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業務
第6章 新業務
剛開張的新鮮勁兒過了,沈記早上賣面的營收漸漸穩定下來。
“......今天總共是二百八十五文。”回到院子裏,芳姨跟她彙報,“目前看來,早市每天最多不超過四百文。”
沈荔點點頭。這幾天看下來,平均每天能有個三百文左右。
她眼下只做早上的生意,天氣不好就二百出頭,人流量高就能接近四百文。
刨除成本,淨利潤每天能有一百文。
這不是說梧桐街就冷清到每早那幾個時辰,都只有三四十個人光顧沈記,畢竟天子腳下,又臨近京兆尹府,早上要做活上工的人不少。
只是沈記面館人手十分有限,鋪面又小,能接待的客人數量怎麽也多不起來。
加上單價偏高,也不是人人都能天天來這兒吃的。
不過這樣一來,沈記跟同條街其他鋪子的關系還算不錯。
“擴建......雇人......新菜單......”
沈荔往桌上一趴:“怎麽什麽都要錢啊!”
芳姨失笑,給她倒了碗紅棗湯:“做生意不就是這樣子,樣樣都花錢。不過小姐,在能買下隔壁鋪子之前,您可先別忙着買桌椅裝飾了。”
沈荔扁嘴:“知道啦——”
大約是她往木匠鋪子跑得太勤,別說芳姨,趙大趙二都時刻警惕她頭腦一熱掏錢買下整套的新桌椅。
誰讓她窮講究,銀子沒賺到多少,重建沈記的圖紙已經畫好了。
Advertisement
簡練整潔的布局和全新的桌椅,精要地點綴上些許花卉或挂畫、擺件......
這才是她該呆的地方嘛!
不過芳姨盯着錢也好。沈荔捏捏眉心,喝了口紅棗湯:“總之,要擴建,就必然要就近買下別的鋪子。要買鋪子,至少得有一百五十兩備着......”
隔壁香粉鋪子的掌櫃很是健談,閑聊兩回就透露了隔壁那間鋪子的價格。
五十兩!*
香粉鋪子也不算大,沈荔一心想攢夠錢,把兩邊鋪子都買下來打通,大堂才能寬綽幾分。
藥鋪那邊要價更高,一百兩是打不住的,遑論後續的裝潢布置了。
別說大伯母給她那六十六兩,就是加上喬裴留的二十兩也不夠用。
這樣一來,薄利多銷就不值得追求了。
要賺更多的錢,光靠數量積累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又不是現代賣薯片方便面,古代沒有那麽廣泛的鋪貨渠道和消費群體,這種速食就算做得出來也賣不出去。
所以就要賣更貴的菜,來擴大利潤空間。
早市可以适當減量,留出空餘來經營中午和晚上的兩餐飯......
芳姨也贊成她的想法:“做這樣的生意,才更有賺頭。”
芳姨對現在的日子已經算是滿意。她沒嫁過人,也沒有孩子,從出生就在沈家伺候。
用她的話說,實在不願再生一個出來,看着她同自己一樣從小就學着伺候人。
所以沈荔想賺錢,她就幫着想賺錢的法子;沈荔要是不想幹了,她也沒有二話。
人活一世,能有一二小事做到随心,就夠難得了。
*
又過了幾日,巡捕郭輝照例一早來店裏,用了一碗八文的面,付了錢,卻遲遲沒走。
“郭大人這是有事?”趙二最是機靈,上前問道,“是找咱們掌櫃的有事?”
郭輝猶豫片刻,又扭頭看了一圈沈記的陳設。
每日那樣多的客人,店裏依然是整潔幹淨。
地上牆上沒有油垢泥巴,桌上也只有淡淡的木頭香氣。
偶爾牆上還會挂些幹花裝點,今日是月季,據說是掌櫃家裏養的。
更不用說中間用屏風隔開的格局。郭輝在這梧桐街吃了二十多年的飯,還從未像那些高官老爺一樣,吃飯都見不着隔壁的唾沫星子呢。
他之所以嚅嗫,也是事出有因。
郭輝正面臨着調職的選擇。
按當朝巡捕升調的規矩,在京城街道司做滿五年,就可以準備調職了。
雖說這肯定也看他的成績,但京城街道司一般遇不上大事,就算有事,那也還有皇城司跟京兆尹忙着管。
所以郭輝便想着,不如請一個相熟的吏部員外郎,吃一頓飯。
他倒不是想賄賂,否則也不會考量沈記這樣名聲不顯的小店。
只是想心裏有個底,也好跟家裏媳婦老娘交代。
“原來如此。”
沈荔想了想,平時賣完早上的面不過十點。中午休息,下午再去買菜也來得及。
郭輝度她神色:“家常一點最好!這吏部員外郎是個南邊來的......”
