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到底是誰劈的雷呢
第97章 到底是誰劈的雷呢
扶蘇蠢蠢欲動想把徽欽二帝一起給劈了, 但是他又不知道他們現在待在哪裏。除非趁着牽羊禮舉行的時候降雷,不然大概率會劈個空。
然而,中原皇帝在金國舉行牽羊禮時被天雷劈死, 說出去也不好聽啊!
到時候中原還得跟着一起丢人。
所以牽羊禮肯定是不能舉辦的,只能便宜他們了。
扶蘇讓人去打聽金國那頭落雷了沒有, 如果阿骨打廟被劈得不成樣子了,這麽勁爆的消息一定傳得特別快。
果然沒兩天, 他就得到了探子的傳訊。
聽說阿骨打廟直接被劈塌了, 衆人大喜過望。紛紛拿過奏報查看,只恨不能親眼所見。
劉徹慫恿扶蘇:
“你還有這本事呢?再來一次,再把金人的議政殿給劈了。就趁着他們上朝的時候劈,砸死他們。”
扶蘇當然不承認事情是他幹的:
“武帝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那個本事讓雷電指哪兒劈哪兒?我只有三個技能,不是都告訴你效果分別是什麽了嗎?”
劉徹直覺這件事和扶蘇脫不開關系, 但扶蘇否認,他肯定是追問不出什麽的。若非他們這些英靈壓根不怕雷劈, 現在就該人人自危了。
劉徹狐疑地多看了扶蘇兩眼, 扶蘇毫不心虛,勉強糊弄了過去。
但這件事沒完。
隔了幾天, 他們聽說金國的議政殿也被劈了。
扶蘇:???
這次真的跟他沒關系了!
扶蘇還特意去問了阿父有沒有做這些事, 始皇說沒有。他們父子清清白白,肯定是別人幹的。
再次齊聚時,衆人意味深長地看向劉徹。因為扶蘇看起來實在是太迷茫了,明顯和這事無關。
反而是劉徹, 之前蹦跶着要劈議政殿。
曹丕第一個開口:
“武帝不解釋一下嗎?”
劉徹一頭問號:
“朕要解釋什麽?你們不會以為這件事是朕幹的吧?”
曹丕涼涼地說道:
“這可說不準, 畢竟只有你一直想幹這件事。”
劉徹:“朕就提了一嘴!”
哪裏就是“一直”想幹了,曹子桓你不要造謠。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劉邦思索了一下,覺得還真有可能是劉徹自導自演。
比如他自己有個技能是可以控制雷霆,但他不說。還故意髒一把秦梓桑,想引導大家事情是秦人幹的。
那麽這麽幹有什麽好處呢?
當然有好處了,說不得就可以逼得秦梓桑展示他的技能列表,以此自證清白。不然大家都得忌憚他能引來雷霆,畢竟他們英靈雖然不怕雷劈,英靈發展出的活人勢力還是怕的。
要是誰在崛起途中突然被雷劈了,大家以為這是天罰,拉起的集團能原地散一半。
出于這種考慮,被懷疑的秦梓桑自然會選擇公布技能。
反正他的技能他自己早就描述過了,只是稍微有一點語焉不詳。徹底展露出來,對大秦來說損失不大。
劉邦能想到這一茬,其他人自然也能。武曌就是這麽說的,還意味深長地看着劉徹,等他解釋。
劉徹無語極了:
“那到時候梓桑把技能列表一展示,大家就都知道他沒有落雷的技能了,朕豈不是要引起懷疑?”
上官婉兒微笑搖頭:
“武帝此言差矣,屆時你自然可以聲稱看來落雷确實是一場意外,又或者将懷疑引導到其他人身上。”
秦梓桑都展露技能了,別人為了自證清白難道還能不展露嗎?哪怕能多騙一個人自證,都是賺的。
至于劉徹自己,他就是死皮賴臉不肯給別人看他的技能,以他的性格做得出來,誰也拿他沒轍。
劉徹:……
因為大漢陣營各有心思,之前他們哪怕自己人內部都沒互通有無。這就導致不僅劉邦懷疑劉徹有這個技能,諸葛亮和鄧綏都隐晦地開始用探究的眼神打量他了。
劉徹氣死了:
“你們別以為朕沒聽出來,你們就是找借口逼朕展示技能!”
