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國境線 (10)
致愛人阿爾謝尼:
攻略做好了,開心。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寫了一頁半。我們玩四天,一月二十二號到二十五號。
高速公路上每隔幾千米就有一家大型加油服務綜合站出現,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地方。油價比普通加油站貴一點,每個站點價格都差不多,價格很接近。
我們走走停停,給車加油,我們休息。
最近保溫杯裏都是熱茶,你倒了一杯給我。
“正山小種”
“你怎麽知道”
抱歉阿爾謝尼我不是故意要笑的,這是我買的,我肯定知道啊。
“我買的我肯定知道啊。”
“而且哦~”我要開始賣弄我所學的知識了。
視線相撞,我笑吟吟地說:“湯色橙黃明亮通透,能看出來的。我很喜歡喝正山小種才會買的。”
“在家裏很少看你喝。”
“有奶茶喝哪會喝茶。”
你莞爾一笑,開始挑刺。“所以這是備胎”
“你還說我毒舌,我可沒有你毒舌,我不如你,你才是毒舌大王。”
你抿嘴裝作沒聽到,随即喝了一口正山小種,“很溫和的甜潤感。”
“當然啦!正山小種的溫和甜潤感是其他紅茶難以比拟的。和其他紅茶比,正山小種回甘更迅速明顯。口感層次也很豐富,既有紅茶的醇厚感,又有松煙香的獨特風味,還有迅速回甘的甜潤感。這些不同的口感層次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正山小種獨特的口感。”
講解正山小種我非常拿手。身邊很多朋友同事都因為我喜歡喝正山小種。
“那你可以給我介紹它的歷史嗎”
“當然。”拿起杯子,輕吹一口,吹散熱氣方便入口。小啜一口,細細回味紅茶的醇厚感和獨特的松煙香。
“據歷史記載,明末清初時局動亂,某年時值采茶季節,有一支軍隊路過廟灣時駐紮在茶廠,士兵們睡在茶青上,待制的茶葉無法及時烘幹,致使茶青發酵變紅。
軍隊開拔後,老板看着發紅的茶葉心急如焚,為挽回損失,把茶葉揉搓後,用當地盛産的馬尾松柴塊烘幹,烘幹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并形成特有的一股濃醇的松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于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因此烘好的茶便挑到距廟灣45公裏外的星村茶市草草賤賣。沒想到第二年有人給2~3倍的價錢定購此茶,之後便越發的興旺起來。”
“而且,小種紅茶是我國福建省特有的紅茶品種,并被譽為世界紅茶的鼻祖,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還具有消炎的效果。”
“知道這麽清楚?”你語調輕緩,眉眼帶笑,在這個場景下格外勾人。
“對呀,我就是在福建被人種草的。很獨特的松煙香。”
小抿一口,好喝。獨特的口感與香味,回味無窮。一瓶基本都被我喝完。
休息一會,我們出發前往胡日爾。我開車。很想在白天,今天終于實現了。
行駛在異國他鄉路上,看沿途風景,怎麽算不上浪漫又自由呢。
我們是上午出發,經過六小時行駛,下午一點到。訂的民宿,這家民宿包早晚餐。你告訴我,這裏的民宿基本都包早晚餐。
你帶我去吃飯,餐廳在村中心,一家木頭房子。
菜單非常友好!有中文翻譯。菜品很全,很好吃,性價比很高。
菜單上還标了克數和數量。點了五樣,一共一千五百六十盧布。
土豆餅,奶油醬雞肉,雜拌湯,雞翅,烤豬肉加土豆。
土豆餅雞翅各六個,奶油醬雞肉用來配米飯,雜拌湯烤豬肉加土豆各三百克。
散步消食,有點吃太飽了。
随處可見的俄式小木屋,很俄式鄉村風格。彩色的木屋,為這個小村莊抹上一抹絢麗的色彩,怎麽拍都好看。
像童話故事裏的小村莊,每幅場景。
冬日,積雪,木屋,動物,車輛,草原,森林,雪山。每幅場景都像誤入冬日童話小鎮。
我們又去看日落啦!根本看不夠!日落,愛人,怎麽可能不去看呢?
