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好了,阿骨打廟被雷劈塌了!
第96章 不好了,阿骨打廟被雷劈塌了!
金人扶持的大楚存在了不過一個月, 等金人跑遠了,那個被挑選出來當皇帝的倒黴臣子就趕緊對外宣布自去帝號。
但不幸的在于,開封被起義軍占了。他沒辦法把持着國都, 迎元祐皇後垂簾聽政,以此展露自己的忠心。
關于大楚這件事, 裏頭其實還有緣故。
金人并不打算直接吞并中原,而是準備先立個比徽欽二帝更乖順的傀儡皇帝, 替他們籌措納貢。
也就是丢個人過去以皇帝的名義搜刮民脂民膏上貢給金人。
當時有人提議扶持個趙宋的人當皇帝, 但是金太宗拒絕了。最後在趙臣的舉薦之下,才選中了張邦昌。
所以張邦昌其實是宋人推舉出來的。
但推舉他的宋臣是叛臣,所以即便張邦昌是趕鴨子上架,也被南宋朝廷視為叛臣之一,理所當然地處理掉了。
——哪怕他表現得再怎麽乖順。
迎立張邦昌時,曾有宋臣激烈反對過, 其中就包括奸臣秦桧。秦桧這家夥早期做出一副耿直忠誠的模樣,倒是騙過了不少人。
而趙構登機之後第一個彈劾張邦昌的臣子, 則是主戰派的李綱。
扶蘇翻着這些卷宗, 斷言道:
“李綱對宋朝過于愚忠,此人可用, 但必須防備他借機複國。”
人是好人, 可惜就是對弱宋太有感情了。頗有一種宋皇害我千百遍,我對宋皇如初戀的架勢。
拿他打金人挺好的,但最好不要因為這個就對他徹底放心。說到底大家對內的立場不同,不能因為對方人好就覺得他肯定和自己是一邊的。
和他比起來, 底層出身的岳飛反而更好拉攏一些。
岳飛見慣了百姓疾苦, 比起國更在意的是民。在他心裏盡忠報國的“國”不一定是宋,而是這片華夏大地。
他也沒有像李綱那般, 從小就苦讀那些儒家經典。岳飛幼時愛讀兵書,拜師之後更是着重于習武。
簡單點說,就是還沒被儒家洗腦。
李世民和他相處得很愉快,等秦将闾他們北上彙合之後,連誇了岳飛好幾聲。
然後,脫離大部隊很久的李世民才從上官婉兒口中,得知了這段時間宿主身邊都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世民立刻找到扶蘇:
“聽聞梓桑可以尋到轉世的人?”
扶蘇:謠言就是這麽傳出來的。
扶蘇只說自己有時候運氣好能碰見,不保證一定能尋到。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有七個孩子,成為英靈的就李治和李承乾。他做夢都在想念其他五個崽,尤其是這些孩子裏頭還有幾個是早夭的。
李世民想想眼淚都要出來了:
“朕的長樂,還有兕子,都沒能等到耶耶去地府,就已經投胎去了。”
死得比他晚的,好歹還能見一面再去投胎。死得早的就不行了,根本見不着。
扶蘇後退一步:
“不能保證一定幫你找到。”
不要用這種萬分期待的眼神看着他!這搞得他壓力很大的!
扶蘇扭頭去扯父親的袖子。
又不是靠他找到人的,是靠的他阿父。
始皇護住兒子:
“轉世後的兒女已經不認得你了。”
上來就是紮心。
李世民捂住心口,堅強地說:
“無妨,看到她們過得好,朕就心滿意足了。”
劉徹路過此地,紮了他第二刀:
“過得好?這年頭皇室公主都得被金人擄走,哪有女子能過得好?”
李世民:……
李世民大怒,一拳頭就砸了過去。
雖然劉徹說的确實有道理,但這話裏的意思讓當爹的實在難受。想想這個年月裏女人都在過什麽苦日子,想想他女兒的轉世說不定也遭人毒手,李世民哪裏還忍得住。
劉徹就是嘴賤,這不是咒他女兒嗎?
然而劉徹敢嘴賤,自然是有依仗的。比如他已經練就了躲避挨打的技能,唰地竄到了旁邊,讓李世民打了個空。
這兩人去一邊打架了,扶蘇趁機溜之大吉。
離開的時候還看到不遠處角落站着一個邊啃烤雞腿邊看戲的劉邦,完全沒有上去幫曾孫的意思。
扶蘇:你們老劉家真是團結友愛啊!
