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細作
第34章 細作
大慶春節放的久, 上元燈會之後,所有崗位才漸漸複工,主管《大慶風物》的國子監博士們也逐一上崗。
秦悟翻看着手裏的稿子, 笑道:“這位折月客倒是很喜歡沈記嘛。”
實在是折月客文章裏沈記出現的頻率太高, 即便他們沒想到廣告營銷的概念,現在也知道折月客恐怕和沈記關系匪淺。
但人家文章寫得好, 就算有一點宣傳的小心思又如何呢?
何況折月客寫的是吃。吃之一字, 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離不開。
發行量這東西, 仰仗的就是大衆化的內容。
因此即便心照不宣,博士們依然對折月客的文章大開綠燈。
而他們的苦心,俨然也收到了回報。
“書坊那邊來信說是這個月的大慶風物最好再多印一千份, 此話當真?”
“自然當真!年前折月客的文章就已經帶動大慶風物銷量上漲不少, 這時還說再追加一千份的印量......”
國子監祭酒都忍不住豎起耳朵聽起來, 別說他們幾個博士了。
多印一千份報紙, 放在現在看那簡直是灑灑水的程度, 連一點水花都濺不起來。
但在人口稀少、人均購買力低下的古代,一份毫無用處、連草稿都沒法打的大慶風物,在原有的基礎上還能賣出去一千份......
秦錄腦子最靈, 一下就懂了:“這是想賣到京城之外去。”
秦悟也懂了。京城能買得起的人早就買了, 就一份大慶風物,不至于還要用作收藏。
Advertisement
多半是有商人見有利可圖,想要賣到京城之外去。
既然如此, 又為何不答應呢?
*
一千份的多餘印量, 雖說有不少的确被行商們帶走, 運出京城, 但也有不少被京城中人陸續買走。
口碑發酵畢竟需要一個過程,況且古代消息傳遞很慢。
折月客的第一篇文章是年前發的, 但直到元宵之後才真正掀起了一股熱潮。
京城不少人這才反應過來,開始試着在每天的日常開銷之外,多買一份大慶風物看看。
這樣一來,熱潮是一波接着一波,恐怕未有盡時呢。
趙大趙二高興的不得了,只覺得那及笄宴選拔的第一項——賬面的數目,恐怕都能跟其他幾家一較高下了。
沈荔雖然同樣高興,但心裏總有幾分謹慎。
雖然沈記開到現在還算順利,但那是因為之前她并不具備跟其他龐然大物較量的資格。
而現在她們已經站在同一個角鬥場,奎香樓淩雲閣之流,便絕不會輕易放過她。
沒過幾日的傍晚,營業告一段落,趙大便找上了她。
“掌櫃的,有一個人行跡可疑。”
他有條不紊地說着:“我和周全周安他們倆一直盯着,這人連來了五天,每次絕不會點同樣的菜。”
“如此也就罷了,但他要求我們不能一起上菜,而是每次吃完一道之後,等他叫了才能繼續上下一道。”
“最開始我們都沒當回事,但周全穩重,十分懷疑此人的目的,我便讓周安昨日尾随他離開沈記......”
沈荔聽完,不由得挑眉:“間諜?”
芳姨揣測:“您是想說細作?”
旁邊的周全接過話頭:“是,掌櫃的,我們懷疑這位是其他酒樓派來的細作。”
衆人面面相觑,都不吱聲地望着他。
周全還是第一次在這樣的環境下跟沈荔說話,難免有些緊張,說話也結巴起來:“我、我一直懷疑,沒有什麽實際證據,不過我曾經聽說......聽說有的人天生有一根很靈的舌頭,多吃幾次,就能嘗出這菜的配料和做法。”
他一扭頭:“——像寧寧那樣。”
寧寧聽見自己被點名,連忙搖頭:“跟我可不一樣......”
“對,和寧寧不一樣。”沈荔說,“寧寧只是對味道的搭配很敏銳。周全你說的這種......”
她想了想:“确實也有可能。”
味覺這東西,九分靠天賦,一分靠經驗,後天是很難培養的。
所以這種人才,顯然也并不受古代現代世界觀的限制。
要是真的讓他探知到沈記的菜譜、原材料、做法,無論是哪一家出的手,雙方客流量都有天壤之別。那麽對沈記來說,絕對是一次莫大的打擊。
趙二已經在拍桌子問了:“是哪家?奎香樓?淩雲閣?滿庭芳?還是......”
沈荔沒作聲,周安嗫嚅片刻,說:“我好像、我好像知道。”
*
與此同時,奎香樓。
“什麽?吃不出來?”
“吃不出來就吃不出來,你叫那麽大聲做什麽?”
奎香樓的掌櫃王華怒目圓睜,恨不得把面前這個若無其事的長臉男子瞪死在原地:“什麽叫吃不出來就吃不出來,老子花重金請你去沈記,你當真以為是請你吃飯了?“
那男人多少有些心虛,但想了想,又直氣壯地擡頭挺起胸膛:“這不能怪我!食材的味道還好分辨些——那沈記老板再厲害,也不能從天上摘一片雲來做菜吧?”
他掰着指頭細細數:“蘿蔔、魚、羊......這些東西都不難找,就算香料貴重複雜了些,也不是完全買不到的東西。”
“但是這做法工序嘛......實在不好說,我又不是廚子......”
