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晉江首發 胤礽你欠揍是吧!
第33章 晉江首發 胤礽你欠揍是吧!
康熙去上朝前, 特地吩咐何玉柱傳了孫之鼎過來。
孫之鼎給胤礽請了脈,好在胤礽的風寒不算重, 喝過藥,也發了汗,再調理三四日便無礙了。
胤礽一聽還得喝幾天苦藥,頓時撂了臉子,怒罵孫之鼎無能,把人趕了出去。
孫之鼎嗚呼哀哉,只能等皇上回來做主了。
打發走了孫之鼎,胤礽本想再賴會兒床,等康熙下朝回來一起用早膳的。轉念想到方才的尴尬,他有點待不住了。
不一會兒, 他帶着何玉柱來了慈寧宮。
此時時辰尚早, 各宮嫔妃還沒過來給太皇太後請安, 胤礽先人一步, 徑直走了進去。
蘇麻喇姑一見到胤礽就高興道:“太子殿下今日來的好早,昨日夜裏格格還和奴婢念叨您呢。”
蘇麻喇姑口中的格格自然是太皇太後。
胤礽笑着和蘇麻喇姑說了兩句話, 問:“烏庫媽媽還沒起麽?”
以往他來,老祖宗總會老遠就叫他過去的, 今日怎地不見動靜?
蘇麻喇姑給他使了個眼色,低聲說:“格格知道您昨日帶病出宮, 心裏惦記的厲害, 昨兒一晚上沒睡好, 情緒不佳,您可千萬哄着些。”
什麽?
老祖宗因他一夜未睡好,這真是天大的罪過。
胤礽正了神色,“快帶孤去。”
Advertisement
果然, 太皇太後見到胤礽,沒了以往的笑臉,反而板起臉哼了聲。
胤礽心虛地摸摸鼻子,乖巧上前:“保成給烏庫媽媽請安,烏庫媽媽萬福金安。”
說完,不等太皇太後發話,他自個兒就起身跑了過來,一頭紮進太皇太後懷裏。
“烏庫媽媽,您怎地不理保成啊?”
太皇太後和康熙一樣,最見不得保成撒嬌和委屈,一下子沒崩住,伸出手指點了點胤礽的腦袋瓜兒。
“是誰昨日哄着哀家給了你出宮的手令?身子不舒坦還跑出宮去,太子爺,你是否太不愛惜自個兒的身子骨了?”
老祖宗說旁的便罷了,這一聲“太子爺”可把胤礽驚着了,他哪受得起,規規矩矩重新跪到地上。
“都是孫兒不好,讓烏庫媽媽擔心了,孫兒知錯了,您千萬保重身子,不要和孫兒生氣。”接着磕了兩個響頭。
太皇太後本想再教訓兩句,讓他長長記性,好顧惜自己的身子。但小家夥一磕起頭來她就心軟了。
“你這孩子,快起來,身子還沒好利索又這樣糟踐自己,成心讓哀家傷心。”
……這。
“孫兒又錯啦。”
胤礽乖乖起身,扯着太皇太後的袖子晃了晃:“烏庫媽媽別傷心,孫兒再也不敢了。”
“罷了罷了,你這孩子慣會惹人心疼。”太皇太後舍不得再說他,把人抱在懷裏摟了摟,仔仔細細囑咐幾句便饒過了。
接下來幾天,為了讓老祖宗安心,胤礽每日都往慈寧宮跑,哄的老祖宗眉開眼笑。
其後的一日,胤礽從慈寧宮回來,卻不見康熙。一問才知道,康熙剛下朝就被永壽宮請去了,說是貴妃鈕钴祿氏胎動不适,怕是要生了。
胤礽仔細回想了一番,老十胤俄是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出生的,可不就是今日麽。
前世幾個參與争儲的阿哥們,一個接一個的來了,真是有趣。
不過好在如今是康熙二十二年,前世幾個阿哥是因他這個皇太子被廢,才蠢蠢欲動,按捺不住争儲的心思,可今世不同了,他不會再給他們這個機會!
