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說來可能不信,我是被迫起義的
第92章 說來可能不信,我是被迫起義的
這幾日開封城內的衆人, 心情可算是跌宕起伏。
先是皇帝和達官顯貴們紛紛出逃,丢下百姓自己去了安穩的南方。城中怨聲四起,但跟着他們走的百姓人數倒是不多。
一來, 城中一直在流傳平定軍能阻擊金軍的流言,開封城的形勢并不怎麽危急。
二來, 對普通百姓而言逃難可不是什麽輕松的小事。貴人們可以帶着家當坐馬車悠悠閑閑地出發,他們卻要自己背負行李, 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南走。
辛苦還是次要的, 關鍵是很危險。
朝廷一亂,各地賊匪四起。哪怕路上好運沒碰見金軍和匪寇,失了家宅土地的庶民日子也過不下去,遲早坐吃山空。
因而城中百姓只是怨憤貴人們獨自出逃,心裏漸漸生出了“這樣的狗皇帝不要也罷”的危險想法。
李綱沒有空去管城中流言。
他也沒心思管,甚至還有點放任。因為李綱想做的是守衛國土, 而不是守衛傻缺君王,他也是有脾氣的。
李綱不管, 其他手裏沒兵的臣子就更管不了了。控制流言得官差配合, 官差衙役都被李綱調去幹別的了,哪裏有人手分給他們去抓傳瞎話的百姓。
在這樣微妙的氣氛下, 又有一則新消息流傳了出來。
先是有零星一些被皇帝帶走的平定軍士卒悄悄跑回了開封, 惶恐地找到暫且接手平定軍的将軍,說了自己逃回來的緣由。
那将軍是個主戰派,自然不會苛責有心衛國的好兒郎。對于皇帝南逃的事情,他心裏也憋着火呢, 看他們跑回來, 将軍其實也有暗爽。
他擺擺手,讓士兵們趕緊入隊。
皇帝當時帶人是随便拉了一些隊伍就帶走了的, 壓根沒去清點計算到底帶了誰。現在士兵們回來,只要把他們打散到別的隊伍裏,皇帝恐怕都不知道有人做了逃兵。
Advertisement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将軍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但一兩個逃回來還好說,他們也不一定有認識的人同在南行的隊伍裏,其他士兵不見得會檢舉他們。
可随着時間的推移,幾日下來越來越多的士兵跑回來。粗粗一數,快有百人了。
這麽多人,皇帝是瞎了才會發現不了。
就算皇帝發現不了,跟着皇帝一起走的心腹将領也會察覺到人數不對勁。
将軍頭疼起來,趕緊去找李綱,想商議個對策出來。
李綱木着臉給他看最新奏報:
“你的消息過時了。”
零星跑回來的士兵速度不夠快,他們又沒有代步工具。所以從之前跟着皇帝出發再到回京,用時不短。
這個時候,南邊該發生的都發生完了。
李綱這裏收到了平定軍分支的傳訊,說他們解救了不少女眷和老弱。
在平定軍口中,事情是這樣的——
他們跟随皇帝南下,期間有一些零散的士兵不肯繼續往南走,自己悄悄跑回來了。起初人數少還好,人多之後皇帝就有意見了,非要派遣人去把逃兵抓回來。
而後王駕就在某處停留,等待外出的平定軍将人抓回。
結果沒想到他們早就被山匪盯上了,分了一小半人出去捉逃兵之後,山匪認為這個隊伍戰鬥力大減,正是出擊的好時候。
于是山匪就打上門了。
皇帝自己停在那裏不動,目标那麽大,還一停就兩三天。山匪對附近又熟悉,攻打起他們來簡直事半功倍,輕輕松松就取得了勝利。
留守的平定軍只能護着皇帝逃跑,其餘的辎重等物無法兼顧。畢竟帶着它們跑太耽誤工夫了,一不小心皇帝也要被抓走。
然而山匪有備而來,他們的這番出逃也不順利。
将軍看到信件裏說那些貪生怕死的男人為了自己逃跑,丢下妻兒老小不顧,任由他們被山匪捉走了。
将軍氣得怒發沖冠:
“真有此事?!”
