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到學校了
第36章 到學校了
回返的路程順利得不可思議。
阮父一直從事教學工作,又喜歡運動,阮星回對他能夠淡定的走完全程還是很有信心的。
但是阮母平時體力并不算好,一路走到學校門口的時候,竟然也只是微微氣喘。
“怎麽樣?你老媽我還行吧?”
阮母笑着問。
阮星回深吸了一口氣,誇。
“老當益壯!可比我剛來的時候強多了!”
聽到阮星回的話,阮母臉上露出個驕傲的表情。
“快到時間了,爸,媽,咱們先去屋裏放行李,然後就可以下來吃飯了。”
三人回到山溪鎮的時候就已經快要中午,草草吃了頓飯之後就一直在趕路。
雖然路上也吃了點東西補充體力,但總沒有正兒八經吃飯更有感覺。
“好,我倒要嘗嘗看,你們學校都快被你吹上天了的食堂阿姨到底是怎樣的好廚藝!”
知道阮星回昨天就離開學校是去接父母了,留在學校裏的人今天一下午都在關注校門口的動靜。
為此,秋菊今天特意挑了幾個拿手好菜,聽到阮母這話,也笑眯眯地。
“那您就擎等着吃吧!”
Advertisement
“哈哈哈哈好!我等着!走走走,快去放行李,我都要餓了!”
第一次來到女兒工作的環境,阮母表現出了她極強的社交能力,拉了拉女兒的手,恨不得下一秒就上桌。
阮星回笑着讓她拉,帶着人往宿舍走。
按照規劃,一樓的宿舍下一個學期會空着大部分,學生和老師們全部住到樓上。
不過因為阮母眼睛看不見,阮星回給二老準備的房間就放在了一樓,減去上下樓的問題,能夠讓他們的生活少去很多麻煩。
帶二老認識了一下他們的房間,又說了說房間裏的基本構造,阮星回就領着人去食堂了。
經過一個學期的鍛煉,秋菊現在已經能夠熟練地卡準了出菜時間。
這會兒阮星回剛到食堂,最後一盤爆炒小青菜正好出國。
濃郁的飯菜香味萦繞在鼻尖,阮母雖然這些年吃的好吃的也不算少,但還是忍不住挑了挑眉。
“味道不錯啊!讓人期待起來了。”
她一直都聽阮星回說學校裏的食堂阿姨做飯多麽好吃,但是又看不見圖片,還以為女兒是報喜不報憂,為了寬她的心,糊弄她呢。
這會兒倒是有幾分真信了。
阮星回帶着父母,和老師們坐了一桌,秋菊和陸老爺子帶着孩子們坐了一桌。
“來來來,大家都趁熱吃。”
現在天氣冷,飯菜涼得快,阮星回坐下以後就動了筷子,先給阮母的勺子裏夾了一筷她平時最愛吃的回鍋肉。
有了阮星回開頭,其他人也就不拘謹了,紛紛對着桌上的飯菜下了手。
阮母則是用勺子将回鍋肉送進了嘴裏,細細品嘗着。
回鍋肉剛一入口,最突出的就是帶着微辣的鹹香味道。
青椒和豆瓣醬裏的辣味已經融入湯汁,裹在肉片上,第一時間搶占高地。
只等稍稍咀嚼兩下,五花肉煸炒過後微焦的瘦肉、微韌的肥肉就開始将自己豐富的內涵展現在食客面前。
“好吃!”
阮母點了點頭,稱贊。
她是最愛吃回鍋肉的,雖然因為上了年紀擔心血脂吃得少了,但是多年來練出的品鑒水平可半點沒有退化。
秋菊這道回鍋肉做得十分地道,肉片煸炒的火候也是正正好。
為了去油,七成熟的肉片是會首先進油鍋裏的。
這個時候,鍋裏只需要有一層薄薄的油層就可以了,等到肉片下鍋,肥肉的部分就會在高溫下主動炸出自己的肥膘。
出過油的五花肉油膩感大大降低,而瘦肉則是會在這段時間裏迅速變成一種帶着幾分焦香的狀态,這樣狀态下的瘦肉入嘴之後會有一點點柴,但是更香。
只等肉片煸炒得差不多了,鍋裏就要開始倒入豆瓣醬、青椒等調料,迅速炒勻了味道以後盛盤裝出。
若是肉片煸炒的時間短了,肥肉裏的油膩還沒有去除,若是時間長了,瘦肉又會因為過度煸炒而變得幹柴難以下咽。
在二者之間取舍,是做這道菜最關鍵的一步。
而秋菊做的很不錯。
阮母品着口中的滋味,十分滿意地又吃了口米飯。
回鍋肉和米飯才是真正的絕配!
