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農業塔的鋪開
第20章 農業塔的鋪開
鐘黛擁有了一個很高級的腳本, 或者說是運行程序。
這個程序可以适配裝在鐘黛電腦上的所有繪畫軟件,只要修改一下參數就可以對不同的圖紙進行複制,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 鐘黛複制粘貼的時候就可以設置好需要多少份,然後坐在旁邊等着電腦自己工作,根本都不用動手了。
之前鐘黛已經用一個極其簡單的腳本試過了,并且成功複制出了幾顆橘子,這說明腳本和其他繪畫軟件的性質是一樣的, 都是屬于繪畫的工具, 只要最終結果是鐘黛來進行保存可以了。
當然其中修改的參數什麽的鐘黛雖然很不熟悉, 但問題并不大, 賀殊盡管不會寫腳本,但卻會用,之後可以慢慢教她。
也是因為鐘黛最近經常把時間用在手動的複制粘貼上, 盡管不用自己畫圖紙已經輕松很多了, 但重複性作用還是能少做就少做吧, 有着時間鐘黛還不如閉目休息,讓眼睛放松放松。
當然,腳本的主要目的當然還是為了應對接下來填海造陸的圖紙, 而這就是他們工作組新來的小夥伴陳璐要做的事情了。
陳璐一直等到那位格子衫小哥離開, 才從張北寧這裏看到了接下來她要指導鐘黛繪畫的圖紙。
宋水港在之前的海岸線土層分布是很有規律的, 岸邊的地質層結構複雜,包含了不同時代和成因的沉積層,之前科學家勘探的結果來看,由淺至深的淺海相沉積層、陸海相沉積層和海相沉積層分別由夾有貝殼皮的土、以粉土及粉質粘土為主的黃褐色土壤、含有貝殼皮、雲母, 土質較均勻的灰色粉土以及最下面的以細砂及粉土為主的灰色土壤層。
——當然這裏所說的最下面是指人類勘探到的最下面,再下面的土層勘察并未穿破。
以上的這些圖層各自的厚度不同, 其中厚度最寬的就數最上面的淺海相沉積層,厚度在20.5至30.3米之間。
這次填海造陸,為了将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整體的填海規劃也是按照之前的構成來的,只不過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厚重的石頭以免造成水土的流失。
不過陳璐仔細查看了一下這圖紙以後,居然發現中間有一小片金礦。
陳璐:?
陳璐詫異得很,擡起頭問道:“怎麽這回填海造陸居然還要拿金礦來填?”
難不成這是什麽新型玄學?
Advertisement
“中間确實是有金礦,”張北寧給了肯定的答複:“咱們照着畫就行了。”
陳璐點了點頭,反正她被安排在這裏,就正常工作呗。
雖然不知道已經畫好的圖紙為什麽還要再畫一遍,但她還是非常專業地拿着圖紙資料開始細細分析。
“小鐘同志會3d建模吧?會用Surfe嗎?”
陳璐原本是這樣以為的,既然上級專門讓她來指導這位小鐘同志畫圖紙,那就說明她肯定對這類圖紙也不是很熟悉,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生手,不然為什麽要畫圖紙呢?
然而這次她可算是預料錯了,在她問出這個問題以後,小鐘同志微微睜大了眼睛,顯得格外清澈有神,她臉上出現了一種類似于迷茫的表情。
“那個……Surfe是啥啊?”鐘黛真誠提問。
一旁的賀殊微笑提醒:“是一款3D制作類繪圖軟件,三維建模功能還是比較強大的。”
鐘黛點了點頭:“那這個我還沒有學過呢,我之前一直沒有建模過。”
陳璐:?
