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不吃荠菜
第1章 我不吃荠菜
楊之玉在星河SOHO一層的Wagas吃沙拉,左手拿叉,右手打字,這會功夫,她在手機上約了SKP幾家sales,周末去試衣服試鞋試包兒。 與此同時,還有瑜伽館的教練,美容會所的小芳,頭皮護理的Jason,都約上了。 雖說今天才周一,可這些項目都是搶手貨,得提早訂。 最後一片羽衣甘藍下肚,她撇見隔座一男同事穿了件印着紅色怪獸圖案的Burberry T恤,幾年前的主題,過時的奧萊貨。 吃完飯,楊之玉禮貌打了招呼,徑直往外走。面上沒什麽,心裏不屑,朋友圈走潮男路線而在背地裏說別人老土的人,卻整日穿舊款。 此時,正用力咀嚼雞胸肉的這位男同事的飯搭子問:“這女的誰啊?打扮挺洋氣。” 男同事朝她方向瞥一眼:“她你不認識?三部的楊之玉。”戲谑一笑:“她以前可土了!” 走出SOHO,外面的天是四月的暖陽,浮雲不遮望眼,惠風很是和暢。 她深呼吸,愛死這座城市撩人的空氣。 手機連續幾震,來了多條微信消息。 想着剛才和sales說了訂貨的事,該是那邊又發了些圖片過來。 她一看,目光一凜,不是sales發的,是她媽發的。 也就四五六七條吧,也不知跟誰學的,明明一條可以說完的話,非得分成小句子: “挖了一麻袋荠菜。” “你爸開着電三輪,拉着我和你三叔三嬸。” “咱村種樹呢,去下邊村挖的。” …… 配上兩張照片,一張是那麻袋荠菜,另一張是四個人的自拍,暗糙的臉孔笑出白牙,打縷兒的頭發被野風吹皺,背景是點綴着些微綠色的黑土地。 啧! 有種情緒堵在喉口,楊之玉莫名煩躁,可那邊又發一條語音:“給你寄點,燙熟拿蒜末涼拌好吃,別啥都不幹,自己學着做!” 她不喜歡她媽一貫命令式的語氣,聽着煩,于是退出對話框。賭氣走幾步,想想也不能這麽晾着老媽,總得說點啥,于是重新打開,看也不看,按住語音鍵就說: “我不吃荠菜!” 也許每一位從鄉村小鎮走向城市大舞臺的都市麗人都有着與土地割舍不掉的情感。這種情感往往伴有很大落差,而…
楊之玉在星河 SOHO 一層的 Wagas 吃沙拉,左手拿叉,右手打字,這會功夫,她在手機上約了 SKP 幾家 sales,周末去試衣服試鞋試包兒。
與此同時,還有瑜伽館的教練,美容會所的小芳,頭皮護理的 Jason,都約上了。
雖說今天才周一,可這些項目都是搶手貨,得提早訂。
最後一片羽衣甘藍下肚,她撇見隔座一男同事穿了件印着紅色怪獸圖案的 Burberry T 恤,幾年前的主題,過時的奧萊貨。
吃完飯,楊之玉禮貌打了招呼,徑直往外走。面上沒什麽,心裏不屑,朋友圈走潮男路線而在背地裏說別人老土的人,卻整日穿舊款。
此時,正用力咀嚼雞胸肉的這位男同事的飯搭子問:“這女的誰啊?打扮挺洋氣。”
男同事朝她方向瞥一眼:“她你不認識?三部的楊之玉。”戲谑一笑:“她以前可土了!”
走出 SOHO,外面的天是四月的暖陽,浮雲不遮望眼,惠風很是和暢。
她深呼吸,愛死這座城市撩人的空氣。
手機連續幾震,來了多條微信消息。
想着剛才和 sales 說了訂貨的事,該是那邊又發了些圖片過來。
她一看,目光一凜,不是 sales 發的,是她媽發的。
也就四五六七條吧,也不知跟誰學的,明明一條可以說完的話,非得分成小句子:
“挖了一麻袋荠菜。”
Advertisement
“你爸開着電三輪,拉着我和你三叔三嬸。”
“咱村種樹呢,去下邊村挖的。”
……
配上兩張照片,一張是那麻袋荠菜,另一張是四個人的自拍,暗糙的臉孔笑出白牙,打縷兒的頭發被野風吹皺,背景是點綴着些微綠色的黑土地。
啧!
有種情緒堵在喉口,楊之玉莫名煩躁,可那邊又發一條語音:“給你寄點,燙熟拿蒜末涼拌好吃,別啥都不幹,自己學着做!”