李綱嘆了口氣:
“那些人的家眷也是這麽說的,應當不假。”
将軍一愣,這些人被救出來了?
他接着往下看。
信中确實沒有抹黑那些男人,“山匪”在搶劫那些人時故意放了點水,給了男人們逃跑的時間。
雖然不是每個跑的時候都不顧老弱婦孺,但大部分确實是只管自己逃竄。那些被丢下的親眷心中有怨憤,在平定軍寫信時就也跟着寫了一封,譴責那些人自己逃跑。
開封這裏只看到有受害者同樣聲讨軟骨頭男人,沒看到非受害者為自己家的男丁叫屈——主要他們也不知道平定軍寫了什麽——所以李綱等人就默認所有男人都這個德性了。
想想他們棄城而逃的舉措,好像也不讓人意外呢。
說回山匪。
山匪擄走了錢財人口後,可能有些得意忘形,并沒有太過遮掩自己的行徑。被派出去捉拿逃兵的那支隊伍察覺到了端倪,趕緊回來支援。
這件事情上信件裏寫的語焉不詳,似乎在遮掩什麽。
聰明人一看便知:
“看來這支隊伍不曾認真搜尋逃兵,只是在做樣子糊弄官家。約莫打的是拖延幾日之後,說實在搜尋不到,順勢回來複命的主意。”
反正皇帝還指望他們保護自己,又不可能計較他們沒抓到人。到時候再渲染一下附近山匪橫行的危險,皇帝就不敢繼續停留在這裏了,只會催着繼續上路。
只是沒想到他們離開後才拖延了兩日,皇帝就被山匪打劫了。
由于捉逃兵是在做戲,這支隊伍便沒有走遠。反倒是裝模作樣打探逃兵消息時,意外聽聞了有山匪做了筆“大買賣”,懷疑是皇帝遇到了危險,及時趕來支援。
——雖然沒救到皇帝,但及時救下了他們的親眷,怎麽不算及時呢?
後續就是這支隊伍擔憂他們人少,繼續在外待着還會遇到其他危險,幹脆先護送貴人們去周圍縣城裏待着。
而後從貴人口中得知了他們離開這兩日發生的事情,寫成書信傳到開封,告知開封守将一聲。
書信的最後,平定軍的負責人表示:
“還請将軍派兵去解救官家!”
沒了錢財馬車傍身的皇帝估計還在哪個地方貓着呢,走不遠的。李綱要是不趕緊去救人,皇帝一定會狠狠記他一筆。
将軍揉揉眉心:
“這都是什麽事,開封正是局勢危急的時刻,還要分出人手去給官家善後。”
将軍有些不情不願,但他也知道自己這邊沒有拒絕的餘地。等打退了金人,皇帝還是那個皇帝,算起舊賬來他們誰都吃不消。
李綱麻木地說他已經派人去清點兵馬,分出一支往南接應皇帝去了。算算時間,現在應該清點完畢,正準備出發。
将軍臉色難看:
“可金人已經進入開封地界了。”
一個搞不好,這支隊伍就要在外頭和金人碰上。
李綱嘆氣:
“官家距離此地也不遠,走快一些、倘若沒碰見金人,還是能把人接回來的。”
別看他們出走快十天了,路上因為帶的東西多、養尊處優的皇帝又受不了颠簸,行進速度其實不快。
之後更是在原地停留了兩日,又耽誤了趕路的工夫。總之到如今,他們竟然還沒走出開封府的範圍,而是在邊界停留。
金人從河東路打過來,算是從西北往東南打。路線稍微往南偏移一點,就會撞上南界的皇帝隊伍。
偏偏走哪條路,其實不是金人決定的。
完顏宗翰往開封打本來就是為了來和皇帝談判,借此牽制岳飛的。路上聽說皇帝南逃了,自然不會繼續直奔開封,而是朝南去追皇帝。
不然跑到開封也沒用,開封裏如今做主的同樣是個主戰派的硬骨頭,去那邊得被李綱和岳飛前後夾擊。
李綱選出來接應皇帝的隊伍還沒出發,又有新的消息傳來了。
這次送來的是個更糟糕的內容:
“報——官家和諸位重臣皆被金軍俘虜了!”
李綱大驚失色:
“怎麽會?!”
