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長明劍仙
長明劍仙
江湖人都愛自由。
我更愛,這片土地上辛苦的活着的那些人。
我和我們都想,讓他們能夠稍微的少辛苦那麽一點。
吳越之地,對土地的管控十分不嚴謹。
就算是外來人士,購置莊園田地,這也沒什麽門檻。
不似中原,那裏要難得多。
前期出谷的時候,羅姨就已經通過商隊購置了不少土地房産。
如今,大批人員已經悄悄從桂郡過來,就藏在這吳越三郡中的一個個莊園裏。
明面上都是正常的人員流動,實際上已經做成一根根定死吳越的釘子。
不似桂州,鬼蜮一樣的地方,出了桂郡,連名字都沒有的地方盡管跑馬圈地去吧,總歸是老虎野
豬比人多的地方。
吳越魚米之鄉,人口卻算不上特別稠密。
一座大城與另一座大城之間,也沒有幾處像樣的村莊,多是世家豪族的塢堡、莊園。
一刀又一道高牆層層包裹起來,人類才能生存,小民是難以自保的。
這些高牆,與其說是防人,不如說是防牲畜。
畢竟,這是個野生動物比人多的年代。
我們需要土地,需要人口,也需要武力守衛,否則來搶地盤的除了人還有動物。
在鬼谷時,最早,令我們頭疼的其實不是和其他勢力搶地盤,畢竟桂州太偏僻太貧瘠了,而是怎
麽和野生動物搶每一塊能夠耕種的土地。
我腦子裏的碎片知識,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那些流光片羽裏的重型武器,我們打造不出來。
後來,主人點醒了我。
我們江湖人,最能夠依靠的還是武功。
那麽,如果,所有人都能練武,是不是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學武功,需要根骨,需要悟性,需要天賦,最重要的是需要能量。
吃不飽飯的人,是不能練武的,因為那樣消耗的就是自身氣血了,人吃不飽是扛不住這樣消耗
的。
我們的目标,又從全民習武,轉移到全民吃飽。
然後,終于通過各種堆肥、牛耕、水車等生産方式的改進,大家一天能吃兩頓幹飯了。
結果,還是不行,稻飯還是不能提供足夠供給武學修行的能量。
一個練武的人,頂得上三個農夫的食量,甚至是吃的撐破肚皮,都難以彌補一日修煉的消耗。
實驗發現,獵戶比農夫,更适合習武。
所以,還得是吃肉。
氣血,需要血肉提供。
目标又轉向,怎麽讓大家都吃上肉。
這太難了
都去打獵行不通啊,獵物是多,可是獵物比人多的時候,帶着一群農夫進山下水,就是送菜去
了。
不是随便一個人都能當獵戶的。
我那兩萬兵,最早就是進山打獵彌補自身缺乏血食供應的弊端。
他們都是在和豺狼虎豹的鬥争中,長成的。
最後,我們的目标又轉向,讓家家戶戶有能力養殖牲畜。
稻谷的産量上來了,又有餘糧,就拿去喂養牲畜,然後吃肉,然後練武。
如今的桂州,已經能夠保證白鹿鎮所在的郡所人人練武了,雖然大部分都是修煉最基礎的外功,
卻也十分令人興奮。
不怕俠以武犯禁,城中巡邏兵自然不懼挑戰。
我們不愚民,不弱民,唯願人人如龍。
可惜,內功的修煉,十分不易。
而且,因為特殊性。鬼谷內是沒有成體系的修煉方式,僅有的內力修煉方法都是那些鬼來時自帶
的不知真假的極端詭異的口授心法,并不适合大規模推廣。
相對的,鬼谷沒有的,大門派是有的。
吳越各大門派均有自身的獨門心法,但是也不适用推廣到全民适用。
畢竟,這些心法對資質都有要求。
吳越的大門大派,我都做過功課。
甚至,包括去偷看他們修煉。
我從來沒有什麽廉恥觀念,偷學也算家常便飯。
但是,沒有現成可以借鑒的內功修煉模式。
我想要的是,修煉之後,能使人類正面同老虎對毆不落下風的武學。
這種武學必須是傻瓜修煉模式,只要是一天能吃一頓肉的人類,只要不是真傻,能聽懂人話的,
就能夠跟着練,不挑資質,不看悟性,不需要什麽亂七八糟的附加條件。
然而,當世并沒有哪位大宗師願意創造這麽一篇功法。
醉心權勢的看不見腳下的黎庶百姓,退隐山水的看不見葬身虎豹之口的可憐流民。
我自己也不能,我天生修習的是一種異種真氣,可謂上天饋贈,與天賦機緣有關,無法傳授他
人。
我的團隊也沒有這樣的絕頂天才,大家無論是否習武,均無此能力。
我曾經寄希望于主人,但是他沒有這個心思。
他是心中有恨之人,沒有對衆生的愛和憐憫,是難以去體味我們的想法的。
聽說長明山有一位劍仙,乃是當世高人。
劍仙事跡在吳越之地流傳十分廣泛,與傳說中的山河令有關。
我曾經想,怎麽讓高崇拿出山河令,引來劍仙,或者劍仙傳人。
也許,如果能夠見面,我可以和這位劍仙談一談。
打聽的消息多了,就會知道一些古老傳說。聽說,鬼谷的創始人容長青,和這位劍仙有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