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5班班主任:我們班重在參與,你們班,這就是來進貨的啊!
第78章 5班班主任:我們班重在參與,你們班,這就是來進貨的啊!
劉二明和楊陶璐分別報了男女組100米短跑。
聽見劉二明和潘夢影在身後議論朱家榮的拉伸操, 楊陶璐默然不語。
剛才練過一通之後,楊陶璐覺得自己渾身血液循環加速,一股溫熱的氣息在體內流轉。別的熱身運動她也嘗試過, 都沒有這麽立竿見影的功效。
而且, 為了能在運動會上取得佳績,楊陶璐沒少上跑道練習。剛過去的兩天,她有意減少了訓練量, 但肌肉依然有些酸痛。
跟着朱家榮練了一會兒,不知是心理作用, 還是動作真起效了, 楊陶璐緊繃的小腿肌肉似乎也沒那麽酸了。
其實, 從看臺下到場地的路上, 劉二明和潘夢影也隐隐約約感到,身體和以往不太一樣了。關節好像打開了一些,下樓時整個人變得輕盈了不少。
率先開始的是女子100米短跑。楊陶璐站在起跑線前,學着身邊那位短跑特長生的樣子, 甩甩手腕腳踝,又做了幾個擴胸、側身運動。
也就是在她兩手撐地,頭向下垂, 後膝跪地準備起跑時,體內一股奇異的暖流,順着她的脊柱向上升騰,前所未有的舒适暢快感在周身蔓延開來。這份暖流散溢到身體各處時, 又變成了一股清涼的力量,讓她有了種無與倫比的輕盈感。
用小說裏的話說, 簡直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
“砰——”起跑發令槍響,楊陶璐卻還沉浸在這奇妙的身心感受中, 起跑就比身邊人慢了0.5秒。
劉二明和潘夢影站在另一邊等待檢錄,一邊關注同班同學的比賽。
“起跑都慢了這麽多,沒戲了……”兩人都不是專業練跑步的,可楊陶璐起跑慢了人家半拍,瞎眼可見。
卻見起跑落後的楊陶璐“噌”一聲蹿了出去,好像離弦的箭。她加速迅猛,雙腿如彈簧一樣有力,臉上洋溢着堅定又自信的笑容。
最終,楊陶璐以14秒21的成績奪得銀牌。第一名是那個練短跑的特長生,她望塵莫及。
潘夢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楊陶璐前幾天的訓練,她也一直關注着。從來沒見過她像今天這樣精神,步頻極快,擺腿幅度也很大。
Advertisement
本以為只要拿到獎牌就是勝利,結果在起跑糟糕的前提之下,楊陶璐反而奪得第二名。
沖線後的楊陶璐,臉上的興奮愈發明顯。她沖到正在準備長跑熱身的潘夢影身邊,激動地說:“有用!太有用了!”
有用?什麽有用?潘夢影一臉不解。
楊陶璐還有些上氣不接下氣:“朱,朱家榮那拉伸操,簡直給我打通了任督二脈!”
楊陶璐又被叫回去領獎了,剩潘夢影一個人在800米準備處納悶。朱家榮那套糊弄小孩子的拉伸,能讓楊陶璐直接奪得銀牌?
她很快就不再質疑了。女子800米,上了跑道的潘夢影仿佛和風融為一體,從起跑就領先別的選手一大截。
別的選手也沒當回事。有的知道潘夢影是體育特長生,哪怕不是練跑步的,身體素質也比她們強很多;有的只當這是潘夢影的戰術,領跑的人後程發力時容易缺乏目标,被人趕超。
還剩最後100米,後程發力的選手開始拉近與潘夢影的距離,但她依然保持着對剩下選手的領先優勢。身後的人追緊兩步,潘夢影就好像不知疲倦一樣,也加速向前沖兩步。
潘夢影張開雙臂,第一個沖到終點線。
整場比賽,她的步伐一直輕靈穩健。比賽結束後也不像別的選手那樣氣喘籲籲,好像剛跑完800米的不是她一樣。
此刻的潘夢影也真切體會到了楊陶璐所說的:有用,真的有用!
然後是劉二明、盧浩、孫志亮……體內那股奇特的力量,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湧出,恰到好處。
徑賽單項、接力……
5班班主任儲梅老師羨慕嫉妒恨,對高松然打趣道:“我們班是重在參與,你們班這就是來進貨的啊!”