沈荔笑了笑:“行吧,那就粗茶淡飯。我這兒也只供得起一點粗茶淡飯了。”
郭輝忙笑:“沈掌櫃的手藝,現在梧桐街都知道,沒人說一個不好的!”
接着又急着要去上職,連聲道:“那過幾日就拜托沈掌櫃了!”
他定的時間是十日後,約摸九月底的樣子。
這也難怪,吏部員外郎畢竟是他的上官,上官的時間不是說約就約的。
這一頓飯對沈荔來說,倒不是什麽難事。
高檔的食材她買不起,鄭輝也不敢請,只要味道夠好就是了。
等上午營業結束,沈荔便帶着芳姨和趙二去外面菜市轉了一圈。
中秋越來越近,荠菜、蘿蔔、南瓜、蓮藕都慢慢多了起來。
沈荔想着,兩個壯年男人約摸就是四五道菜。
米飯之外,再來個荠菜馄饨,就綽綽有餘了。
将南瓜挖空,裏面填了排骨,做成南瓜排骨盅,軟糯鮮甜;
接着宰了只嫩嫩的小公雞,和仔姜茱萸一道炒了;
豬肉八瘦二肥,剁成細細的顆粒,混着荠菜包了小馄饨,鮮美無比。
再用蘿蔔和剩下的豬骨頭炖個湯,豬油炒個油麥菜,三菜一湯一主食。
其中南瓜排骨盅和仔姜小公雞都是硬菜,很是管飯。
讓芳姨他們吃了一回,紛紛說好,好得不得了,再沒有比這更好味的東西。
沈荔被他們逗樂,笑了一通,又開始為新業務和新菜單發愁。
新業務,自然是除了賣面,還打算像鄭輝這小宴一樣,做些正菜。
如此一來,才算是名副其實的小飯館。
如此,自然需要新菜單。
她一開始學的是西餐,後來又因為一些緣由學了中餐,多少算是兩相貫通。
但《雲水錄》再架空,也是個古代背景,西餐常用的大部分食材不是沒有,就是難得。
這樣一來,她最拿手的那些菜,就不能立刻端上桌,不得不重新定菜單。
沈荔對自己的手藝倒是自信,但本着對客人負責的态度,總還是要有人來試菜吧?
萬一游戲世界的人,口味就是別具一格,不愛她的那些創新,又怎麽辦?
今天芳姨幾人贊不絕口,但沈荔總怕這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咬牙決定要做個明君,找個能對她說實話的人來。
再考慮到消費群體,現如今能吃得起酒樓的,無非就是大商人、官宦子弟和公侯貴族。
這樣的人,她上哪裏去請呢?
“若說官宦子弟,二小姐何不請大小姐和三少爺來試試?”芳姨見她發愁,将燭火吹滅,迎着月色提議,“沈家也是官宦人家呀。”
這倒是!
沈荔從榻上激動坐起,又被芳姨溫柔地按回去,掖好被角。
芳姨這麽一說,倒讓她又想到一個人。
喬裴。
這位喬大人位高權重,想必大魚大肉吃了不少。
再說,他還存了二十兩銀子在這兒,是個大金主。
比起兩個尚且往家裏伸手要錢的少爺小姐,這個人選聽上去更靠譜一些。
沈荔埋在被子裏想了半天,确定劇情裏是沒有這樣一個橋段的。
那麽出于攪亂劇情的目的,似乎也是個好主意。
說幹就幹,大半夜的,沈荔翻身起來點燈寫帖子。
桌上還有芳姨記賬用剩的墨,她撚起毛筆,手型像模像樣地握着,懸在半空。
......要寫帖子。
但古代的請帖,怎麽寫啊?
【尊敬的宰相大人,您好!】
......不對,這好像是小學生寫信。
【宰相大人,敬啓。我是興盛裏梧桐街的一名掌櫃......】
......也不對,這好像是小學生失物招領。
沈荔沉默了。
她看着紙上幾個猶猶豫豫的墨點,眼前一黑。
這古代的帖子,到底要怎麽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