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046 是他吓着她了?
第46章 046 是他吓着她了?
桃花謝了又複盛開, 山中歲月漫長,但洛雲姝習慣了隐居山林閑散度日,兩年、三年、四年, 對她而言和三四個月相差無幾。
山中的風景數年如一日,山下的世界則每日都在發生變化。
近日最大的一件事來自姬家。
四年前,胡人擾邊,朝中無将可用, 姬家長公子帶兵北上禦敵,但因大昭士人空談之風盛行,導致軍務荒廢, 縱有良将也難敵胡虜。
好在歷經兩年的頹勢後, 邊軍才逐漸重拾士氣。年前一戰,朝廷大敗胡人,局勢從此逆轉。
不過此番姬家長公子回京, 并非因為戰事徹底結束, 而是因其父病逝, 當然,這只是外界流傳的版本。
事實是最近一年裏, 姬忽的舊部蠢蠢欲動,而姬君淩留着姬忽的性命, 不止因為他們手中可能握着楚家幼女的下落, 更意欲引蛇出洞。
他也成功了。
一個月前,姬忽舊部總算有所動作, 放出楚家幼女的下落, 并聯絡各方人馬救走中毒不醒的姬忽。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姬君淩緊随其後,将姬忽潛伏着的勢力清除殆盡,姬忽本人亦葬身火海。
原本他們已經找到楚家幼女的下落, 可惜後來線索忽而斷了。
此番姬君淩趕回洛川,正是為了替亡父“料理後事”。
午間,洛雲姝方睡醒,就聽濯雲通傳:“郡主,長公子來訪。”
洛雲姝一時恍然。
四年前她用蠱給姬君淩催眠後,她和姬君淩就再未見過。如她所願,他前所未有地敬重她,即便出征在外,每隔兩月會派心腹前來詢問,以免她和阿九在山莊有所短缺。
Advertisement
每逢年過節也會給阿九寄來“家書”,而她和他之間的往來僅限于家書上那一句“勞九弟代我同郡主問安”。
時日漸長,洛雲姝都開始錯亂,那些扭曲的記憶像真實存在過,她和姬君淩之間只有客套。
茶室的外間傳來姬君的腳步聲,比四年前更沉穩也更篤定。
洛雲姝緊了緊手中的團扇。
冷冽但恭敬的嗓音從屏後傳來:“多日不見,您可還好。”
洛雲姝慵懶如常:“尚可。”
和他記憶中散漫随性的人別無二致,屏後長身玉立的青年稍一停頓,清寒目光落在紗屏上。
紗屏如霧,霧中人影缥缈。
“長公子特地過來,是有什麽事?”
這幾年他在軍中行事越發狠絕利落,下屬皆畏懼,許久無人會用這般随意的語調與他說話。
這是輩分帶來的游刃有餘。
潛意識告訴他他應當敬她,姬君淩話裏帶了幾分禮敬:“晚輩想确認一事,那屍骸當真是父親?”
屏後懶散的身影倚正了,傳過來的聲音也更鄭重:“我曾給他用了我研制的毒,也只給他一人用過,季城派人前去青州截殺他時我也在。那具屍骸的确中了我的毒,應當不會有錯。”
又問他:“人都埋了,長公子這時候問是不是晚了。”
話裏帶着同輩之間相互調侃的笑意,仿佛習以為常。姬君淩忽而生出微妙的熟悉感,目光深了幾分。
屏後女子也頓了頓,再次說話時,又是隔着輩分的端方:“你們兄弟二人素來缜密,阿九也提過此事,當時他燒得面目全非,無法辨認,的确讓人不大放心。多留意些也好。”
提到九弟,姬君淩心裏的熟稔感覺又悉數變成敬重。
問過此事後,他很快離去。
中途想起此行不曾見過幼弟,正想返回去問一問幼弟去處,正好見到那位前繼母自茶室出來。
四年不曾歸來,印象中日漸模糊的面容倏然真切,久居山間,不染俗世,女子和四年前并無差別,散漫目光依舊不染俗世利弊。唯一區別是盤起的青絲和一襲孔雀藍色的裙衫。
印象中她似乎更喜穿白裙。
但他怎會留意這些?這不是他該留意的,姬君淩看了過去。
四目相對。
撞上他目光,她目光顫了顫,眸光中閃過一絲心虛慌亂。
是他神色冷厲吓着她了?