薩滿岩,村裏制高點。我們在這看日落。
夕陽落下。天空作為調色板,被染為粉色。
粉色天空下的小鎮,披上一層夢幻的面紗。使小鎮更加柔和,不似白天那般強硬。
看完日落,我們沿着村裏的主幹道走到盡頭。是碼頭。碼頭到薩滿岩石一路都是藍冰,非常壯觀。壯觀的美中又帶有冷冽美。
晚上還是去中午那家餐廳吃。
吃完飯我們沒有去散步,直接回民宿。
胡日爾村面臨着著名的薩滿岩石,處在草原和森林的環抱中,地處偏遠使得小鎮處于寧靜之中。
第二天,我們去的北線。
行程為哈蘭茨、沙家灣、三兄弟石、合波角、守護神樹、愛情山。
北線是森林和礁岩,地勢起伏較大,路況不好,車輛經常需要穿過很深的積雪和複雜的樹林,非常颠簸。信號斷斷續續,幾乎全天都沒有信號。
北線遠離大陸,湖水深波浪大,藍冰大裂冰多。北線最精華的就是第一個景點。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藍冰,很震撼。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震撼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特別的是是合波角,大片的冰擠壓堆積而成,這裏也是我們午餐的地點。我們一路直達最北邊的合洪角,來看整片貝加爾湖,湖很大。
中午吃的豪華泡面。加鹵蛋和火腿腸,香迷糊了。今天帶的是熱水,沒泡茶。喝水的時候喝出一股茶味。
“保溫杯都被茶浸入味了,熱水一股茶味。”這個杯子才用一次還是兩次。
“沒有很重,淡淡的茶味。”
我話題換的很快,可能上一秒還在講這個話題,下一秒就換了。
“在西伯利亞冷空氣原産地體驗刺骨的寒風吃豪華版泡面是一種很難忘的體驗。我們下次還來,怎麽樣?可以嗎?”
“好。”
“你怎麽什麽都說好啊?”我故意逗你,起了玩弄的心。
“Потомучтоялюблютебя.”
我聽懂了,眼含熱意。“Ятожетебялюблю.”
你的眼睛似乎也有水光,“謝謝,這兩句俄語你什麽時候學的。”
這一刻我确定是眼淚,我伸手擦去你眼角的淚水。“Потомучтоялюблютебя.”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想用你的言語來表達我的愛。
“謝謝。”我知道,你是在向我道謝,不是在叫我。
我今天是個酷哥,大手一揮。“不用謝,哥永遠是你的後盾。”
你先是一驚,後是皺眉,随即釋懷一笑。看你表情變化這麽多我心裏有點發毛,有點小害怕。
沒想到你的回答會是這樣。“好。你是我的後盾我也是你的後盾。”
“你為什麽表情變化這麽豐富”我不肯放過你的一絲表情變化,我一定要知道答案。
我們離得很近,在往前一點是可以接吻的距離。
“我當你的後盾就好。我應該給你帶來幸福,而不是痛苦負擔。”
“可我們是愛人,你的喜憂我有義務為你開解。我不能只享受你對我的好,而對你的痛苦視而不見。”
“我們謝謝一直是一個很溫柔強大的人,時時刻刻給我力量,你就是我的小太陽。”
我很驕傲,驕傲于被你認可。雙手叉腰,仰起頭來,“那當然了,我可是圍繞你轉的小太陽。”
你四處看,見周圍沒什麽人。大拇指指腹在我臉上摩挲,大概幾秒鐘。笑意抵達眼裏,言語間的挑逗讓人破防。
“同時也是一只愛炸毛的小貓。”
“滾!”
離譜,我破大防了。我怎麽就是一只愛炸毛的小貓了?是誰給他的錯覺我什麽時候給了他這樣的錯覺!他的眼睛嗎?!他一衣冠禽獸我說什麽了嗎!
