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開始擺攤賺錢了!
第20章 開始擺攤賺錢了!
這日一大早,雞才叫一聲,丁寶珠就迫不及待地起身了。
涼糕的最後步驟就是将餡料包裹進面團裏,她用絲線把那紅糖棗泥餡和抹茶紅豆餡的切成了一塊一塊。
唯有那黍米栗子花生糖餡兒的涼糕,她做成了一個個圓球狀,玲珑可愛。
用扁擔鈎着深筐子,丁寶珠又找來幾個大小和筐口正好相符的木盤,上面擺着那些涼糕,然後一摞一摞地放着,中間還可以有空隙。
而另一個筐內,她則是置了一個新瓦罐,并幾個粗碗,一疊洗幹淨的樹葉等物,也就完全準備好了。
和也已晨起的丁宏柳萍說了聲,丁寶珠嘗試着背起扁擔,等穩當之後就出了家門。
所幸原主練出了一番蠻力,這兩筐物品對于這具身體來說,并不算多重,更別提是從家裏一直走到那條大道上了。
雞叫了第二遍,來到那條通往鎮子的大道後,丁寶珠放眼望去,已有不少占了地方擺攤的販子。
她便找了個偏中間部分,又有一樹杏花的地方停下來,把扁擔放下,拿出一個備好的小杌子也放下了。
不過她也沒有直接坐下,客人可是不會自己上門來的,少不了要讓攤主先吆喝幾句才行。
這要是個i人,恐怕一時還不好意思開口,可丁寶珠前世作為美食博主,都習慣在鏡頭前出面了,這吆喝自然能豁得出去。
想了想,丁寶珠清清嗓喊道:
“瞧一瞧看一看咯!涼糕!好吃的涼糕!軟糯香甜可口,快來看看咯!”
這原主果然也有一副大嗓子,丁寶珠只覺得還沒出幾分力,那喊聲已經傳去很遠的地方了,引得附近其他攤販也不禁紛紛眺過來。
這條大道因為通向祥安鎮,所以連接着不少或大或小的村落。
Advertisement
再加上起初那些老少婦人,也不是天天都來擺攤的,原主的名聲又基本落在象山村本村,其餘村子倒是不怎麽了解,也就不太認識丁寶珠了。
而且這道兒上賣的皆是日常雜貨,賣吃的卻少,競争沒有鎮上那麽激烈。
那吆喝也不可能只叫一聲,于是丁寶珠接着喊道:
“新鮮制成的涼糕,口味多種,還可試吃!快來瞧瞧诶!——”
單是口頭上說說也不成,丁寶珠就特意講了可試吃這個關鍵詞,果然這時就有人來了。
只是這人竟不是在大道上走的行人,而是旁邊的攤販。
那攤販往底下瞅了瞅,又看了丁寶珠一眼,問道:
“這涼糕怎麽賣的?”
丁寶珠是看着這人過來的,只是究竟是賣什麽就看不清了。
但對于顧客,她向來一視同仁,連忙把那幾盤涼糕一齊擺了出來,再回答道:
“三文錢一塊兒,五文錢兩塊兒,口味可以拼。”
那攤販見盤上一塊塊列得整齊的涼糕,黃澄澄的、白嫩嫩的,竟然還有綠油油的,十分好看,可也沒直接說要,而是問:
“之前你不是說能夠試吃麽?”
“當然,大叔想嘗哪一種的?”丁寶珠笑道。
這攤販極其面生,應當不是象山村的人,指了指說道:
“就試試這白色的吧!”
“好嘞!”
丁寶珠點頭,就在另一個筐子裏取了把小刀出來,直接在一塊已經分好的紅糖棗泥餡兒涼糕又切了大約拇指大小的一塊,也是帶着餡兒的,戳在刀尖遞了過去。
攤販拿了吃,只覺得那外皮柔軟,裏面的棗泥順滑,那濃郁的甘氣又不膩,屬實是口齒留香。
但這一小塊兒實在是太小了,在嘴裏化開,馬上就往喉嚨裏鑽去消失了。
他還嫌不夠,便道:
“那我要兩塊兒。就要……這白的,和那黃的吧。”
丁寶珠道了好,拿了一張樹葉來,包了兩塊涼糕遞過去,那攤販也交了五文錢。
那五個銅板摸上去好似燙手,畢竟這可是她成的第一筆單子,也是賺的第一筆金!
丁寶珠壓住心裏喜悅,又對那攤販說道:
“大叔一看就是早早來了這裏,還辛辛苦苦占了個好地方。吃着涼糕墊補,不如再來碗喝的順順。”
“我又是第一次來這,大叔又是我的第一個客人,我送您一碗茶水吧。”
那攤販拿到涼糕還沒來得及吃,就聽丁寶珠這樣說,果然兩人的關系也近了些,笑道:
“那感情好。”
于是丁寶珠拿出了一個碗,打開了另一個筐子裏的瓦罐蓋子,又執着一柄木頭長勺從裏面舀了兩勺,那碗裏便滿了,遞過去。
攤販接過,撲鼻而來一抹淡淡的奇異香氣,那水色竟然還有一抹淺淺的紅色。
啜了一口,那回甘倒是茶水的味道,只是也很淡,匝巴個味兒罷了,可是卻突出了幾分莫名的桃仁味。
難道這是果仁泡茶?可是也沒見到裏面有果仁啊?
