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開盲盒2
第98章 開盲盒2
有點中二。
聽到這個形容,臺下的學生們也都笑了。
雖然中二這個詞語總是會代表着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但是校長把這個詞語放在他們身上的時候,竟然覺得有那麽一絲絲驕傲。
阮星回也是笑着的,學生們能夠那麽用心的,為她策劃這麽一段驚喜,讓阮星回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家對于她的感情。
他們之間的關系,或許并不像是有些學校那樣,只是衆多學生中的一員,和幾乎不在學校出現的校長之間的關系那樣,只有面子情。
阮星回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忙着學習和整理學校的各種工作以及資料,但是偶爾想要休息的時間裏,她還是會在校園裏轉轉看看,和一些學生們聊兩句。
這裏,最有發言權的人或許就是盧奇奇了。
作為憑借着吃貨标簽在阮星回面前立穩了人設的第一人,阮星回對盧奇奇不僅臉熟,而且印象深刻。
畢竟,全校也沒有第二個敢在她面前提學校食堂菜單的問題。
盧奇奇提出的問題其實也不算是個問題。
他就是覺得,常見的菜式自己這兩年的時間裏基本都在食堂裏點過了,雖然喜歡的菜色還可以繼續吃,但是總覺得這樣一來好像沒有什麽新奇感了。
而食堂裏的菜色,以及獎學金可以點的菜色又都是以家常菜為主,最多加上一些吃席的時候常見的菜品。
盧奇奇就是想吃點稀罕的,比如滿漢全席佛跳牆之類。
當時聽到盧奇奇的建議的阮星回是這個表情:o_O!
就,真的沒有見過有第二個這麽大膽的學生呢。
盧奇奇的想法對于阮星回來說,并不算是太難的問題,不過這種高難度菜色最終能不能真的進入點菜菜單,還需要秋菊那邊做決定。
阮·廚房殺手·星回在這一點上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除了盧奇奇以外,學校裏還有一些比較有個性的學生,在阮星回的面前也算是混了個臉熟,偶爾在校園裏遇到了,雙方還能有來有回地唠上兩句。
但是,對于學生們來說,會跟他們聊天的校長可太少見了。
尤其是初中以上的學生。
小學生們在幼兒園的時候大多都還不怎麽記事,甚至有的人都沒有上過幼兒園,對于校長自然也是沒有印象的。
但是初中以上的學生們,可是記得不少的事情。
有的不關注學校領導的學生,可能在同一個學校裏都待了六年了,還不認識校長的臉。
所以,阮星回的出現,帶給大家更多的是新奇感。
甚至到了後來,和校長聊天都已經逐漸成為了學生們之間流行的比拼玩笑。
有了這樣的前提,學生們的對于阮星回這個很是平易近人的校長印象極好。
如果不是年紀大了不好真的這麽做,有的學生甚至想在看到她的時候撲上去抱一抱,就像是阮梅見那樣。
阮梅見今年也升入星空學院初中部了,但是即便是進入了初中,她也依舊有着随時往阮星回懷裏撲的權力。
這就讓其他的女生們格外眼饞了。
她對學生們足夠用心,經常關懷學生們生活上的問題,而不像是別的家長一樣總喜歡問學習成績。
這也在學生群體中為她拉足了印象分。
綜合了這麽多的前提背景,才有了阮星回現在這樣,在學生之中格外受歡迎的場面。
如果不是她和學生們之間的感情這麽好,大家也不會在校慶日的最開始,就給阮星回整出來這麽一個驚喜場面。
阮星回向來是做的比說的多,只是在臺上多說了兩句話,就将舞臺讓給了今天校慶活動的總策劃。
劉運繃着一張臉,從側邊上前。
是的,劉運是今年校慶日整體活動的總策劃。
既然是阮星回說校慶交給了學生們,老師們也都樂得放權,只是在一些必要的時候充當一下指導老師的角色,讓學生們少走一些彎路。
畢竟他們都是第一次策劃這樣的大型活動,即便是劉運這樣思慮周全的學生,也難免會有一些做得不夠到位的地方。
這不是學生們能力不足,只是他們閱歷有限,想不到那麽充滿生活經驗的小細節上的問題。
上臺之後,劉運對着阮星回鞠了個躬,然後才看向臺下的同學和老師們。
“接下來,進入校慶日第二項,自由活動時間!”
