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第24章 ……
胤礽面色平靜的站在兄弟中間,左邊站着的是龇牙咧嘴,表情很是猙獰的胤禔。右邊則是表情嚴肅,貌似有不少深仇大恨的胤禛。
胤祉則站在後面一小步的位置上,懶洋洋的,嘴巴裏卻一直小聲嘀咕着什麽。仔細一聽,赫然在背誦文章。
果然是備受杏林人士贊譽的文化人,就是與衆不同,與他們格格不入。
反正誠實如胤礽,是怎麽也不會做出不想和人交流,就背誦文章的事情來。有本事背誦文章,有本事用多種語言背誦啊。唠唠叨叨,翻來覆去就是漢語、滿語,都沒有背誦過蒙語,真的是一代天嬌:愛新覺羅·胤祉啊。
胤礽心頭诽謗,面上卻不動如山,沉穩得不得了。如傲雪挺拔的松柏,引人矚目卻并不突兀。
很快,大概過了一刻鐘左右,有資格步入金銮殿等候的朝臣全都到了。随着小太監的一聲‘萬歲爺駕到’,原本還算嘈雜的朝臣頓時一肅,恭恭敬敬的退到兩側,留出中間位置,等着穿明黃龍袍,看起來還挺英俊的康熙走進金銮殿,坐在龍椅之上。
今日的議題,與陝西、山西兩地遭受旱災有關。
明末清初,正值小冰川時代。大明內憂外患,天災人禍頻頻爆發,這才被清朝廷抓住機會,來了一出‘天命所歸’,順利入關成了華夏腹地的主宰。
明末清初開始的小冰川時代大概持續了百年之久。
如今差不多算是接近尾聲,不過天災還是持續不斷的爆發。不是今兒春夏酷熱,水澇旱災頻發,就是明兒冬季酷寒,雪災出沒。
因着接近小冰川時代的尾聲,天災頻發,實際上卻不是大規模爆發,最起碼嚴重程度比不了明末崇祯時期。而清初,也就是順治年間以及康熙前期吏治還算清明。
規模不算大的天災,應對得還算可以。這不,朝廷之上,文武大臣就開始以‘陝西、山西兩地遭受旱災’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就...感覺有點兒離譜。
滿朝文武熱烈讨論,沒讨論出個所以然來。
很簡單的議題好不好?
遭災了,難道不該第一時間派官員救濟百姓嗎?
讨論來讨論去,難道就能賴掉朝廷該委派前往山西、陝西一帶救濟百姓的官員?
咦,等等。
索額圖、納蘭明珠兩黨如此,不會就是打着讓自己一方官員前往山西、陝西一帶,而不是對方。
胤礽沉思起來,手指藏在衣袖中,忍不住微微彎曲。
山西巡撫是誰,陝西巡撫又是誰。
是滿臣還是純粹的漢臣?
是索額圖的人,還是納蘭明珠的人?
如此不顧百姓,也要先掙個所以然來,然後才說該誰誰誰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山西、陝西一帶救濟災民。
會推薦誰呢?
上上輩子,最終是誰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山西、陝西一帶救濟災民的。
好像是......胤禔,這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
納蘭明珠公然支持胤禔,與他這個太子爺別苗頭搶功勞。康熙34年,山西、陝西一帶幹旱,救濟百姓的工作搶贏了,至此胤禔在朝堂之上的勢力隐隐壓了胤礽一頭。
只是表面上的。
康熙擅長養魚,呸,是養蠱,玩平衡之道。
對于康熙來說,一家獨大不可能,三方對立并不牢固,要像多邊形戰士一樣,多方下注。
胤礽能幹,被朝臣贊譽有佳,康熙欣慰的同時,免不了心生忌憚。
這是康熙的常有心态。
兒子聰慧可人,備受贊譽,康熙內心的高興、欣慰永永遠遠低于防備、忌憚。特別是随着時光流逝,兒子一天天長大,他則一日日老去的時候,這份防備、忌憚,越發濃烈。
拿上上輩子來舉例,成了半糟老頭子的康熙,發現自己日益衰老。惶恐之下,看着選定的繼承人越發能幹,只會懷疑選定的繼承人會趁着他老了,直接幹掉他上位。
朝廷之上,胤禔通過辦差努力隐隐壓了胤礽一頭,與胤礽争鋒相對,将朝廷攪合得烏煙瘴氣,便是康熙為了鞏固權利,故意放縱的結果。
權利欲望過重啊!