傳信兵神色凝重,說他們在外打探金人足跡時,發現金人往南去了,疑似是直奔皇帝而去的。
結果還真讓他們好運碰上了皇帝,一口氣全部抓住,一個都沒能逃出來。如今金人正拿着皇帝當擋箭牌,和岳飛的軍隊對峙,還想抓着皇帝來開封撈油水。
完顏宗翰想着,自己手握皇帝,開封怎麽也得開城迎接他入內吧?
現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李綱不用分出兵力去救皇帝了。因為已經晚了,送士兵出去打金軍也救不回來,只能投鼠忌器地和金人談判。
雖然李綱可能并不覺得這是好消息。
秦将闾這邊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
秦将闾擔憂地問道:
“接下來該怎麽辦?李綱不會真的為了狗皇帝妥協吧?”
始皇聽着“狗皇帝”這個稱呼,不由有些心塞。皇帝一詞是他發明的,如今被後人霍霍成這樣,感覺逼格都掉光了。
晦氣。
後世怎麽什麽人都能當皇帝。
劉徹冷酷地說:
“金人還想來開封?趕緊把他們打回老家去,帶着那兩個貨色滾遠點,少來禍害中原。”
言下之意不要給他們過來的機會,這樣就無需做選擇了。
嬴政則道:
“哪怕這次他無法從宋人手中讨到好,回金國之後,依舊可以傳國書,以人質威脅趙宋朝廷給他們進貢。”
所以得讓那對父子的皇帝身份徹底沒了用處,無法再對中原形成威脅。
比如,另立新君。
新皇帝只要強硬一些,就可以不給金人送東西。
但問題又回到原點,新君要得到朝廷承認,就得是趙宋血脈。可他們折騰這麽久,不就是為了叫趙宋斷絕統治嗎?
始皇慢悠悠開口:
“也是時候該稱帝了。”
讓新朝廷掌控中原,這樣趙宋的愚忠臣子手裏沒什麽籌碼,想給金人送好東西都拿不出來。
一提到稱帝,劉徹神色就是一變。
國號這個還沒商量好呢!
李世民不在,他一人勢單力薄。然而對面有三個大秦之人,占盡優勢。
劉徹狀似不經意地提到:
“也不知系統何時會發放那十抽的獎勵,屆時我們就能多一些幫手了。”
這是威脅。
地府裏那麽多朝代的人都看着呢,等十抽過後他們就會來到陽世。大秦如果現在就仗着人數優勢把國號強行定下來了,那等他們來了,秦人就是衆矢之的。
扶蘇眨了眨眼:
“其實,那十抽也不是非用不可。如今只有我們五人,競争稀少,反而占便宜。”
劉徹心道如果沒有你們父子兩個,他肯定不想着再抽人。秦漢唐三個皇帝互相牽制也不錯,确實不需要進新人了。
可秦朝優勢太大,劉徹沒得選。
想到這裏,劉徹越發狐疑。
他明白的道理,這對父子怎麽可能不明白,他們當初到底為什麽任由宿主使用第二次抽卡機會?
其實原因很簡單。
父子倆是半路插隊的,壓根不是正經卡牌。作為外來者還想擾亂系統的正常運行,系統不可能坐視不理。
要是他們強行阻攔秦将闾抽卡,說不準以後系統的獎勵就不是抽卡機會,而是直接送随機卡牌了。
既然如此,不如就主動配合系統,說不定還能争取更大的自主權。
劉徹和扶蘇你來我往打了一會兒沒有意義的太極後,也不再繼續說廢話。始皇一錘定音,表示先不定國號。
他們完全可以先以起義軍的名頭起事,然後推舉一個“首領”出來。等到收複大半國土之後,再商議國號也不遲。
這個折中方案,劉徹是可以接受的。
而扶蘇又提出了另一個缺德計劃:
“既然這樣的話,不如把徽欽二帝的價值都榨幹吧。不必阻攔金軍來開封,就讓他們過來,然後叫開封衆人看看這對父子的嘴臉。”
數日後,金軍大軍兵臨城下。
完顏宗翰以二帝為籌碼,要挾李綱開城放他們進去。李綱左右為難,并沒有直接答應下來。
金軍于是退而求其次,又要求李綱給他們搜羅金銀美女等物。還說給足了數量,他們就會放二帝回朝。
朝中如今沒有主和派攪局,就剩主戰派被氣得咬牙切齒。
一時間誰也不敢提不送東西的話,那樣會被打成不忠。但又實在不甘心被金人牽着鼻子走,何況這些要求委實過分,實在難以滿足。
衆人緊急商議對策。
李綱問道:
“太後等人還未被接回京中,此事我等如何做主?”