看到阮母吃了飯,阮星回安下心來,以阮母的習慣來說,如果菜不是很符合她的口味的話,是不會配飯吃的。
放下心來的阮星回開始給阮父阮母介紹自己的同事們,也可以說是員工。
現在星空中學除了她自己以外,還有四名老師,分別是教授語言類課程的秦明延、教授文科科目的殷倩、教授藝術類科目的藍翰星以及還沒有上崗但已經到位的校醫兼理科科目老師奚妍。
雖然人數還是很少,但是學科建制還算完全。
因為距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阮星回就沒有這麽急着将新學期需要補上的老師抽出來。
畢竟抽出來以後大家都要住在學校裏,新老師這麽早就過來,不回家過年的理由很難編。
有了阮星回的介紹,阮父也将人名和長相一一對上了號,大家互相點頭致意一下,就算是認識了。
阮母雖然看不見,但是這一年的時間她已經能夠很好地記住別人的聲音,通過聲音來判斷是誰。
除了認識學校裏的老師們,阮星回還給二老介紹了一下幾個小孩兒。
當介紹到劉招娣的時候,阮母向她招了招手,然後把人攬在了懷裏。
突然被人抱住,劉招娣整個人都僵住了。
“好孩子,苦了你了。”
阮母摸索着順了順她的頭發。
“以後就把學校當成你的家,遇到什麽事随時去找你阮老師,或者來找我們倆,不要害怕。”
阮母是一個很能和其他人共情的人,聽說劉招娣的事情時就已經氣憤地拍桌子要告劉氏夫妻,只是在阮星回說沒有證據的時候才忍了下來。
但是這并不妨礙她對劉招娣産生愛憐之心。
阮母家裏人口少,小輩就更少了,所以她也是在家裏長輩們的寵愛下長大的。
或者說,那更像是溺愛。
因為沒有體驗過,所以阮母是真的不能理解,為什麽會有人這麽重男輕女。
這在她的概念中實在是難以理解。
尤其是劉招娣又是一個乖巧努力的好孩子,任勞任怨的。
怎麽會有人那樣惡毒?
被阮母摟在懷裏的劉招娣手足無措。
別說是阮母這樣的陌生人了,從她有記憶開始,這十幾年來從來沒有人像這樣抱過她。
第一個将她摟在懷裏的是阮星回,第二個就是阮母了。
來自陌生人的關懷讓她很不适應,但是聽着阮母心疼的話,又看着她那慈愛的眼神,劉招娣不自覺的就放松了下來。
“好。”
劉招娣低聲回應着。
雖然她還是很難理解劉家夫妻的邏輯,但是這一刻,她突然覺得,好像也沒有什麽值得糾結的了。
總歸,他們以後不會再影響到她的心情,甚至不會影響到她的生活。
現在的她,有貼心的朋友,有溫柔的老師,還有和藹的長輩,吃喝不愁,前途無憂。
她已經很滿足了。
大家都還在吃飯,阮母就沒有耽誤太久,很快就放劉招娣回去了。
這一頓飯可以說是星空中學最沒有壓力的一頓飯。
學生們離下次考試還遠,老師們沒有了教學任務,秋菊有女兒幫忙,工作量還少了一多半。
但是無憂無慮的日子并不持久。
放假後的第五天,阮星回已經很久沒有動靜了的校長群,冒出來了一條新的信息。
山溪中學校長:你們看通知了沒?從下學期開始,每學期都要組織兩次全市聯考。
山溪小學校長:這不是通知每學期兩次聯考,而是通知每學期兩次丢人吧……
桐山愛心小學:還有兩次挨訓
山溪小學校長:怎麽會突然想起來搞定期聯考了呢?不是說財政有些扛不住嗎?
桐山愛心小學:據說是上面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想要刺激一下,提高平均成績。
山溪中學校長:@星空中學校長,阮校長怎麽不說話?
阮星回不過是一會兒沒看手機,群裏就刷出來了好幾條未讀消息。
全市聯考?