逛完就去吃飯,還是昨天中午那就餐廳。晚上就不出去走了,太冷了,寒風刺骨,扛不住根本扛不住。
休息一晚,第三天我們去的南線。
南線是草地和牧地,地勢相對平緩,颠簸很少。雖然沒有北線那麽颠,手機依舊是全天沒什麽信號。
來南線主要是看氣泡冰和冰洞。南線看景觀細節,北線看壯闊景觀。
制高點、月亮湖、怪石陣、聖桦樹、白塔寺、心形湖、三齒山、獅身人面山。
中午還是吃的豪華版泡面,我是真的很喜歡吃方便面。
你把熱水倒在冰上,說這樣冰面會更透明。确實是更透明,就是用手機拍照拍不出來,還是親眼所見更美。
貝加爾湖的是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
湖水表面凝成晶瑩剔透的冰,自然景觀映照在冰面上,是那麽幹淨純粹。遠遠望去只見那一片白雪皚皚,天地之間藍白相交,那麽觸手可及,又遙遙相望。
第四天,我們去的利鎮,利斯特維揚卡。貝加爾湖最後一天,最後一個游玩點。
第一站是博物館第二站也是。一共去了兩個博物館。
先去塔利茨木屋博物館,三百盧布一人。
博物館裏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是由木頭建成,古樸而醇厚,很典型的俄羅斯民居風格。
博物館分為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組成了貝加爾湖地區的歷史文化。俄羅斯族區域、布裏亞特族區域、托法拉爾族區域及埃文基族區域。每個區域都展示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博物館坐落在一片白桦林中,不像博物館,更像個露天公園。沿着木棧道,可以看到周圍的自然風光和古樸建築。
“本國人,問你一個問題,這裏面有多少展品。”
“八千個以上。其中包括古老的紡車、高板床、俄式爐竈等生活用品,以及埃文基人的獸皮、桦皮帳篷、布裏亞特民族的蒙古包等。”
“這豈不是集歷史、文化、建築和自然風光于一體的博物館。”
“對。”
第二站是貝加爾湖博物館,六百盧布一人。
博物館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優越,推門出去就是安加拉河流出貝加爾湖的景色。
館內整體很精致,館藏很全。裏面介紹了貝加爾湖的歷史,地質形成,從大海到淡水湖的演變過程,那些從海洋轉換到淡水環境中存留下來的獨有動、植物。
這裏還有幾只可愛的小海豹,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在水裏穿梭來穿梭去,它們一點也不怕人,非常活躍。超級可惡,體驗感很好。
狗拉雪橇!我最最最期待的項目!你提前預約,預約四次!我們一人玩兩次,一想到我能玩兩次我就興奮!可以玩個夠!
是單人雪橇,狗狗很精瘦。一共八只狗狗拉雪橇。全程五分鐘。
第一次忘記戴手套了,光顧着拍照,手都凍僵了。第二次戴了,手就沒有凍僵。
體驗感非常好!狗狗拉着雪橇圍繞雪地跑了一圈,跑的快的時候,地上的雪還會滋啦濺到臉上。
真的非常快樂!沒想到我的人生還會有這一天,在俄羅斯坐狗拉雪橇!坐了兩次還有點舍不得,很神奇的一種體驗。
聽本地人說,它們是有法律保護的小狗,
是尊貴的勞動者。
中午去魚市場吃熏魚!也很興奮!吃貝加爾湖的魚,想想就興奮激動,心情怎麽可能平靜的下來!
這裏的魚都是直接從貝加爾湖捕撈上來的,很大程度保證了魚的新鮮。
市場裏還有一些賣松子、榛子、蜂蜜和各種很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的攤位。還有紀念品和冰箱貼賣,我們買了一些。主要是我買,哈哈。
在車上休息會,我們去坐纜車上山去觀景臺俯瞰貝加爾湖。
纜車票三百盧布一人。下纜車後要再走一會才到山頂的觀景臺。這裏除了可以看到日落,還可以看到貝加爾湖和安加拉河交彙口。
四天三夜的貝加爾湖之旅就寫到這裏了,停筆的那一刻內心無盡的回憶與不舍。擲入石子能聽見回聲,空蕩一片。
那麽阿爾謝尼我們下封信見。
寫于2023.2.9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