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疑雲
疑雲
“小泉将軍,令妹當真在曲屏山?”
“世子爺這是何意?”泉醴陡然直起身,雙拳抵着膝蓋,劍眉擰出銳利的弧度,“舍妹去往花朝已兩年又六個月,每月都會寄家書回家,此事如何能作假?”
家書?
仿佛有什麽線索已在眼前,卻依舊如同霧裏看花,不甚分明。
宋晞眉尖微凝,接過話頭道:“将軍恕小女冒昧,不知令妹最近一次來信是何時?”
“最近一次?”少作回想,泉醴道,“就在兩天前,兩位抵達的前一日。”
兩天前?
宋晞神情一怔。
被海水沖上岸的屍身面目難辨,落水的時日絕不止兩日。倘若落水只是意外,花朝女學為何不遣人知會家中一聲?
“小泉将軍,”姬珣接過話頭,“若是方便,能否借令妹的家書一看?”
“家書?”
書中雖只絮叨學中瑣事,畢竟閨中女子之物,泉醴的視線在兩人臉上來回,面露為難道:“爺、雲姑娘,此事……在下只想知道舍妹的玉佩為何會在兩位手中,此事與家書有何幹系?”
“小泉将軍莫怪!”姬珣拱拱手,神情鄭重道,“實在是幹系重大,且容我二人先看過家書,若事實确如我二人猜測,必定一五一十告知将軍,絕無隐瞞!”
君子一諾重千鈞,遑論作出承諾之人還是出自他自小仰慕的姬珣。
“好!”泉醴陡然坐起身,颔首道,“既如此,但請爺和雲姑娘稍待片刻。”
Advertisement
“有勞!”
俄頃,泉醴抱着厚厚一匣收斂齊整的書信去而複返。
“爺、雲姑娘,家妹的來信皆在此。”他将匣子往桌上一放,取下最上頭一封,一邊遞給宋晞,一邊道,“這封便是兩日前收到的。”
“多謝!”宋晞雙手接過,小心翼翼拆開書信,平展在桌前。
「娘親,見字如晤」
娟秀的小楷照着秋晖映入眼簾,宋晞手一顫,險些沒把紙張扯破。
“如何?”
見他兩人神色驟變,泉醴急得撓頭,探過身瞧了又瞧,忍不住道:“爺、雲姑娘,家書有問題?”
宋晞擡起頭,眼裏顫動着不解,問她道:“小泉将軍可認得出令妹的字跡?”
“字跡?”
泉醴直起身,略有些窘迫地搓着手,一臉赧然道:“不瞞雲姑娘,莫說字跡,在下一介武人,大字不識一個。她們姊妹二人本也不識字,去了女學後才有了讀書習字的機緣。”
“去了女學才開始學認字?!”
宋晞垂下視線,眉尖微微蹙起。
她手裏這家書一手小楷端雅秀麗,沒有三五年功夫如何能成?可泉家姐妹上山習字才兩年多……
宋晞眼裏不解愈甚:“那這家書,”她再次看向泉醴,眨眨眼道,“莫非,令尊令慈認得字?”
“讓姑娘見笑,”泉醴眼裏赧然愈甚,撓頭道道,“他二人是只會釀酒種地的粗人,哪能識得字?不瞞姑娘,我們村上識字之人,怕是一只手便能數得過來。”
“一只手便數得過來?”宋晞目光忽閃,連聲追問道,“那女兒們寄回的家書,又人誰人在替你們看?”
泉醴眼裏浮出莫名,眨眨眼,一臉理所當然道:“大多時候是趁女學嬷嬷下山時,順帶讓她們幫着念了。”
“女學嬷嬷?!”
宋晞神色微變。
換言之,信上寫了什麽、字跡如何、學中發生何事,全憑學中嬷嬷一面之詞!
無怪乎泉酊的信和文音所述字跡相似,內容亦一般無二。無怪乎雲追如此篤信去往花朝的文音出了事。
——子虛谷內女子與男子無異,皆是自小承教長老門下,讀書習字。換言之,身為靡音族人,雲追不僅知書認字,十有八’九也已替文音開過蒙。
若如此,第一封家書伊始,她便瞧出了這些信的不同尋常。易地而處,她當如何?
試圖給文音回信,卻再無回音;試圖喚文音回家,卻被以學中課業繁重為由搪塞了過去……
而後如何?
相公是自小出山入林的獵戶,女兒下不了山,便讓相公上山一趟,又有何妨?
思及此,宋晞倏地倒抽一口涼氣。
初見面時便曾聽泉醴提起,雲追不信文葛是被大蟲咬死……她何以篤信文葛之死另有隐情?
會不會是自打一開始,她就清楚,文葛出門不是為打獵,而是為了避開衆人耳目偷偷潛入花朝女學?