但凡有個地位尊貴的人在,他們都知道該聽誰的。現在留下的全是臣子,真是左右為難。
他們不知道,太後什麽的基本是回不來了。
即便兵馬俑救下了女眷老弱,可也掩蓋不了這些人同樣選擇了南逃的事實。只不過是他們這樣的人落到金人手裏下場會很慘,兵馬俑才把他們搶了出來,不代表他們就是完全無辜的。
裏頭當然也有做不了主,只能被迫跟着南逃的人。但大部分還是自己也怕了,棄城而去。
始皇一行就沒打算送他們回京。
不是要南逃嗎?那就去南邊待着吧。
如今人已經被遣送去了南邊,不出意外會一直送去最南端的廣南沿海。這裏保證不會遭遇金人劫掠,特別安全,就是日子可能沒那麽好過。
享受了這麽多年優渥的生活,壓榨着民脂民膏,後半輩子當個尋常百姓也不算委屈他們了吧?
況且宋朝百姓還算富庶,比前頭不少朝代好得多呢。宋人不是自得于他們經濟繁榮、文娛興盛嗎,那就別抱怨當普通老百姓日子苦。
嬴政眉頭微皺:
“旁人也便罷了,那些人裏有皇室的男童,若被宋人尋到……”
斬草不除根,恐怕趙宋會複國。
所以當年嬴政把六國的幾個亡國之君都弄死了,甚至沒有留到大一統之後再殺。
扶蘇的阿父卻不同,留了他們一條命。
始皇受到愛子的影響,行事作風上與嬴政略有不同。
他說自己這邊有這麽多厲害人物,難道還怕趙宋複國嗎?哪怕殺了這些人,宗室子弟那麽多,想複國的随便找個趙家偏遠旁支也會蹦出來,沒必要對什麽都不懂的幼童下手。
扶蘇也輕描淡寫地說:
“實在擔憂,還能送去海島上。”
有些島嶼也有人定居,在海島上與外界隔絕,想來複國的人也沒本事找到人、還把人帶回來了。
去哪裏當平民不是當呢,海島上日子也能過得下去。能留一條命就算不錯了,何況他們也沒把人弄成階下囚。
那麽多百姓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鄉,他們也一輩子離不開海島,待遇都是一樣的。
嬴政認可了這個處置方式:
“也好。”
梓桑既能坐穩皇位,說明他的政見哪怕和父親不同,也沒什麽大問題。這樣的處事原則繼續維持下去并不要緊,嬴政已經學會了不再強行把兒子掰成和自己一樣的人。
秦将闾聽他們聊着聊着,話題又跑偏了,急得抓耳撓腮。
他忍不住問道:
“你們到底有什麽計劃?現在金人都堵在大門口讨要好處了,你們怎麽還坐在這裏什麽都不幹?”
萬一李綱答應了,立刻就去開了城門怎麽辦?
劉徹啧了一聲,覺得系統非要逼着他們輔佐這樣的人實在糟心極了。卡牌真的不能取而代之,自己當這天下之主嗎?
劉徹不耐煩地提醒:
“現在守城門的是平定軍。”
李綱要想開門,也得平定軍答應才行。
而平定軍,實際上就是聽從始皇號令的兵馬俑。
秦将闾還真不知道這件事:
“什麽時候換人的?!”
他頗為震驚,守城門這種事情不是應該讓心腹去做嗎,李綱怎麽放心讓平定軍插手的?