自由活動時間,也就是說學生們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內自由選擇想要去什麽地方。
學校裏設置了許多處熱鬧的活動地點,還貼心地給每個學生都準備好了小地圖,方便大家尋找目标。
阮星回手裏自然也有一份,不過是劉運剛剛在臺上才遞給她的。
小地圖上是星空高中校區的全域。
也就是說,這其中還包括着交流會的老師們所在的區域。
這一點讓阮星回很驚訝。
她還不知道,今天的校慶日竟然還有交流會的老師們參與。
畢竟,要在那裏設置活動點的話,學生們活動的動靜肯定會影響樓上在上課學習的老師們。
這樣一來,讓老師們一同參加活動,可比讓他們繼續上課要合适的多了。
只是,這個決定同時也會讓參與到校慶日活動中的人數産生一次暴漲。
從原本的三千多人,直接翻了近三倍到九千人。
參與人數的暴漲所帶來的難度可并不僅僅會體現在增加人數的接待問題上。
如何讓這麽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分流,不至于讓大家同時對于一個項目蜂擁而至,是這其中最最關鍵的一個大問題。
阮星回對于這一點好奇極了。
近萬人參與的活動,已經稱得上是一場大型活動。
即便是阮星回自己也沒有實際策劃過,也能夠粗略的想象到那是怎樣一個龐大的工作量。
劉運這個小子,雖然在黑化之後看上去成熟穩重了不少,做事也比以前周全了,但畢竟還只是個才十五歲的少年。
哪怕有老師們的輔助,和同學們的合作,這也絕不是一個輕松的工作。
阮星回看着手裏的地圖怔怔出神。
地圖上的活動地點分布的還挺均勻,至少以阮星回的眼力來看,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差距最多的也就兩百多米,相對安靜一些的項目之間,距離可能也就只有一百多米的樣子。
但這畢竟是在山上,考慮到不同點位之間的高度落差,這個距離差距還算是比較合适。
阮星回看着手裏的地圖,上面還寫着一行小字。
“請校長首先前往最高處的項目,看看我們給您準備的第二個驚喜吧~”
還有驚喜?
阮星回不由得被吸引了過去。
于是,沒有多做猶豫的,阮星回就離開了舞臺,順着學校裏的主幹道,往全校最高處的活動點走去。
這個地方标注的活動,是給未來的自己留下一個星星瓶。
人們許願總是向着流星,而星空學院和校長阮星回的名字裏都帶着一個星字,所以許多的學生們也都對星星格外偏愛一些。
當策劃活動項目的時候,有人提及了許願瓶,策劃小組是很心動的。
不過想到了大家對于星星這個意象的喜愛,最終學生們還是決定将許願瓶做成了星星的模樣。
因為學校給大家的經費比較充足,所以當大家提到需要給每人做一個星星瓶的時候,掌管財政的人大手一揮。
做!每人一個!而且要做會發亮有星光的那種!
有了這個星星瓶的配置改變,學生們也忍不住增加了一個訴求。
“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給星星瓶準備一個塗成夜空的屋頂?”
這樣,他們把星星瓶挂在屋頂上,人站在房間裏,擡頭望去的時候,就像是看到了一整片的星空。
毫無疑問的,這個建議被批準通過了。
至于地點,很好選。
目前學校裏的兩個室內大操場,就是最合适的場地。
選擇這裏作為夜空,他們就可以有十分充足的空間來挂星星。
并且,因為操場裏是要進行不少活動項目的,像是排球、羽毛球、籃球之類,整個操場也都有着十分充足的高度。
從外表看去的話,這個操場足足有十五米高,都可以蓋五層樓了。
這樣的高度下,只是騰出來最上方兩米左右的高度來挂星星瓶,并不算是很麻煩的事情。
而且,一個室內大操場的占地面積可是有足足二十萬平方米,即便是加上交流會的老師們,他們也要挂個十來年才能在每一平方米都挂上一顆星星。
空間十分充足。
阮星回這邊剛剛從舞臺這邊動身,已經提前出發往山頂去準備的學生們就已經收到了信息。
她一個人一馬當先地往上爬,沒有注意到,身後有許多之前在操場附近的學生們,這會兒開始三三兩兩地跟在她的身後。
對于校長第一個項目會去哪裏,學生們的心裏也十分好奇。
只是阮星回的體力在三年多的時間裏都已經鍛煉出來了,至少現在爬個不算高的山,還是可以做到一口氣爬到頂。
但是學生們畢竟很少有人會長期進行體能鍛煉。
即便是從小在桐山裏長大的孩子,也沒幾個人會有事沒事爬座山活動一下筋骨的。
于是,默默跟在阮星回背後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少,有的人是準備在路邊歇歇,過會兒繼續爬,直到追上為止。
有的人則是對于自己的體力有十足的自知之明,當發現阮星回的目的地可能會在比較高的地方的時候,就主動地選擇了留下,先去玩別的項目。
等到阮星回爬到山頂不遠處的時候,遠遠跟在她身後的學生數量也就只剩下了幾十個。
幾十個人跟着,但也不是湊在一起跟,那樣做的話也太明顯了點。
大家都是分散開來,彼此之間都還拉開了一小段的距離,好像在告訴別人“我們之間真的沒有關系”“好巧啊你也先來山頂看看”。
阮星回自然也是發現了身後的這些人的,但是因為數量不多,她也就沒有往其他地方想,只以為是同樣想要從山頂玩起的學生們。
對于跟在她身後,距離最近的張楠和路子晨,她還心情很好地打了聲招呼。
因為做賊心虛所以格外警惕以至于阮星回看他們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被發現了兩人:……
阮星回順着地圖的指示,很快就找到了星星瓶的投放地點。
也沒有辦法不快。
畢竟這麽老大的一個閃亮大星星就擺在地面上,想讓人不注意都不行。
“我來啦,快告訴我,是什麽驚喜?”
