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奶黃流心月餅
第12章 奶黃流心月餅
第二天一早,沈記照常開業,又是一番忙碌。
等這一批客人的面都上了,沈荔将看火的活交給趙二,自己端着一張木盤到前面去了。
“哎呀,沈掌櫃!”
“沈掌櫃好!”
“今天這道鳝魚面可真是夠鮮的!沈掌櫃,下次什麽時候再上菜單啊?”
沈記的菜單通常用木牌挂在牆上,每天輪換。
如今開張快一個月,基本是每周換一換。
就算食材沒區別,也盡量在搭配上花些功夫,做出不同的口味來。
沈荔笑道:“鳝魚秋天最肥,既然大家想吃,鳝魚面的牌子就多上幾天。”
小小的幾聲歡呼後,有人注意到她手裏的盤子:“沈掌櫃,這是......”
“看上去像是月餅啊!”
“那金黃燦燦的是月餅,旁邊白嫩嫩的又是什麽點心?”
“莫不是貴妃餅?又或玉帶糕之類......倒是很好看!”
沈荔抿嘴一笑:“都是沈記今年中秋新制的月餅,拿來給大家嘗嘗鮮。要是喜歡這味道,可以在結賬的時候跟芳姨預定。”
這味道?
Advertisement
什麽味道?
客人們面面相觑。他們在沈記吃面,雖然也知道沈掌櫃手藝出衆,上到黃瓜雞蛋下到紅燒排骨,這些家常菜色都能做出不一般的鮮美滋味,但月餅......
月餅還能有什麽味道?
左不過五仁、棗泥、鮮肉......
沈荔站在正中,用一把小刀慢慢切開中間那一排金黃油亮的流心奶黃月餅。
銀亮的刀鋒劃開一道細線,露出內裏色澤更加明亮的糕體。
那種亮黃色與傳統提漿月餅不同,讓人看了便覺得,應該是一個更加......更加甜香、細膩......
但随着刀切得更深,衆人便沒工夫感嘆這月餅的餅皮了。
——裏面橙黃香濃的內餡,像一道甜蜜的泉,汩汩湧了出來。
濕潤的流心一點點浸染外層的餅皮,粉糯的糕體緊緊簇擁着中間飽滿的內餡,看上去如同一汪金燦燦的湖泊。
掃了一眼衆人愣神的表情,沈荔深藏功與名地笑了笑。
不枉她端進來之前專程複烤了一次,就是為了現在這麽完美的效果。
當然,不烤第二次也能流心,只是不會這麽漂亮了。
人都是視覺動物。果不其然,立刻就有人開始嚷了起來:“沈掌櫃,我這桌總能分到一塊吧?”
“一整塊?你想得美!沈掌櫃,他是個牛噍牡丹的玩意兒,給了也是浪費,不如給我......”
“我可是老熟客了沈掌櫃......”
“都有,都有。”沈荔安撫,“這是沈記新上的流心奶黃月餅,一直到中秋都能預定。”
冰皮的視覺效果不那麽奪人眼球,但吃起來又是另一種口味。
冰涼軟糯的外皮,牙齒陷進去後并不能很快觸及到內裏的餡料。
用力咬斷後,卻又能立刻被濃郁的奶香包裹。
“這個倒是不那麽甜哦!”鄭元武跟沈荔更熟,自然地贊嘆道。
沈荔點頭:“冰皮月餅的餅皮幾乎沒什麽甜味,所以裏面的餡料也減少了糖量,也更适合小孩子和老人吃。”
中秋本來就是一家老小高高興興團聚的日子。她這話一出,不少本沒打算買沈記月餅的都有些心動了。
這時倒沒有什麽吃不得高油高糖的講究,反而越能吃,越顯得富貴。
只是小孩和老人畢竟牙口不好,這減了糖又更軟糯的冰皮月餅,确實更适合一家子分享。
沈荔又适時道:“沈記的月餅禮盒會有六枚流心奶黃月餅,六枚冰皮奶黃月餅,售價五兩銀子,定金只需付一兩銀子。”
她頓了頓,又補充:“此外,也會專程為您送到家門口,不必來提貨。”
五兩銀子雖說也不便宜,甚至店裏不少人身上都沒有五兩。
不過若只給一兩定金,很多人便立刻能拿得出來了。
再一聽,說是不必再來沈記提貨,更覺得省事,也跟着掏了錢。
這麽算下來,這一早上居然有了十筆訂單,直接就是十兩的入賬。
要知道,沈記賣面賣了一個月,也不過就是十兩銀子!
再則,眼前雖說是十兩銀子,等到中秋送了月餅過去,那就是四十兩銀子的收入啊!
一貫沉謹的芳姨都樂開花了,跟趙大趙二兩個以茶代酒,提前慶祝。
卻見沈荔依然神色淡淡,難免疑惑:“掌櫃的,可是覺得單子太多,忙不過來?”