扶蘇好心為弟弟解答:
“原本守城門的是皇帝的心腹,但皇帝南逃的時候把他們帶走了。這裏就空缺了下來,我便用技能‘說服’了一下李綱。”
原本李綱應該會派自己的心腹守城,扶蘇每天不厭其煩地用技能去給李綱洗腦。李綱每天心裏都會冒出“其實用平定軍守城也不錯”的想法,時間長了他就軟化了。
平定軍出了名的忠君愛國,肯定是可信的。加之之前他們哪怕當逃兵都要回來保衛開封,實在讓人感動。
最終,扶蘇達成所願。
順便解鎖了技能新用法。
原來這個血脈壓制還可以這麽用,每天給人洗腦一點點,就能慢慢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扶蘇躍躍欲試想給劉徹洗腦,看看時間長了,劉徹會不會産生“其實國號叫大秦也不錯”的想法。
始皇摁住了蠢蠢欲動的兒子。
別去作死,劉徹會發現不對勁的,到時候太子怕是得挨打。
既然城門是自己人看着,秦将闾就不擔心了。他想起之前沒說完的話題,發現一個漏洞。
秦将闾擔憂地問:
“平定軍分支不是在南邊的縣城護衛那些權貴的親眷嗎?現在親眷都被你們送去沿海開荒了,回頭李綱問他們要人怎麽辦?”
嬴政無奈地看着蠢兒子:
“我們都要造反了,造反之後當然會把人送走,李綱也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只要不殺這些人,李綱應該就不會不識趣地和他們對着幹。
秦将闾撓撓頭:
“這樣啊……那之前平定軍不是還有一支隊伍護衛着皇帝嗎?後來遭遇土匪的時候帶着皇帝跑了,接着遇到了金人,剩餘的平定軍不會都死了吧?”
想想人數還不少呢,有些心痛。
本來他父皇和大哥說是要收回去再重新召喚,可這個操作需要父皇在兵馬俑附近,不然沒辦法收回。
結果父皇一直就在開封沒走,豈不是沒有進行收回了?
這個倒是扶蘇忘了跟他說了:
“原本是準備收回的,不過計劃有變,我們發現了更好的處理方式。”
劫匪把老弱婦孺帶走之後,皇帝身邊剩下的就全都是會被金人擄走的男丁了。既然如此,兵馬俑也沒必要再假裝,直接離開即可。
所以朝廷以為皇帝逃脫劫匪追擊之後,是被平定軍護着在另一處等待救援。其實平定軍趁機跑了,只剩下皇帝的心腹将士還在護衛他們。
而這些将士數量不多,根本擋不住金人的進攻。不是一起成為了俘虜,就是之前遭遇金軍時被擊殺了。
現在唯一知道平定軍棄他們而去的就是皇帝一行,可皇帝在金人手裏當俘虜,金人可沒那麽好心放他們回開封。
這和死無對證也沒多少區別。
扶蘇無賴地說:
“反正我們堅稱這批兵馬俑戰死了,哪怕有人指責他們抛棄皇帝自己跑路,也能咬死這是污蔑。”
平定軍名聲太好,不會有人相信這些指責的。
等他們造反以後,有人相信也無所謂。都是反賊了,反賊不肯保護皇帝那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秦将闾:……
好家夥,居然直接跑路了嗎?所以現在平定軍還有大軍在外?
始皇颔首:
“已經讓他們去和岳飛聯絡了,屆時從兩個方向夾擊金人。再有開封城中的平定軍不配合金人行動,金人也無法久拖。”
拖久了金軍糧草不足要餓死,完顏宗翰就不得不選擇帶着俘虜北歸,而不是留在開封與平定軍死磕。
局勢發展與他們計劃的分毫不差。
面對金人提出的離譜要求,城內衆人争執不休。金人不耐煩等候,砍了宋徽宗一根手指送過來,威脅他們再不給人給錢就把他們太上皇剁了。
這下城內坐不住了,就有人試圖和金人讨價還價。給錢財可以,女人不行。
金人立時又送了一根手指,這次是宋欽宗的,意思是沒得談。
這個時候城中有将領命人将猶豫不決的李綱控制住,下令開城放金人進來。這都什麽時候了,要不是李綱磨磨唧唧,二位陛下如何會遭此毒手?
然而守門兵馬俑并沒有聽從他的命令,反而呼朋引伴把他給綁了,消息很快傳到主人這邊。
扶蘇覺得晦氣:
“怎麽城裏還有這麽愚忠的将領?”