阮星回笑眯眯地看着星星瓶附近的學生們。
學生們對視一眼,有兩個最為社牛的女生上前拉起了阮星回的胳膊。
“您跟我們來!”
阮星回很快就發現,他們的腳步在那顆巨大又閃亮的星星旁邊停了下來。
嗯?
阮星回疑惑地看着腳下明顯高出一截的坡度,又看看面前的大星星。
“在……這裏面?”
也就只有這種可能了吧。
畢竟她的面前也沒有什麽別的東西了。
星星瓶是斜放的,用木塞子封住的瓶口這會兒正對着阮星回的臉。
“您打開看看!”
學生們叽叽喳喳地說着,但是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
阮星回看他們神秘兮兮的樣子,對于瓶子裏裝了什麽更加好奇了。
阮星回的這顆星星明顯要比學生們面前桌子上放着的小星星大上不少號,整體高度都有她那麽高了。
如果不是學生們貼心地準備了個緩坡,她還真不一定能夠夠得着,夠得着也使不上力。
瓶塞足足有一個小石墨那麽大,上面還貼心地配上了個開瓶子用的棍子。
阮星回哭笑不得地握住棍子,用力開瓶。
星星瓶的整體都散發着暖黃色的光暈,至少在當下的陽光下,這樣的光芒并不會讓人覺得刺眼。
阮星回拉開了瓶蓋後,探頭向裏望去。
也沒有讓她太費勁,一個卷成了紙筒形狀的圓筒,出現在了阮星回的視野裏。
圓筒距離瓶口并不算遠,阮星回很輕易地就能夠拿到。
将圓筒整個從星星瓶中抽出來,阮星回才發現這是一個硬紙筒,類似于海報筒的存在。
也就是說,真正的東西其實是在這個紙筒裏面。
這一層又一層的包裝,簡直是要把阮星回的胃口吊到極限。
這回誰也不用問了,阮星回直接就上手開始拆包裝。
擰開蓋子,一個十分紮實的紙卷委委屈屈地蜷縮在紙筒中。
阮星回心中的好奇更盛了一分。
這個紙筒的高度也跟她差不多高了,又卷了那麽多層,到底是什麽玩意兒?
在旁邊學生的幫助下,阮星回将紙卷抽出。
沒有了紙筒的束縛,紙卷就像是被主人撒開了手的二哈,瞬間就膨脹起來。
膨脹的過程中,阮星回才發現,這紙上面的東西,好像是畫?