她不喜歡她媽一貫命令式的語氣,聽着煩,于是退出對話框。賭氣走幾步,想想也不能這麽晾着老媽,總得說點啥,于是重新打開,看也不看,按住語音鍵就說:
“我不吃荠菜!”
也許每一位從鄉村小鎮走向城市大舞臺的都市麗人都有着與土地割舍不掉的情感。這種情感往往伴有很大落差,而這種落差總會把人從現代化拉回解放前。
楊之玉特別讨厭這種感覺。
她的老家東塘市離星城不遠,開車不到四個小時。雖離大城市近,但家鄉的發展卻沒怎麽沾光。多少年了還是靠着污染嚴重的煤炭鋼鐵發展重工業,城市生态也受影響。
眼下國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産能嚴重過剩的重工業企業找不到結構調整的好路子,紛紛倒閉。
倒是下邊一些縣鎮,近年來另辟蹊徑,發展生态農業,開辟了諸多發展新路。有好幾個地方竟然成了知名旅游打卡地,以回歸田園的招牌吸引着城裏人掏錢觀光。這其中就包括楊之玉的老家東塘市東塘縣。
不管怎麽樣吧,反正楊之玉不喜歡回老家。她嫌鬧騰。
在她的刻板印象中,農村老家不是說着土話、灰頭土臉、整天張家長李家短的親戚,就是電動車亂竄、雞鴨亂飛、垃圾随處扔的險惡環境。
當然還有別的原因。逢年過節的假少,和年假一拼,都出國旅游了。家裏父母早都搬進縣城小區,住上高層樓。她就算回去,也是圈在樊籠裏,不得反自然。
可父母不以為然。他們大半輩子生活在農村,習慣了幹農活,大部分親戚朋友也還住在農村,有這種牽絆,父母回村的頻率極高,就算不在老房子住,也要隔三岔五去看看。
春天要挖野菜、做豆醬,夏天要看顧菜園、修整豬圈,秋天要收集柴火、采摘果蔬,冬天要生火燒炕、鏟雪屯糧……
楊之玉不明白,放着清淨高檔的城裏生活不過,怎麽老回村裏搓磨自己?
這樣也好,家裏一年四季幾乎不用買菜,全被老家的菜園和親裏的饋贈承包了。父母也因時常勞作,身體還算硬朗。
可她不一樣。
自從上了東塘縣一中,楊之玉就下了決定,要離開東塘,去大城市工作生活。所以她不要命地學習,她不是那種一點就透的天賦型學生,她只相信努力不會辜負分數,她那時的座右銘就是“天道酬勤”。
好在,老天給面子,她的刻苦也換來了好的結果,如願考到了星城明德大學,本碩連讀,研究生畢業後,又被面進了星城出版社,成為一名編輯,不僅解決了棘手的戶口問題,還憑着初入職場的一股子幹勁,拉到不少選題,薪資哐哐上漲,年終獎也頗豐。
她終于成了她媽羨慕了大半輩子的、有着尊貴身份的——“商品糧”。
走了幾步,手機又響了,她掏出來看,那邊回複:“日料可以嗎,沒有荠菜。”
日料什麽鬼?楊之玉詫異,定睛看屏幕,差點把手機扔出去。
她回錯信息了,對方備注是“知行大學榮老師”——她的一個作者,叫“榮善衡”。
榮善衡是她朋友圈衆多作者中的一個,知行大學副教授,研究化學材料的,名不見經傳,沒見過面也沒怎麽聊過天,微信對話框打開都不用下拉,只有一條語音通話,估計是當時加好友時打的,她早都忘了。
就連去年加他微信,都是受離職同事所托。楊之玉本不想接這個活,因為稿子不屬于人文社科類,審起來有難度,先得送一遍外審。但那個離職的同事苦苦哀求,還特意和楊之玉說,這作者年底就會打資助款,到時候提成都是你的。
楊之玉眼珠滴溜溜轉兩圈,快速一算,這榮善衡要出三本書,是一個系列,資助款 27 萬,提成超級可觀!掉錢眼兒的她覺得自己真是撿了個大便宜,當天就請那同事吃了四季民福,雖然排隊倆小時。
這會子,她忙去翻看微信,就在剛才,這位榮老師幾乎與她老媽的消息同時發過來,可能稍晚了半秒吧,問她晚上有沒有時間一起吃飯,想咨詢下後續出版的事。
楊之玉剛才有情緒,沒細看,所以手滑發叉劈了。
工作多年,楊之玉遇事主打一個波瀾不驚。她沉住氣,也不管陽光曬到纖白手臂,一頓操作猛如虎,把自己的公關經驗一股腦用上,想要很好解釋這個誤會,推掉飯局。