自古有母憑子貴這一說,可十阿哥卻是子憑母貴。宮裏頭除了胤礽這個皇太子,當屬十阿哥胤俄出身最高了。
幾個時辰後,十阿哥順利出生,宮裏當真熱鬧了起來。
胤礽作為皇太子,必得去露個臉,恭賀一番。
貴妃鈕钴祿氏剛生産完,殿裏血腥氣太重,依照老祖宗規矩,皇帝是不可進去探望的,免得沖撞了龍體。胤礽更是不必去了,只當着康熙的面說幾句好聽了就算完了。
不過乳母麽麽把十阿哥抱來給康熙看的時候,胤礽湊上前去看了看。
小家夥被裹在襁褓裏,閉着眼睛嚎啕大哭,哭的鼻尖和臉蛋通紅一片。康熙看罷卻很是高興,哈哈大笑起來,說十阿哥哭聲嘹亮,長大後必定身強體健。
胤礽心裏不大舒坦。
他自幼體弱多病,康熙沒少為他的身子骨操心,這回康熙得了個身子強健的兒子,身份地位又分外貴重,自然歡喜極了。
即便胤礽知道,康熙心裏最看重的還是自己,但想到前世種種,難免心裏頭不痛快。
康熙沉浸在剛得了十阿哥的喜悅中,并未注意到胤礽眼裏一閃而過的神色。
雖然康熙只是多看了十阿哥兩眼,但滿宮的宮人都能看得出,皇上十分喜愛十阿哥,往後伺候更要仔細着了。
康熙對貴妃鈕钴祿氏表示了幾句關心,并未在永壽宮多待,便帶着胤礽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胤礽出奇的沉默,康熙覺出不對勁,攥着胤礽小手的手緊了緊。
“怎麽了?朕瞧你好似不大高興?”
“兒子沒有。”
胤礽答的幹脆,但康熙不信,頓住腳微微躬下身子,看胤礽的臉色。
胤礽擡起頭來,白淨的小臉上滿是疑惑:“阿瑪怎地這樣看着兒子,兒子臉上有什麽東西麽?”
他故意如此說,只是不想讓康熙揪住一點小事不放。
他方才的确沒什麽說話的心思,但也只是一陣,現下已經沒事了。
畢竟自己是活了兩輩子的人,看透了許多事,哪能什麽都計較,否則不得把自己累死。
康熙在胤礽的臉上揉了一把,忽然說:“保成,你是朕最鐘愛的兒子,無人能越過你去。”
胤礽沒想到康熙竟然看出來了。
未等回話,又聽康熙道:“小十剛剛出生,朕不過多看兩眼你便這般吃味,你啊,難道這麽多年朕對你如何,你心裏還不清楚麽?旁人哪裏比得過你。”
旁人。
啧。
胤礽撇撇嘴,這話若被幾個阿哥聽見,不知會心寒成什麽樣子。
不過康熙這樣一本正經地同他說這些,他心裏還是挺受用的。
半晌胤礽“哦”了聲:“兒子又沒有說什麽,阿瑪何必急着解釋,倒顯得兒子不愛幼弟,顯得兒子小氣似的。”
康熙一噎,咬牙道:“小沒良心的,朕還不是怕你多心。”
當天回去,為了哄胤礽高興,康熙又變着法地賞了胤礽不少好東西。
十阿哥出生,皇上卻賞賜太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後宮衆人心思各異,鈕钴祿氏更是差點咬碎了一口銀牙。
胤礽看着那些賞賜無奈嘆氣,他的汗阿瑪慣會替他得罪人的。
*
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清□□,康熙帝昭告天下,欲要攜太子胤礽親祭江寧明孝陵。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的某一日,康熙忽然說要南巡,胤礽心頭一跳,想起來正是這次南巡,他随同康熙第一次祭拜明孝陵。
胤礽有些惆悵地看着殿裏的燭火,印象中,前世康熙第一次帶他祭明孝陵時,好像發生了什麽事。
但時間實在太過久遠,他竟想不起來了。
看着胤礽若有所思的模樣,康熙問道:“保成在想什麽?”
胤礽心中有些不安,道:“阿瑪,此次出行一定要去谒明孝陵麽?”
即便他知道這是必行之舉,還是這樣問了。
“此事朕已昭告天下,自然要去。”康熙道:“怎麽,保成不想和朕同去?”