按理不該。
姬君淩鳳眸噙起深意。
四年不見,他的氣度從當初雪中竹似的清冷變為如今玄鐵一樣的冷厲,随意望來一眼,就讓人覺得有如被天山上的雪狼盯上的壓迫感。
對上那樣侵略性十足的目光,洛雲姝不禁提了口氣。
但他絕對無法想起來。
是她自己太心虛。
她很快從容,沖着遠處的青年略一欠身,叫來濯雲囑咐幾句,而後頭也不回地望反方向走。
濯雲上前,遞出一個木盒子:“長公子,郡主聽聞您在邊境受過傷,讓婢子給您送一些特制的傷藥。”
姬君淩接過木盒,目光溫和些許,态度亦愈發敬重。
“代我謝過郡主關懷。”
濯雲将這句話帶給洛雲姝,說完還偷偷觑了郡主一眼。
這是郡主給長公子下蠱後二人第一次見面,山中日子單調,整整四年裏無論是山莊的一切,還是郡主,似乎都沒什麽變化,唯一變的,是九公子從小少年長成了陰郁神秘的少年。
郡主和長公子見面時,濯雲仿佛還處在四年前,好像昨日還纏綿的兩個人,今日已彼此相忘。
送走姬君淩,洛雲姝小睡片刻,醒來時思緒渾渾噩噩,覺得邊上似乎躺了個人,她下意識往邊上滾去。
但空空如也。
洛雲姝閉着眼無奈笑了笑。
她整個人柔若無骨地躺在榻上,像極了南疆深林中盤旋樹底的巨蛇,融入山中亘古的歲月中。
-
姬君淩此行回京只為料理父親後事,月底就趕回了邊境。
徹底平定邊境已是三年後。
山下風雲變幻,時移世易,山中依舊如故。隐居幾年,洛雲姝将阿九的毒解了九成,但因藥尋來得太晚,他的一邊腿仍失去了知覺,平日需靠輪椅代步,每隔一月會難受一次,除此之外倒無大礙。如今十七歲的少年比之幼時更溫和,開始真正像一個彬彬有禮的佳公子,洛雲姝略感欣慰。
不過他不再喜歡旁人叫他阿九,亦不像幼時那樣抗拒下山,過完年在亭松護送下外出游歷。
這日,姬君淩的心腹杜羽照例來了:“郡主,長——”說到半,他覺得這個稱謂似乎輕了。這幾年裏,姬家族務由德高望重的族老代管,但權柄仍握在姬君淩手中,只是按姬家慣例,因他遲遲不曾成家,旁人依舊喚長公子。
不過現在,只叫長公子豈能彰顯氣度?杜羽改口:“我們大将軍聽聞九公子外出游歷,擔心您日子無聊,這不,派屬下送東西來孝敬您了!”
洛雲姝一時沒反應過來。
“大司馬?”
杜羽不無驕傲道:“大司馬是我們長公子啊!長公子月初還朝了,憑赫赫的戰功任大司馬之位。”
洛雲姝這才算了算日子。
大司馬這個稱謂讓她頭回有了歲月流逝的真切感受。時移世易,曾經的少将軍已任了大司馬。
“七年了,可真是快啊……”
杜羽常聽女子這般感慨,熟練地接話:“但郡主您依舊和屬下第一次看到您時一樣。”這一回這不是奉承話,七年過去,他都從青澀少年長成了青年,開始沾上成人的愁緒。
可郡主依舊無憂無慮,散漫得像山間的流雲,容顏和花信之年的女子別無二致,卻更添了韻致。
無憂不易老,杜羽由衷豔羨。
洛雲姝笑了笑:“所以你家大司馬讓人送些什麽來了?”
杜羽說:“鋪子和幾個得力的人,您親自去洛城看看,包您滿意!”
“這麽神秘?”
洛雲姝被勾起了好奇心,姬君淩為人大方,不時派人給她和阿九送東西,偶爾也送鋪子和得力仆從。
但沒這麽神秘過。
她被勾起好奇心,長指繞着披帛又松開:“那我就下山見識見識。”
待到了那家琴樓,看到十來個風格各異的美男子時,洛雲姝初次見識到何為眼花缭亂、應接不暇。
“他什麽意思?”