……
事實上,陳璐被派來教授鐘黛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陳璐的專業素養過硬,她能當上副主任完全是因為她的個人能力強,而且也曾經參與過其他地方填海造陸的工程,知道怎麽畫才能畫出更好的建造圖紙,建模能力十分優秀。
另一方面則是陳璐非常清醒,日常工作中不該問的事情絕對不會問,嘴比較嚴,而且理想信念十分堅定。
其實張北寧他們現在還瞞着陳璐也是因為現在還不确定鐘黛是否能夠完美地完成填海造陸的圖紙任務,如果鐘黛畫出來的圖紙不能夠很好地完成填海造陸的工作,那麽陳璐很可能就跟他們合作很短一段時間,這種事情就沒必要告訴她。
陳璐在跟鐘黛仔細确認她确實不會建模,也從未畫過任何地質圖之後,就明白了為什麽領導要她過來——她耐心還是比較好的。
尤其是那位長得挺帥的賀驕同志還帶她出去,跟她說畫圖紙這事兒并不着急,讓她耐心地教鐘華,不要給人太大的壓力之後,陳璐就處在一種非常疑惑但還是照做的狀态下,開始正式教鐘黛繪畫一個不算很大的地質圖紙了。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已經馬上開工了還非要再畫一張圖紙,這根本就是在耽誤工期吧……
陳璐腦袋上蹦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號,可是這個小組所有人都胸有成竹的樣子,仿佛只要畫完圖施工也就完成了一樣,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她吃了一個鐘華好心投喂的耙耙柑後,開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指導她……
……
此時距離這裏不是特別遠的京市,任部長難得的去了大領導的辦公室,進行例行的工作彙報——當然特管部的工作有很多都是協助各部門,但就最近這一段時間來說鐘黛的工作确實是成了重中之重。
“鐘黛同志确實是很努力的,是個很踏實的人。”
任部長對鐘黛可以說是贊不絕口,作為一個從年輕時起就精力十足可以說是天生的工作狂的人,任部長其實有些無法想象鐘黛這樣一旦開始工作就随時可能陷入困倦的狀态,想來一定是比較痛苦的。
“前幾天給她放了7天的長假,她只是去京市的一些景點看了看,沒有走遠,剩下的時間都用來調整身體的狀态了。”
熠國的大領導古主席今年72歲了,他已經連任了兩屆,自從隕石雨過後維持國家的難度就越來越高,他也曾經感染了新型呼吸病,雖然後來治療好了,但人年紀大了,就是會各種受影響,光是今年,他就顯得比以前老了四五歲。
古主席清咳了兩聲:“這個小同志不容易,也很偉大!一定要給予她生活最多的關心,她想不到的我們要幫她想到,無論是身體狀況還是心理狀況都得注意呀。”
他看着窗外的驕陽:“今年的夏天咱們算是平平穩穩地過來了,但明年天氣會更熱,如果沒有這個小同志用這麽短的時間搞定了咱們農業塔和水稻種植基地的事情,糧食的情況會更糟糕。”
任部長也看向外面:“這次水稻種植基地的動作大了點,已經有境外勢力注意到新建的公路了,畢竟基礎建設的速度過快本身就會引起懷疑。但如果因為這個就不建了,那也不太現實。”
古主席擺了擺手:“不能因噎廢食,小鐘同志現在的這個能力可以說是解了咱們的燃眉之急,飛舟同志,咱們時間緊迫呀……一定要加強安保,24小時保護小鐘同志的安全。”
任部長點頭:“……之前安排的安保隊伍在武力上已經差不多了,接下來我會給他們強化武裝,另外就是……”
她皺着眉頭:“我會從國安那邊調兩個人,咱們組織內部……”
任部長并沒有将話說透,但在座的兩人都明白她的意思,外賊可躲,家賊難防。
古主席當然對這件事提出反對的意見,他起身在辦公室裏溜達着,步履緩慢而堅定:“飛舟同志啊,你一會兒從我這兒出去,去一下咱們第五軍區找一下華宣同志,以後你彙報這部分工作也可以找她。”
任部長有些詫異地看着他:“華副主席?”