年輕時候,追逐向往權利很不錯,而年老之時,不服老,不願意放棄到手的權利,從而将一切可能成為‘競争對手’從他手中争搶權利的兒子,視為生死仇敵。
不獨胤礽。
事實上,除了胤礽外,在胤礽被第一次廢除太子之位後,順勢冒出頭,飽受滿朝文武贊譽的愛新覺羅·胤禩,成了新的防備之人。
為了打壓胤禩,康熙除了罵兒子,還罵生下胤禩的衛氏,罵衛氏辛者庫賤婢出生。直接就讓衛氏為了兒子,選擇絕食自盡,免得胤禩有她這個出生辛者庫的母親拖累。
後來選中胤禛,那是因為胤禛心機深沉,表現得那種...嗯,吃齋念佛,淡泊名利,一心為公,毫無私心的樣子。這樣的胤禛,不會讓康熙覺得緊迫|逼人。
康熙可是直到死,才明确了皇位的最終歸屬。因為這,胤禛上位後,可是被懷疑得位不正,鬧得胤禛甚至親自寫文章,廣而告之天下自辯。
反正就胤礽的觀點而言,九龍奪嫡沒有贏家。全特麽輸家。
最慘的除了他之外就是胤禔了吧。胤禩和胤禟、胤|礻我|三兄弟,可不是康熙收拾的,而是被胤禛收拾。胤禛那個小心眼的,還特麽給胤禩、胤禟、胤|礻我|三兄弟,分別改了名字呢。
胤礽垂目,腦中掠過千頭萬緒的時候,金銮殿中,宛如五百只鴨子齊齊‘嘎嘎嘎’的争吵聲,總算接近了尾聲。康熙像是很喜歡聽,又不喜歡聽朝臣們的争論。
要等滿朝文武吵得差不多的時候,才喝止。
“行了,吵吵鬧鬧像什麽話。朕的意思,當務之急是派遣欽差大臣前往山西、陝西兩地主持救災。”康熙不動聲色的瞄了瞄滿朝文武,以及大婚之後就夠了格兒參與政務的幾個兒子。方才慢悠悠的繼續說道。
“諸位愛卿,有何人選推薦?”
能推薦什麽?
滿朝文武中,除了純臣,只忠于康熙這位當今天子外。其餘的,不是跟着索額圖站隊太子,就是跟着納蘭明珠站隊大阿哥。當然還有企圖兩邊下注,或者下注除太子、大阿哥之外的皇子阿哥的牆頭草官員。
于是乎,可想而知,康熙話一出口,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就又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索額圖說願意親自前往山西、陝西兩地主持赈災工作;納蘭明珠就說倒不如讓已經成年的皇子阿哥為君分憂,自己先提議胤禔。
說胤禔身為康熙的長子,最該為康熙分憂。
索額圖肯定不服氣,就跳着說胤礽身為皇太子,才最能代表康熙前往山西、陝西兩地主持赈災工作。
反正兩個老東西,你一言我一語的,吵得特別的歡快。
康熙看了一會兒戲,才出言打斷,并詢問明顯走神的胤礽。
“依太子的意思,該誰前往山西、陝西兩地主持救災工作。”
康熙說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意思就是讓胤礽适當的謙虛一下,表現出兄友弟恭的虛假場面。
要是換做上上輩子的胤礽,領悟到了康熙隐晦含義的他,即使感覺憋屈,也會開口按照康熙的心意說話。但是現在嘛......
“兒臣覺得兒臣能勝任欽差大臣的工作。”胤礽面帶微笑,如沐春風的道:“畢竟兒臣可是汗阿瑪親自手把手教導出來的,要是兒子都不能勝任欽差大臣的工作,那大哥......哎,或許多讀讀書,能夠應急增添點智商。”
康熙:“......”
胤禔:“......”
胤祉:“......”
胤禛:“......”
滿朝文武:“......”
索額圖露出嘲諷式微笑,刺激得納蘭明珠直翻白眼。
胤禔回過神,想明白胤礽暗指他人蠢後,立馬暴躁了。
“太子殿下,你幾個意思?”胤禔差點就挽袖子揍人,好懸胤祉和胤禛把他拉住。
胤礽不以為然的彈了彈朝服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塵,笑眯眯的回道。“孤誇大哥聰明呢,大哥要是不信的話,大可以問問汗阿瑪或者你的明珠叔叔。”
被稱呼‘明珠叔叔’的納蘭明珠:“......”
冷汗嘩嘩的流,康熙冷冷瞥過來的眼神,真的太過犀利。導致納蘭明珠的小心肝,‘撲通撲通’跳個不停,都快跳出嗓子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