紙卷膨脹的太快,阮星回和學生們一起手忙腳亂地限制住它,然後才終于慢慢展開。
從裏到外,從小到大,紙卷是由四幅畫組成的。、
阮星回一眼就認了出來,最上面的一幅畫,是當初剛剛建立起來的星空中學。
建校三年多,星空中學的校區也幾經變換,從位置大小到擺設和學生,都已經與三年前大不相同。
當年的星空中學,全校上下加起來一共也才24個人。
整個學校還沒有現在的一個操場大。
但那也是阮星回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時期。
創業總是艱辛的。
但是當收獲了成功的果實之後,再去回頭看那段時光,你又會覺得那些日子雖然辛苦,但是格外甜蜜。
阮星回現在就是這麽個感覺。
那個時候的星空中學,只是畫面上的一個背景。
畫面最中央,則是當時學校裏的每一個人的臉。
24個人,一個都不少。
這幅畫不僅将全校人都記錄了下來,還認真描繪出了他們當時的體型、膚色。
只不過,與後來比起來,這個時候的學生們,都顯得有些幹瘦,不算特別寬大的校服穿在他們的身上,竟然還有一點空空蕩蕩。
阮星回揉了揉眼睛,把這幅畫掀了起來,去看下面的第二幅畫。
有了之前的鋪墊,阮星回對于後面三幅畫的內容也有了一些預料。
第二幅畫,記錄的是星空中學的第二年。
也是星空中學擴大招生規模的第一年。
那一年,因為學校在聯考中的優異表現,所以生源也格外充足一些。
學校裏的學生人數,也從第一年的17人,漲到了兩百多人。
足足十倍的差距,在畫面上的體現就格外明顯了起來。
學生們的位置明顯是按照年級排列的,阮星回清楚的看到,站在畫面最中央、緊緊挨着阮星回的幾個人,還是劉星律和程遠他們。
不過,比起前一年,已經升到初二年級的學生們,臉色明顯變得健康了許多,身上的校服也沒有之前那麽重的空蕩感了。
而且,學生們臉上和眼睛裏的笑意,也更多了幾分。
等到了第三年,學生的人數就更多了。
這一年,不僅僅是星空中學再次擴招,人數翻了個倍,同時還建立起了星空小學。
畫面中有新增的人,也有離開的人。
劉星律他們這些初二就參加了中考畢業的學生們消失在了畫面中,而原本大家都是排排站的照片,這會兒又多出來了一批蹲在畫面最前方的小蘿蔔頭。
最後一張,也是最最最長的一張。
這回,星空學院人數翻了六倍,打眼望去,甚至都不太看得清畫面中每個人的臉。
這是今年還在學校裏的學生們。
因為高中的人數明顯最多,幾乎占據了半個篇幅的畫面,這一次,阮星回的位置依舊還是畫面的正中間。
只是以她為中心點,上半部分大家穿的都是高中校服,下半部分則是初中和小學,看上去泾渭分明。
但是因為校服的款式同出一源又是統一風格的原因,這個畫面看上去也是格外的和諧。
巧合的是,原本初三的學生們在這個學期升入了高一,按照年級越高位置越高的安排來說,今年站在阮星回身邊的人,還是第一年入學的那幾個。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例外。
那就是季靈。
季靈是插班到了初二的,雖然第二個學期開始就因為生病而住院,但是一直沒有放棄學習,現在也是初三的學生了。
她自然是沒有出現在今年的新校區過的,但是畫畫的人,還是将她放在了中間的位置,就在阮星回下面一排,緊緊挨着。
四張畫記錄了學校的巨大變化,阮星回看着看着就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廢了好大的勁才讓自己沒有哭出來,對于這份禮物,她也是滿意極了。
照相機确實可以記錄下時間的變化,但是這樣用手畫出的畫作,傾盡了畫師本人心中的感情,總是會更動人一些。
這人都快要把自己惹哭了,阮星回自然是好奇他的身份的。
畢竟前兩幅畫的時候學校裏可沒有多少人,能夠複現出那樣的景象,絕不是靠別人口述就能夠做到的。
阮星回在畫上沒有看到落款,就只能将這件事記下,然後開始收畫。
等到收好畫之後,阮星回聽着旁邊的學生給其他人解釋星星瓶怎麽玩,也轉頭看向了旁邊。
當聽說星星瓶會被挂上夜空房頂的時候,阮星回指了指自己的大星星,忍不住插了句嘴。
“那這個大星星呢?也挂上去?”
