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首映
第72章 首映
68
不過步青岚這會兒很快就沒功夫再琢磨這些感情上剪不斷、理還亂的事兒了,因為《怒海雄心》那邊傳來了個讓人激動的消息:電影送審過了,還成功入圍了參評獎項。
這消息一出,劇組上下頓時沸騰了,步青岚也是幾乎不敢相信郵箱裏的邀請函。
他們這次入圍的是Filmmaker Guild Honors的外語片單元,這個電影獎項原名叫monwealth Filmmaker Guild Honors,從名字也能看得出來,最早是只有英聯邦國家的電影人能參評,所以業內私底下都戲稱它是電影圈的“布克獎”。不過後來電影界也逐漸包容多元化,獎項标準自然也随之放寬,不再局限于英聯邦電影協會了,并且還專門開了幾個外語片單元。
但話雖如此,評委會裏現在多數還是英語國家的影評人和從業者,所以華語片在外語片單元也向來不算太占優勢。這次《怒海雄心》能入圍,也多虧德維勤作為港股公司在背後給了不少推力,同期市場又有點蕭條,競争作品裏沒幾部叫人眼前一亮的,《怒海雄心》裏對越戰的大背景點到即止地含蓄刻畫,倒是跟最近時下的戰議題正好搭上邊兒,這才趁勢“撿了個漏”。
能入圍就已經讓劇組大夥兒心滿意足,拿不拿獎其實誰都沒太多奢望。步青岚心裏也樂得坦然,畢竟這還是他頭一回在蘇格蘭“公費旅游”,他當然沒什麽好不高興的了。雖然蘇格蘭村村得很安心,但好歹治安還算不錯,至少也不用步青岚天天“大展拳腳”了。
走紅毯前兩天,劇組一行人平安落地,沒太多額外安排,全都自由活動,方便大夥兒倒時差去。步青岚早就對此習以為常,飛機上眯一覺,第二天也還挺精神。索性約了付夢恩一塊兒出門逛去了。
不過這一路上,付夢恩倒是挺頭疼的,他英語本來也就普普通通,不算上很好,縱使有步青岚在邊上幫忙翻譯,但聽着當地人這簡直講俄語似的大舌頭口音,愣是痛苦得不行,再加上這地方雖然建築頗有韻味,可小鎮小村兒的,逛來逛去就那麽幾家商場,奢侈品門店都巴掌大,全城人流最大的店甚至只有charity shop和Primark,簡直聞者落淚,見者傷心。
兩人随便逛了幾圈,付夢恩一臉無語地說:“要不咱別逛商場了,還是去景點吧。”
于是,兩人索性打了個卡,周邊的經典景點也算轉了一圈,景致還不錯,順便拍了不少照片發給劇組宣發和自個兒的團隊報備“營業”。
到開幕紅毯那天,天倒是賞臉,難得在陰雨綿綿的蘇格蘭大晴一回,步青岚跟着《怒海雄心》劇組一行人一塊兒走上會場,雖說一路被閃光燈照得眼睛發花,但心情倒是真不錯。
紅毯流程倒也簡簡單單,主持人例行問了幾句關于影片的心得體會,導演陳峰輕車熟路地回答着,不久後開幕式順利結束。第二天則是競賽單元的首映,《怒海雄心》也赫然在列。
影廳裏燈一暗,全場噤聲,屏幕上畫面流轉起來。電影一開場就是個戰後的越南,陰冷荒蕪,鏡頭裏陸啓堅一身泥濘,跑在戰後滿是碎磚爛瓦的小巷子裏,眼前是斷壁殘垣,周圍盡是逃難人的蒼白面孔,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這開頭一來,所有人神經立馬就跟着繃緊了,似乎一場沒聲的風暴已經開始把人往下卷了。
再往後,劇情越跑越快,緊張勁兒一步步往上疊,打鬥戲裏的快慢節奏拿捏得好,導演的手法帶着點藝術片的深度,倒不是純粹的商業爆米花,挺有幾分藝術感,跟同題材的比起來多了些味道,觀衆們也跟着一點點被拉進了情節裏。
而到步青岚演的碌葛一出場,原本一直緊繃着的觀衆倒是不約而同地噗嗤一樂。在這個充滿了壓抑的電影氛圍裏,步青岚演的這個角色形象反差可真是夠勁兒的——一個喜感滑稽、滿嘴俏皮話的胖喇嘛,跟步青岚往常那俊俏模樣完全不挨邊兒。
Advertisement
這角色看着帶點喜感,甚至透着點醜角的味道,弄得一開場大家還有點忍俊不禁,但随着劇情不斷波折,難民們更凄慘的現實被不斷揭露,觀衆愈發沉寂下來,連碌葛最後帶來的一點喜劇色彩都消失了,徹底成了“樂景反襯哀情”一樣的效果。
鏡頭随着陸啓堅的視角平移,一路拍下滿是難民的小巷,帶着人們被戰争裹挾後的疲憊和麻木。鏡頭逐漸放緩,配上背景的低沉音樂,逼仄的空間感從畫面中透出來,觀衆在這一刻仿佛也跟着陸啓堅穿過了戰後的廢墟。
