,臨了了,還叫你傷心難過,是哀家的不是。”
“主子,奴婢甘願陪着您,奴婢舍不得您啊!”
太皇太後又徐徐說了許多,越發沒了精神,康熙心下哀恸,竟是差點跪不住。
Advertisement
“哀家活到了這把年紀,你們該高興才是,都不許哭了。”說罷閉了閉眼。
兒孫自有兒孫福,該交代的她都交代了,也到了該放手的時候。
她輕聲道:“哀家乏了,你們都不必守着,退下吧。”
當夜子時,太皇太後薨于慈寧宮。
康熙跪在太皇太後的神位前,連着三日不吃不喝,衆人憂心不已,可任憑誰勸,康熙都不聽。
康熙如何,胤礽便陪着如何。
這個冬天,宮裏到處是哀色,哭聲連日不絕,臨近過年,宮裏面一絲喜色也無。
各宮嫔妃阿哥們,也都日日守在太皇太後的神位前,他們知道皇上最重孝道,便是裝也要裝下去。
但胤礽和康熙一樣,對太皇太後的薨逝痛苦到無法自持。
他總覺得自己對太皇太後有愧,傷心難過又加心力交瘁,守靈的第四日,終是病倒了。
康熙眼見着胤礽暈倒在自己眼前,險些支撐不住。
他怕極了,怕胤礽也這麽去了,沖過去牢牢抱着人一刻也不敢放手。
胤礽昏睡了整整兩日,醒來看到滿臉憔悴的康熙,眼淚又開始決堤。
“阿瑪……”
“保成!”
康熙激動地一把将人摟緊懷裏:“保成你終于醒了,朕還以為……你不要離開朕,不要……”
“阿瑪。”胤礽的身子骨實在虛弱,被他抱的喘不過氣,艱難道:“阿瑪不要怕,兒子沒事了,兒子不會離開阿瑪的,永遠不會。”
康熙抱的越發緊了,幾乎要把胤礽揉進自己的骨血裏。
“保成,朕已經沒有了皇瑪嬷,不能再失去你。你是朕唯一的支撐,是朕唯一的牽絆,你一定要好起來,一定要好起來……”
康熙幾乎魔怔一般不停說着,胤礽輕撫他的脊背,只覺得他的阿瑪瘦了好多,頓時心疼的快要不能呼吸。
“阿瑪也是兒子唯一的支撐和牽絆了,您要保重好龍體,不要過分傷心。”
前有太皇太後薨逝,後有皇太子病倒。
康熙連日來滴米未進,臉色已是蒼白的可怕,眼中布滿紅絲,身體也搖搖欲墜,随時都有可能暈倒。
胤礽見狀擔憂不已:“您怎麽能這樣糟蹋自己的身子,烏庫媽媽泉下有知如何能安心?”
康熙的嗓音幹啞的不像話:“朕吃不下,朕一想到老祖宗去了,你也昏睡不醒的躺在這裏,朕……”
“阿瑪,兒子不忍心見您這樣,烏庫媽媽也不會忍心。”胤礽勉強起身,強拉着人去吃東西。
康熙吃不下,就那麽一瞬不瞬的看着胤礽,生怕一轉眼胤礽就不見了。
胤礽無法,只能以自身威脅道:“好,阿瑪想怎樣,大不了兒子陪您一起。您不吃,兒子也不吃,您怎麽做,兒子就怎麽做。”
康熙擔憂胤礽的身子,這才答應用點清粥。
父子倆相互喂着對方,眼淚啪嗒啪嗒往粥碗裏掉,吃完又抱在一起感受對方的體溫。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确認對方都還好好的活着。
胤礽病還未好,卻堅持要為太皇太後守靈,康熙不準,強制他去休息。
胤礽昏睡期間至少有參湯和藥物補身子,可康熙卻幾乎是不眠不休的守在太皇太後的神位前和他的床前,如此幾天下去,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會受不了的。
康熙神色頹然,臉頰消瘦,看上去比胤礽病的重多了。
胤礽不敢托大,為了讓康熙好好睡一覺,借口道:“兒子不想離開阿瑪,兒子一個人睡不着,您陪陪兒子好不好?”
康熙也舍不得離開他,又怕他不肯睡,說道:“好,朕哄你睡,朕陪着你。”
父子倆躺在軟榻上,胤礽趴在康熙懷裏,輕聲道:“阿瑪的眼睛都熬紅了,您閉一閉眼睛養養神,晚上才好為烏庫媽媽守夜啊。”
康熙聽了他的話,閉上眼,胤礽像從前康熙哄他睡覺那般,拿手輕輕拍着。不一會兒,康熙便沉沉睡去了。
胤礽緩緩起身:“阿瑪好好睡吧。”說罷悄聲出去給太皇太後守靈。
入了夜,越發寒冷。
康熙從夢中驚醒,不見胤礽,發了瘋般跑出去。
“保成,保成……”
梁九功在後面拎着他的靴子,“皇上,外面天寒地凍的,您要當心身子啊!”