扶蘇幹脆也不走了,和阿父也站遠了一些看熱鬧。直到得到消息的諸葛亮匆匆趕來勸架,兩人才消停。
諸葛亮說:
“公主的轉世也不一定就投胎到了這個時代。”
劉徹附和點頭:
“是呢,說不定她們在宋徽宗繼位之前就死了。”
諸葛亮:……
諸葛亮趕緊補救:
“當時宋朝繁榮安定,想來公主定是平安喜樂、活到壽終正寝。”
說完還拉了拉漢武帝,讓他別拱火。
劉徹只好說:
“其實你女兒也不見得轉世之後還是女兒身,要是投胎成男人了,在亂世也能過得還湊合。”
李世民冷笑:
“趙宋皇帝都被捉去當俘虜了,男人又能有什麽好日子過?”
這話不是你武帝自己說的嗎?
扶蘇感嘆了一聲精彩:
“可惜蠢弟弟不在,不能直播給地府裏那些英靈看。”
不知道漢景帝對于自己兒子這臭德性有什麽感想。
始皇想了想:
“景帝大約已經習慣了。”
熱鬧看完,父子倆回到自己的院落中。長公子正耐心地教導兒子進學,這才幾天功夫,橋松已經很依賴父親了。
這樣的畫面反正在秦梓桑身上是看不見的。
始皇有些感慨:
“朕以前總覺得等你長大了,就會像這樣溫柔地教導兒女。”
扶蘇側目:
“阿父不要自欺欺人。”
他自小就不是什麽好東西,他爹最了解他不過,應該知道他和兒女相處時肯定也不可能像長公子這麽溫柔體貼。
始皇卻說:
“但你總能裝出溫柔的樣子來。”
小孩子好騙,裝一裝把他們哄好就行。始皇要求不高,家裏能維持表面的和諧,不要所有弟妹和晚輩都跑來跟他控訴太子太過分了即可。
然而扶蘇裝都懶得裝。
面對弟妹們的兒女倒是偶爾裝一下,維持一下太子的完美人設。面對自家親生崽,扶蘇就開始放飛自我了,在自己人面前懶得遮掩。
父子倆沒去打擾長公子和橋松,轉身去了另一個書房。
嬴政正在其中看新來的奏報。
見他們進來,便道:
“張邦昌自去帝號之後,還是去迎了居住在宮外的元祐皇後,尊她為太後,說要去尋康王繼位。”
元祐皇後孟氏是宋徽宗的兄長宋哲宗的皇後,曾因讒言被宋哲宗猜忌行詛咒之事,于是廢棄。
不過這裏頭還牽扯到了新舊黨争,孟皇後是高太皇太後、向太後等人做主選入宮中的,代表舊黨勢力。哲宗是改革派,也有想借此打壓舊黨氣焰的意圖。
後來哲宗病逝,舊黨起複,孟皇後在他們和向太後的支持下複位。直到太後病逝,宋徽宗再度啓用新黨,于是她又被廢了。
靖康之事發生前,原本清居于瑤華宮的孟皇後因此宮失火,移居延甯宮。結果延甯宮也失火了,就只能搬去宮外的私宅住。
金人捉拿皇親國戚時,是按照名冊抓的。偏偏廢黜的皇後不在名冊之內,于是她幸免于難。
其實在此之前,宋徽宗已經在商議給她複位了。金人再晚來一點,她也要遭殃。
可見她運氣還是挺好的。
這回起義軍占領開封以後,宮中其他的皇親國戚都落入了起義軍手裏。他們不曾南逃,也就沒有被直接遣送去海島種地,始皇等人認為可以先留下這批人用以安撫宋臣。
可能因為只有孟皇後沒被看管起來,張邦昌私下尋到了她,将她接出開封,送到了南邊的某座城中。
張邦昌意圖以此為大宋的臨時都城,迎孟皇後為主。然後再去尋在外領兵的趙構繼位,重建大宋。
這就是放棄在開封的宋朝皇室了。
始皇看完奏報:
“金人這次立張邦昌為帝,顯然不是為了讓他替金國征收進貢。”
畢竟開封都丢了,朝廷哪還有什麽臉面可言。立個張邦昌也沒用,他又不是趙家人,天下官員不會聽他的話。
以前占着開封的時候,以朝廷名義下發號令還算合理。沒了開封,張邦昌就是個尋常的亂臣賊子了,各地不可能向他進貢。
所以這就是純粹惡心人。
金國想給起義軍添堵,就把這人捧出來和他們打擂臺。因為是随便捧的,也沒指望對方能做出什麽成果來,所以後頭也任由他随便撤了帝號。
這麽折騰一遭,憑白讓張邦昌倒了一場大黴。
但金人并不死心。
開封不肯給皇帝面子,不代表別的城池也不給面子。金人決定拿着二帝當人質,問其他地方州府讨要好處。
本來他們是想重新選個人扶持的,可架不住二帝太配合了。想找這麽乖覺的傀儡皇帝也不容易,還不如就用名正言順的兩人。
嬴政淡淡地說:
“可惜岳飛緊追不舍,倒是沒給他們城下叫門的機會。”
不然金人高低得再做幾次圍着城池讨要財物的事情,其他守将可不一定能像開封一樣堅持不應允。
扶蘇聞言若有所思:
“那這樣的話,金人應該不會再行牽羊禮了吧?”
