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秦将闾:我不裝了,其實我是秦人
第100章 秦将闾:我不裝了,其實我是秦人
扶蘇懷疑荊軻是受不了他們磨磨唧唧, 覺得搞政鬥等那群人慢慢內讧太麻煩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領頭人幹掉。
不得不說, 他這個處理方式确實很有效果。
雖然當初這一招在秦國沒什麽用,沒了秦王政還有別的秦王會繼續大秦未竟的事業。但用在金國, 卻是非常合适。
更何況,如今的荊軻可不是當初的菜鳥刺客了。兩天之內連殺幾人, 可見他的技能非常得用。
所有人很快達成一致意見, 和荊軻裏應外合。放荊軻在城裏殺人,他們在外頭發兵進攻。
始皇順勢放出了新消息——開封的守衛發現城中的康王竟是旁人假扮的,金人殺害了真正的康王殿下!
據傳,城中那康王實則是一個官員。對方不知怎麽學會了易容的手法,想趁機博一個潑天富貴。
因為當時張邦昌正在四處尋找康王的足跡,對外宣稱要将皇位還給康王。他聽聞了此事之後, 便想騙取江山,于是自己假扮成康王朝南而去。
可惜時運不濟, 還沒和張邦昌彙合, 先被起義軍截胡了。于是被迫被起義軍挾持到了開封,未能成事。
如今假貨聽聞真康王被處決, 心下惶恐不已。他意識到是自己害得真康王身死, 擔心有人發現這件事,日夜無法安眠。
結果守衛反而從他的心虛裏察覺到不對勁,逼問出了前因後果,已經将之處決。
聽到這則消息的宋朝将領:……
好賴話都給你們起義軍說了是吧?
到這個時候, 傻子都能看出起義軍不懷好意了。他們根本不想維護趙宋統治, 反而想取而代之。
偏偏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又不能反水。回頭真扶了趙宋子弟上位, 難保對方會不會翻舊賬,記恨他們當初不顧康王執意北伐的罪責。
世人都說老劉家皇帝刻薄寡恩。
其實老趙家也不遑多讓。
從宋太宗開始就沒幾個好的,什麽真宗徽欽二帝之流,全是翻臉不認賬的貨色。他們絕對做得出來“今天對你笑臉相迎、感謝你扶持我上位”,“明天就覺得你為臣不忠,大逆不道簡直該死”的事情。
別人過河拆橋好歹過完河再拆,老趙家有時候過到一半就開始拆了。
參與北伐的将領算是被起義軍架住了,上了賊船就別想下來。哪怕如今得知了康王的真相,也不能跳出來指責起義軍自導自演,只能捏着鼻子繼續配合。
于是宋朝将領紛紛表示:
“可惡的金狗害我康王,兒郎們,沖!為康王報仇!”
已經在地府排隊投胎的趙構::)
那頭的金人是真的震驚了:
“什麽?開封城裏的康王是假的?我們殺掉的才是真貨?!”
完顏宗磐快要氣死了,畢竟人是他抓的,也是他下令處決的。這相當于他自己弄死了一個巨大的籌碼,實在可惜。
宋人真是狡詐,他們一定是故意做局诓騙他的!
但現在已經沒時間計較這個了。
競争對手抓住這點死踩他,說他無故處決了重要俘虜。犯了如此大錯的人,如何還能榮登大寶?
要是現在康王還活着,他們上京也不至于如此被動。以康王為人質,好歹能要挾幾路軍隊。
完顏宗磐:你們有毛病吧?現在是說這個的時候嗎?
太祖長子等幾個跳得歡的皇子都已經離奇死在家中了,明顯有人在盯着皇子殺。
別說什麽天罰,天罰就該一次性把所有皇子都弄死,而不是這樣隔一段時間死一個。這只能是因為動手的人忙不過來,不得不一個個地處決。
為今之計是趕緊把那個危險分子抓出來,并且出兵抵擋大軍壓境的宋人。居然還在這裏奪權,是不是瘋了!
他們當然沒有瘋。
不是所有皇子都有侵吞天下的野心,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一身傲骨,寧死不降的。
如今上京眼看着不保,以尋常宗室子弟的身份被俘虜,只會死得悄無聲息。但如果以金國國君的身份被俘,那就不一樣了。
壞一點的情況,可能會被宋人處決。但好一點的情況,則有可能會被封爵。
雖然封爵也不代表時機成熟之後,宋人不會卸磨殺驢。可至少不用當場就死了,能茍一段時間。
何況,萬一宋人好說話,他們能以附屬國國主的身份繼續當金國之主呢?