阮星回還真的沒有注意到有這個通知。
去桐山市教育局的官方號上看了一下,才發現确實是有這麽個通知。
通知上面寫的和校長們說的差不多,主要是宣布了從春季開學以後,每個學期分別組織一次期中聯考和期末聯考。
不過這次考試的範圍不僅僅限于中學了,還包括了小學的學生們。
雖然很意外聯考會從偶然變成常态,但是對于這件事,阮星回是十分歡迎的。
要知道每次市級以上的考試,都會給她帶來大量的積分反饋的。
雖說因為位置原因,師生們要用一天的時間來回,但是下學期的兩次考試時間,山路都還算好走,唯有明年寒假前的考試,可能會遇上大雪封山。
不管是讓監考老師們過來,還是學生們去山溪中學考試,将星空中學到山腳的這條路修的更好一些這件事,需要提上日程了。
哪怕只能開小三輪呢,趕路也比現在要快上很多。
阮星回戳了戳系統。
“統子啊,從學校到山腳的這段路,如果想要通車,大概需要花多少積分?”
聽到阮星回的問題,系統又掏出來它那個小金算盤,裝模作樣噼裏啪啦一陣打,然後擡起頭。
“如果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話,按照宿主的需求,大概還要五萬積分。”
兩萬積分,換算成現金大概就是兩百萬,對于修築一條路來說,這個成本不算是高。
阮星回簡單算了算,等到開學以後,學生每天能提供給她的積分大概在六七百的樣子,一個月就是兩萬左右。
扣掉阮母每個月支出的一萬一,再扣下日常開支的消耗,阮星回每個月應該能存下四五千的積分。
一個學期将近五個月,也就是說大概能存兩萬左右。
而除此之外,下個學期還有兩次全市聯考。
剛開學時候的那次全市聯考,17個學生給她帶回來了小一萬的收入,這次學生增加了不少,一次考試應該能有兩三萬,一個學期五萬應該是能有的。
這樣一來,如果在期末前後修路,阮星回剩下的積分就只夠維持阮母暑假兩個月的病程固化。
夠用是夠用,就是等到暑假過後開學,又是一段捉襟見肘的日子了。
不過現在距離那會兒還遠着,阮星回還有足夠的時間去籌劃這件事情。
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還不知道那時候情況會是怎麽樣呢!
将修路這件事記在自己的備忘錄上,阮星回看着接下來的計劃。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兩天,年後正月十六是報到日,一共兩周多的時間。
放假前幾周,新生報名的時候,阮星回已經登記好了所有人體型數據,只等年後再添置校服和日常用品。
被子床單枕巾之類的,前兩天就已經送到了學校,這兩天正在清洗晾曬,等到開學前再開始布置就行了。
學校新的宿舍、教室都已經裝修完畢,各種教具也都已經到位,通風散味已經開始好幾天了,只等新生入學以後就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過年這幾天阮星回不打算給大家安排太多的事情,放假總是要有放假的樣子的。
等到初七以後,差不多就可以開始新學期的準備工作了。
新學期教材的訂購也已經完成,不過現在的一班二班因為進度已經趕上同期的學生,阮星回就只按照學期購買了第二學期的教材。
但是年後入學的學生們因為沒有上過初中,學習進度上最多相當于夏天剛軍訓完的劉招娣他們,阮星回就将第一第二學期的教材一起訂了。
開學的時間還在正月裏,桐山的天氣依舊很冷,阮星回想了想,将新生們的軍訓壓後了。
這麽冷的天,實在是沒必要讓學生們凍着鍛煉,無論是放到期末考試後,還是暑假開學前,都比寒假開學後更合适。
除了軍訓,就是新生們的班級安排了。
原有的一班和二班人員不動,新生們則是分成三個班級,編為三、四、五班。
每個班需要有一名班主任,以及各科的任課老師。
之前因為老師少,包括阮星回在內的所有老師都是一人身兼多門課程。
但是現在既然要抽卡出更多的老師來,就沒有必要搞兼職了。
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專攻一個學科的教學研究工作,遠比同時研究好幾門要有效率得多。
現在學生們每天的課程保持在上下午各四節、早自習一節、晚自習兩節的狀态。
其中語數英課程每天1-2節,基本瓜分了一半的課時,剩下的就要瓜分給政史地、電腦、體育、音樂、美術課程,還有新學期要加上的生物課。
這樣一來,如果考試科目都保持每天一節、其他藝術課程每周一節的頻率,時間上就有點不夠用了。
縮減部分課程的每周課時,或者增加學生們的每日課時。
阮星回回想了一下學生們的學習狀态,搖搖頭,沒有再給大家增加壓力。
語數英每周各六節、政史地每周各五節的頻率不變,生物課每周三節、體育兩節、電腦一節、藝術一節。
這樣一來,每天八節正課,正好能将所有的科目排下。
同為中考考試科目,生物的排課量略少,但是剛起步,這個頻率還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上初二了,再增加學生們的每天課時量吧。
這樣一來,不同年級學生晚上放學的時間也不一樣,一些公共區域也不容易出現擁擠的情況。
怎麽說也是大了一歲,離中考又進了一年,多學一兩節課太正常了!