“是的呀。”學生笑眯眯地說。
雖然大星星體型大,但是想要把它吊起來,還真的不是一個多大的問題。
阮星回點了點頭,将收好的畫桶重新塞進了大星星裏。
然後又走到了桌子旁邊。
“現在,我也想寫一個星星瓶。”
這會兒山頂人還不多,阮星回很是輕易地就占據了一個空位。
只不過,她在寫完之後,并沒有将自己的小紙筒放進普通的星星瓶,而是投進了大星星裏面。
“以後,我也來每年投一個進去。”
将紙筒投進去之後,蓋上蓋子,阮星回拍拍手。
“到時候還是投到這個瓶子裏去,連帶着畫一起,看看什麽時候能将這個瓶子塞滿。”
阮星回是真的很喜歡這四幅充滿了感情的畫,可以的話,她想要請這個人以後每年都畫一幅。
如果他是學生的話,就等到他畢業之前,再在學生之中找一個合适的接班人、。
雖然并沒有跟其他人說,但是阮星回心裏已經決定将每年一幅畫這件事作為一個長期的習慣保持下來了。
只不過,這個時候上頭的情緒逐漸消減,阮星回也發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
星星瓶其實是給了學生們描繪對于未來的期待的地方,學生們寫下的也都是對未來的自己想說的話,或者希望達成的目标。
而只有阮星回的大星星,記錄的卻是過去。
也就是說,這個禮物其實并不是必粗以這個形式出現在位于最高處的星星瓶許願處。
那麽,劉運他們将禮物藏進大星星這個舉動,就很可能有了另外的原因。
阮星回一開始是以為大家只是單純的不想繞路,所以才會在最開始的時候跟着她往山上走,然後才陸陸續續去了自己想去的項目。
但是現在看來,這未嘗沒有利用學生們之間的體力差異來進行人口分流的目的在。
一個很聰明的小招數。
即便是阮星回,在反應過來之前也完全沒有想到這一點。
如果說以前的時候阮星回對于劉運黑化以後的道路還有點擔心,現在,從這一次的活動策劃上,阮星回這顆心也算是放下了一小半。
一個思慮周全的人,一個能夠另辟蹊徑解決問題的人,只要思想不走歪,那就是一個準人才。
思想問題有老師們和系統一起盯着,再加上阮星回偶爾也會留意他,基本上沒有什麽出現大變動的可能性。
倒是一個未來很适合做學生會首席的苗子。
不過說這些事情都還早,劉運現在也才是初三的學生,離學校發展出學生會還有好一段的距離。
有了前面的兩個小驚喜鋪墊,阮星回對于今天的校慶活動就更加好奇了。
小地圖上并沒有再有其他的字跡,阮星回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目的地,于是就沿着地圖的标識,從山頂往山腳逛。
下山,還是不算陡的山,對于體力的消耗還是要少上一些的。
星空高中校區裏的道路設計,大體上也是一個螺旋形上升的模樣。
不過除了螺旋形的道路以外,還有從山頂一直通往山腳的數條筆直道路,将整座山分成了十分明确的六大部分,同時也方便了師生們的出行。
阮星回下山是沿着螺旋形的主幹道走的,因為比起直上直下的樓梯,主幹道更加平坦寬敞,也更适合作為活動場地。
離阮星回最近的活動項目,就是在主幹道上。
比起星星許願瓶,這個項目的名字,也算得上是格外吸引阮星回的注意了。
跳蚤市場。
這個東西阮星回以前每年畢業季的時候都能在學校裏碰到,還都挺熱鬧的,裏面有什麽東西全看随機,很多時候都能夠碰上一些稀奇古怪但是很有意思的小玩意兒。
像是純木質會下蛋的機關母雞、已經近乎禿頂了的長發模特,阮星回見過不少這一類的東西。
當然,更多的還是比較常規、實用但是價格略貴的東西。
像是學生們特別喜歡在宿舍裏用的床上桌之類的,如果整個市場的床上桌都擺在一起,那完完全全就可以假裝這是個二手桌具百貨商城了。
只是,星空學院裏的學生們會拿出什麽東西來參加跳蚤市場,阮星回一時之間還真的想不出來。
即便是這兩年部分學生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比較簡樸簡單。
阮星回讓獎學金兌換處的人做過統計。
星空中學下發的獎學金,一般用途主要分為三大類:買書、換現金、吃。
也就是說,學生們很少會用這一筆錢去買一些帶有一定娛樂性的東西。
基本上走的都是實用主義。
嗯……畢竟民以食為天,吃這一項雖然排在第三名,但畢竟關乎性命大事,不能歸為娛樂。
學校裏對吃最有執念的也就只有盧奇奇一個人,其他的學生大多數是後來跟他學的,放假前點菜然後帶回家跟家裏人分享。
學生們手裏能夠閑置用來交換的東西估計不多,更多的應該還是自己做的東西,或者是家裏帶來的特産之類的。
阮星回這麽想着,腳下的速度卻是不慢。
沒一會兒就到了跳蚤市場的所在地。
這裏是一片留給學生們用的多功能大型球場,除了不夠踢足球打高爾夫以外,基本上可以滿足常見球類運動的場地需求。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球場上已經裝了不少的人,阮星回放眼望去,感覺至少也有個兩三百的樣子。
這個人數在大號球場裏不算多,不過考慮到總計九千多人的生力軍,客流量達到高峰的時候這裏估計能有一千人。
一千人,雖然在這裏會顯得有些擠,但也并不算是擁堵。
一些數字在阮星回的腦海中閃過,她跟着人流一起進入了跳蚤市場。
市場裏的攤位明顯是有經過策劃小組的自習考慮的。
S形線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整個球場的空間。
除了想要逆着人流走回頭路會很艱難以外,也已經算得上是十分不錯的小設計。
掃過這一眼之後,阮星回就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小攤上。
因為都是出售或者交換自己的個人物品,最多也就是幫着同學朋友一起,所以每個人分到的攤位都不算大,大部分人都只有一米寬的位置。
只有一些想要交換的東西體積比較大的學生,才會在攤位寬度上獲得一點點的優待。
第一個攤位,是學生想要出售自己已經看完的課外書。
阮星回看了看他桌面上的書本側邊,發黃起毛,明顯翻閱過不少次,而且有了一定的年頭了。
看樣子,是想換一些新的書?