——曲屏山上從無大蟲,他又怎可能死于大蟲之口?
女兒音訊全無生死不明,相公有去無回含冤不白,族人又遠在百裏之外,只剩自己的雲追要如何替父女二人讨回公道?
或許……執着家書的手微微發顫,宋晞眼裏湧出鋪天蓋地的哀意。
她曾信任地方州府,亦曾真心實意相信過桃源村人的淳樸與仁善,所以才會日夜哭訴文葛去的冤枉,直至某個剎那……
或許是友鄰紛紛作證文葛死于大蟲撕咬時,或許是村婦表面勸慰背後指指點點退避三舍時,某個剎那,她忽而驚醒,如此這般非但救不了文音,甚至會給她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前路盡斷,裝瘋賣傻成了她唯一的退路。
自此之後,她妥帖收好每一封可能成為證據的“家書”,借瘋症之名每日徘徊城樓下……
曉風拂去窗上冷霜,透過軒窗而來的朝晖分明和煦又暖融,落在宋晞臉上,卻似針刺般,凜得她心口發寒,喘不過氣。
——青州城門外的初相識從來不是巧合,是雲追年複一年的念念不忘、靜心以待,直至官道上終于傳來一道不屬于青州城的車馬聲……
“雲姑娘?”
見她突然躬身按向心口,泉醴臉上微變,莫名之外又生出幾分惶惶,轉頭看向姬珣道:“爺,雲姑娘這是?”
“拂衣?”姬珣傾身看她臉色,連忙倒了杯熱茶塞到她手中,關切道,“可還好?”
“無妨!”
宋晞輕搖搖頭,一邊接過熱茶,一邊轉向泉醴道:“小泉将軍,此事幹系重大,還請坐下聽我兩人細說。”
泉醴看看姬珣,又看向宋晞,一臉莫名的落座兩人對面,不等開口,又聽對方道:“敢問小泉将軍,昨兒個送我二人去王府後,将軍可曾出過門?”
“出門?”
泉醴提起茶壺的動作微微一頓,眼裏寫着茫然,下意識搖頭道:“有朋自遠方來,我便同王爺告了假,回來便和金兄木兄兩人開壇暢飲,直至夜半。”
“原來如此。”
不等泉醴多問,宋晞柳目微凝,話鋒陡轉道:“将軍可知,雲追現下在何處?”
“雲追?”泉醴擱下茶壺,臉上的神情越發茫然,“雲姑娘是說,文夫人?姑娘言下之意,不在小滄河東?”
宋晞下意識看向三人正中那枚照着秋晖的半月玉佩,沉吟良久,搖着頭,神色黯然道:“不瞞小泉将軍,昨夜我二人……機緣巧合之下,下了般若崖一趟。倘若這枚玉佩的主人當真是令妹……”
四目相觸,宋晞的眸光微微一顫,握着茶杯的十指頓然收緊,骨節分明。
“令妹和文夫人,而今怕是同在般若崖下……”
同在般若崖下?
泉醴眼裏顫動着莫名,沒等出口,窺見兩人眼底忽如其來的、漫天席卷的哀意,倏地渾身一激靈。
剎那而已,他圓瞪的眸間顫動着茫然,漸漸化作不可置信,很快變作大悲無聲……
雞鳴狗吠遙遙傳來,廊下足音此起彼伏。
不知過來多久,泉醴愕然回神,顫動着猩紅的雙眼,緊攥着雙拳,啞聲道:“爺、雲姑娘、願聞其詳……”
……
日上三竿時。
窗外秋陽高照,烘着暖爐的房內依舊寒如三九,阒然無聲。
“我!”
泉醴的身形微微一顫,雙手撐着桌沿,雙目失神,口中颠三倒四:“王爺、王妃,小妹……我現下就去王府問問個清楚!”
“小泉将軍!”
“不可!”
姬珣兩人齊齊站起身,攔住他道:“此事幹系重大,切不可輕舉妄動!”
“不是令妹,世子爺自是忍得住!”泉醴氣急,一時口無遮攔,“倘若今日出事之人是雲姑娘……”
“泉将軍!”
姬珣一聲怒喝,臉色剎時陰沉。
窗外秋葉簌簌飄落,窗內落針可聞。
“我!”
不容他解釋,覺察出宋晞的目光,姬珣倏地別開臉,大步行至窗邊。
“雲姑娘,我!爺……”
宋晞看向捶胸頓足的泉醴,又順着他的視線,看向駐足窗邊的姬珣。
秋光在他肩上起舞,婆娑流連在眉間,此間若有輕柔手,卻撫不平他眉間緊蹙,心緒起伏……
猝不及防的,看着駐足秋光裏的孤絕背影,宋晞心尖一顫,仿佛名為舊日光陰的陰霾不知不覺悄然而至……
——重生後事趕着事,她好似一直不曾、亦不敢追問,姬珣對她的心思,倘若并非生于重逢後,而是始于少年時,昔日赴死時,她去得決絕無牽無挂,姬珣呢?被留下的姬珣,彼時又作何想?