如果按照這樣的課程排課的話,在老師們不兼任其他課程的情況下,每個科目只需要一位老師就足以輕松完成每周的課量。
只是這樣一來,語數英課程每個老師每周就會有30節課,如果再加上各科晚自習,工作時間确實有些不太合理。
這樣想着,阮星回在語數英課程招聘人數上都加了個1。
一連串的字從阮星回的筆下流出,印在了紙上。
新學期,星空中學的教職工規劃:語數英各2人,政史地生體計藝各一人,共計13人。
除去學校現有老師4人,剩餘系統內的招聘計劃9人。
另外還有食堂幫工2人,門衛1人,保潔1人,男女宿管各1人。
不過這三個崗位的工作難度并不算高,完全可以照顧一下學校裏的學生們。
林林總總算下來,開學前阮星回要招回來足足15人,比起現在學校裏的職工人數,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其實這個數字和阮星回之前估計的差不多。
将數據記下來之後,阮星回就将這件事放到了一邊。
除了招生招聘以外,現在就只剩下新學期的教學計劃了。
一班二班的學生學習速度是超過了常規學生的,完成教育司發下的教學大綱完全沒有問題,那麽多出來的這部分精力,究竟是提前教授初二課程,還是給學生們安排什麽別的活動,阮星回還沒有想好。
剩下三個班的新生,因為還沒有實際摸過底,阮星回就先按照一班二班入學摸底考的成績估算了。
這樣的成績,阮星回有信心,最多一個半學期,新生們就可以追平其他學校學生的進度。
但是等到暑假前的期末考試,這批學生的水平估計還是會略低于常規學生。
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學習的時間比起其他人來說要短上不少。
還有就是,這批學生的教學大綱是需要單獨拟定的,他們和其他學生的起始點不太一樣,教學計劃也需要特別拟定。
但是和以前一樣,只有個大概的時間節點就足夠了,保證教師能夠準确地了解學生們的學習速度,以及知識點的完整度,其他的就需要老師們自行把控。
算好了這一條,阮星回放下了筆。
今天的工作差不多就到這裏了,她現在還剩下一個學期總結沒有寫,但是那被她安排到了明天。
雖然星空中學還是一個很小的學校,但是細化下來還是有不少的事情的。
阮星回回顧了這半年的工作,就忍不住佩服起自家老爹。
阮父退休前是畢業班班主任,并且兼任教導主任。
雖然教導主任看起來沒有校長官兒大,但是因為學校裏面學生足足有五六千人,工作量不知道比現在的阮星回大了多少。
阮星回現在只是在管着這麽個不到一百人的小學校就已經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去統籌,五六千人的大學校……
早晚有一天要抽個專門的教導主任出來!
這樣想着,阮星回扣上了自己的筆記本,穿好衣服走出房間。
阮星回剛一走出門,就被燦爛的陽光給迷了眼。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前段時間的雪下了太久,這幾天桐山一直都是晴天,像是要把上個月缺失的陽光給補回來。
衣服裹得足夠厚實,陽光又足夠溫暖,阮星回還沒有走到食堂就隐隐感覺自己身上除了層毛汗。
這樣的天氣真的很适合坐在窗戶裏面曬太陽啊……
她的腦海裏升起了一個念頭。
不過現在積分還是要省着點花的,每一分都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這種小滿足,還是留到以後再說吧。
學校裏少了一多半的人,食堂遠沒有開學的時候那麽熱鬧。
但是大家對于秋菊出品的飯菜的熱愛并沒有減少。
雖然已經放假,但是大家除了聚餐之外,還是用分餐盤吃飯。
阮星回到食堂的時候就看到阮父阮母已經坐在位置上吃飯了,于是端了自己的餐盤也走了過去。
來到星空中學快一周了,阮母已經适應了這裏的生活。
雖然這裏沒有城市那麽繁華,但是該有的東西都有,只少了老鄰居和老朋友作伴,偶爾會有些無聊。
雖然老頭子一直陪在身邊,女兒也天天能見,但是遠香近臭,她也是會膩的!