否則如此侮辱二帝,各地也不會再答應給他們送東西。
始皇卻對此并不樂觀:
“趙宋沒有立新帝,金人有恃無恐。且記恨于岳飛的追擊,說不準反而會以牽羊禮來挑釁中原。”
扶蘇眸色一冷:
“只要人死了,那就沒有人能去行牽羊禮了。”
還能對外說金人喪心病狂害死大宋君臣,逼得主和派也和不起來。
始皇無奈:
“他們捉了那麽多人,哪裏殺的光?”
嬴政看了他們一眼:
“你們有法子隔空殺人?”
扶蘇“唔”了一聲,沒有回答。
害,這個,嬴子楚表示有話要說……
扶蘇若無其事地縮到阿父身後,心虛地不去看父親的眼睛。他阿父對他的騷操作沒有意見,不代表這位父親也沒有,所以他絕不肯自首。
始皇覺得好笑,幫兒子打了個圓場:
“阿蘇能變成玄鳥,自然可以潛入敵營。只是太危險了,朕不許他去。”
嬴政看出了他們有事瞞着,不過也沒打算多問。左不過又是梓桑闖了禍,他都習慣了。
嬴政只道:
“确實危險,不要以身涉險。而且便是要殺,也不需全都殺了。”
把徽欽二帝和幾個出名的大奸臣殺了,就已經足夠。剩下的小喽啰,行牽羊禮也沒什麽意思。外頭有軍隊襲擊,金人哪有功夫再搞這種東西。
扶蘇想了想:
“這些人确實要死在‘金人’手裏,不然等我們攻破金國,也不好處理他們。”
就是直接殺了太便宜這堆家夥了。
但轉念一想,徽欽二帝在金國日子過得也不算特別差。他們好歹以前是宋皇,金國再怎麽折辱他們,也會對他們比對其餘臣子好點。
那還不如把他們弄來自己手下當俘虜呢,叫他們過上真正的俘虜生活。
扶蘇就提議可以造假,假裝金人弄死了他們,實際是把他們捉走丢去幹苦力了。
嬴政揉揉眉心:
“這些人活着就是隐患。”
何必為了出氣把人留下來,憑白給自己添麻煩?
扶蘇小聲:
“所以我一開始說把他們都殺了嘛。”
嬴政:……朕是說領頭的都殺了,下頭那些殺不幹淨也沒必要硬殺。
不過剩下那些軟骨頭倒是可以捉去幹苦力,留着他們也沒什麽禍患。
扶蘇無所謂:
“父親們決定就好。”
在金人的眼皮子底下搞死二帝也不一定非得扶蘇他們出手,抽個刺客出來,說不準對方就擁有能潛入敵營殺人的技能呢。
只可惜現在沒有抽卡機會,而且抽到哪個卡牌也無法控制。
下一次抽卡機會的獲得需要收複燕雲十六州,不一定趕得及。
隔天大家齊聚開會的時候,扶蘇就問李世民什麽時候能把燕雲收回來。李世民随口說兵馬俑足夠的話,最多給他一個月。
他和兵馬俑都可以不眠不休,一個月從南打到北,把燕雲境內都走一遍。反正金人肯定做不到這個地步,熬鷹也能熬死他們。
始皇斷然拒絕了,休想從他手裏騙兵馬俑。
李世民遺憾:
“真的不能多給一點嗎?”
始皇冷臉。
李世民又去看嬴政:
“始皇帝的技能裏有沒有召喚兵馬俑的?”
