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二部分(37)
《遙遠的救世主》第二部分(37)
3
葉曉明下完15對音箱的板材,專門放到一個位置,反複跟李鐵軍交代必須有他和馮世傑兩人在場監督的情況才可以合成箱體。換過衣服,他和丁元英、歐陽雪3人回到木工房的時候,馮世傑和劉冰已經在那裏等候了,他們先去音響室看音箱。
歐陽雪小心翼翼地撫摸着那對音箱,驚訝地說:“沒想到做得這麽好,我簡直都有點不敢相信。這比小丹的那對音箱漂亮多了,像從流水線上下來的一樣。”
馮世傑笑道:“外行了吧?這種效果只能手工做出來,因為倒膜漆一次只能處理一個水平面,固化風幹了以後才能處理另一面,固化漆面和液态漆面的所有銜接處都在棱角上,非常難處理,機械化流水線絕對做不到。”
葉曉明說:“小丹的音箱是噴漆,這是一遍遍刷的鋼琴漆,一遍遍抛光抛出來的,沒有可比性,那時候是啥設備?現在是啥設備?整個工藝都不一樣。”
丁元英仔仔細細看了音箱的每一處,說:“棱角、接口做得可以,顏色和漆面的飽滿度也不錯,就是抛光還不夠理想,不均勻。”
馮世傑說:“抛光機太大,轉速又高,單靠人抱着音箱抛光很危險,稍不小心人就卷進去了,受力的穩定性也不好。這事我跟劉大爺和志明都說了,設計一個帶軌道的托架,花不了幾個錢,又安全又穩定。”
葉曉明說:“這次就做了兩對試驗性音箱,只要有了抛光托架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出口的音箱下了15對的料,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考慮進去了,這個丁哥可以放心。”
丁元英說:“行,打開聽聽。”
劉冰打開音響,放了一張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唱片。丁元英分別聽了小音量、中音量和大音量,對音質比較滿意。
馮世傑說:“丁哥,這可是咱們公司的鎮山之寶啊,起個名字吧。”
丁元英問:“音響圈裏慣例的做法是什麽?”
葉曉明說:“都是旗艦、一號什麽的叫法。”
丁元英說:“那就入鄉随俗,叫格律詩一號。”
看完音箱大家來到辦公室,數九寒冬,空曠的屋裏只生了一個像水桶大小的煤火,冷得像個冰窖。馮世傑給每人倒了一杯開水,不為喝水,就為暖暖手。
葉曉明從抽屜裏拿出一疊文件遞給丁元英,說:“丁哥,本來我們說晚上去找你,也沒啥大事,就是工作上的事跟你彙報一下,有些不明白的事想問問。音箱申請專利的資料都準備好了,公司章程我們幾個都看了,沒啥意見,都簽了字。音箱和機櫃的兩個商标我畫了幾張設計草圖,你定個圖案、标牌檔次和數量,我就讓标牌廠做了。還有個事就是得把你的那套音響拉過來,用頂級器材和不同的推法都推推,做個全面比較。”
丁元英看了公司章程的股東簽名、申請專利的資料和商标設計草圖,說:“音箱必須做全面比較,器材你們随時可以去搬。音箱專利的申請項目還不夠,必須要把5吋單元和6吋單元極限小的面板設計和黃金組合的面板設計全部申請專利,不能給仿造者留下任何一點機會。音箱的商标設計不能只用格律詩三個字的頭一個字母,咱們不是有影響的大公司,人家看了不知道什麽意思。格律詩三個字的英文字母并不長,手寫一個就可以當商标。”
葉曉明看看大家,笑着說:“丁哥,那就把這個露臉的機會給我吧,我手寫一個,先下功夫練上幾天,沒準兒以後我就跟着音箱出名了呢。”
劉冰說:“那你得聲明不能跟公司要版權,不然我寫,我不要版權。”
葉曉明說:“能有個露臉的機會就不錯了,還要什麽版權?”
丁元英說:“可以,就讓曉明寫了。還有什麽問題?”
馮世傑說:“趁着丁哥、董事長和葉總都在,我先說個事。教會找咱提過幾次了,想從咱這兒找點适合婦女幹的活兒,一是能讓困難家庭感受到主的慈愛,二是她們能從工資裏拿出10%奉獻給基督,教會也能增加點經費。現在生産剛剛開始,半成品包裝這一塊還沒啓動,這活兒也比較适合婦女,是不是能考慮一下。”
丁元英說:“包裝這一塊沒有啓動,是因為王廟村根本就不存在成品包裝,只存在半成品包裝。成品包裝必須放在北京,否則就不是北京格律詩公司制造了,而成了北京格律詩公司委托古城王廟村板材加工廠制造,一是不利于市場運作,二是增加了成本。包裝箱在北京就地印制,雙頭絲直接從河北廠家發到北京,不能在王廟村和北京之間來回兜圈子。”
劉冰說:“這事我跟你媽解釋過好幾次了,既然是主的慈愛就讓她們找主去,上帝都全能了還辦不了這點事?咱要是幫了她們就是主的慈愛,那咱不就成了上帝?要是真有上帝怪罪下來,咱指不定會遭啥報應呢。”
馮世傑不滿地說:“你又說這種謬論。”
劉冰說:“我謬論,那你說個不謬的。”
丁元英說:“誰适合幹就扶持誰,這是扶持資金的使用原則。如果教會利用自己的組織能把這個事情做好,那就讓她們幹去,都是王廟村的人,主不主的那是人家的事。”
歐陽雪說:“我沒意見,只要教會适合幹就給她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