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華快樂屋
第19章 小華快樂屋
2052年10月2日, 第九基地熠國,霁省,宋水市。
陳璐從高鐵上下來, 走出出站口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
“媽——”
她媽媽陳麗霞女士一如既往的将自己打扮得很時髦,她以前是把頭發燙成小卷兒的,這次見到她,居然把頭發剪短拉直,還搞了個平光鏡帶上, 撐着一把純色的雨傘, 看起來很是知性。
“快過來, 熱死了。”陳麗霞還一個勁兒抱怨呢, 也不怨她抱怨,明明已經到了10月份,但氣溫完全沒有降下來的趨勢, 出門5分鐘, 出汗兩小時。
陳璐也不啰唆, 趕緊推着自己的小箱子走過去,很快和媽媽一起坐上了出租車。
他們家的房子距離高鐵站不是特別遠,是一個老小區, 住了幾十年了, 下車以後母女倆還要自己爬到4樓。
好在回到家裏以後空調吹出的冷氣就讓人舒坦很多了。
陳麗霞倒了兩碗中午煮好的綠豆湯:“來喝吧, 我早就放冰箱裏冰的。”
陳璐咕咚咕咚的喝着,往沙發上一癱,脫了身上的防曬衣和長褲。
陳麗霞女士倒是沒有那麽怕熱,在家裏面就穿着那冰絲的長褲子走來走去, 把兩個碗放進洗碗池才過來。
“璐璐,你那邊收拾好了?”
陳璐點點頭:“嗯, 我那房子之前不就收拾得差不多嗎,我這回往裏填點東西,等回頭你自己缺什麽咱們再買。”
陳麗霞女士這才點點頭,臉上并沒有露出什麽欣喜愉悅的表情,反而帶着惆悵。
“我是真不想離開咱們宋水……”
Advertisement
陳璐是熠國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的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她這個職位可以讓她在京市擁有一套單位發的員工住房,這次陳璐回宋水是為了接媽媽一起去京市居住的。
宋水也被淹了,雖然沿海地區海拔并不是特別的低,然而宋水擁有在整個熠國都排名前幾的宋水港,這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達到全國第二,這麽多年來政府圖求從傳統的鋼鐵和煤炭産業轉型升級為新型産業結構,大力扶持這個港口。
然而去年港口已經被淹了,附近的兩個縣也岌岌可危,不斷地內遷。
現在政府通知生活在市區的人們也要提前做好規劃,一旦海水再次蔓延,他們這種距離海洋還有一段距離的市區居民也根本留不住。
陳璐跟媽媽商量以後決定讓媽媽早點搬,京市畢竟還算安全。
陳麗霞女士是鋼廠的老員工了,她喪夫以後獨自帶着陳璐在這座城市生活,對這裏的感情非常深,要搬離這裏別提多難受,尤其她們住的房子也是她當年好不容易才買的。
不管這裏有多舊多老,都是家啊……
但是沒辦法,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
陳璐這次請了幾天假陪着媽媽在這裏住幾天,順便收拾東西,之後兩人就直接離開這裏了。
其實不光是她們離開,許許多多在外地有可以投靠的親人的人都準備離開了,明明在幾十年前以重工業支撐起了熠國北方工業的大城市,現在卻因為海水的蔓延再也不會有投資商在這裏,大家都在想着逃走。
母女倆就坐在房子裏,看着這熟悉的一切,心情都十分不好,直到陳璐的電話響起。
陳璐拿出手機看了一眼,發現給他打電話的是自己的頂頭領導,也沒耽誤,趕緊走進自己的房間接電話去了。
陳麗霞女士則是起身去廚房将晚飯要做的食材拿出來,好在現在所有的超市都還在正常運營,肉蛋菜也都買得到——他們現在吃的菜也有很多都是希望蔬菜,宋水市并沒有建自己的農業塔,而是從隔壁市運輸過來,雖然物流費貴了點,但大家也都很積極地買着吃。
就在她忙碌的時候,陳璐突然從屋子裏跑了出來:“媽,咱們暫時先別搬了。”
陳麗霞回過身:“咋地了?”
陳璐眯着眼睛笑了笑:“咱們這被選中作為國家填海造陸的第1期工程位置了。”
看着女兒欣喜的樣子,陳麗霞也驚訝了,她放下手裏的芹菜:“快給我說說!”
陳璐晃了晃手機:“剛才我們領導打電話就是通知我去宋水港那邊做協助工作呢,聽說那裏已經開始圍堰建設了。”
陳麗霞一時之間還有點反應不過來,仔細想了想之後,問出的第1個問題是:“那填海的東西從哪兒挖過來啊?”