一盒十二枚月餅,十盒就是一百二十枚。
後面幾天說不定還會更多,這加下來可不是個小數目。
沈荔搖頭:“當然不是,這不是剛剛有了幫手嗎?”
只是她有個想法,也許能賺一些錢,前期投入卻很高。
甚至高到,這十兩銀子丢進去,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不過在她真正下決定前,沈荔不打算說出來白白讓人擔心。
等上午忙完,她就帶着幾個小孩開始揉面團。
吃飽洗淨,換上新衣服後,幾個小孩這天起來都是滿面興奮。
因為還沒教會他們接待客人,所以上午沒讓他們去跑堂,不過只是在簾子後面一瞥,也足夠叫他們新奇的。
家鄉大旱,十室九空,不少他們熟悉的同齡玩伴,乃至叔伯姨母,都不知哪天就消失了。
更不用說縣裏鎮上的那些鋪子,十家裏能有一家還開着門,已經算是好的。
到了京城,他們才知道世間還有如此繁華之地。
晝夜不分的燈火、人聲鼎沸的街市......
還有,給了他們活路、前程的沈掌櫃。
他們都是聽得進話的,如何不知沈掌櫃不介意他們學些手藝?
這年頭,人人敝帚自珍。肯教一份安身立命的手藝,說是再生父母也不為過。
“我說,你們該不是還想回去吧?”年齡最大的女孩寧寧,趁着沈荔轉頭去準備餡料,回頭小聲問。
幾人都是為求活命才被賣出,以往在家裏,都是受過疼愛的。
一路上難免也說起過回家之類的話,無不是眼淚汪汪。
不過今天又格外不一樣。
“盧婆婆說,爸爸媽媽他們都不在了......”光頭小男孩一德抽了抽鼻子,“沒有爸爸媽媽,我也不想回去了。”
旁邊幾個孩子紛紛應聲,細看之下,眼睛還是潤潤的。
寧寧嘆口氣,做出小大人的模樣:“沒辦法啦!我們已經沒有家了,所以沒有地方能回啦!”
周家哥哥周全,這時也應道:“能來這裏,是我們的幸運,便不該再挑三揀四。”
他弟弟周安平日更安靜些,卻也道:“既然已經沒有家了,就不該一直想着。”
蓮桂卻忽然說:“怎麽沒有呢?”
她兩眼圓乎乎,嘴裏還叼着沈荔喂她的自制果幹:“這裏就是呀!”
周安看她一眼,心中撇嘴。
說得好聽,一個食肆鋪子,怎麽會是家呢?
但終究沒再出聲。
*
中秋月餅禮盒的最終銷量還是有些超出了沈荔的預料,五兩銀子的價格,最後居然能訂出去八十盒。
雖說他們提前三天宣傳,每天沈記自己的客人就會訂上十來盒,加在一起就約摸四十盒。
但也有些訂單數量大,一戶人家就定十幾二十盒的。
四個大人帶着五個小孩一通忙活,将将在中秋的前一天做完了。
中秋當天沈記不開門,這是一早就和客人們說好的。
因此中秋前夜忙得不可開交,就是為了明天能好好休息。
“要是只有我們幾個,說不定還真忙不過來。”趙二笑着用手帕擦了擦汗。
他以前當然沒這麽講究,但沈記做吃食買賣,總不能用手背一抹又去招待客人吧?
連他哥哥也跟着學起禮儀進退、委婉推辭來了。
兄弟兩個走出去,居然還真有些像地地道道的城裏人了呢。
小孩子們聽出趙二在誇人,很驕傲地挺了挺胸。
蓮桂一直黏在沈荔身邊,掰着指頭數:“還有五盒,五個十二,那就是......”
一德很茫然:“五個十二是多少呀?一個十二是多少呀?”
寧寧白他一眼:“一個十二就是十二啊!笨!”
周全和周安是裏頭唯二識字的,也識數。
手上便沒停,一直在幫忙包裝。
一德嘴上閑不住,還在叭叭地吵着:“五個十二到底是多少啊?兩個十二是二十嗎?”
沈荔在旁邊偷聽,被這群笨笨的小東西笑得臉蛋疼。
她擡手揉了揉,才開口糾正:“兩個十二是二十四,五個十二是......”
她沒說完,另一個聲音卻在門口響起。
“六十。”
沈荔扭頭看去。
來人身長如玉,儀态端方,鴉羽般的長睫總是微微垂着,一副非禮勿視的君子姿态。
一身淡綠直綴,腰間一枚瑩亮白玉壓着,發冠梳得一絲不茍。
他又重複一次:“五個十二,是六十。”
“......喬大人?”沈荔多少有些遲疑,“你怎麽來了?”
......而且她知道五個十二是多少好吧!
站在沈宅外的照墨不禁擡頭望天。
問得好。
他也很想知道,大人說着出來賞月,怎麽賞着賞着,就走到別人家門口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