明年的3月份,領導人就會換屆了,屆時古主席和同樣年紀大了的元紅總理會卸下擔子,因此其實有很多事務已經慢慢分配到其他領導手裏。
但任部長沒有想到的是,鐘黛這件事居然會被古主席交給華副主席——華副主席是一位從軍區一步步升上來的副主席,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也在軍事上。
古主席走到書架前:“在國家的危難時刻,軍隊是最後的防線,小鐘同志這個能力未來是不可避免的要引起其他國家的注意的。”
“長遠來看,最值得信任的就是華宣同志了。”
任部長這下沒有再提出任何疑問了:“好,我待會兒會去的。”
現在的情況差嗎?差。
但并不是最差的時候,可大家都知道,接下來會出現更差乃至最差的情況,可沒人有能力阻止。
人類與大自然的抗衡從來只有預防,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沒法預防。
任部長只能祈禱多一點準備的時間。
……
進入了10月份,整個熠國的農業塔建設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甚至有幾百個農業塔已經開始産出蔬菜了。
可傳統農業也确實是受了影響。
江夢琳家的紅薯不可避免地減産了。
他們家選用的已經是比較好的紅薯秧苗,精心地侍弄着,正常産量應該達到5000公斤左右,然而今年的氣溫數據* 比起去年上漲的幅度更大,有一陣子大家根本都不敢出門,只能在晚上去灌溉紅薯。
9月份的時候紅薯收了,畝産量堪堪達到了2900公斤。
說失望絕對是失望的,但又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江夢琳站在田邊看着趁着天還暖和被種到地裏的大蔥,認命地走進機井房開閘放水。
說起來最近天氣不算特別幹旱,經常會下一點溫和(指物理溫度)的小雨,小蔥長得倒還不錯,但他們愛吃的都是那種大蔥,還得有一陣子才能夠再收獲。
而江夢琳的爸爸江海則是正開着自己的農用四輪車往縣裏送紅薯。
原本之前縣裏農業局說的是他們這些種了紅薯的留夠自己吃的,剩下的他們照單全收,而且還上門來拉貨。
但江老伯仍然是不敢放心,畢竟最近農業塔已經開始産出了,聽說農業塔裏也是種了紅薯的,萬一這農業局稀罕農業塔裏的紅薯,不收他們這些傳統種植的紅薯了怎麽辦?
于是他就主動的用車子去給農業局送去,倒是順利的提前買了好幾車,總算是拿到了錢。
其實這樣跑跑也挺費油的,但現在紅薯價格挺高的,而且據江老伯觀察,之前很貴的那些蔬菜在農業塔産出後降價了,估計等農業塔的紅薯産出之後,紅薯也會降價,所以他一定要抓緊現在這段時間把紅薯賣出去!
機會是留給有腦子的人的!
等他把這一車紅薯都賣出去以後,就順便去了縣裏的一個大型超市,女兒說今天想吃辣椒炒牛柳了,他直接去超市裏買那種半成品,回去炒一炒就能吃了。
結果江老伯一走進超市,一眼就看見超市門口擺了個大架子,架子上貼着今天的特價蔬菜列表:芸豆、黃瓜、藥芹、嘎達白、蒜苗。
“哎喲喂,還有蒜苗呢。”他感覺很驚喜,今年因為太熱,就連蒜苗也受到了影響,前陣子蒜苗的價格居然到了20多一斤,他和女兒兩個人已經有幾個月沒吃肉焖蒜苗了。
江老伯美滋滋地走進去買了一把3.5元一斤的蒜苗,又去買了牛柳和五花肉,還給女兒買了一包她喜歡吃的無骨鳳爪以及一些特價的零食和調料,這才回家。
要說農業塔雖然會跟他們農民搶生意,但也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最起碼買個蔬菜不用摳摳搜搜的,爽快一點拎起就走。
等江海回到家以後就看見村上的許多人都聚在了村中間的小廣場上,他很納悶,這半下午的時間大夥不嫌熱,站在這兒幹嘛呢?
好在江夢琳也在這裏,她一看到老爸拎着菜站在後面就趕緊跟他說:“爸,趕緊把菜放冰箱裏,村長有話要說呢!”
“哎,哎!”
江海健步如飛,趕緊把手裏的菜肉送回家,小跑着回來,這會兒村上的大學生村官楊明美已經拿着個大喇叭站在桌子上開始喊話了。
“咱們村還有誰沒到嗎?”
她一邊喊一邊四處張望拿着名單對上人頭,發現全村每家每戶都至少有一個人在這兒了。
“大家都到了,那我開始說正事兒了。”
“這會兒大家也都要準備秋收了,或者有些村民都已經秋收了,現在咱們政府有一個項目要征得大家的同意,征用大家的土地。”
某村民嚷嚷道:“啥征用土地呀?幹什麽用啊?”現在他們的土地金貴着呢!
小楊村長扯着嗓子喊:“咱們村也要建農業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