她匪夷所思地看着杜羽。
“長公子怕您獨居山莊日子苦悶,派屬下找來幾個知情知趣又身世幹淨的琴師,來服侍您的。”
杜羽說得委婉,覺得郡主在人前放不下架子,識趣地離開。
其實長公子公事繁忙,只囑咐他們多關照郡主和九公子。之前這些事都是季城督辦,但季城去歲成了家,上個月剛當上爹,還要幫長公子做別的事,忙不過來就交給了他。
杜羽聽說九公子下了山,覺得郡主應當需要解悶,認真思考一番,在長公子劃至九公子名下的琴樓裏派了幾個和當年二爺一樣溫潤如玉的琴師。
郡主定會十分滿意,長公子盡到了孝心,自也會滿意。
杜羽勝算十足地出了琴樓,來到附近的酒肆。趙三郎為慶賀好友總算還朝,邀姬君淩一道飲酒。
酒肆雅間內。
趙闖看着對面三年不見的好友,一時竟有些陌生。
這人生得好,哪怕從邊關歸來,歷經七年五官眉眼越發俊朗,卻沒有尋常武将的粗犷,仍殘留着多年飽讀詩書的斯文清貴。這張臉更是怎麽都曬不黑,冷白如玉,神情也冷若冰霜。
邊關數年,他越發殺伐果斷,從前他的鋒芒藏在猶存斯文的面皮下,要細看才能覺察。如今鋒芒畢露,鳳眸冷淡半垂也能讓人覺出侵略性。
氣度淩然矜貴,隐有壓迫感。
七年前坦誠愛上父親前妻并非她不娶的清冷公子似是假象。
或許這才是他原本的面目。
趙闖忽然覺得那位郡主是明智的,姬君淩為權勢而生,即便一時溺于男女之情,又怎會長久沉迷?
“邊關幾年,子禦變化良多。”
姬君淩兀自倒了杯酒,淡道:“你成家後亦沉穩不少。”
提及家人,趙闖滔滔不絕:“沒辦法,內子雖與我同歲但性情純真,我少不得多操點心。家中那兩個小團子更是一個比一個頑劣,不省心……”
難免唠叨好友幾句:“你也該成家了吧,你今是朝廷新貴,想結親的世家不少,可有想娶之人?”
想娶之人?
姬君淩垂目漠然看着杯盞,清淩淩的酒水映着燭火,眼前閃過一雙如桃花潭水,溫柔慵懶的清眸。
那雙眸子噙着慌亂,像是被他吓到,又像是心虛。
但一轉眸,眸光又坦然無畏。
既畏懼又滿不在意。
姬君淩盯着酒盞,眸中墨色暈開,如暗夜中的幽潭。
趙闖覺出不對,忙問:“怎麽,還真是有,還是說……曾經有過?”
姬君淩回過神,幻覺消失,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冷冽聲音裏含着幾分譏诮:“你覺得呢?”
趙闖不敢随便“覺得”。
不知如何回應,他飲了杯酒。
姬君淩亦給自己重新斟滿酒,眼底譏诮散去,覆上些無奈:“還不曾有,我亦沒有成家的念頭。”
回京以來,一些世家就以各種“巧合”的方式讓他偶遇諸多世家貴女,理智告訴他以他如今地位,應該有一個妻子以杜絕各方心思,穩住家族。
但心裏總似有何物件阻礙着,他無法想象自己會有家室。
趙闖想勸,又不知能如何勸,索性也給自己倒了杯酒:“罷了罷了,先不提這些,你難得空閑,喝一杯!”
兩人幹了一杯,雅間的門被人叩響,杜羽入了內,季城問:“不是讓你給郡主送東西去了?”
正好長公子在,杜羽興奮地說起此事:“郡主少有興致下山游玩,這回倒是毫不猶豫就來了,瞧着很滿意。
“長公子也算盡孝了!”
話還沒說完,卻見雅間內三人神情一個比一個怪異。
姬君淩倏然起身。
趙闖拉住他:“你幹嘛去?”
姬君淩也不知自己為何起身,甚至想去看看。然而潛意識告訴他,他尊她為長輩,絕無其他。
他淡然道:“去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