陳璐道:“這個我倒是也不知道,回頭我再打聽一下吧。”
陳麗霞這才點點頭:“哎呀,這可真是大手筆……”
假如宋水港那邊填海造陸成功了,海岸線上的海拔再高一點的話,其實就相當于一個天然的大壩,他們這更靠裏的地區就能多撐兩年——前提是工期不要拖個五六年。
……
但事實上填海造陸這個事情真的拿出來說的話絕對是有絕大多數人反對的。
要知道整個星球海水可是占了七成,之前就有人計算過如果海洋繼續這樣無限制的擴大,那麽最終所有的人類只有都躲在熠國最高峰珠峰上才能不被淹沒。
所有的山峰,或者說海拔高的地區對于大家來說都是最後的避難所,哪怕有一天人類的火苗都要熄滅,但大家總是要堅持到最後一刻的 。
所以其實理智上來想,填海造陸技術難度大,需要的時間長,又要将珍貴的土地或者是山巒挖走去填海,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最終也不過多茍延殘喘一兩年,無論怎麽想都很不劃算。
其實全球災變以後,哪怕是生活相對安靜的熠國民衆的情緒也比之前要激進得多,各個朝陽産業猝不及防變成了夕陽産業,不斷提高的失業率,以及被淹沒的家園讓大家的情緒就像随時可能被點燃的炸|藥桶一樣。
在這種時代還能夠心情愉悅又平靜地過日子的實在是比較少數,像是國外的一些國家治安都已經差到了弱肉強食了。光是今年熠國就已經撤僑了好幾個國家,再加上徹底被海水淹沒的幾個國家回來的民衆,現在熠國內部的人口壓力很大,政府努力維持着居民們的日常生活交通醫療。
因此這次的填海造陸工程暫時是未公開的,只是在海邊搭建了一個工地,并沒有說明具體幹嘛,參與的全部都是工程兵,從未開始的圍堰建設也根本沒用他們動手。
——參與其中的內部人士們一看到現在這裝模作樣的場面就覺得很不靠譜,大家都已經進入工地,陣仗還挺大,然而一個幹活的都沒有,只是在這海岸邊拉起來一個直徑20米的大棚子,棚子遮擋着海面。
陽光曬溫了海面,迫不及待推着自己的小行李箱從市區趕到這裏來的陳璐有些懵地看着,她是被主任緊急叫來的,原本以為是要幫着看圖紙,然後調查難點部分的具體生态環境。
然而到了這裏,一切安靜得仿佛什麽都沒發生。
然而還沒等到她問主任到底怎麽回事,主任把她叫去了一個外面平平無奇的2層小樓,拿出了一份保密協議給她簽,說是要給她分配一個特別的工作。
陳璐還真沒見過這陣仗,她仔細看了保密協議,發現上面一點端倪也沒有,但出于對主任和上級的信任,陳璐還是簽了,保證之後不管看到什麽都不會透露出去分毫。
主任又千叮咛萬囑咐說接下來會帶他去見地質資源研究院的大佬鄭院士,接下來就會由鄭院士帶她去參與工作。
陳璐:“……”
越來越神秘兮兮了。
陳璐跟着主任來到了鄭院士的房間,然後又被鄭院士強調了一遍保密規定,再接下來,陳璐終于要去她接下來的工作地點了。
原來這棟2層小樓只是外表的,從後門出去以後,後面是這個民衆已經撤離的縣城曾經的縣政府。
鄭院士帶着陳璐上了3樓,進了中間的某個房間。
随着門被緩緩推開,陳璐還以為自己即将看到一個非常高大上的工作間,裏面或許坐着很多的領導,又或許是忙碌的工程師們。
然而她看到的是寥寥幾個年輕人,少少的幾臺電腦。
鄭院士帶着陳璐來到一個臉蛋圓圓的年輕女同志面前:“北……小捷,這位是自然資源部派過來教小華畫圖紙的陳露同志。”
被稱之為小捷的女孩子笑出了兩個酒窩,十分友好地跟她握手:“您好您好,我叫張捷,是咱們小良工作組的負責人。”
陳璐:“小良工作組?”
張捷笑道:“是的,我們工作組的簡稱就是小良工作組,具體的原因之後再說。”
鄭院士這才告訴陳璐:“小陳啊,你這幾天的任務就是在小良工作組幫助小華畫出面積為20平方米的填海造陸區域圖紙。”
張捷道:“對對對,具體的情況我之後會跟你說明的。”
陳璐有些茫然地點頭,轉過頭看着屋子裏的另外幾個年輕人。
一個穿着白色襯衫坐在辦公桌後面不斷滑動鼠标的年輕男同志,擡起頭對她禮貌地笑了笑:“你好,我是賀驕。”
一個穿着一身運動套裝的高個女同志坐在旁邊悠閑地喝水:“你好,我是鐘華。”
站在鐘華身後比她還要高半個頭的短發女兵(她一看就知道這人是當兵的!)跟陳璐點了點頭,并沒有做自我介紹。
最後一個則是一個十指翩飛在一臺電腦前瘋狂敲着代碼的格子衫眼鏡小哥,他顯然也是沒有心思來做自我介紹的。
倒是張捷開口道:“那一位也是剛剛才來的,他一會兒就會離開,陳姐姐你先坐,等這位小哥把電腦的繪畫腳本敲好,咱們就正式開始。”
陳璐點點頭,随後問道:“什麽腳本呢?”
張捷笑出小酒窩:“也沒什麽,就是一個能夠适配多種繪畫軟件,具備高級的圖像處理算法或精确的坐标系統,能夠處理複雜的圖形元素,并确保它們在圖紙上的正确呈現的,一款一鍵複制精密圖紙的腳本。”
陳璐:???
賀驕忍不住笑了:“簡稱小華快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