嬴政說沒有,別想了。
本來大家各自都不提技能這回事了,李世民開了個頭,衆人就開始相互打探各自都有什麽技能。
可惜沒人說實話。
扶蘇倒是知道他們大秦陣營的技能。
嬴政的被動技是天下歸一,進行統一戰争時提高己方的信念。雖然信念看起來虛無缥缈,但老秦人當初就是靠着這個信念堅持奮鬥了七世。
有的時候,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比實打實的數據更有用,可以激發人的潛力。
扶蘇懷疑這個技能不僅可以作用于華夏大地,說不定是覆蓋整個地球的。
畢竟“天下歸一”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如果嬴政認為天下包含地球的所有地盤,你也很難說技能效果一定不會作用于外頭。
尤其是等以後普天之下都是華夏人建立的王朝時,那麽按照文明來看,天下歸一就該是地球統一。
至于剩下的主動技能,基本就是治國相關了。涵蓋了律法制度等多個方面,是有助于吏治的。
比如某個施展後可讓政令推行更加徹底的技能,用在那種政令難以下達的地方非常合适。
古代有個現狀叫“皇權不下鄉”,說的是到基層的時候村中基本是受宗族把控,皇帝其實很難管到這裏。越是偏遠閉塞的地方,這種情況越是嚴重。
還有就是在有些朝代,諸如江南一類的地方,當地勢力繁雜,形成了利益集團。
他們會互相打掩護,集中起來糊弄皇帝。連皇帝派來的欽差都敢殺,朝廷根本別想整頓這邊的積弊。
始皇對比過自己和嬴政的技能之後,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有點不務正業了。
扶蘇振振有詞:
“阿父現在已經卸任了,自然是怎麽高興怎麽過日子。他不一樣,胡亥那東西不算大秦皇帝,他還沒把皇位傳下去。”
一時當皇帝,一世當皇帝。永遠無法退休,想想還有點慘。
始皇輕輕敲了他腦袋一下:
“只有你覺得慘。”
畢竟只有他家阿蘇才會整日想着退位當太上皇。
嬴政的技能大概就是這樣,倒是長公子的技能意外地和扶蘇的十分類似。
只不過扶蘇是扭曲版的,一看技能描述就知道不是什麽好東西。長公子的卻是正常版本,他很正常地保持了他的仁善、勸誡、溫和。
扶蘇之前忽悠大家說他的技能是說服,其實長公子的技能才是說服。
當然,長公子沒有一個分擔痛苦的技能。但他有個效果為“無論做出什麽,大家都覺得他有苦衷”的被動技能。
扶蘇琢磨了一下:
“這個技能也挺不正常的。”
其實和美名揚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有趣的是,同一個描述放在不同人身上,竟形成了不同效果。
比如長公子,大家都不覺得他會幹壞事。所以他會擁有這個技能,也就是和他的自刎有關系了。
換成扶蘇擁有這個技能的話,所有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梓桑是不是闖禍之後裝無辜了?他有個屁的苦衷,都是騙人的”。
扶蘇還去問了呂雉的技能。
呂雉果不其然也是理政方面的,另外有個「洞察人心」。因為當年呂雉在齊國協助郦食其說服齊王歸附大秦時,曾經靠着敏銳的洞察力替大秦立過不少功。
平時無聊的時候,呂雉就在那邊悄悄對大家用這個技能。
漢高後可沒這類技能,誰能想到呂丞相有這個本事。見到她打量自己,大部分英靈都沒當回事。
于是呂雉很快跑回來報告:
“陛下,殿下,臣看到了漢武帝的技能。”
扶蘇:?
始皇:?
呂雉說他這個洞察人心的技能效果就是看到英靈的随機一個技能,但是對每個人只能使用一次。
像劉徹這樣有五個技能的UR卡,也頂多看到一個,剩下四個依舊是未知。
呂雉分享了劉徹的技能:
“「天之驕子」,你自幼高人一等,而天驕必然遭受凡夫俗子的嫉恨。身上的仇恨值越高,享受到的武力值加成越多,最高上限1000%。”
父子倆:……
破案了,難怪劉徹這些天老是四處嘴賤得罪人,原來是為了增強武力值。
劉徹是個出了名的不怎麽能打的皇帝,十倍的武力值增幅太叫人心動了。反正他本來也遭人恨,再拉點仇恨也不痛不癢。
扶蘇羨慕:
“唉,我怎麽沒覺醒這個技能?是我還不夠天之驕子嗎?”