王華氣得一屁股從竹椅上彈起來,在房間裏來回走來走去,手指頭肉嘟嘟地顫着,直直指向中年男子:“你、你!這做菜工序才是最重要的!原料多一分少一分,添一分減一分,外頭那些舌頭哪裏吃得出來?你以為人人都是你啊?金子瓊!金子做的舌頭,金子瓊!”
金子瓊慢條斯地給自己倒了杯茶,擡眼看了眼王華,又給他也倒了一杯:“王掌櫃,坐嘛,凡事不要這麽着急嘛。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王華一腳踹在桌邊。還好這桌子是上等老梨花木,又厚又重,他怒火澎湃的一腳過去也沒能踹動半分。
“你讓老子怎麽靜心?也不知道沈記那娘們放了什麽仙丹?做了什麽仙菜,人人都喜歡?還有那個該死的折月客......!說不定,這貨就是沈記的老板娘......”
“非也非也。我可聽聞那沈掌櫃是農戶出身,說不定大字不識,怎可能是折月客呢?”
金子瓊喝了半口茶,又道:“其實我這兒還有一個問題......”
王華差點摘下腰間玉佩砸他:“你還敢有問題?”
金子瓊:“我興許已經被人察覺了。”
他想起沈記那幾個虎視眈眈的夥計。
他明明再三叮囑了,要一道一道地上菜,就是怕放涼了影響他對工序和食材的判斷。
以沈記的服務水平,不可能充耳不聞,況且他已經是常客。
但最後一天去的時候,他們一股腦就把菜全上完了。
如果不是有意為之,那就太奇怪了。
王華聽完,難免為這意料之外的情況有些慌亂:“那、那怎麽辦啊?”
他消息靈通,多少知道北安侯家樓世子、當朝宰相喬大人、還有南州巡撫家的一雙兒女都常去沈記光顧。
硬碰硬?指不一定砸死誰呢。
金子瓊豎起一根食指,神秘道:“咱們呢,就讓他們狗咬狗不就行了?掌櫃的,權當不知啊!您忘了我那處宅子......”
他微微一笑:“可是挨着淩雲閣家張掌櫃的呢。”
*
“你是說那人是淩雲閣的?”
趙大皺着眉看向周安。
周安本想點頭,但在哥哥的目光提示下,又收回話頭,謹慎道:“還不能下定論,只是我一路随行跟他回到家,偶然發現隔壁住的就是淩雲閣的張掌櫃。”
淩雲閣張琪、奎香樓王華、滿庭芳秦如意,這幾大酒樓的主事在京城餐飲圈當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既然周安沒有看錯,那麽不能排除那人的确是淩雲閣派來的......這樣一來......”
芳姨正說着,身後木門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面推開。
衆人回頭,發現是蓮桂和一德。
這兩個坐不住,在他們說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跑到後院去了。
這時卻在返回過來,指着後院那邊道:“那邊有人敲門。”
沈記的後院和沈宅的後院聯通,也就是說有人在沈宅門口敲門。
趙大去開了門,回來禀報時臉色很古怪:“掌櫃的,淩雲閣張掌櫃說,有急事要和您商量。”
沈荔一笑:“這可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他們也正想問問這張掌櫃間諜的事,人就送上門來了。
沈宅正廳,沈荔和張琪相對而坐。
這還是張琪第一次親眼見到沈記傳說中的沈掌櫃。
這位跟他和王華、秦如意幾人都不一樣,他們做掌櫃只是統籌,最多再看看賬,做飯的自然有廚師廚娘。
但這沈掌櫃特立獨行,人家是要整日下廚的。
據他們的情報來看,沈記能做菜的還真只有她一個。
說實話,張琪甚至想過要不幹脆把這沈荔綁了,等及笄宴塵埃落定再放出來。
只要把她綁了,沈記就如斷了翅膀的鳥一般毫無反抗之力。
只要把她綁了......
張琪嘆氣,唉,他果然還是太善良了。
“張掌櫃今日上門,有何賜教?”沈荔問。
張琪緩慢地吐出一口氣,看向沈荔的眼睛:“沈掌櫃為人直爽是出了名的,咱們明人不說暗話。”
沈荔摸了摸下巴,剛端起茶杯,就聽見張琪說:“沈記要多少銀子,才肯退出這次甄選?”
他目光懇切,咬牙切齒地報了個數:“淩雲閣願出五萬兩,買沈記退出及笄宴的甄選。”
沈荔默然不語,芳姨他們倒是統統吓了一跳。
五萬兩是什麽概念?
按淩雲閣的營收來算,就算比沈記多了一倍的座位,卻不是時時都能坐滿。
當然,定價是比沈記高一些,但即便如此,每天滿打滿算也不過九百兩,更常見的不過七八百兩。
食材、人工等等成本全都刨除,留下維持運營的錢,利潤最多不過一成兩成,每天能有九十、一百兩就很不錯了。
這樣算下來,五萬兩是足足将近兩年的純利。
就算是沈記,每天的營收也只是和淩雲閣伯仲之間。
即便拿下及笄宴,又要多久才能賺到這五萬兩?
況且這還是流動的現錢,不是賣不出去的房子鋪子,要做什麽,手頭都相當寬裕!
五萬兩,哪怕是在京城再造十個沈記,那也能造得出來啊!
一時間,衆人都目光灼灼看向沈荔。
這時候,該怎麽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