當真覺得他劉徹有落雷技能的壓根沒幾個,他們只是借題發揮,搞了一出陰謀論。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劉徹自曝技能。
秦梓桑有沒有被他劉徹算計不好說,反正劉徹現在是被曹丕武曌等人聯手算計了。
李世民看他不高興,出來打圓場:
“武帝也不用把技能欄全部給我們看,只要給我看看技能名稱就好了。”
大家各退一步,互相給個面子。
劉徹:呵呵。
知道了技能名稱,距離知道技能效果還遠嗎?好多名稱看一眼就知道什麽效果了,根本瞞不住。
比如秦梓桑的「美名揚」。
扶蘇本來也想摻和一下,逼一逼劉徹的。雖然不一定能成功,但試試又不虧。
不過他被始皇拉住了:
“別去插手,免得等下矛頭指向你。”
他們要是逼不出劉徹的技能,說不準就會把剛才的分析反轉。又說秦梓桑确實也有嫌疑,還是得自證一下清白為好。
扶蘇一想也是,幹脆縮了回來,安靜看戲。
最終這場陰謀也沒能成功。
因為探子很快送來了詳細的奏報,裏面解釋了為什麽金國議事殿會遭到二次雷劈的緣故。
時間回到兩天前。
阿骨打廟被雷劈塌了,對金人是一個嚴重的打擊。大戰在即,太祖的廟宇卻疑似遭到了漢人神靈的損毀,豈不是說九州大地還有漢神庇佑?
這一下子氣勢就弱了,不少金軍士氣大減,邊境戰事自然也不順起來。
越不順,越顯得金人像是受到了詛咒。
金太宗自然不能任由這樣的氣氛繼續發酵下去,他讓人徹查為何阿骨打廟的避雷裝置會失效。
而後,底下人在清理廟宇殘骸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這東西是之前建廟時沒有的,不知什麽人在什麽時候放進了廟中。
金太宗懷疑這是宋人動的手腳。
他讓人把宋人俘虜都帶到了殿上,又命人把那個奇怪的裝置搬過來,讓這群宋人看看認不認得。
中原有各種稀奇的先進發明,或許宋人自己知道這是什麽,能夠确認是否就是由它引來的雷電。
然而沒人能認得出來。
有人就壯着膽子提議把這東西豎起來再看看,平放着看不出什麽。有些東西是這樣的,得用一定角度放着,才能看懂它是幹嘛用的。
金太宗警告了一番宋人不要耍花招,随後命人把那東西扶了起來。
金人想着,宋人自己就在殿內,總不可能忽悠他們用這玩意兒引雷。不然屋子塌了誰也讨不了好,宋人難道還能躲過一劫?
果然,東西豎起來之後無事發生。
宋人裏出來幾個見多識廣的,圍着那東西轉了幾圈,細細打量,還是沒搞明白。
金太宗逼問它是否能引雷,宋人哪裏敢認這個。不然阿骨打廟的坍塌就得要他們這群人承擔責任了,他們又不傻。
審訊诘問持續了許久。
期間金太宗趁機威脅恐吓,要求宋人、尤其是二帝,必須協助金國做一些事情。譬如要求宋人退兵、要求各地上貢等等,其實就是借題發揮。
兩邊你來我往,誰也沒注意那個被扶起來之後就沒放下的裝置。扶着它的士兵沒得到金太宗的準許,也不敢随便把它放了。
金太宗則是想着既然豎起來也無礙,那就別管它了。他可不會體諒士兵辛苦,光顧着和宋人讨價還價,哪有空吩咐一句将東西放下。
引雷針這種東西呢,得有雷它才會引。
起初議事時外頭晴空萬裏,自然怎麽折騰也引不來。而在并不晴朗的天氣裏,東西平地放着,同樣也無法引雷。
現在,它豎起來了。
且随着商議的耗時,外面的天色漸漸暗淡。陰雲再一次飄來,有了落雨的架勢。
