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中的運動會,從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開幕式
第75章 三中的運動會,從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開幕式
這詞怎麽和“領隊”聯系在一起呢?
生意?盧浩适合當老板, 領導一個團隊?這還算合理。
雖然父母離異,但吃穿從沒少了他。盧浩父母甚至有一種“你想要多少錢我都給你,別來煩我就行”的心态。
所以, 要是盧浩下決心做生意, 本錢不會缺。
聖衣?是說盧浩當領隊的團隊,可以爆發小宇宙?
或者說,天賦用的就是“繩藝”二字的本意, 盧浩擅長把手下隊員擰成一股繩?
激發了盧浩“擺脫迷惘”的效果,其實已經找到了盧浩未來職業發展的道路, 本來也用不着再花錢買天眼了——50點雖是打對折, 那也是點數啊。
不過, 抱着微小的希望, 想要搞清楚系統給天賦命名的規則,高松然依然決定把這50點花在盧浩身上。
然後不出意外,再次失望——依然沒有搞懂。
三中財大氣粗,今年的運動會格外有排面, 竟然租到了奧體中心場館。從場地規模到設施質量,和前幾年租用的大學體育館相比,都高出幾條街。
有專業體育館的氣氛烘托, 同學們興致更高了,剛坐上去體育場的大巴,就開始摩拳擦掌。
奧體中心少不了專業演播設施。當然,校運會不至于還配上專業主持人, 那裝修豪華的演播廳是用不上了,可光是看到後臺演播間裏的專業設備, 就讓電臺廣播社的同學們欣羨不已。
寬敞的空間、各種專業的影音處理設備,還有舒适的座椅……
負責念加油稿件的, 是校電臺廣播社裏不參加個人項目的同學。
熱愛體育運動的陳默自然無法錯過校運會這麽好的機會,一開始,他想報名100米和400米。
Advertisement
卻見潘夢影面露難色,盧浩極力勸阻,趙華楓聞言更是動用了擰頭威脅。
她威脅的不是陳默,而是潘夢影:“你要是讓陳默上了這些項目,我就把你頭擰了。”
潘夢影知道班長在開玩笑。陳默也理解大家紛紛來勸退的動機——自己不報名,把名額留給更擅長的同學,才是對班級最好的。
團支書華薇見陳默沒報上名,擔心他會對趙華楓她們心生芥蒂,便勸慰道:“班班不是針對你,的确我們班有更擅長跑步的同學。你呢,也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呀!”
陳默這才想起,高松然看好自己的口才,鼓勵他去解說比賽。加入籃球社團後,陳默還只跟着老師練基本動作,既沒有上場的機會,也還沒撈到可解說的正式比賽。
解說比賽的夢想,漸漸在沉默腦海中淡去。
就是不知道,這專業演播間,人家播音社的老師會不會讓自己進去了。
保險起見,陳默找了個熟識的高三學長打聽。學長和朱家榮一樣,都是優秀的長跑特長生,卻也和朱家榮一樣,在運動會前不久遭遇了傷病。
此次運動會,播音社特邀這位姓許的學長作為解說嘉賓,進入演播間。
陳默戰戰兢兢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許學長卻激動不已,道:“解說?播音社正缺人,就在幾分鐘前還在開會讨論,要不要對外招收優秀人才來客串呢!你等着,我給他們發個消息,就說有人願意來播音!”
播音社成員中,沒有個人比賽項目的很少。畢竟,念加油稿這項費口水的活計,看似一直坐着挺清閑,實際上也要消耗不少體力。
有項目的社團成員,很多都不樂意在演播廳裏白白消耗精力,生怕影響發揮。就算沒有項目,也更偏好在看臺上看比賽。
演播廳裏雖然裝了十幾臺屏幕,可以從多角度同時關注不同場地的比賽,但坐在演播間也有個致命的缺點——演播間範圍方圓五米禁止飲食,演播間內連水都不許喝,以免污染、損壞昂貴的設備。
運動會嘛,本來就是學生放松的契機。十六七八歲,更是長身體、最能吃的時候。
不能吃零食,運動會的休閑意味就降低不少。
如今有人主動報名去演播間,播音社自是興奮不已,連帶着不茍言笑的許學長都笑開了花。
說實話,陳默想進演播間,倒不是真的想在運動會上出風頭。只不過,高松然都鼓勵他練習解說了,怎麽也得找機會熟悉一下未來的工作環境吧。
進入演播間,率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挂在牆壁上的十幾臺電視屏幕。
演播間後還有個準備室,念稿件的同學輪流上陣,輪班休息時,便可以在準備室裏喝喝水、聊聊天。
算上陳默和許學長,準備室裏只有八個人,其中一個,還是陳默怎麽都沒想到能在這兒碰見的一位——同班同學杜寒。
杜寒端坐在播音準備間後排一張绛紅色天鵝絨沙發上,兩腿交叉,雙手合攏加在兩膝中間,身體還在顫抖。
杜寒是王宇的同桌,個子小小,成績一般,家境普通,也不愛運動,在班裏存在感極低。
開學快兩個月了,要不是杜寒難以啓齒的特征,陳默都有可能記不起班裏還有這號人物。
杜寒說話結巴,緊張時尤甚。
記得剛開學第二天,時任班主任兼英語老師黃巍點他起來回答過問題。偏偏不是那種填一個詞就完事的簡單問題,而是用英語複述一段課文的內容。
課文不難,杜寒也在早讀課上認真讀過,但閉卷複述又是另一回事了。杜寒緊張得手心直冒汗,結巴更厲害了,一個單詞都要重複四五遍。
陳默還記得,那節課上,黃老師對杜寒很無語,因為他磕巴得厲害,往往說完一句話,聽衆早已忘記上一句說了什麽。
等杜寒終于答完,老黃對杜寒一聲嘆氣,此後再也沒有點杜寒回答過篇幅超過三個詞的問題了。
彼時,還讓陳默對杜寒産生了一絲同情。
難道他報的是電臺播音社?