明明他也很天驕,他也很遭人恨啊!
始皇聽不下去了,打斷他:
“你武力值已經夠高了。”
呂雉又接着分享了她看到的其他人的技能,不過大部分都沒什麽意思,唯獨有一個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周瑜技能——
「引而不發」做好準備而不立刻行動,只等時機成熟,這是你擅長之事。在你蟄伏的階段,不知真相者将極大概率忽略你身上的異常,直至你決定行動。
扶蘇微微挑眉:
“是因為赤壁之戰嗎?”
感覺不像。
正史上赤壁之戰沒諸葛亮什麽事,他只負責達成孫劉聯合。後頭的大戰都是周瑜負責的,更沒有借東風這一茬。
始皇也覺得不像:
“赤壁之戰雖有提前布局,但隐忍蟄伏的是黃蓋而非周瑜。”
扶蘇忽然想到:
“他不會是SP卡吧?”
如果是SP卡,就只有可能是從漢末位面過來的了。因為另外兩個秦朝位面還沒進入漢末那個時間點,那邊的周瑜沒出生呢。
扶蘇立刻聯系郭嘉,讓他去看看周瑜在不在。得到的結果是不在家,孫策說他被召喚走了。
果然。
扶蘇失笑:
“不愧是技能都帶隐忍的,居然一直沒來尋你我相認。”
主要還是這裏人多眼雜,周瑜至今沒找到好機會。尤其大秦人還被盯得緊,雙方私下一見面就得被發現。
呂雉好奇:
“他為何會有這樣的技能?”
扶蘇說當初他們招攬孫策之後,孫策把周瑜也拉入夥了。但是當時沒有直接對外宣揚,而是讓他們假裝成呂布一黨,配合演了場戲。
可能是因為這次蟄伏的過程,才衍生出了這樣的技能。
扶蘇讓呂雉找機會去和周瑜相認。
呂雉雖然也被盯着,但是呂雉經常私下裏跟不同的人交流,做出拉攏的姿态。所以她出面的話,不會引起懷疑。
呂雉答應下來。
外出的探子沒過兩日就帶來了金人的最新消息,他們确實準備舉辦牽羊禮了。
如今将領已經很充足了,諸如周瑜諸葛亮劉邦這些人,都會帶兵打仗。既然如此,幹脆都放出去,從多線圍攻金國。
士兵早就準備好了,只是一直在等一個發兵的時機。
金人搞牽羊禮是在侮辱華夏,大家借此發動全面反攻的戰争。哪怕是潛藏在各地的主和派都說不出反對的話來,因為大家是去拯救官家的。
我方還拿着這個當借口,忽悠了不少守軍将領配合,一起進攻。
浩浩蕩蕩的大舉圍攻,讓金國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但這其實不會影響獻俘儀式的舉辦,畢竟這個儀式舉辦也不費什麽勁。
朝會上,金國君臣正在商議最後的儀式細節。今日天氣不好,陰雲密布,不過影響不了金人的好心情。
有人出列說道:
“牽羊禮自然要在阿骨打廟進行,如此才能告慰太祖在天之靈!”
讓完顏阿骨打也看看宋人皇帝現在這副樣子。
金太宗深以為然,正準備點頭。
突然,衆人聽見一陣巨大的坍塌聲。
有人惶恐地跑進來,說打雷了。巨大雷霆劈中了阿骨打廟,剛剛的聲音就是廟被劈塌了。
金國君臣大驚。
險些懷疑這九州大地上還有什麽漢人神靈在庇佑,聽到他們的商談太過生氣,才會降下天罰。
避雷物早就不是什麽稀奇東西,大家建造建築時,尤其是在建造重要的建築時,都會加上蚩尾之類的避雷裝置。
按道理來說阿骨打廟不會被雷劈才對。
現在阿骨打廟都塌了,誰還敢弄什麽牽羊禮?不怕下一個雷就直接砸他們自己身上嗎?
遠在南邊的扶蘇翻着功德商城:
“這個加強引雷針到底好不好用啊?我們離得這麽遠,也不知道生效了沒有。”
為了把引雷針放到阿骨打廟上,他還額外花了一大筆錢買了個上門安裝服務呢。不然遠隔千山,憑什麽引雷針能被精準裝在阿骨打廟上?
始皇被他的奇思妙想折服了:
“你怎麽想到用雷劈塌金人宗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