誰也不了解新崛起的起義軍首領是什麽樣的人物,不知道他好不好說話。不賭一把,實在是不甘心。
完顏宗磐只覺得可笑:
“你們已經放棄抵抗,只等着滅國了?”
沒人接這個話。
不放棄抵抗,那你倒是打場勝仗啊。這些日子下來,金軍節節敗退,怕是太祖在世都沒用。
上京城破的時候,城裏其實已經不剩多少皇室子弟了。無論是傲慢的完顏宗磐,還是識時務的其他人,基本都被神出鬼沒的荊軻殺了個遍。
荊軻雖然只是R卡,僅有一個被動技能和一個主動技能。但他的被動技能是以刺客身份潛入目标身邊時難以被發現,而主動技能則是發動刺殺,且刺殺成功率提升80%。
不是所有人都有秦王政的好運。
哪怕那群人自幼習武,反應速度極快。在提升了大量成功率的技能面前,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尤其鬼魂是不會累的,英靈可以跟你不斷地耗下去,活人卻會氣喘籲籲。
荊軻又總挑他們深夜睡覺和獨處時下手,猝不及防從背後等視線死角突襲。大部分情況下根本無需和人周旋,一擊就能完成任務。
到最後,金國只剩昏迷的金太宗了。
國主之位依舊沒有更替,而一個昏迷的亡國之君,顯然比任何亡國之君都要合适。這樣的人不會聯絡舊部企圖複國,可以永遠當一個安靜的吉祥物。
武曌感慨道:
“金太宗昏迷得倒是很妙,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某些人算計好的。”
反正武曌是不信那劈下去的雷霆沒有人為幹預,具體是誰的手段不好說,但左不過就是他們這群人裏的一個。
她懷疑是諸葛亮幹的。
孔明擅長機關術,經常發明一些東西。說不定他就有和機關相關的技能,可以變出機關裝置來呢。
秦将闾帶着他新得的十抽過來:
“要抽卡嗎?”
衆人很快齊聚,當然要抽!
現在金國沒了,過段時間把西夏也給打了,接下來就是朝外發展。他們這些人身邊正缺助力,來的幫手越多越好。
始皇卻攔住了秦将闾:
“且慢。”
衆人心中隐隐生出了預感。
只聽始皇說道:
“如今金國已滅,除卻西北一隅,天下已經一統。不能再以無名無號的起義軍行事,該正式确立國號、登基為帝了。”
确實,繼續這麽下去不倫不類。
自古草莽起家的王朝就沒有當真天下一統之後再定國號的。
譬如劉邦,沒幹掉項羽之前就先建立了大漢,金國也是在滅遼之前立國為金,還有後頭的朱元璋也是先建立的大明。
之前沒确定國號,一是英靈還沒談攏,二是為了忽悠宋軍上賊船,不能提前暴露野心。
現在沒必要再拖了。
不然難道他們還真打着宋朝的旗號去滅西夏嗎?回頭記載在史書裏,別是宋人完成了大一統。
劉徹犀利地問道:
“宿主預備選什麽當國號?是以最初起兵的趙州地名為號,還是以開封所在的韓地為號?”
在元朝之前,國號基本上都和地理位置有關系。
漢朝源自劉邦的漢王之稱,而他被封為漢王,是因為封地在漢中。後頭的唐宋之類的,也都是地名。
元朝的時候,忽必烈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一句,自此打破了按地名取國名的傳統,到後頭明清都和地名無關了。
劉徹故意這麽問,就是在刺激人。
無論是叫趙還是叫韓,秦人肯定都不會高興的。全是他們大秦的手下敗将,尤其這個趙還和趙宋出現了同字,更不可能用。
劉徹說完就去看張良。
這個SP張良應該是畢生致力于和秦朝別苗頭,可惜一直沒能成功。他大概做夢都想複國,說不準會支持立國為韓。
結果張良沒有給他一個眼神。
劉徹意識到不對勁。
不應當,張良這個反應……嘶!不會吧?!