好在還有秋菊在,阮母沒事兒的時候就會到食堂這邊來,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這麽多年來養出來的靈敏舌頭,正好對上了秋菊找人試嘗的需求。
于是兩人幾乎一整天的窩在食堂裏面,研究各種各樣的吃食。
主要是阮母給秋菊講自己的經驗,然後秋菊實操以後将成果分享給阮母品嘗。
如果阮母覺得這道菜确實不錯,秋菊就會安排進後面幾天的菜單裏,讓其他人也嘗一嘗。
如果新的菜品能夠收獲好評的話,那麽又會被秋菊記錄到自己那長長一串的菜單上。
這個菜單從秋菊開始在星空中學掌勺就已經存在了,上面記錄的全都是目前為止大家肯定過的菜品。
從最開始的一兩道菜,到現在已經密密麻麻寫滿了一張白紙。
“有的時候我不知道給大家安排什麽菜,就閉上眼睛,拿根筆在上面随手一指,抽到哪個就做哪個。”
秋菊一邊寫着今天的新菜菜名,一邊跟阮母說話。
以前經常為下一頓飯家裏吃什麽而發愁的阮母被她這話說得笑出了聲。
但是仔細一想,還真別說,這是個好辦法!
反正一整張紙上都可以寫自己喜歡吃的菜,然後就看天意了。
“學會了學會了,回頭我就讓我家老頭子也這麽弄一個菜單出來!”
“阮奶奶,您又學會什麽啦?”
劉招娣剛從外面走進來,就聽見阮母的笑聲,也笑嘻嘻地上來湊趣。
因為阮母剛來的時候就表現出來的親近,劉招娣學習之餘時不時也會來陪阮母說說話,既能給老人家解悶兒,她自己也可以當做是學習之餘的放松了。
“學會點菜啦~”阮母轉過頭,面朝着劉招娣聲音傳來的方向,“你們秋菊阿姨剛剛跟我說,你們每天的菜單都是她随機抽出來的嘞~”
明明秋菊說的是不知道做什麽菜的時候才抽,到了阮母嘴裏,就變成每頓飯都抽了。
她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秋菊也不攔着,只笑着在旁邊聽。
“原來是這樣的嗎?”
劉招娣笑着,搬了個小板凳在兩人身邊坐下。
“那我可一定要好好跟秋菊阿姨說說,多抽幾次回鍋肉和魚香茄子出來,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考慮賄賂一下。”
回鍋肉是阮母最喜歡的菜,魚香茄子則是阮父這段時間的偏愛。
劉招娣剛說完,阮母就覺得心裏一暖。
這麽貼心的小閨女,多好啊!
“那我也努努力,争取每周都抽出來兩次。”
秋菊笑着打趣。
“好啦,招娣你扶着嬸子去桌邊坐吧,我先回後廚,再過幾分鐘咱們就該開飯啦~”
說着,秋菊抱着裝滿了擇好的青菜的盆子,轉身往後廚走。
劉招娣将小板凳挪回原處,然後上前将阮母扶了起來,引着人往平日裏常坐的座位上走。
阮父早就已經在這裏坐好了,正拿着一本書裝模作樣地看着。
看到劉招娣和老伴兒一起過來,立刻就把書合上放到了一邊,站起來伸手去拉阮母的手。
“慢點走,小心別磕到了。”
阮星回走進食堂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不只是太陽太曬了還是什麽,阮星回忍不住恍惚了一下。
阮父阮母和劉招娣站在一起,氣氛融洽極了,像極了一家人。
看到女兒進來,阮父朝她招了招手:“星星忙完了啊?來來來,正好一會兒就要開飯了。”
突然在學生面前被叫了小名的阮星回:……
很好,現在很想立刻轉身回宿舍了。
我愛工作,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