再到後來,碌葛與難民們同行,鏡頭裏他再也不是一副插科打诨的樣子。導演在這段用了特寫,給碌葛臉上層層疊疊的褶子,甚至把他汗流滿面的神情拍得清清楚楚——眼神深邃,仿佛一瞬間帶上了滄桑,走得腳步踉跄,汗珠從光光的腦門滑落,再看不出半點滑稽。
這時候的碌葛,肩上馱着一個小女孩,滿臉通紅地替孩子們指引方向。他衣袍上沾滿了泥巴,步伐沉重中透出一股子堅定,背景裏是壓低的鼓點,步步緊迫。導演在這裏沒有快剪,用的是穩穩的長鏡頭,讓觀衆一寸寸地跟着碌葛穿行在戰後的廢墟中,感受着他默默承受的重量。
而到了碌葛的重頭戲,整場影廳的空氣都跟凝固了一樣。夜幕下,碌葛在一群敵人中游刃有餘地閃躲,身姿雖不輕快卻充滿了力道,動作沉穩,像老僧入定,眼神透着一股無人可撼的力量。陳峰在這段打鬥裏拍得夠淩厲,拳拳到肉中還帶着幾分禪意,每一個細節都有點意思。
到最後一場高潮打鬥戲,導演更是把鏡頭收得克制。夜色中,碌葛獨自穿梭在敵人的包圍中,每個動作都不急不躁,淩厲中帶着沉穩。鏡頭緊緊跟随他的背影,間或切到他從容的側臉,光影裏他雙眉緊鎖,眼神冰冷中透出決絕。在慢鏡頭中,碌葛身法剛猛中帶着幾分禪意,每一拳出得沉穩,動作簡練不拖泥帶水,雖然是打戲,但一招一式無疑也是在映照角色極端痛苦的內心鬥争。
而到影片尾聲,導演又回到了一種極簡的鏡頭語言——碌葛坐在戰後廟宇的角落裏,靜靜地低頭誦經,鏡頭緩緩拉近,慢慢聚焦到他臉上那安詳又孤寂的神情,最終畫面停在他的微微閉合的眼睛和緊鎖的雙手之間。他滄桑的臉龐上,苦與堅忍都交織在一起,整個畫面帶着沉寂,明明也沒有太多誇張的化妝,步青岚卻平白像老了十歲一樣,幾乎完全看不出他原本的樣子。
首映結束後,掌聲倒是雷響,場面上看着相當熱烈,反饋還算是相當不錯。不過大夥兒高興歸高興,但也沒太較真,總歸展映場合上,大夥兒都挺給面子,哪怕片子真是爛,觀衆也不好真的撕破臉罵爛片,真正的意見,還是得看影片正式上映之後,比較正式的長影評裏才能看出幾分真章。
緊接着,每部競賽單元的影片首映後,都是有一場專門的發布會,等着主創團隊來接受全球媒體的集火提問。這會兒步青岚也跟着坐在了臺上,環視一圈,臺下是一水兒操着各地口音的記者們,架着長槍短炮對着臺上,“咔嚓”聲接連不斷。
媒體今天倒是挺熱情,問題鋪天蓋地地往主創身上這兒砸,問步青岚這個主演的也更是不少,翻譯有時候都顧不過來,不過好在步青岚本來也不太依賴翻譯,翻譯顧不上的時候,他就直接拿起話筒,很從容地用英語回答,就算遇到比較刁鑽的問題,他就算不好直接回答,也會很自然地開個玩笑擋回去,惹得不少記者會心一笑。
中間還碰上一個挺能說的法國媒體提問,等翻譯好不容易翻譯完了這老長一串的專業術語,步青岚倒是索性直接用法語回答了,比剛才說英語的語速還快太多——其實準确來說法語才是他的第一外語,更近似于他的母語,只不過确實口音有點太南法了,沒英語那麽比較标準。
不過其實對于電影本身的提問倒還好,再怎麽刁鑽,再怎麽批判,步青岚也很願意心平氣和地和人家交流,畢竟創作這個事兒,不怕人家給你提意見,反而是怕人家全都昧着良心一味誇你,什麽意見也不敢提,你自己也還捂着耳朵信了,成天自己閉門造車,那才真的是離完蛋不遠了。
但偏偏就是有的媒體特別離譜,一開口,問的問題那叫一個寬泛,跟電影真是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真叫一個超絕松弛感,也不知道是看不上他們這電影還是看不上步青岚,問到後來,步青岚都回答得有點無語了。
譬如現在——
有個記者問他:“青岚是第一次來E城嗎?這幾天在E城有遇到什麽好玩的事情嗎?”
步青岚随口應付道:“我不是第一次來,之前和朋友就來玩過了。”
結果沒想到這記者仿佛就對這話題挺感興趣的:“哦,和女朋友來的嗎?有沒有留下什麽難忘的‘回憶’?”
“是男朋友啦哈哈!”于是步青岚微笑回答道,“我中學讀的男校,所以趁着reading week的時候過來城堡參加萬聖節活動,玩完之後,我們從城堡回酒店路過cowgate,看到街上有個人頭,還以為是萬聖節道具,所以我男朋友打算撿起來扔掉,但一上手才發現不是道具,是真的人頭哦。挺難忘的吧!”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