看到陳默,杜寒拘謹地“嗨”了一聲。
也許是陳默臉上的疑惑出賣了他,沒等陳默開口,杜寒就解釋道:“我,我是播音,音社的。下,下午集體項,項目之前都沒有比,比賽,所以就呆,呆在這兒了。”
陳默尴尬地笑了笑。
算了,都是同班同學,藏着掖着別人也能看出來,幹脆把想問的問了。
“我知道,這問題可能有點不禮貌。不過,我還是好奇,你怎麽會……”
陳默不知道的是,杜寒早在社團報名當日,就對同桌王宇解釋過相同的問題,故而他也沒覺得尴尬。
從杜寒處得知,因為高考要考英語口語,杜寒擔心,如果他不練練表達能力,恐怕要得零分。
想練習表達能力,跟着播音社的确是最好的選擇。有意此道的同學嘴皮子大多都很溜,指導老師也是某有聲書平臺上的主播,不僅普通話字正腔圓,還懂得根據稿子的節奏調整感情投入。
陳默和杜寒根本不熟。見杜寒在自己面前袒露缺陷,陳默不知說什麽好,只好拍了拍杜寒的肩膀:“兄弟加油!”
剛想去演播間另一邊轉轉,陳默忽然又想起了什麽,轉回來對杜寒說:“哎,你剛說,你想練表達能力是為了英語口語。你和高老道聊過沒?我感覺,他這人很擅長因材施教的。我這麽廢柴一人,他都能給發掘出解說的本事。與其一個人埋頭苦練不得法,不如去和他聊聊吧。”
“和高松然聊聊”的威力,杜寒也聽說過。曹毅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就連開學後反複逃課,以至于杜寒開學快一個月時都還沒記住人長什麽樣的黃瑩瑩,好像都被高松然說動了,開始鄭重其事地學起了什麽視頻剪輯。
杜寒雙眼盯着地板,微微點頭,似是聽進了陳默的話。
三中的運動會很是硬核,從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入場方陣、學生開場表演、冗長無聊的開幕式等等。
校長汪雪梅簡短致辭後,再由運動員、裁判員代表各自宣誓,整個開幕式在半小時內就結束了。
高二高三的同學們習以為常,高一年級新生可開心壞了。初中的校運會,哪個不是辛辛苦苦排練方陣走正步過來的?就為了開幕式上在領導面前亮相那一分鐘。
汪校長深知,運動會是讓孩子們享受運動的,不是用來折磨學生、讓臺上領導享受形式主義的。
開幕式結束,各班找到自己的看臺,運動會就要開始了。
率先開始的是田賽。
平日裏愛打籃球的趙華楓報了跳高。她在比賽中名列前茅,但6班有個體育特長生就是練跳高的,她只能屈居次席,卻也滿意了。
楊陶璐參加跳遠。這個項目本來也不是她的長項,只不過10班有意報名的女生一次跳了幾次,還真是楊陶璐的平均距離最遠。
比賽中,她最終拿到第四。拿到第一的是6班一位練跳遠的體育特長生。
雖然沒登上領獎臺,但楊陶璐的沖金項目是稍晚些的100米短跑。既然跳遠沒有奪牌的可能,不如省點力氣,第四名也不差了。
男生方面,舒惠靜參加了跳遠項目。不出所料,負責檢錄的老師看到他的名字之後,第一反應是:名單搞錯了吧,怎麽把女生的名字放到男生組了?
檢錄跳遠的老師以為名單出錯,自作聰明,直接跳過了他的名字。直接導致運動員都要上場了,舒惠靜還沒等到自己被喊名字。
解釋了半天,那老師才把名字補上。
不過,這一點小插曲沒有影響到舒惠靜的發揮。
跳遠項目中,舒惠靜奮力一躍,居然比11班那個練短跑的體育特長生還遠了一毫米,又以不太明顯的差距,敗給了1班的一位大長腿選手,獲得銀牌。
有趣的是,在領獎臺上給他們頒獎的,正式負責檢錄的那位。當老師看見差點因為自己搞錯性別而錯失比賽機會的男生,居然站上了領獎臺,臉色有些不豫。
舒惠靜倒像是戰勝了的鬥雞一般,驕矜地看着檢錄老師。
大家都以為,10班的第一枚金牌将由參加跳高的沈建斬獲,要麽實心球,更大的可能性是跳高——跳高特長生嘛。
沒想到,參加了扔實心球的呂鷗冉,卻搶在沈建之前奪得了金牌。