和作者吃飯是常事,只不過自己已經買了今晚的電影票,想看電影。于是她打了一長串文字要發過去,可那邊又來了一條,也發了一大段文字,主要是客套話外加訂好的日料餐廳地址。
楊之玉的視線定在那句“我不吃荠菜”上,她不敢點開聽,想想都紮心。
她笑笑,把自己的大段文字删掉。無所謂了,出書這種事情,如果是大作者,那編輯得求着養着,小作者則反過來,他們會養着編輯,而且逢年過節還會主動發問候,甚至送禮品。
反正榮善衡這樣的作者有的是,很大可能一輩子就出這一次書,以後也不會有什麽實質貢獻,而且這套書的提成年底都領了,她沒必要客氣解釋,吃就吃吧,早吃早了,今天不吃改天他還會問。轉而打開另一個 app,把電影票退了。
下了班,楊之玉稍微打扮,前去赴約。
她自駕,車牌是租的,開了有兩年。
車子上了二環便堵成屎。
烏雲密布的傍晚,車流蠕行,鳴笛聲催促,楊之玉扶着方向盤的手有些遲鈍。
四月的天,黑得不算晚,可今日不同,雲層太厚,早早就暗下來。不一會兒,小雨點子稀稀拉拉落在擋風玻璃上,像細沙,像稻粒。
堵車間隙,楊之玉點開手機,快到點了,那邊卻沒任何消息。可能他還沒到吧。她心裏稍微踏實些,點開 FM97.4,裏面正播放孫燕姿的《天黑黑》,高潮部分,她跟着哼唱起來:
“……我愛上讓我奮不顧身的一個人,我以為這就是我所追求的世界,然而橫沖直撞,被誤解被騙,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後總有殘缺……”
她越唱聲越大,這首歌配着這下雨的傍晚,怎麽看都是悲傷氛圍的必備要素,她卻有點嗨。
二環一出,往東北拐進別墅區附近,路順暢好多。
城市偉岸的樓群漸漸隐沒,在春天的細雨裏只剩盈盈燈光,流露綿延不斷的暖意。
楊之玉一腳油門抵達目的地——一家很隐蔽的日料店。停車位豐富,她心中歡喜,不慌不忙找了個好位置把車泊好。
日料店門臉不大,裏面的空間卻很敞闊,裝修也考究,燈光是暗淡的暖黃,每一處卡座都如半個包間,主題不同,日式壁挂和新鮮插花随處可見。
楊之玉按照榮善衡發的位置號找過來。
只見那個座位上坐着一位西裝革履并且謝了頂的中年男人,正垂眸翻看菜單。
——看來人家早到了,只是沒催她而已!
她心中升起愧意,熱情迎上去,彎起眉眼,亮出自己标志性少女感笑容,溫和道:
“您好,您是榮老師吧?我是楊之玉。實在不好意思,下雨路上堵,來晚了些,希望沒耽誤您太長時間!”
她一邊放好包包,一邊拿起另一份菜單,新做的細鑽指甲閃閃發亮。
剛坐定,忽覺不太對勁,因為這位謝頂男人正十分詫異看着她。
楊之玉也詫異,可能自己禮數不周?于是欠欠屁股,朝人伸出細長胳膊:“榮老師,初次見面,多指教哈!”
那人一臉懵,剛要張嘴說話,旁邊忽閃現一個人,對她道:
“楊編輯,我在這。”
這人說話急促,像是跑過來的,但嗓音低沉,聽起來很舒服。
楊之玉打了個冷顫,扭頭看向男人——
第一感覺是瘦,甚至有些單薄。其次是白,面容細白,沖淡了立體分明的五官,使整個人顯得素淡柔和。他三庭五眼比例協調,表情拘謹,行色匆忙。一身休閑打扮,上身穿了件防雨的卡其色夾克,裏面是灰色連帽衛衣,衛衣帽子翻出來,松松壓在夾克領上,下身就一簡單的深藍牛仔褲。
最關鍵的是,人家沒有禿頂,人家頂着一頭濃密的、蓬亂的偏分黑發。
楊之玉不敢确定這就是那位三十多歲副教授,說是個二十來歲大學生也有人信吧!
他眼睛氤氲霧氣,有黑眼圈,看上去有點疲憊,正朝她抿嘴淺笑,對她說:“我是榮善衡。”
作者的話
阿船
作者
06-16
給大家避避雷哈: 1. 本文文風樸素,大白話多,如果你覺得土,慎入; 2. 男女主情愛為主,家庭故事次之,職場生活只做輔助; 3. 沒有大女主!女主并不完美,會成長會改變,文中所有女性角色都會改變(我超愛她們)! 點進來就是緣分,希望我和你有緣! 拜托大家投個票再走,我超慫的,希望得到認可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