囫囵喝了一整碗也沒想明白,還有些回味無窮,攤販抿抿唇,又問:
“這茶是怎麽賣的?”
這下也不是什麽解渴不解渴的問題了,雖說丁寶珠的一番話,也的确講到了,他正是起了個大早來的,連早食都沒來得及吃,更是幹渴。
只是眼下,他更想知道這究竟是什麽茶。
丁寶珠笑道:
“這是噴香的桃花茶,兩文錢一碗。”
她就地取材,在制作着涼糕的同時,又讓丁寶琴去那幾棵桃花樹下打花瓣,越多越好。
後者雖不知要做什麽,卻也照做。
最後丁寶珠把它們去枝、蒂、蟲蟻和塵垢,洗淨了,又放滿在罐裏隔水煮,處理好花瓣再用來煎茶,茶水裏不僅有桃花的顏色,還有桃花的香氣。
那攤販聽聞後點點頭,卻并沒有再要,而是直接将手裏的涼糕給咬了一大口。
那紅糖棗泥餡單是糯米表皮,咬下去都拉絲了,格外有韌性,飽滿的餡料裹着舌頭,潤滑且甜蜜。
只是嘴大的幾口就能吃完了,所以他很快又去吃那黍米團子。
那黍米的口感就有些粗糙了,但裏面特意炒制過的栗子花生糖餡兒,香味濃郁,越是在嘴裏咀嚼越有香氣。
攤販不禁誇道:
“味道不錯,我們這少有賣吃食的,畢竟很多都是午時就回去了,你要是還來,以後早食倒是有了去處。”
大道上賣的都是簡單的,數量又少的貨物,賣得快的話,半日就能回去了,然後再花半日準備明日的貨,周而複始。
丁寶珠笑道:
“多謝大叔您喜歡,要是覺得好吃,之後再來啊。”
送走那攤販,她接着再吆喝,恰巧這時道兒上的行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有的像是要去鎮上,有的則是在瞧着兩旁的攤子貨,丁寶珠還見到先前自己與丁宏乘坐的那輛騾車路過,揚起一片泥塵。
這人一多,再加上丁寶珠吆喝不斷,也有部分人來到她的攤前詢問,她也一一耐心解釋,就這麽着,不久後她就遇到了熟人。
那人不是別個,正是要去鄰村學藝的丁寶珍。
她上前來微笑問道:
“大姐,你生意怎樣了?”
“還好,倒也賣得出去。”
丁寶珠說着,指着笑道:
“你吃過早食沒?不如也買塊兒嘗嘗?這回可是我做的最好的一次了。”
“……大姐,我以前咋也沒見你這麽喜歡做生意?”
丁寶珍故作不滿地問着,最後卻也說道:
“我在家吃過了,不過我可以幫你推銷一下,我三種的各要一塊兒。”
丁寶珍去學織布針黹也不是獨自學的,就和那村塾一樣,身邊有不少姐妹,對甜甜的點心沒什麽抵抗力。
丁寶珠答應了,給她包了三塊,又一伸手笑道:
“三塊八文錢,小本生意,咱也不賒賬。”
丁寶珍翻了翻眼,到底是取出了八文錢來再收了那涼糕。
平常丁宏柳萍都會給她們零用錢的,只是基本上也沒什麽太多的花銷,所以總能攢下錢來。
丁寶珠見她離開,又查看了下筐子裏。
紅糖棗泥餡兒和栗子花生餡兒賣得出去,特別是後者,也許是黍米和這餡兒比較抗餓的緣故。
她撓撓頭,難道這抹茶紅豆餡兒的沒什麽銷路?她想錯了?
不過無論如何,她仍是要繼續吆喝,不吆喝哪能吸引人過來?
而這時,她又将勁頭暫且放在了桃花茶的上面。
這期間又路過了不少和丁笙一樣斜挎着書包的孩子和少年,有的是九、十歲了,有的出了頭,看樣子他們都是從自己家裏帶早食出來,在路上就吃掉,然後去村塾讀書。
可能夠去村塾讀書的孩子,要麽是像大房那樣砸鍋賣鐵也要送去,要麽家裏是有點底子在的。
況且那年齡尚小的,聽見有點心賣,不自覺就去丁寶珠的攤子那兒了。
年紀小的孩子專要甜餡兒的,年紀稍大一些的,則是打着午後肚餓,這涼糕也放不壞的念頭買了,還有一邊吃一邊走喉噎的過來買茶喝。
丁寶珠不禁感嘆,不管是什麽時候,學生似乎都是開展生意的主力軍啊……
那村塾建在鄰村的元爍村中,要是從象山村去,也起碼要走個兩刻鐘多。
為此那大房的丁笙每每天不亮就要醒,醒來匆匆吃畢早食就要出門,在道兒上也能見到幾個同學。
這日他惺忪着眼,結果見到不少學生都圍在一個攤販前,可好奇地上前一瞧,卻沒想到是他那個大堂姐在做生意!
偷吃那筍子,結果賠了二房的錢那事兒依然歷歷在目,丁笙紅着臉轉身就走,生怕大大咧咧的丁寶珠讓自己在其他同學面前丢人。
然而他這一走,卻又有另一人過來,遠遠見那在攤子前忙碌的人,不由得挑了挑眉,只是踯躅須臾,仍是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