說着不善地看向劉徹。
都是他們大漢搞的什麽儒教,開了個壞頭。
劉徹不痛不癢:
“不關朕的事情,朕也是重用酷吏的,儒生在朕手上翻不起風浪。”
後世教科書說漢武帝奉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盡是胡扯。董仲舒在漢武一朝壓根不受重視,他提出的主張劉徹也就随便聽聽。
儒家徹底起來是後頭那些皇帝的事情了,結果西漢就這麽被儒家玩沒了。
劉徹還覺得晦氣呢,倒黴催的子孫被儒生王莽逼得下臺,被迫禪位給對方,真是丢盡了他的臉。
秦将闾把話題拉回來:
“所以為什麽還有人這麽愚忠啊!”
主戰派裏居然還有愚忠到這種程度的嗎?現代人真的很難理解這些古人的想法,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扶蘇撐着下巴看弟弟:
“不然呢?你不會以為我們這些‘古人’也奉行人人平等吧?”
秦将闾一噎:
“但是大哥你很愛惜百姓啊!”
扶蘇高興了一些:
“那是因為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比他們善良。”
秦将闾:……
秦将闾瞬間冷漠下來:
“哦,沒看出來。”
善良在哪裏?分明就是魔鬼!
扶蘇不逗他了:
“這将軍還不一定是主戰派呢,你猜徽欽二帝會不會留幾個釘子在開封幫他們盯着李綱?”
秦将闾終于搞懂了:
“我去!他是狗皇帝的人!居然藏得這麽深!”
不能因為雪鄉二聖是昏君,就理所當然覺得他們一點權謀都不懂。哪怕不懂權謀也不耽誤他們疑心病重,安排人盯着李綱。
扶蘇微笑着和兩位父親交換一個眼神。
而且,哪怕對方不是昏君的走狗,他也可以被打成走狗。為了昏君不在乎全城女子的安危,這樣的人還是別留在主戰派陣營裏當攪屎棍了。
始皇起身:
“準備一下,今日便是起事的好時機。”
言下之意讓秦将闾準備好,他馬上就得搖身一變,成為起義軍首領了。
秦将闾有些緊張:
“我這樣真的能行嗎?”
不能行也必須行了,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沒有換人的餘地。
秦将闾被推到了最前面,領頭走向士兵嘩變的現場。在幾位厲害皇帝的無聲鼓勵之下,壯着膽子站出來發表演講。
他對周圍的百姓訴說了金人的要求,又指着那個被壓住的将軍說,就是這家夥要開城門放金賊進來擄掠。
百姓義憤填膺,抄起腳上的破爛舊鞋就砸了過去。沒把人砸死,倒是險些把人給熏死。
扶蘇默默後退了好幾步。
始皇護着他躲遠了些,免得被誤傷。
輿論造勢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将被激發的民憤轉換成對自己有利的聲望。
秦将闾照着扶蘇給他準備的稿子繼續往下背,說的無非是皇帝昏聩、奸臣亂國,再這麽下去大家都得玩完。
反正皇帝也不想給他們活路了,大家不如幹脆反了朝廷。
現在皇帝可是階下囚,他們頭頂上沒有皇帝了。宋朝後繼無人,是天要亡宋,他們只是順應天命而已。
扶蘇極擅煽動人心,不去做反賊頭子可惜了。現在成了反賊的狗頭軍師,也算是如魚得水。
一番演講稿說完,本就激動的百姓被徹底說服。在美名揚等被動效果的作用下,越發堅信了平定軍是好人,是在為老百姓争取權益。
當即就有百姓高呼:
“推翻昏君!拯救中原!”
平定軍就這麽搖身一變成為了起義軍,等李綱被放出來的時候,已經塵埃落定。
他哀嘆一聲:
“時也,命也。或許大宋真是氣數将盡,上天也看不下去了。”
否則為什麽皇族會被金軍一網打盡?看起來就很像老天爺巴不得趙宋趕緊斷絕傳承的樣子。
秦将闾請他出戰保衛開封:
“宋帝不肯北伐收複失地,我等卻不願意坐以待斃。還請将軍出馬,先擊退金軍,再向北征伐。北境的燕雲十六州,決不能繼續落在外族手裏了!”