胤礽搖搖頭,他只是對自己遺忘了些事情感到無力。
康熙并未多想,續道:“保成可知,明太祖很寵愛太子朱标,朕也要讓天下萬民知道,朕亦很寵愛你,比之明太祖對朱标太子也不遑多讓。”
胤礽:額……
康熙雖未多說什麽,但胤礽知道,如今大清一統臺灣,天下初定,祭拜明孝陵自然是有收買人心的目的在,畢竟漢人對明太祖是非常敬重的。
不過不單單是收買人心,畢竟康熙對明太祖朱元璋治國理政的才能也是着實欽佩的。
否則前世的康熙,也不會先後五次到明孝陵祭拜。
*
九月二十八日啓銮,此次南巡,康熙只帶了皇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随行,其餘皇子皆留在宮中。
這是康熙的第一次南巡,随行人員很是龐大,從親王到護衛,足有一千多人。
人多,腳程自然就慢些。
康熙仍舊每日批着折子,十月的時候,康熙與衆大臣一連商讨了好幾日,最終做出一個重大決定——開放海禁。
胤礽恍然點頭,前世也有這麽一回事,接下來,南巡還會途徑黃河,康熙會視察北岸諸險。
胤礽回憶起了許多事,卻偏偏忘了谒明孝陵時發生了什麽。
“诶。”
胤礽嘆了口氣,想不起來幹脆不想了。
誰知隔日,胤礽的惡夢就來了。走了月餘陸路,差點讓胤礽忘了,南巡勢必會走水路。
可走水路……他暈船啊!
前世胤礽坐船已經坐出陰影了,重活一世也沒出息多少,到了海邊,一看到皇家大船就想吐。
上船以後,胤礽更是頭暈眼花,胃裏猶如翻江倒海。
康熙見胤礽這樣擔心壞了,只以為是吃壞了什麽東西,傳随行的孫之鼎過來請脈,才知是他的太子爺暈船了。
胤礽趴在康熙懷裏叫苦不疊:“阿瑪,兒子好難受啊。”
胤礽晌午吃了點東西,适才全都吐出去了,這會兒又餓又惡心,逼的眼淚都出來了。
康熙心疼不已,恨不得替胤礽受過。
“速速想法子讓太子好受些,如此下去若傷了身子可怎麽好!”
孫之鼎忙說:“禀皇上,生姜蜂蜜水有止吐之效,或許可以一試。”
正好此次出行禦膳房帶了兩罐皇家貢蜜,見皇上同意讓太子試試,孫之鼎連忙去沖了一碗生姜蜂蜜水來。
胤礽虛弱地躺在康熙懷裏,康熙端着蜂蜜水喂給他。
“保成乖乖張嘴,喝了這個就會好了。”
胤礽迷迷糊糊喝下兩口,許是生姜的味道實在太沖,他忽然又泛起惡心,“哇”地一下全吐了。
正可謂“一點沒浪費”,全吐康熙身上了。
康熙:……
孫之鼎差點吓抽過去,“微、微臣該死!還請皇上恕罪。”
康熙并未介意胤礽将蜂蜜水吐到他身上的事,只是見胤礽又遭了一遍罪,盛怒不已。
差點命人把孫之鼎扔到海裏喂魚!
胤礽難受的直掉眼淚,康熙心都要碎了。
“早知如此,朕就不該帶你出來。”
“兒子身為太子,怎能不陪伴在阿瑪身側,否則數月不見,阿瑪難道不想兒子麽。”胤礽虛弱地閉着眼睛說。
康熙聽罷,把人摟的更緊了。
“你這孩子,生來就是掏朕心窩子的。”
胤礽被他抱的氣都喘不勻了。
“阿、阿瑪快松手,兒子沒暈死也要被您給勒死了。”
“胡說什麽!”
康熙最聽不得從胤礽嘴裏說“死”字,氣的照着胤礽的屁股狠狠來了一巴掌。
胤礽本就難受的厲害,還挨了這麽一下,頓時血氣上湧,氣上頭了,張口便朝着康熙的肩膀咬了一口。
“嘶……”
康熙當場愣住,差點沒反應過來,心道小兔崽子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
正巧這時大阿哥胤褆來了,看到這一幕驚得瞪大了眼珠子,怒喝出聲:“胤礽!你怎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傷及汗阿瑪龍體!”
胤礽松開了口。
康熙不滿地看了一眼大兒子,沉聲道:“大阿哥竟如此不懂規矩,太子名諱,豈可随意叫出口!”
汗阿瑪偏心!!!
胤褆撲通一下跪了下來:“兒臣一時口快,不是有意的,還請汗阿瑪恕罪,兒臣再也不敢了。”
胤礽哼一聲,幽幽告狀道:“阿瑪您不知道,大哥總是這麽叫兒子。”
胤褆耳尖聽到了,心中怒意叢生,後槽牙都要咬碎了。
混賬胤礽!你欠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