劉徹猛地看向始皇父子,就見扶蘇對他露出了一個純良的微笑。
秦梓桑熱情地招呼張良:
“子房快來,讨論正事的時候到了。”
張良迤迤然上前行禮:
“是,殿下。”
扶蘇和善地對大家介紹道:
“好叫諸位知道,這是我大秦國尉,張良張子房。”
所有人:……
你祖宗的!
張良你小子濃眉大眼的居然也會騙人!虧我們之前還費盡心思拉攏你,搞半天你是個隐藏的卧底!
張良下意識伸手摸了摸自己姣好的面龐,這還是頭一次有人用“濃眉大眼”來形容他。
史菅往旁邊稍了稍,給張國尉讓出了一點位置。
張良從善如流地走了過去,在他身邊站定。忽略了一衆英靈們那有如看失足少男的惋惜眼神,絲毫不為所動。
劉邦實在無法理解:
“子房,你居然會事秦!”
那語氣,就像看到韓非事秦一樣不可思議。
別說劉邦了,地府裏的留侯張良臉上笑容也消失了。他凝重地看着光屏,失去了往日裏的冷靜淡然。
蕭何偏頭看他:
“子房,你還好嗎?”
留侯覺得他一點都不好。
張國尉倒是沒覺得有什麽:
“太子殿下于良有大恩,且若大秦朝中無韓人為官,其餘韓人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
他爹幾次三番病重,都是托太子的福才能被救回來,不像其他位面那般早逝。張良對韓國不見得有多忠心,主要還是他父親張平一心事韓。
後來為了韓系勢力能在新生的王朝中占據一席之地,而不被後來的魏齊等排擠,張良選擇跟随父親張平一起為秦國做事。
秦朝官吏裏有很多六國舊人,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如果你們韓人沉浸在滅國的痛苦裏不可自拔,空出來的官位就會被其他國家的貴族占據。到時候,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會打壓韓人,借此減少競争對手。
沒有喪父的張良自然不曾颠沛流離,和父親一起在鹹陽被看管的日子裏他思索了良多,最後選擇了這條對故國最好的道路。
地府裏的留侯沉默了。
他爹張平名聲有限,知道的人不多。所以英靈中并沒有張平,留侯已經許多年不曾見到父親了。
他也不知道,如果當初秦人真能救回他父親,他是否也會動搖立場。
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什麽意義。
留侯和國尉走上了各自的路,他們彼此都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千古留名,此生不悔,這樣就夠了。
劉邦随着張良的講述看向扶蘇:
“又是你,秦梓桑。”
這家夥到底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他真的是扶蘇嗎?為什麽同為扶蘇,卻出現了這麽多的不同?
扶蘇沒搭理劉邦,而是繼續朝人招手:
“齊侯也一起過來吧。”
田建趕緊跑過來,他這些天樂得自在,根本沒人找他。畢竟他又不像張良那麽有本事,就是個吃喝玩樂的主。
甚至都沒什麽人防備他。
然而大秦齊侯卻是個很機靈的人,小看他是要吃虧的。
田建湊過來之後立刻彙報:
“殿下,我之前看到李淵去找了曹丕,他們好像達成了什麽秘密交易。還有司馬懿,他和楊堅私下有接觸。另外就是……”
這人就像個耳報神,仗着沒人防備他,獲知了不少消息。但他沒有私下說,而是選擇在這個時機當衆公布,主打的就是一個當面離間。
他可是知道的,這位自稱華安的宿主和他們公子将闾長得一模一樣,所以國號肯定得定為秦。
如今他們大秦足有十人,而所有英靈加起來是二十五。要讓剩下的十五人無法聯合起來,就得這麽搞。
雖說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會在私底下結盟。但心裏知道和被挑破是兩碼事,何況結盟暴露還會失去先機。
本就岌岌可危的陣營瞬間四分五裂。
孫策當即冷嘲熱諷:
“魏文帝真是不挑,連李淵這種貨色都肯接納。”
李淵:?你什麽意思!
李世民:……
我爹被罵了,我應不應該幫他出頭?幫吧,感覺不是很情願。不幫吧,好歹是我親爹呢。
劉禪則是嫌棄地看向楊堅:
“你們這種經歷過南北朝亂世的不是應該更看不起司馬氏嗎?你怎麽還找司馬懿結盟啊?”
