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回味無窮
第40章 回味無窮
吃完蟹宴, 再過一天就是開學的日子,也是春妮小攤子改頭換面上新品的頭一天。
因為決定在碼頭好好幹下去,春妮原本臨時支的攤位再不能跟以前一樣随便糊弄。開學的前一天, 她帶着夏風萍和李德三兩個人去先行布置了一番。
德三說他會紮草棚頂子,春妮讓他提前幾天找幾個拾荒的難民, 在城西近郊處收來一大捆稻草,耆草和白茅草曬幹, 讓德三在家紮成幾大塊草棚卷頂。她自己則去蘇南淘到幾根爛木頭打出四根木樁,架出一個簡單的房梁, 将草棚卷頂往上一鋪, 再拿紅紙剪出“恭喜發財”四個字分別貼在四根立柱上,一個簡單的棚子便做成了。
開業那一天, 方校長從朋友那裏借來的菊花沒來得及還回去, 正好方便了春妮“假公濟私”。她請兩位留守的男老師幫忙,搬來幾盆紅紅的蟹爪菊圍簇在中央,再用幾盆金金的金絲菊點綴在南方財位。
這樣一布置,就有閑人圍上來問:“小顧姐,忙活啥呢?”
因為倭國軍隊就在三百米開外, 炮仗是不敢放的。離江浦碼頭這麽近, 萬一倭國人以為你在打槍,過來找茬怎麽辦?夏風萍找到個沒用過的洋鐵皮盆子翻過來,臨時用個扳手當鑼錘,“邦邦邦邦”地叫開了場。
“告知各位父老鄉親,從今天開始, 我們的涼粉攤子就正式轉了行。咱們轉行做什麽呢?包子, 饅頭,胡辣湯, 都是我們小顧姐的手藝,是沙北省最正宗,最實在的口味……”
別說,夏風萍豁出去的叫喚這一出,效果還真不錯。沒一會兒就來了些人:“小夏姐,包子饅頭我們都知道,胡辣湯又是什麽?”
夏風萍捅捅春妮,春妮給盛出一碗讓衆人觀看:“胡辣湯是我家鄉的湯食,咱們力夫們苦啊,大冷天的在江上吹冷風,上碼頭幹活,這時候肯定最想喝口熱乎的湯,對不對?我做的胡辣湯,湯鮮味辣,喝一口,從嘴裏暖到心裏,要不要來嘗嘗?對了,裏頭還擱了肉呢。”
她這麽一說,有人就退縮了:“原來是辣湯啊?那對不住了,我不吃辣。”
江浦碼頭這一帶的力夫按地域大致分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為蘇北水災逃荒來的蘇北人,再一類則是因為北方兵亂逃來的北方人,第三類才是本地下層百姓。春妮先前作過粗略的調查,這三類地區的人的确都沒有嗜辣的風俗。
這會兒她不慌不忙笑道:“大哥,你別急啊。我的這個辣湯可不是用的辣椒調味,而是用的胡椒。你不吃辣椒,胡椒能吃伐?這天一天比一天涼,咱們在碼頭做苦力的,多穿兩件衣裳怕磨壞,再不吃的喝得暖和點,身子骨哪熬得住?”
“那……一碗多少錢?”
“不貴,三分錢。”
“喲,跟你那涼粉一個價?三分錢賣得這麽低,你不賺了?”
Advertisement
春妮笑道:“涼粉只是個吃着玩的玩意兒。胡辣湯是要當成主食的,大哥們偶然買一碗三分錢的涼粉能消費,若是我胡辣湯賣五分錢,你會不會天天來吃?”
“五分錢,跟雜合面饅頭一個價,又不頂飽,那我還來吃什麽?小顧姐,你家饅頭怎麽賣?還賣七分錢一個?”
“哪啊,說了要在這紮根做實惠生意,可不敢再賣貴了叫大夥戳我脊梁骨。不瞞大家,我們家如今做的也是雜合面饅頭,一個五分錢,不過在我這吃饅頭,這些泡藕,泡黃瓜,泡蘿蔔和小鹹菜,大家喜歡什麽搛什麽,随便吃。”
“不錯不錯,小顧姐這麽實惠,那我陳老三肯定要來捧個場。給我一碗糊湯粉,兩個雜合面饅頭。”
這位陳老三是碼頭的一個小管事,時常來她這喝涼粉。因為是熟客,有時候春妮有多餘的蜜餞果子,會給他多加幾個,當作是老客福利。
他也很會做人,喝完一口胡辣湯,大聲贊道:“好喝好喝,還真有肉啊?小顧姐,這裏頭是什麽肉?”
春妮臉紅道:“不過一點雞雜和羊雜,大哥別嫌棄。”
“有什麽好嫌棄的?這年頭,三分錢想沾到點肉腥味,哪有這麽好的事?是哥哥我占了你的便宜。”又問:“你這碗裏疙疙瘩瘩的咬着筋道,不是白面疙瘩啊?”