當雲層聚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雲間隐隐露出電閃雷鳴。下一秒,豎着的引雷針發揮了它的作用。
——正常引雷針在室內的話,再怎麽豎着也不太可能把雷引進來,畢竟上頭還有個屋頂擋着。
奈何這不是正常引雷針,這是功德商城出品的。扶蘇擔心沒效果,還特意買的是加強版。
裝置上可能有什麽黑科技,對雷電形成了特殊吸引。反正轉瞬之間,衆人就聽見震耳欲聾的轟隆聲,雷劈開了屋頂,直直落在那裝置上。
這次議事殿沒有全塌,它只坍塌了一小部分。
但裝置引來的雷電并沒有被安全地導入地下,因為金人就這麽扶着它,沒有進行妥善地安裝。
最後引來的雷電傳導到了周圍,形成了一片高壓電場。屋漏偏逢連夜雨,暴雨随之而下,将電傳導到了更多區域。
幸好引了一次雷後,扶着它的士兵帶着它一起栽倒下去了。不然繼續讓它豎着,還得接着引雷。
奏報裏沒寫的這麽詳細,主要探子也打聽不到這麽詳細的過程,知道詳細過程的人大部分都被雷場搞死了。
其他人只知道是有人從阿骨打廟裏發現了奇怪的東西,疑似可以引雷。送入議事殿讓宋人辨認的時候,它好像又一次引來了雷電,導致議事殿基本全軍覆沒。
站在殿宇角落的宮侍們逃過一劫,大部分沒被電死,只是輕微麻痹。嚴重的也只留下了一些後遺症,命是保住了。
但距離大殿中間近的,基本無人幸免。
其中還有一些半死不活的,比如僥幸沒死卻成了植物人的金太宗。
看到這裏,李世民眼前一亮:
“金太宗昏迷了!”
金國繼承人的問題很嚴重,沒了金太宗坐鎮,他們金國自己就得為了皇位争起來。
當然,前提是金國沒被大軍壓境。
現在戰事緊急到了一定程度,那些人哪有空争權奪利。肯定是第一時間先把敵人給打退,剩下的回頭慢慢再争。
可,沒了統籌全局的主事人,各軍之間的配合定然要出問題。
別的不提,糧草調度怎麽說?哪支軍隊多分點糧草,哪支軍隊少分點?
之前有金太宗壓着,分多分少,一句大局為重,就能暫且壓制住。哪怕再有意見,等打完仗大家可以一點點算。
現在沒人壓着了,就算分配合理,也會有人懷疑是不是自己分到的少了。
軍糧稍微拖延兩天送達,還會懷疑是不是哪個黨派故意給自己使絆子。想趁機讓他死在宋人手裏,免得回頭跟他們争皇位。
這就和打仗的時候先把主将殺了是一個道理,做事的時候必需得有個能服衆的領頭人拿主意,不然只會陷入無止盡的內耗。
周瑜提議趁他病要他命:
“金人不夠團結,那便不斷挑撥他們之間的關系。”
這招他們太子殿下最擅長,周瑜跟着太子混了這麽多年,也運用得爐火純青。
大家很快達成共識——趁着金太宗沒醒,趕緊拉開優勢。
也不知道對方什麽時候會蘇醒,萬一時間短,就得錯過良機了。古人對植物人這個概念不太熟悉,還當金太宗只是一時昏迷,當然不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回去之後,扶蘇唏噓道:
“沒想到那個引雷針居然不是一次性的東西,還能二次生效。”
他還信誓旦旦此事與他無關,結果居然真的有關。幸好詳細的奏報是後頭來的,不然他說不得會被人看出端倪。
現在因為引雷的當真是個實實在在的物品,而不是虛無缥缈的技能,衆人都默認這件事不是英靈做的了。
或者說,不是英靈用技能幹的。
沒辦法借此逼迫旁人展示技能,只能暗自思量,為何會出現這類變故。莫非天下間還有來自其他位面的魂魄,帶來了他們那裏的機關技術,才做出了引雷裝置?