這還不如找他們蜀漢呢,不過就算楊堅找過來了他也不是很樂意結盟就是了。
楊堅倒是很淡定:
“司馬懿是司馬懿,司馬氏皇族是司馬氏皇族。”
子孫後代太垃圾,不代表先祖也是個垃圾。司馬懿自己雖然風評也不怎麽樣,但至少還沒到後代那種人人喊打的地步。
所以綜合利益考量之後,楊堅選擇和勢單力薄的司馬懿合作。畢竟他們隋朝也人人喊打,沒有什麽可以挑剔的餘地。
——都怪那個逆子楊廣!
曹丕贊同地點頭,而後眯眼打量了一下人多的秦朝集團。
片刻後,他問道:
“還有誰是大秦的?一并站出來吧,到現在也沒有藏着掖着的意義了。”
曹丕懷疑不止這兩個。
始皇此時開口商議國號,絕對是有了十足的把握可以成事。
即便各家都想自己建立自己的王朝,并沒有那麽迫切希望宿主選的國號和自家一致。可如果宿主能仿照自家也起一個,就好比蜀漢之于大漢那種,誰家也不會拒絕。
曹丕猜測秦人就是打的這個算盤,約莫想讓宿主将國號定位“後秦”之類的,再給宿主安一個秦朝後嗣的身份。
秦朝集團已經有八個人了。
八除以二十五,意味着英靈裏接近三分之一是秦人。
始皇帝不讓宿主現在抽卡,大約就是擔心比例會被降低。十連抽再出三到四個秦人的可能性很低,不如維持住現有的優勢。
劉徹用眼神示意秦将闾趕緊抽卡,別管秦始皇說什麽。趁其不備把卡抽了,打破他的算盤。
秦将闾假裝沒看見。
開什麽玩笑!這是他爹!他能跟他爹對着幹嘛!他那好大哥能生撕了他!
劉徹:可惡!這個宿主還真被秦人徹底籠絡過去了!
曹丕一番話說完,沒人行動。
曹丕眉頭微微放松。
看來真就這八個人了,秦人占比三分之一,也算是合理。再多就有點誇張了,剛剛應該是他多慮了。
曹丕的眉頭才舒展一點,周瑜慢悠悠走了出來,往張良身邊一站。
孫策:??????
孫策不可置信:
“公瑾!你居然騙我?!”
周瑜移開了視線:
“我不曾騙你,我說的都是實話,只是隐瞞了一些細節而已。”
孫策:……
曹丕心裏有了不好的預感。
不會吧?趙俨不是說孫策才是和他來自同一個位面的?怎麽周瑜的位面也有問題?總不可能有第四個位面?
便見趙俨也悄悄挪遠了幾步,然後趁着遠離了曹丕,飛快竄入大秦人群。
曹丕:…………
三國裏兩家都出了叛徒,讓衆人看了好一場大戲。忍不住把視線投注在最後那家,期待一個諸葛亮反水。
但諸葛亮八風不動,明顯和秦人不是一國的。
劉禪的表情本來也有點驚恐,生怕相父跟他來一句“抱歉了陛下,臣也是秦人”。幸好沒有,不然他真的不知道日子該怎麽過下去。
諸葛亮沉靜地看着那兩個反水的家夥,心裏一點都不意外。
畢竟之前秦梓桑曾經親切地喊過他“阿亮”,顯然對方是認識漢末時期的人物的。當時他就有過懷疑,猜測是不是三國來的那些SP卡為秦人,如今只是驗證了自己的想法而已。
十五對十,優勢越來越小了。
劉邦仔細回憶了一下:
“所以上回的十連抽裏頭,居然足足有四個SP卡,還都是秦人?”
這是什麽誇張的概率?有人作弊了吧!
先不說為什麽SP卡全是秦人,沒有其他朝代的人。就說五分之二的SP卡爆率,顯得SP很不值錢。
正常來說,這種不該是很難出的隐藏卡嗎?
司馬懿迅速抓住重點,試圖游說嬴政:
“除卻SP卡之外,其實你們大秦只有兩個人。看似足有十人,實則那八人才是真正來自一處的。”
言下之意,你們還是得防備一下SP卡。
現在根本不是大秦獨占十人的鳌頭,而是SP獨占八人的巨大優勢。那些SP唯秦政馬首是瞻,嬴政你不得不防啊!