千裏單騎奔走祈都,底子損毀變成他二人重逢時那般孱弱模樣……倘若她沒能還魂歸來,姬珣會如何?
分明是不存在的假設,想到另一種可能,宋晞仿似被魇住了般,渾身一顫,臉色霎時蒼白如紙。
“雲姑娘!”
一個還沒消氣,一個又變了色,泉醴急得團團轉,忍不住抽自己嘴巴:“爺,雲姑娘她……”
“拂衣?!”
“雲姑娘”三字落入耳中,姬珣陡然回神,瞧見宋晞臉色,已然顧不得泉醴方才的失言。
“倒茶來!”
他大步沖向宋晞,扶她坐穩在榻前,而後蹲至她面前,雙手暖着她冰冷的十指,着急道,“拂衣?拂衣?!阿晞!”
宋晞幽幽回神,認出眼前人,倏地抓住他雙手,蒼白的臉上浮出些許神采,搖頭道:“莫怕,我沒事!不會有事!”
姬珣倏地一怔。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泉醴還在背後喋喋不休,只他于明媚秋光裏讀懂她眼底深意——
他的後怕,他的驚怒,她皆分明,且謹記于胸。
沉如冷泉的眸間掠過一絲漣漪,交握的十指頓然用力,他于對面注目之下輕輕颔首,啞聲道:“好。”
宋晞臉上浮出笑意,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松開,而後仰頭看着不遠處坐立難安的泉醴,正色道:“小泉将軍,我有一計,或許能幫忙确認泉家妹妹安危……”
泉醴倏地站起身,方才的不悅已然抛諸腦後,雙目炯炯道:“但請雲姑娘賜教!”
宋晞舉目望向窗外,少頃,若有所思道:“明日十五,我記得小泉将軍曾說過,初一十五是花朝嬷嬷們下山的日子……”
**
次日午時,小滄河上秋色正好。
河邊有人淘米,有人浣衣,有人隔着河堤閑話家常,好不熱鬧。
一條烏篷船破開粼粼波色,眨眼已至眼前。
瞧見烏篷船停靠舟渡,一襲水綠花緞褂襕的婦人一臉倨傲地走下烏篷船,河邊婦人紛紛起身,或拘謹、或讨好地迎向那婦人。
“史嬷嬷來了!”
“嬷嬷,我家阿梨可還好?”
“嬷嬷,我家小燕可有信來……”
“……”
小滄河邊晚照亭,應付完一衆婦人已是半個時辰後,史嬷嬷擡了擡鬓邊雲髻,略有些不耐地舉目四顧。
這個時辰還不見蹤影,今兒個怕是不會有新人了。這般想着,她提起衣擺,轉身便要離去。
“史嬷嬷!”
遙遙傳來一道呼喊,兩道急促的腳步聲随之而至。
史嬷嬷下意識轉過身看,卻是許久不見的泉醴将軍,身後跟着個畏畏縮縮的小女子,正急急忙忙往河邊趕。
“小泉将軍,”眼見兩人已到跟前,史嬷嬷飛快斂下端量的視線,雙手交疊身前,福身道,“別來無恙。”
“史嬷嬷有禮!”泉醴拉着宋晞站定在晚照亭前,一邊施禮,一邊上氣不接下氣道,“總算是趕上了!”
“這位是?”史嬷嬷擡起頭,眼裏噙着幾分恰到好處的警惕,又轉向泉醴道,“似不曾見過。”
“嬷嬷好眼力。”
泉醴笑得尴尬,把宋晞往她面前一推,又一臉局促地搓了搓手,陪着笑道:“不瞞嬷嬷,此乃我遠房表妹,這般大了,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平日裏就’小妹’’小妹’的喚着。聽聞兩個姐姐都在花朝,小妹豔羨不已,求了娘親大半日,非要跟來,嬷嬷你看……”
泉醴倏地上前一步,左右看了看,飛快從袖中掏出一個裝得滿滿當當的銀袋,塞到她袖中的同時,繼續道:“史嬷嬷最是心善,看在你我同為王爺王妃效力的份上,便讓她去學裏跟着住幾日。”
“你這表妹……”
史嬷嬷摸着袖口,兩眼仿佛工尺寸寸量過她周身上下,眼裏噙着明晃晃的嫌棄,皮笑肉不笑道:“與你那兩個親妹妹,真真雲泥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