“是,也不是,”春妮賣了個關子:“大哥可以猜猜。”
還猜什麽猜啊。
一邊圍觀的人聽見兩人套瓷似的一問一答,早按捺不住了:“給我來一碗嘗嘗,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這麽好吃。”
李德三也行動了起來:“大哥大叔們,這邊坐,不用擠,餐點馬上就來。”
為了小攤子能夠一炮打響,三個人前幾天可是費了不少心思。
李德三跑東跑西,好不容易聯系到一間雞廠,答應給他們供應穩定便宜的雞雜。頭一天下午,夏風萍也找到一間西北羊肉館子,跟他們買到幾斤新鮮的羊雜,湊足了胡辣湯噱頭最足的兩樣料頭。
其實春妮版的胡辣湯,配菜可以根據時令更改,最關鍵的是紅薯粉絲和面團。胡辣湯的色靓爽滑,湯汁濃稠,原因就在面團上。
揉好的面團饧發十分鐘,放進涼水裏反複搓洗。揉出面筋之後,洗面粉的水加入進煮開的粉絲料湯中緩緩攪動,水快開時,再将面團搓成蝦米大小的小團灑入成品之中,做到湯中有面,面中有湯。
不過這一步春妮偷了懶,她去鐵號裏訂制了一把刮絲菜板,将面團放在上面反複揉刮,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喝一口爽滑暖胃,嚼一嚼餘味悠長,這就是成功的胡辣湯。
做的最好的胡辣湯,在喝完數十分鐘之後,口中都還存留着辣意,這分辣意熱烘烘直抵胃部,為這些朝不保夕,忙起來總是吃不上熱飯的苦人兒提供那一點溫暖。這種純粹來自胡椒和姜片的辣味溫和醇厚,沒有辣椒那樣霸道燒灼,更容易使人接受。這碗湯在春妮的家鄉,尤其是沙河旁的碼頭邊相當受歡迎。
天下吃碼頭飯的力氣人中,總有些口味是相通的。正是出于這點考慮,春妮才決定這碗湯作為她轉行的第一炮。
別看小小一碗湯不起眼,能做到好吃到讓人回味無窮,需要的功夫并不比一道大菜差,差一點就是謬以千裏。
看着這些力夫們坐在板凳上談笑風生,還有人無師自通地将雜合面饅頭掰碎吸足湯汁,春妮揩着汗,輕輕舒了口氣。
春妮的饅頭賣到中午就不再賣,而胡辣湯的生意一直做到晚上八點,直到等晚工的力夫們陸續都去往碼頭,她招呼着夏風萍和李德三往學校裏搬着桌椅板凳,算是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夏生放下功課,跟在大人們身邊忙東忙西,小嘴還不停叭叭:“姐姐,明天還做到這麽晚嗎?”
“當然了,你認準了,以後這一小塊地方就是咱們的根據地,只要有人買,咱們就要一直擺下去。”
“江浦碼頭每天半夜都有人上貨卸貨,難不成我們以後要守一晚上?”夏風萍揉着肩膀,胡辣湯需要一刻不停地攪動,不像涼粉那樣省力氣。
這一天把她累慘了,再這樣下去,她撐不住。
春妮沒把話說死:“先做兩天看看。”
“還要做兩天看看?”夏風萍誇張尖叫:“學校天天要熬夜印刷,你也要熬夜熬湯,你累死我算了!”
春妮白她一眼:“放心吧,我累死我自己,也不會累死你。你個大姑娘半夜守在棚子裏賣湯,我怕夏先生知道後,舉着手杖敲我腦袋。”
“我可以夜裏守在棚子裏。”李德三表态說:“反正我在蘇南住的地方已經被占了,正好住在棚子裏,順便幫着看鋪子。”
夏風萍只能服氣:“你們都是鐵人,我這個凡人還是不要自讨苦吃了。”
春妮卻同李德三道:“不用這麽着急,你先住在王家,等這邊安頓好了再說。”
回家之後,才是盤點今天收入的時候。
這是兩個姑娘賣涼粉那會兒就經常做的事,雜合面饅頭做了多少個,賣出多少個都是有數的。算一算就明白,今天主要算的是胡辣湯的收支問題。
夏風萍将昨天買材料的錢核算出來時,春妮恰好數出了今天賣胡辣湯的錢:“四塊八毛八,你剛剛說成本多少來着?”
“三塊三毛四。”夏風萍将帳本往桌上一扔:“從五點開始,忙活一整天,賣了起碼一百三四十碗的湯,才賺不到兩塊錢,平均一碗一分錢。跟賣涼粉比,這利薄得像做善事似的。以後攤子固定下來,怕是英國人馬上就會來收咱們的攤位費了。”
春妮笑:“咱們才是第一天,這個利是正常的。你看對面那家賣馄饨面的,我瞧最多五分錢的賺頭,可他一天賣得出五十碗嗎?”
“五分錢總比一分錢賺吧?”
“不是這麽算的,”春妮道:“你忘了他一個月要上交五成利給紅幫?”
她見夏風萍不語,覺得應該再說些話:“這兩天,我總想着,世上苦難的人這麽多,像這些力夫,很多人年紀輕輕就一身的病。我力量有限,做不了多的,至少可以做到為他們熬一碗便宜的湯,讓他們即使在寒夜裏也能喝一碗暖胃。”
夏風萍仍是沒說話,春妮有些急了,又說:“我不會只做善事不考慮自己的情況。我想好了,夜裏溫湯費柴薪,咱們的湯可以賣四分錢一碗,這總行了吧?”
夏風萍握住她的手,笑了:“方校長沒白教你,這是好事,你該早跟我說清楚的。”她神色糾結片刻,卻道:“以後你跟德三幹吧,我就不去了。”
春妮一怔,試探問道:“你是怕我請不起你?”
夏風萍沒出聲,春妮就知道自己猜對了。
她不由笑了:“你不會以為,我只準備熬個胡辣湯就算了吧?”
“那你還準備做什麽?”夏風萍精神一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