嬴政:但當皇帝的宿主是我兒子。
秦将闾是他兒子的轉世,不是秦政的兒子。肉就算是爛在鍋裏,也是自家的鍋,得到實惠的可是他自家孩子。
武曌和鄧綏對視一眼。
她們女子對國號沒那麽執着,眼見大勢已去,而且秦政已經不動聲色地令兵馬俑包圍了此處。
沒機會翻身了,不如率先示好。
反正争這個也沒什麽意義,就算争贏了,比如讓華安建立大周,對她武曌又有什麽好處呢?
第一個叫周的可是周朝,如果不是武曌建立的武周,周這個國號就失去了意義。武曌要的是自己名垂青史,而不單單是周這個朝代延續下去。
武曌率先站出來:
“朕可以支持宿主建國為秦,前提是兵馬俑多分朕一些。且要訂立契約,這些兵馬俑只聽朕一人號令。”
女人想建國會更難,所以她需要更多的武裝力量。在外頭征來的兵,尤其是在外國征來的,很難保證忠誠度,不如兵馬俑這麽靠譜。
如果能做到兵馬俑只聽她一個人的,那麽這筆買賣簡直太賺了。
鄧綏也跟着站了出來,附議。
這一下子從十五對十變成了十三對十二,接近打平。
這還玩什麽?
劉徹無語極了:
“李世民,你能不能看着點你們老李家的媳婦?”
李世民對此充耳不聞。
人家都當上皇帝了,再用李家媳婦的身份限制她,那不是純純地自讨沒趣?劉徹再亂說話,遲早挨打。
他就仗着對面只有兩名弱女子,打不過他吧。
曹丕冷眼看着秦人:
“如今你們人多,又有兵馬俑傍身,自然可以強行确定國號。可這些優勢,遲早都是會消失的,現在撕破臉沒有好處。”
确實,等李世民他們手握兵權的人接觸到自己的軍隊、等宿主再抽一些卡,他們有的是機會報複回來。
始皇卻不受威脅,還淡定地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看起來頗為悠閑。
衆人都不明白,他為什麽能這麽胸有成竹。一時的優勢又不算什麽,他到底還有什麽依仗?
扶蘇給了蠢弟弟一個眼神——
該你出場了。
秦将闾摸摸鼻子:
“那個……”
所有人的視線彙聚過來。
秦将闾不好意思地告訴他們:
“其實我騙了你們,我的名字不叫華安。”
衆人:所以你叫?
秦将闾眼一閉心一橫:
“其實我叫秦将闾,我是公子将闾的轉世!我父皇是我親爹,我是個秦人!”
所以你們別想了,大秦公子不可能用你們的國號建立王朝,我肯定是要用我自家國號的。
衆人:!!!
萬萬沒想到啊,埋得最深的棋是宿主,這誰能想到宿主天然就自帶陣營呢!
怪不得總能抽到秦人,估計是宿主身份的緣故。莫名其妙出現的SP卡,也有可能和宿主有關。
是系統覺得光給他一個卡池不夠保險,所以額外增設了大秦SP卡作為助力嗎?
李世民看向始皇:
“是你教他換個名字騙人的?”
始皇沒回答。
李世民搖頭:
“應該不是你,你不像這樣的人。那就是梓桑了,梓桑真是一肚子壞水。”
結果始皇放下茶盞說:
“是朕和阿蘇一起教的。”
有什麽沖他來,別總是欺負他兒子。
他也不愛聽別人說什麽狡詐的肯定是梓桑,兒子被養成這樣,他這個當爹的如何能夠置身事外?
扶蘇感動地拉住阿父的袖子:
“阿父待我最好了。”
始皇安撫他:
“等把這些人送走,朕陪你去游歷名山大川。千年過去,許多地貌都改變了,你不是想重走一遍當年的巡游路線?”
他還記得自己答應要陪兒子休假的。
扶蘇興致勃勃:
“好呀!把臣子留下幹活,我們自己去玩!”
嬴政輕咳一聲。
嚴肅點,國號的事情還沒讨論完呢,不要老想着出去玩。
秦将闾這個王炸出來,衆人都閉嘴了。
沒意思,宿主居然是大秦公子。
這還聊什麽?讓大秦公子建立大漢?簡直是地獄笑話,而且沒有意義。
原本還在堅持的劉徹等人都決定散了,劉徹還說可惜宿主不是劉據。要是劉據的話,建立個大漢多美。
到時候他還能理直氣壯地把劉邦給壓下去,占領“大漢”這個國號,把劉邦丢去建立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