高松然知道,朱家榮在梁醫生那裏學了一些按摩技法,幫他爸媽緩解了腰肌勞損的毛病。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朱家榮從梁醫生那裏借來那本大部頭後,學習了不少有關骨骼、肌肉的知識,竟然融會貫通,自己琢磨出了一套集熱身、拉伸、放松為一體的動作。
要不是有系統,又碰巧遇上了那位出租車司機,朱家榮此時恐怕已經打了封閉針參賽,
上午徑賽結束,10班的總積分早已反超6班,在高一年級遙遙領先了。
下午“雙胞胎足球”,10班雖然沒有針對該項目進行長時間的裝箱訓練,但每組兩人都綁腿,至少繞着學校操場走了兩圈。
抽簽結果出來,10班将在小組賽裏與1、5、8班展開混戰。
分組結果出來之後,1班和8班想法都是一樣的:早聽說5班報名不積極,沒幾個想來參加雙胞胎足球這種身體對抗激烈的運動。而10班呢,從運動會班級總積分就能看出來,一騎絕塵。
所以,盡管1班和8班賽前并未通氣,但他們心中都規劃好了同一個戰術:盯着孱弱的5班打,10班嘛,就交給別人吧。
按照規定,雙胞胎足球項目期間,各班老師不得離開看臺,場邊主教練必須由班裏同學擔任。
本來參賽選手們推舉盧浩,但盧浩和搭檔林鷹在訓練中表現過于優異,配合默契,很少摔倒,需要作為主力球員出戰,無法執教。
高松然一拍大腿:朱家榮啊!
當然,雙胞胎足球場地寬闊,教練也需要來回跑動才能實時了解戰況。考慮到朱家榮很有可能一激動起來就不顧傷勢,在場邊瘋跑影響傷勢,高松然又派潘夢影協助。
反正,只要各班場邊人數不超過五人,誰管你是替補球員還是教練啊。
分組完畢。高三率先進行雙胞胎足球項目的比拼,高二年級參加室內躍動格子項目,高一年級先去奧體中心食堂吃午飯。
朱家榮端着餐盒做到高松然身邊:“高老師,前段時間的訓練你也一直跟着看,咱們班要不要按照分組執行什麽特殊的戰術?”
不遠處潘夢影附和:“是啊,咱要不盯着5班打吧?他們比較弱。”
高松然想了想,說道:“要不我們反其道而行之?”
本來,儲老師就向高松然吐槽,說她班裏運動會沒人願意報名。可是,當一上午的比賽結束,5班當真積分墊底之後,5班同學的鬥志反而觸底反彈了。
三人一齊望向下方5班的看臺。為了下午的集體項目,看臺上的同學摩拳擦掌,一邊吃飯,一邊還有人在随身攜帶的草稿紙上勾畫戰術路線圖。
寫寫畫畫這人,還特地回頭看了眼10班,大概是怕10班有人偷窺天機吧。
另外一個男生好像有些後悔,追問體委江虹能不能補報名,至少給個替補位置。
少年人的心性,不服輸。5班所謂的運動廢柴,可能會在1班和8班的夾攻之下迸發出神奇的力量,就像一只被逼急了的兔子,殺不死你也要咬你一口。
循着高松然的目光,潘夢影和朱家榮也看到了,5班此時鬥志昂揚得很。
高松然沒告訴他們的是,5班鬥志有所回升是一回事,另一層原因,則是他不想讓自己班裏的同學養成欺淩弱小的習慣。1班8班實力中等,只能揪着5班欺負,而10班實力比他們都高一階,可以挑戰更高級別的對手嘛。
朱家榮一邊下到場地,一邊和潘夢影讨論:“上場先觀察形勢,要是1班8班都盯着5班圍攻,咱們反而可以攻其不備,甚至和5班結盟。”
站在一旁聽熱鬧的許岩也是10班即将作為主力上場的選手之一。他點點頭,若有所思:假裝跟着一起圍攻5班,實際上聲東擊西,盯住另外兩個班的球門,趁他們全力壓上,不知道能偷幾個。
想到這是高松然提點的主意,許岩後背一陣發涼:別看老班不必自己大幾歲,成年人看事情角度就是不一樣了。
演播間的廣播員們都忍不住離開演播間,去外頭的看臺觀賽了。反正,這個時間也沒有要讀的廣播稿。
演播間裏的多角度大屏幕,到底還是無法完全重現現場觀賽的激情,無怪乎在電視網絡極為發達的現代,依然有球迷前赴後繼地買門票,去現場觀看體育比賽呢。
很快,演播間裏只剩下了陳默,還有那位受了傷的解說嘉賓許學長。
準備室裏,還坐着辛苦了一上午的杜寒。
作為電臺廣播社中最“特殊”的一個,自然不會有人給口吃的杜寒安排念稿件的任務。甚至,杜寒想進演播間看兩眼,都有人把他擋在門外。
于是,杜寒整個上午都在為社團裏的同學跑腿,幫他們收集、審閱、挑選加油稿。
電臺廣播社大部分人離開了,杜寒終于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進入演播間。
那許學長沒說什麽,陳默直接拉開一把椅子,讓杜寒坐在自己兩人中間。
“比賽期間,我們要說些什麽嗎?”陳默閉麥,詢問許學長。
許學長參加過兩屆雙胞胎足球了,回憶一番後回答:“沒有,偶爾會有廣播社成員為自己班喊加油,或者報報比分什麽的。”
陳默低頭思索。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