阮星回對于課外書并不感興趣,沒有多想就繼續往前走。
跳蚤市場對于商品的包容度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阮星回還沒有走過第一個S彎,就已經看到了一個用畫畫來交換資源的學生。
這個時候的跳蚤市場還算得上是寬敞,阮星回就随着自己的好奇心停下了腳步。
因為有剛才大星星裏面的畫作這件事,阮星回這會兒對于會畫畫的人正敏感。
現在看到一個有花花技能的人,她就想好好觀察觀察。
只不過,這個人擺攤用的畫畫技巧是速寫,和禮物上那種畫法區別很大,阮星回在旁邊看了許久也沒能看出來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畫大合影的人。
正在她想要離開的時候,剛剛完成了前一個人的人像速寫的學生擡起了頭,正巧認出了阮星回。
看到他臉上的表情有些激動,擔心他會發出什麽聲音來,阮星回連忙比了個“噓”的手勢。
男生點了點頭,但是明顯還處于興奮狀态中。
随手抽了張紙就開始跟阮星回用“小紙條”交流。
【校長好!】
【能不能先不走,我想送您一張畫像。】
用文字溝通的時候,這個男生的情緒明顯要冷靜許多。
但是阮星回看着他臉上依舊沒有半點遮掩的興奮和期待,就知道他的想法了。
不忍心拒絕一個用期待眼神看着自己的學生,阮星回只好點了點頭。
速寫的速度很快,前後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阮星回的形象就已經躍然紙上。
這個時候,後面上來的學生們也已經發現了攤主在畫校長,紛紛圍了上來。
阮星回拉了拉自己的圍巾和帽子,開始慶幸幸好她防護做得早,不然這麽多人盯着他們兩個人看,估計她就出不去這個跳蚤市場了。
阮星回捂得嚴實,穿的也不是校服,但是因為同時參加校慶日活動的人中,還有交流會的五千人,他們也不會穿統一的服裝,所以也沒有人覺得她出現在這裏不合理。
他們校長那麽厲害,那麽,這個小姐姐崇拜校長,想要擁有一幅她的速寫畫像,這件事,很正常吧?
學生們在不知不覺間就完成了自我腦補,給阮星回的存在找了個極佳的口號、。
阮星回接過了那幅畫,匆匆卷起以後就抱在懷裏,然後繼續順着走道觀察後面的攤位。
大多數的攤位上出現的東西都還算得上是不曾出乎阮星回的意料,除了書籍以外,參與跳蚤市場的攤主們擺的最多的就是自家的特産。
有的可能是家裏長輩做的小零食,有的可能是誰泡的酒,還有的直接扛過來了幾十張據說很能存放的大餅,告訴大家晚上晚自習以後如果餓了,可以随時從這個大餅上揪下來一塊填肚子。
阮星回伸手去試了試大餅的硬度,很好,敲起來咚咚咚地響,還是實心的。
只要能咽的下去,那肯定是能吃飽的。
但是怎麽把它咬下來咽下去,就是想要大餅的人要考慮的問題了。
阮星回繼續往前走,很快就從攤位上看到了一個從未在她預想之中的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學會了一件事,分享給大家。寶子們租房退房的時候,最好找男生朋友或者親友們撐一下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