李綱熱淚盈眶:
“我如何不想收複失地,奪回燕雲?可是金人勢大,宋兵積弱。太祖都未能完成的偉業,我們當真有那個能力嗎?”
北宋也有幾個皇帝想過北伐,可惜結果都不太好。時間越長,宋人就越發覺得沒戲,有些心灰意冷了。
何況如今強大的遼國都被金所滅,總讓人覺得金國肯定更難對付。
秦将闾倒是非常有信心:
“自然可以!”
光一個岳飛估計都夠收複燕雲了,何況還有李世民、劉徹、嬴政這些猛人。秦将闾懷疑把他們放出國去,他們說不準整個地球都能給你打下來。
國內國力不足不要緊,可以去國外,收攏國外的人、國外的兵。利用那邊的資源打“內戰”,最後建立他們華夏的國家。
秦将闾的眼睛一亮——
對啊!為什麽不放大殺器們去國外搞事情呢?全都盯着九州這一畝三分地,格局小了,還會內耗。
秦将闾猛戳系統:
“系統系統,有沒有辦法給英靈們換個皮膚,把他們改得像混血一點?”
純種東方人面孔去外頭搞事情不容易成功,但是混血算半個自己人,還是能拉到當地百姓支持的。
他相信千古一帝們去外頭哪怕是白手起家也不怕,絕對能建立自己的國家。何況他們還有兵馬俑大軍呢,初期最難的起步階段都省了。
沒有智能的系統拒絕回答問題。
它的模塊裏沒設置這些花裏胡哨的功能,再戳它也不會回應的。
秦将闾倒是不氣餒。
沒關系,有些混血就是長得更像東方人。反正一口咬死自己是混血,別人還能證明你沒有西方血統不成?
秦将闾跑回去找父兄商量這件事了。
扶蘇聽完表情古怪:
“換皮膚?什麽意思?把我和阿父變成西人那種紅色或者白色的卷頭發嗎?”
扶蘇撸袖子,将闾要是敢動他頭發,他一定要把這小子揍到哭爹喊娘。
秦将闾汗毛一豎:
“沒沒沒!系統沒有這個功能!而且外國人裏也是有黑長直的!”
扶蘇這才坐了回去:
“反正我懶得去,你問問他們,誰想建功立業就誰去吧。”
他和阿父有的是華夏土地可以征服,哪怕要征服全世界也沒必要自己去國外白手起家吃力不讨好。
倒是劉徹李世民這些個家夥,可以丢去國外發展。
扶蘇:有這功夫我和阿父都去多少殘缺位面重建大秦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位面已經有了新的大秦。秦将闾在這裏,他們沒必要還去外頭奮鬥。
扶蘇還記得他和阿父之前剛結束一個世界,正準備休息一下呢。他們是被意外拉進來的,本來不用加班。
始皇颔首:
“朕可以将兵馬俑借給他們。”
也就是說,作為交換,他們得答應把華夏留給大秦。要是不肯出去奮鬥,他們也不強求,百萬兵馬俑在手,誰怕誰。
宋朝如今的情況,都不一定能訓練出百萬精兵來。而始皇這裏大将是不缺的,真打起來只有別人吃虧的份。
秦将闾還想感慨什麽,忽然發現系統獎勵的十抽到賬了。他愣了愣,反應過來應該是城外的金軍準備撤退了,所以系統判定他保衛開封的任務完成。
秦将闾看看父兄:
“那個,我現在抽卡嗎?”
始皇讓他去把劉徹和嬴政喊來再抽。
幾人很快齊聚。
秦将闾搓了搓手:
“我抽了?”
他已經洗過手了,雖然不一定能增加多少歐氣。但是不要緊,他父皇剛剛拍了他一下,他身上多了個天道庇佑的buff!
劉徹催促他別廢話,趕緊抽。
秦将闾深吸一口氣,幹脆點擊在了十連上。這是說好的,免得一個個抽給系統操作的空間。
下一秒,十個卡牌跳了出來。
SSR曹丕、SSR劉邦、SSR武曌、SSR諸葛亮、SSR司馬懿、SSR上官婉兒、SSR鄧綏、SSR呂雉、SSR周瑜、SR扶蘇。
好家夥,九個SSR,一個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