首先受到懷疑的還是平行位面的大秦。
但扶蘇之前的迷茫放在那裏,顯然大秦沒有這個科技含量。而且大秦的時代太過久遠,按道理來說不應該比宋朝還先進,能做出宋人都做不出的引雷之物。
唯一的好消息是:
“這引雷的裝置看描述不算小,應當也不好藏匿。哪怕有人用在我等身上,只要我等小心行事,讓人平日裏多排查屋舍,便不會着道。”
阿骨打廟會塌,純粹是金人沒能想到有人能在高高的廟宇頂部加裝個引雷物,就沒有特意檢查這裏。
他們平日裏都守衛在廟宇四周,确認無人靠近,更別提還要爬上屋頂裝東西了。
解決了引雷的麻煩,衆人都稍稍安心了一些。找不到是誰幹的也不要緊,反正害不到自己頭上。
說起來大家這些日子都待在一塊,似乎也沒有時間跑去作案。哪怕秦人可以控制兵馬俑,也沒聽說兵馬俑能隐身或者能飛。
難道真不是他們自己人幹的?
前線的金人節節敗退。
阿骨打廟和議事殿的接連坍塌,嚴重影響了金人的氣焰。金太宗的昏迷像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下子打蒙了很多人。
除了幾位太子滿腦子想着趁機奪權,大部分底層士兵還是惶恐的。
現在說什麽的都有。
有人說這就是天罰,什麽引雷的裝置都是上頭貴族編出來安撫人心的。還有人說裝置确實有,但憑空冒出來的裝置估計就是上天的手筆了。
更多的人懼怕于宋人神出鬼沒的身手,以及神秘莫測的機關術。居然連雷霆都能利用,實在可怕。
打仗的時候,不少士兵就很驚惶。生怕宋人擡手間又丢出一道雷霆,把金人大軍一網打盡。
這搞得天陰的時候金人都不敢出戰了。
打個仗還得等出太陽,幾位武将煩不勝煩。他們才懶得和金人耗,金人害怕他們就乘勢而上。
怎麽?以為陰天躲在軍帳中就安全了?軍帳甚至都沒有避雷針,更容易挨雷劈。
雖然因為這些變故,導致金人放棄了牽羊禮的舉辦——或者說第二次雷劈把宋人差不多都劈死了,根本沒辦法舉行牽羊禮。
但這并不影響宋朝軍隊對金人的仇恨,不少将軍都義憤填膺,認為是金人自己傷天害理引來天罰,結果連累了他們官家也一起被雷霆劈死。
所以宋軍如狼似虎,打仗時更加勇猛,發誓要替官家報仇。
對此,金人進行了辟謠:
“你們皇帝不是被雷劈死的,他是被倒塌的屋頂砸死的。”
之前聽金人說那裝置可能會引雷的時候,兩個怕死的皇帝就不敢靠近。說什麽也不肯過去,只讓臣子接近它進行辨認。
結果因為躲得遠,他們兩個反而幸免于難了。
不過這并非什麽好事。
畢竟被電死是一瞬間的事情,相比起來不怎麽痛苦。但是被倒塌的屋頂砸死就不一樣了,尤其他倆被砸的時候沒有當場咽氣,是足足過了半天才閉眼的。
金人哪有功夫去救他們,都先去關心金太宗和金國重臣了。等抽出空來的時候,二帝只剩下一口氣。
當時金人還想着把他們弄出來,看看能不能救。畢竟宋人皇帝活着,對金國更有好處。
結果就是他們挪動壓在二人身上的房梁等物,反而加劇了二帝的痛苦。本來就快死了,這麽一折騰當場斃命。
打聽到這些的宋朝将領更憤怒了:
“豎子!竟然故意害死我大宋官家!”
憤怒的宋軍很快聯合起來擊退了一盤散沙的金人,李世民他們果然在一個月內收複了燕雲十六州。
秦将闾得到新獎勵的十抽後,第一時間被大家拎了出來。他感覺自己越發像個抽卡工具人了,這群人一點都不尊重他。
可惡。
秦将闾在心裏惡狠狠地想着,他要多抽點SP卡出來。讓這些人不把他放在眼裏,那就多來點大秦SP卡給他們添堵吧!
有的時候,作為法則親兒子的主角,還是有點特權的。比如他的意志可以影響到不少事情,包括抽卡的結果。
十連抽結果如下——
SSR孫策、R史菅、SSR張良、R荊軻、SR趙俨、N田建、SSR長孫無忌、N劉禪、SR李淵、SSR楊堅。
衆人看完這個結果,首先注意到:
“史菅是誰?”