胤礽聽見動靜趕過來,見康熙光着腳,瞬間又生氣又心疼。
“汗阿瑪!您出來怎麽能連鞋襪都不穿呢?!”
“保成!”康熙顧不得腳冷,一把将人扯進懷裏:“別離開朕,保成,不要離開朕。”
“好好好,兒子不離開,兒子陪您回去。”
胤礽知道康熙心神不穩,不忍再說什麽,親自給他穿了鞋襪,忙帶着人回屋裏。
康熙這樣,他實在不放心,外面又不能沒人守着。
便吩咐梁九功道:“為太皇太後守靈的事暫且讓幾位阿哥輪流頂上,也讓他們多盡盡孝心,再讓孫之鼎開副安神藥和補身子的藥來,給皇上喝下。”
梁九功終于有了主心骨,忍不住抹眼淚:“嗻,奴才這就去辦。”
康熙被胤礽細心照料,剛緩過點精神來,便有王公大臣們聯名上奏,請求皇上莫要違背祖制,最晚在臘月二十九的晚上一定要将太皇太後的梓宮移出宮外,否則停靈逾年,是為不吉。
康熙一字不聽,怒道:“如有所忌,朕躬當之!”
太皇太後的梓宮,終是停放在宮裏過了年。
***
年後,待法事完畢,康熙再舍不得太皇太後也要忍痛将其的梓宮移出宮外,葬入皇陵。
康熙的心緒似乎慢慢平複了下來,可他回到乾清宮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梁九功拿一把剪刀來。
胤礽心中一跳,憶起前世,康熙也是這般面色平靜的吩咐,然後用剪刀剪去了自己的辮子。
他知道自己勸不住,便也沒打算開口。
康熙卻道:“保成,你來替朕割辯。”
胤礽連忙跪地:“汗阿瑪,這有違祖制,于理不合,兒臣不敢。”
康熙将人扶起,将剪刀遞給他:“別怕,朕不會怪你。朕無法再為皇瑪嬷做什麽,唯有割辯才能以表孝心。”
胤礽無法,只能替他行此事。
只聽“咔嚓”一聲,原本垂到腰際辮子應聲落地,只餘一半散落在康熙身後。
胤礽撿起那半截鞭子,有些想哭。他将鞭子收好,又替康熙将散落的頭發編好,從身後摟住了康熙。
“阿瑪,您還有兒子。”
康熙握住他的手,心裏念了幾聲“保成”,開口道:“放心,朕會振作起來的。”
因太皇太後一事,康熙許久沒有心思處理朝事,皆交由朝廷大臣主理。
出了正月,康熙恢複了往日精神。
直隸巡撫于成龍在這時上了一道秘奏,稱朝廷的官都被明相和餘國柱賣完了。
康熙細細查問,才驚覺明珠在暗中,将朝中支持太子的人都調到了外地。
康熙怒不可遏,納蘭明珠膽大包天,竟然企圖架空太子,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其心可誅!
他問高士奇:“既然這事有不少人知曉,為何一直無人彈劾納蘭明珠。”
高士奇直言:“皇上,大臣們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明相權傾朝野,連索相都要避讓三分,何況其他官員。畢竟……誰都怕死啊!”
這話實在誅心,康熙聽罷焉能不怒。
他的确寵信明珠,為的是制衡索額圖,卻不想自己的寵信會令其猖狂至此。
左右朝廷用人不說,還敢妄動太子根基,納蘭明珠實在是留不得了!
胤礽早知此事,可他并未像康熙一般惱怒,甚至并未在意,任其發展。因為他知道朝中自會有人上書彈劾。
明珠這般,無異于自斷後路。
果然,沒過多久。
新調回京的左都禦史郭琇上奏,彈劾納蘭明珠肆意賣官、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羅列了整整十一條罪狀。
有了這些罪狀,康熙便能名正言順的處置明珠,他不再容忍,即刻下旨抓捕明珠及其黨羽,打入大牢。
大阿哥胤禔聞聽此事,險些驚的厥過去。
他連忙跑到乾清宮想請求康熙從輕發落,康熙不見他,他便一直跪在西暖閣外。
晌午十分,胤礽從東暖閣過來,居高臨下看着他。
“大哥這是何必,大冷天的跪在這裏是會生病的。”
胤禔眼角泛紅:“我要見汗阿瑪,太子殿下也要攔嗎?”
胤礽嗤了聲:“孤不攔你,可納蘭明珠如此費心,都是為了誰呢?他恨不得立刻拉孤下馬,扶你上位。呵,我的好大哥,你當真一點也不知情麽。”
胤禔渾身一震:“我……”
胤礽卻是不再理他,轉身入了西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