史菅本人默默地上前:
“臣,起居郎,見過陛下、殿下。”
好的,他是大秦人。
大秦居然有起居郎,這不是漢代才設立的官職嗎?衆人對視一眼,意識到這個大秦可能和他們認知中的大秦出入比較多。
不過只是來了一個史官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史官做不了什麽,頂多當個幫忙記錄的文書小吏。
衆人接着看其他人。
曹丕看向趙俨,微感滿意:
“伯然來了。”
SP趙俨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他們陛下和太子,擡步走向這位魏文帝。
聽說其他位面的自己是曹魏陣營的?不管了,先過去當一段時間的卧底再說。
劉邦審視地看着SP張良,探究地問道:
“可是我大漢留侯張子房?”
SP張良理都沒理他。
但也沒有傻乎乎地去和陛下相認,而是後退幾步,做出警惕的模樣,遠離所有人。
他防備地看了一圈:
“閣下是否認錯了人?吾乃韓相之子張良。”
衆人明白了。
張良估計一直想着複國,沒有劉邦起事,他也就沒追随過劉邦,估計一直在秦朝當個隐藏在暗處的六國餘孽。
這可是沒有陣營的張子房!
一瞬間,不少人都起了拉攏的心思。如果能把張良拉到自己這邊來,平白多一大助力。
荊軻獨自抱臂站在人群外圍,冷着臉凝視人群中的兩個始皇帝。他是正常的卡牌,不過無論是哪個荊軻其實都一樣,和大秦不是一路人。
嬴政一個眼神都沒給他,手下敗将不值得他多看一眼。
始皇則是完全忽略了這個燕國刺客,因為沒有必要。
當初愛子替他做局斬殺了荊軻,蝴蝶掉了秦王繞柱這等千古笑料,在始皇心裏這件往事只是他們父子情深的證明而已。
重點當然要放在兒子關心他身上,荊軻就是個背景板工具人。
誰會在乎故事裏的工具人在想什麽呢?
N卡的田建是齊國的亡國之君,他有個更熟悉的稱呼,叫齊王建。
這家夥是個SP卡,也就是大秦齊侯。六國國君裏最乖順聽話的那個,滅國後在鹹陽日子過得很滋潤。
齊王建也是個妙人。
當初頭一個向大秦投誠,将自己僞裝成糊塗君王。秦國要糧給糧,要人給人。
其他幾國氣得要死,無法理解齊王建為什麽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不肯跟他們一起攻秦。
齊王建: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是卧底?
這人是個裝傻充愣的好手,他想了想,幹脆往張良身邊一站。介于他齊國亡國之君的身份,沒人想到他也是大秦陣營的。
還剩下孫策、李淵、長孫無忌、劉禪和楊堅。
隋文帝楊堅當然不和人聯手。
劉禪則乖乖去找他相父諸葛亮了。
李世民看到長孫無忌時十分驚喜,看到他爹李淵又感到了棘手。來誰不好來他爹,這還不如不來。
孫策順勢跑到SP周瑜跟前,完全沒暴露周瑜的身份。他一把攬住SP周瑜的肩膀,帶着他往外走,嘴上說“公瑾我們私下聊”。
衆人看了一眼,以為這對江東雙壁真是來自同一個位面的,便收回了視線。
等離開人群,孫策迫不及待地問道:
“公瑾,你老實跟我說,你是不是來自第三個位面的?”
周瑜一頓,瞬間明白了孫策的想法。
他當然不會欺騙伯符,但說話的藝術他還是懂一點的。假話不能說,隐瞞卻是可以的,反正伯符知道了真相也不會生他的氣。
于是周瑜微笑着點頭:
“伯符果然聰明,竟然一下子就猜中了真相。”
孫策大喜: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肯定還有第三個位面!”
現在,只有他們江東知道隐藏在暗處的第三位面,江東簡直占盡先機。
周瑜略一思索,決定透個底:
“我觀趙俨應該和我來自同一個位面,他根本不是曹魏之人。”
孫策一怔,不成想還有這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